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适生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秀芸 伍文慧 梁英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27-3037,共11页
落叶松枯梢病(Neofusicoccum laricinum)是威胁落叶松人工林的检疫性林木病害。明确当前该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在未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影响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环境变量,对落叶松枯梢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落叶松枯梢病(Neofusicoccum laricinum)是威胁落叶松人工林的检疫性林木病害。明确当前该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在未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影响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环境变量,对落叶松枯梢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落叶松枯梢病分布数据和环境数据,利用ENMTools、R和刀切法(Jack knife test)筛选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通过MaxEnt、ArcGIS、SDMTools等技术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划分病害适生等级并计算各适生等级面积占比,绘制质心转移轨迹。结果表明:(1)建立的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模型具有高精确性和可信度(不同年份和不同气候模式下的AUC值均大于0.9);(2)影响落叶松枯梢病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年平均气温、最暖季度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最暖季度平均温度;(3)当前气候模式下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8.02%,中高适生区集中分布在中国辽宁东南部、吉林东部、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内蒙古东北部;(4)在三种不同气候条件下(ssp126、ssp245、ssp585),未来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面积与现代气候条件相比均有所减少,其质心由东北向华北、西南地区转移。落叶松枯梢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对落叶松枯梢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对合理区划落叶松枯梢病潜在入侵风险地、加强重点地区的检疫监测、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治手段,以及对于发生区的监测和防治与未发生区的早期预警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枯梢病 最大熵模型 潜在适生区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陕西省猕猴桃枝干溃疡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1
2
作者 梁英梅 张星耀 +2 位作者 田呈明 高爱琴 王培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对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枝干及花腐病上分离的 5个菌株 ,经致病性测定、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血清学反应等系统研究表明 ,病原菌接种温度为 1 5℃左右 ,伤口入侵 ,LOPAT试验的 + - - - + ,确定陕西省关中地区猕猴桃枝干细菌性... 对陕西关中地区猕猴桃枝干及花腐病上分离的 5个菌株 ,经致病性测定、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血清学反应等系统研究表明 ,病原菌接种温度为 1 5℃左右 ,伤口入侵 ,LOPAT试验的 + - - - + ,确定陕西省关中地区猕猴桃枝干细菌性溃疡病的病原为丁香假单脆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 Pseudomonassyringae pv.actini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病原菌 鉴定 分离 丁香假单脆杆菌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污染及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梁英梅 张立秋 +1 位作者 王跃超 史晶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3-1077,共5页
用撞击法采集某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样品,通过微生物浓度评价不同区域污染状况,并对优势菌落PCR产物经同源性比对分析了空气微生物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填埋场的主要污染区域为裸露的填埋区和垃圾运输路段,达到轻微污染程度,... 用撞击法采集某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空气微生物样品,通过微生物浓度评价不同区域污染状况,并对优势菌落PCR产物经同源性比对分析了空气微生物的优势菌群。结果表明,填埋场的主要污染区域为裸露的填埋区和垃圾运输路段,达到轻微污染程度,其它区域均达到较清洁以上程度。风沙、扬尘大的春季微生物总浓度明显高于夏季。填埋场的空气微生物污染主要为细菌的超标,污染区域空气中的细菌总量比清洁区高13.5倍,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相差10.7倍,而霉菌的数量变化相对较小。垃圾填埋场空气中优势细菌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为主,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黄金节杆菌(Arthrobacter aurescens)出现的频率较高;优势真菌菌群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空气微生物 污染 优势菌群
下载PDF
