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球法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效果及牙周健康情况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非照 韩越 +2 位作者 周燕平 梁剑梅 黎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480-3484,共5页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60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50)进行树脂球填充修复,对照组(n=50)进行树脂传统填充修复。修复后6个月,检测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邻面接触松紧度,了解食物嵌塞情况,统计填充成功率。结果与结论:(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填充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3.0%,90.0%,P=0.447);(2)邻面接触松紧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4.0%,46.0%,P<0.001);(3)研究组的食物嵌塞率低于对照组(4.0%,16.0%,P=0.024);(4)修复6个月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填充方法比较,树脂球填充后牙相邻邻面龋齿,更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邻面接触关系,但两种填充方式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龋齿 牙菌斑指数 组织工程 树脂 后牙邻面龋齿 牙周探诊出血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生物材料 口腔材料 菌斑指数 食物嵌塞 邻面接触松紧度
下载PDF
自酸蚀粘接技术在外伤牙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3 位作者 郭宏剑 陶燕萍 陈宏宇 吴健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为了提高外伤牙的治疗有效率,作者采用自酸蚀粘接剂-扁钢丝-树脂共同构成粘接性夹板,用于固定外伤后松动或脱位的患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牙外伤 固定 牙齿粘接
下载PDF
超声龈下洁治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治疗对老年牙周炎疗效及CRP、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非照 王俊林 +1 位作者 陈东东 周燕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46-4149,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龈下洁治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探讨其对老年牙周炎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老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超声龈下洁治,观察组给予超声龈下洁... 目的采用超声龈下洁治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探讨其对老年牙周炎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老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超声龈下洁治,观察组给予超声龈下洁治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治疗,观察牙周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CRP、VEGF水平变化。结果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前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老年患者治疗前CRP和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RP和VEGF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龈下洁治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治疗可改善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指标和临床疗效,同时降低CRP、VEGF的表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龈下洁治 透明质酸凝胶 牙周炎 C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无创渗透树脂修复早期乳磨牙邻面龋的临床效果及其渗透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非照 陈东东 +2 位作者 王俊林 周燕平 刘又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究无创渗透树脂修复早期乳磨牙邻面龋的临床效果及其渗透性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早期乳磨牙邻面龋患者100例共16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颗,并分别给予无创渗透树脂及传统树脂修复方案进行修复。比较... 目的探究无创渗透树脂修复早期乳磨牙邻面龋的临床效果及其渗透性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早期乳磨牙邻面龋患者100例共160颗患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颗,并分别给予无创渗透树脂及传统树脂修复方案进行修复。比较2组患牙的修复成功率、患牙邻面接触松紧度及牙周情况。另选取26颗白垩色改变的邻面龋离体乳磨牙,垂直于病变表面将牙齿切开,分别作为渗透组和黏结剂组,并采用渗透树脂和黏结剂进行渗透,比较2组渗透深度及渗透百分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牙邻面接触松紧度达标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2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等牙周指标均较修复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渗透组不同病损组织学分级患牙深透深度和渗透百分比均明显大于黏结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表现为随着病损分级增加,渗透深度不断增加,但渗透百分比逐渐下降。结论无创渗透树脂具有优良的渗透性能,对早期乳磨牙邻面龋修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邻面接触松紧度,提高修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乳牙 渗透
下载PDF
粘接性夹板与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固定外伤牙及相邻基牙的牙周指数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1 位作者 张莉华 马文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313-10316,共4页
目的:拟比较粘接性夹板与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应用于外伤牙固定的效果。方法:将2006-01/2008-09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外伤患者75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粘接组(50例)在外伤牙和相邻健康牙的牙面上用自酸蚀粘接剂及... 目的:拟比较粘接性夹板与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应用于外伤牙固定的效果。方法:将2006-01/2008-09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外伤患者75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粘接组(50例)在外伤牙和相邻健康牙的牙面上用自酸蚀粘接剂及光敏树脂形成突起,将扁钢丝穿过各树脂突,光照固化,从而形成粘接性夹板;对照组(25例)用传统的钢丝结扎牙弓夹板固定。固定持续4周。在拆除夹板后1周对患牙的牙髓活力、松动度进行检查,拍X射线片了解牙槽骨区情况,评价患牙治疗的有效率;在固定前后对相邻基牙进行牙周指数测定。3~6个月后复查相关指标。结果:在固定结束时,粘接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为96.5%,而对照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为81.8%,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8.79,P<0.05);粘接组中相邻基牙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3~6个月后复查时,粘接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为93.9%,而对照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为72.7%,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3.00,P<0.05);粘接组中相邻基牙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伤牙的固定方面,粘接性夹板优于传统的钢丝结扎牙弓夹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夹板 粘接