人工叩背与振动排痰机对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梁英梅 李玉琢 +2 位作者 郝志芳 苏月巧 王倩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5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人工叩背排痰组(对照组)和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实验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或振动排痰...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人工叩背排痰组(对照组)和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实验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或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后密切观察两组病人的排痰量及排痰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4 d内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排痰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胸术后病人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显著,并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振动排痰机 胸部物理治疗 叩背 排痰
下载PDF
油松幼苗立枯病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梁英梅 田呈明 +2 位作者 高爱琴 杨俊秀 张宗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5,共4页
陕西关中地区油松幼苗立枯病的病原为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镰刀菌(Fusariumsp.)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tennis);4月中旬以前丝核菌占优势,此后镰刀菌占优势,交链孢菌不是... 陕西关中地区油松幼苗立枯病的病原为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镰刀菌(Fusariumsp.)和交链孢菌(Alternariatennis);4月中旬以前丝核菌占优势,此后镰刀菌占优势,交链孢菌不是主要致病菌。营养杯育苗较苗床条播育苗发病率低;优势菌出现的早晚与土壤温度有关,且大田土发病率>腐殖质土>河沙土;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多菌灵和3%硫酸亚铁的抑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枯病 病原菌 消长规律 药剂筛选 油松
下载PDF
青杨叶锈病菌在落叶松上发育过程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梁英梅 田呈明 +1 位作者 康振生 李振歧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4,共4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菌在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杨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菌在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胞间菌丝呈丝状、单核或双核,单核胞间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细胞壁侵入等主细胞形成吸器,吸器菌丝状。性孢子产生方式为环痕式产胞,锈孢子器疤状,锈孢子串生,具疣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锈菌 性孢子 锈孢子 落叶松 青杨叶锈病 发育过程 电镜观察
下载PDF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梁英梅 赵桂玲 孙德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319-18320,18337,共3页
分析了传统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实验教学相应的改革措施,并评价了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下载PDF
银鹊树溃疡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英梅 田呈明 +1 位作者 高爱琴 宗娜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3-58,共6页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确定银鹊树溃疡病的病原为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ius)App. etWr.),有性世代未见。病菌菌丝生长适温25~33℃,低于10℃、高于38℃均不能生长,且大孢子的产生量与温度有关;对pH值要求不严,... 通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和病原鉴定,确定银鹊树溃疡病的病原为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ius)App. etWr.),有性世代未见。病菌菌丝生长适温25~33℃,低于10℃、高于38℃均不能生长,且大孢子的产生量与温度有关;对pH值要求不严,在pH为2~10时均可生长;其菌丝在PDA 和马丁氏培养基上生长最佳,大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多,在银鹊叶煎汁和清水洋菜培养基上生长一般。在利用碳源上以葡萄糖、蔗糖和鼠李糖生长最好,半乳糖、果糖次之,木糖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大孢子萌发以10% 银鹊叶煎汁及2% 葡萄糖液最好(达98% ),6h 达到萌发盛期;小孢子10h为萌发盛期,且在上述两种营养液中的萌发率仅为40.3% 和3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鹊树 溃疡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需求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梁英梅 郝志芳 +2 位作者 苏月巧 王秀娟 王倩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0期1307-1309,共3页
关键词 手术患者 胸腔镜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肺曲霉菌球病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英梅 肖玉兰 +3 位作者 刘彦灵 张涛 郑荣坤 郝志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4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肺曲霉菌球病 术后护理 真菌感染性疾病 手术切除 免疫抑制剂 肺曲霉菌病 肺结核病 伏立康唑
下载PDF
银雀树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英梅 田呈明 宗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43-143,共1页
银雀树(Tapiscio sinensis Oliv)是一种树形优美、花与果实皆宜观赏的绿化树种.但近年来,在陕西关中地区因溃疡病发生而造成大面积枯死.病树枝干上产生暗褐色水渍状斑点,并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后病部干枯下陷.经组织分离培养和接种鉴定(4... 银雀树(Tapiscio sinensis Oliv)是一种树形优美、花与果实皆宜观赏的绿化树种.但近年来,在陕西关中地区因溃疡病发生而造成大面积枯死.病树枝干上产生暗褐色水渍状斑点,并有红褐色液体流出,后病部干枯下陷.经组织分离培养和接种鉴定(4种真菌),确定其病原为茄类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有性世代未见.病菌菌丝生长适温为25℃左右,低于5℃或高于38℃均不能生长;对pH要求不严,在pH值为2~10时均可生长;病原菌在PDA和马丁氏培养基上生长最佳,银雀树煎汁和水洋菜培养基生长一般,在利用碳源上以蔗糖和鼠李糖生长最好,半乳糖、果糖次之,木糖最差.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大孢子萌发以银雀树煎汁(10%)及葡萄糖(2%)中最好(98%),4 h达到萌发盛期;小孢子10 h为萌发期,且在上述2种营养液中的萌发率仅为40.3%和36.0%.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雀树溃疡病 病原 镰刀菌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英梅 郝志芳 +3 位作者 李玉琢 苏月巧 王秀娟 李倩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476-1477,共2页
关键词 胸部疾病 胸腔镜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汉代羽人形象试探 被引量:12
13
作者 梁英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3-15,共3页
“羽人”是汉代艺术中一种特殊的人物造型 ,在汉墓装饰中频频出现。文章通过对考古出土羽人造型艺术品进行的类型分析和艺术形象分析 ,并结合文献资料来揭示“羽人”造型艺术品的内在含意。汉代艺术品中“羽人”形象正是汉代人们认为能... “羽人”是汉代艺术中一种特殊的人物造型 ,在汉墓装饰中频频出现。文章通过对考古出土羽人造型艺术品进行的类型分析和艺术形象分析 ,并结合文献资料来揭示“羽人”造型艺术品的内在含意。汉代艺术品中“羽人”形象正是汉代人们认为能通过“羽化升仙”实现其成为“神仙”梦想最有效途径的明证 ,羽人形象本身所体现的升仙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人形象 汉代 神仙思想
下载PDF
植物细菌性病害检疫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英梅 李有忠 《陕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62-65,70,共5页
对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常规检验技术、免疫学技术、核酸技术等检疫技术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植物 细菌性病害 检疫技术 常规检验技术 核酸技术 自动化鉴定系统
下载PDF
榅桲叶斑病初步研究
15
作者 梁英梅 杨俊秀 宫建全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1-42,共2页
榅桲叶病的病原鉴定为唐棣虫形孢菌(Entomosporiummespili),该菌可通过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病菌只能在PDA+煎汁培养基上生长,且分生孢子只在榅桲煎汁中萌发.
关键词 WenBo 叶斑病 病原菌 唐棣虫形孢菌
下载PDF
新疆枣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晓琳 刘玉 +3 位作者 马荣 梁英梅 陈宝军 闫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8,共7页
针对新疆地区严重危害枣果产业健康发展的枣果黑斑病,经形态学观察、病理学接种试验并结合ITS及RPB2基因片段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Q、WY菌株)的最适温度为25℃,... 针对新疆地区严重危害枣果产业健康发展的枣果黑斑病,经形态学观察、病理学接种试验并结合ITS及RPB2基因片段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Q、WY菌株)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Q菌株最适培养基为PSA,最适pH为5;WY最适培养基JA,最适pH为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黑斑病 病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STO-12抑菌活性及其抑菌物质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黄华毅 王佳琳 +2 位作者 马荣 梁英梅 田呈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8,共8页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TO-12是从枣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拮抗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探究了STO-12及其无菌培养滤液的抑菌活性,并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分皿法初步分析了其抑菌活性物质,为STO-12的...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TO-12是从枣树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拮抗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探究了STO-12及其无菌培养滤液的抑菌活性,并分别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分皿法初步分析了其抑菌活性物质,为STO-12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STO-12及其无菌培养滤液均能有效抑制枣缩果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杨树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菌丝生长,其中,无菌培养滤液对这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4.87%(7d)、38.19%(7 d)和100%(3 d);STO-12分泌的蛋白类和脂肽类物质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且都能使生长的菌丝产生膨大畸形,其中,蛋白类物质对枣缩果病菌、杨树炭疽病菌和杨树腐烂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33、9.50和16.50 mm,脂肽类物质抑制作用形成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50、17.06和21.50 mm;细胞壁裂解酶特性检测发现,STO-12能产生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此外,STO-12的挥发性气体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这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8.96%(3 d)、9.35%(3 d)和82.14%(2 d)。以上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STO-12是一株能拮抗多种病原真菌且分泌多种抑菌物质的高效拮抗菌,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培养滤液 抑菌蛋白 脂肽
下载PDF
杨树与栅锈菌互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呈明 梁英梅 +2 位作者 康振生 李振岐 赵彦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58,共7页
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对亲和性、非亲和性杨树品种与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larici -popu linaKleb .)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夏孢子接种 6h后开始萌发 ,12h后芽管侵入气孔 ,此后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器。芽管常形... 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对亲和性、非亲和性杨树品种与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larici -popu linaKleb .)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夏孢子接种 6h后开始萌发 ,12h后芽管侵入气孔 ,此后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吸器。芽管常形成树杈状或根状分枝 ,一个芽管分别侵入两个气孔或几个芽管同时侵入一个气孔。杨树与栅锈菌相互识别中的抗锈性的表达主要发生在接种 2 4h后 ,即气孔下囊形成阶段。表现为夏孢子萌发初期受抑 ,气孔下囊形成较迟、数量较少 ,初生侵染菌丝的长度受抑 ,吸器出现迟、数量少以及寄主叶肉细胞坏死等 ,但不同组合间在发生时间和程度上有较大差异。接种 12h后 ,感病品种的叶肉细胞中出现吸器 ,3 6h后抗病性组合中出现吸器。随着菌丝的增多 ,抗病品种中的吸器数量、菌落面积小于感病品种 ,多于近免疫品种。低反应型品种中菌落线性生长受抑和吸器形成的减少均发生在叶肉细胞坏死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落叶松-杨栅锈菌 组织病理学 相互作用 叶绣病
下载PDF
青杨叶锈病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侵染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田呈明 梁英梅 +2 位作者 康振生 李振岐 赵彦修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8,共8页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杨叶锈病菌 (Melampsora larici- populina Kleb.)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夏孢子萌发产生 1~ 3个芽管 ,且具较多的树杈状分枝。芽管由气孔侵入 ,侵入前不形成明显的附着胞或仅个别芽管形成附着胞。芽管...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杨叶锈病菌 (Melampsora larici- populina Kleb.)的侵染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菌夏孢子萌发产生 1~ 3个芽管 ,且具较多的树杈状分枝。芽管由气孔侵入 ,侵入前不形成明显的附着胞或仅个别芽管形成附着胞。芽管侵入气孔后在气孔腔内形成气孔下囊 ,再分化出圆形的膨大体而产生 1~ 2支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 ,与叶肉细胞壁接触后分化出吸器母细胞 ,吸器母细胞中的细胞器与胞间菌丝相同 ,双核。吸器母细胞产生侵入钉侵入叶肉细胞内部形成吸器 ,成熟吸器由细长具颈环的管状颈部和膨大的吸器体组成 ,此时胞间菌丝在吸器母细胞处分化出次生菌丝 ,在叶肉细胞间扩展形成次生菌落 ,产生孢子堆。病菌在寄主细胞间隙或沿寄主细胞壁延伸时 ,寄主细胞仍保持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叶锈病菌 侵染过程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田呈明 刘建军 +1 位作者 梁英梅 刘永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2,共4页
对秦岭林区几种主要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油松—华山松混交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油松混交林,且以细菌数量为主。同一林型微生物状况为根际>非根际,干基根区>干基非根区,且不同林分差异显著。... 对秦岭林区几种主要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油松—华山松混交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油松混交林,且以细菌数量为主。同一林型微生物状况为根际>非根际,干基根区>干基非根区,且不同林分差异显著。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与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状况等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根际微生物 生化特性 秦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