下载PDF
牙外伤固定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医学综述》 2009年第6期845-847,共3页
牙外伤是口腔科中常见的急诊病种,可靠的固定技术是治疗牙外伤的关键。现代的牙外伤固定技术利用酸蚀后釉质-树脂之间的黏接特性,对外伤牙进行弹性固定,促进患牙的牙髓、牙周组织的恢复。目前的牙外伤黏接固定装置包括钢丝-树脂黏接... 牙外伤是口腔科中常见的急诊病种,可靠的固定技术是治疗牙外伤的关键。现代的牙外伤固定技术利用酸蚀后釉质-树脂之间的黏接特性,对外伤牙进行弹性固定,促进患牙的牙髓、牙周组织的恢复。目前的牙外伤黏接固定装置包括钢丝-树脂黏接固定夹板、正畸固定装置、专用黏接钛板、玻璃纤维夹板等,其固定外伤牙的效果在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应用中都获得了肯定,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钢丝结扎夹板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黏接 固定
下载PDF
非成洞邻面龋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梁非照 周燕平 蒋炳林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8期3643-3648,共6页
近年来,龋病研究的不断发展,使龋损的临床处理逐渐向微创、预防的方向转变。在新的龋病诊断及治疗模式的影响下,非成洞邻面龋的处理也在发生变化,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求控制龋损进展,减少对牙体组织破坏。可采用改良牙合翼片拍摄、... 近年来,龋病研究的不断发展,使龋损的临床处理逐渐向微创、预防的方向转变。在新的龋病诊断及治疗模式的影响下,非成洞邻面龋的处理也在发生变化,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求控制龋损进展,减少对牙体组织破坏。可采用改良牙合翼片拍摄、数字化传感器、锥形束CT等新型检查技术检测龋病,而再矿化疗法、树脂渗透疗法等微创干预措施在治疗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系列新的技术措施的开展,使非成洞邻面龋成为目前龋病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非成洞龋损 预防和控制 微创牙科
下载PDF
口腔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梁非照 王俊林 雷荣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29-432,共4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严重时面部肌肉出现反射性抽搐,故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病变者中约80%以“牙痛”为首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严重时面部肌肉出现反射性抽搐,故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病变者中约80%以“牙痛”为首要症状就诊于口腔科;一些患者因身体状况、心理承受力或经济原因等不愿接受脑血管减压术、伽玛刀等复杂昂贵的治疗,故相当数量的患者选择在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接受治疗。本文就目前口腔科治疗T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治疗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冠状切口不同入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马文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3482-3484,共3页
目的观察头皮冠状切口不同入路治疗颧骨复合体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2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颞深筋膜下入路,对照组采用颞深筋膜上入路,治疗后对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实... 目的观察头皮冠状切口不同入路治疗颧骨复合体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12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颞深筋膜下入路,对照组采用颞深筋膜上入路,治疗后对比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的头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区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颞窝凹陷、头皮膜状瘢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月复查时,两组患者的疗效评级情况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面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异常(P>0.05)。结论冠状切口入路中,经颞深筋膜下分离探查,是安全可靠的临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头皮 并发症 颧骨骨折 骨折固定
下载PDF
粘接性夹板在前牙外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2 位作者 王俊林 卢山 黎钢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目的:了解粘接性夹板固定外伤前牙的疗效及治疗中的疼痛程度。方法:将75例患者170颗患牙随机分为使用扁钢丝——自酸蚀树脂构成的粘接性夹板固定的粘接组和钢丝结扎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指数,伤后3~6个月对... 目的:了解粘接性夹板固定外伤前牙的疗效及治疗中的疼痛程度。方法:将75例患者170颗患牙随机分为使用扁钢丝——自酸蚀树脂构成的粘接性夹板固定的粘接组和钢丝结扎组,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指数,伤后3~6个月对患牙的临床疗效作出判定。结果:粘接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低于钢丝结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为96.6%,钢丝结扎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7%,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扁钢丝——自酸蚀树脂构成的粘接性夹板固定外伤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粘接 固定
下载PDF
后牙相邻面龋损情况相关性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非照 周燕平 +1 位作者 王俊林 邱子航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调查相邻后牙牙面的龋损情况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治疗的后牙邻面龋洞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因后牙邻面龋洞就诊的患牙进行治疗,彻底去腐备洞后形成邻洞,同时对于其相邻牙面以... 目的调查相邻后牙牙面的龋损情况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口腔治疗的后牙邻面龋洞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因后牙邻面龋洞就诊的患牙进行治疗,彻底去腐备洞后形成邻洞,同时对于其相邻牙面以视诊、X线检查等方式进行仔细检查,对于破坏达到牙本质的龋损进行去腐备洞。按照龋损的深度将其分为5个等级,记录相邻后牙牙面的龋损等级,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共收集病例180例,初始龋洞中,2级38例(21.1%),3级89例(49.4%),4级53例(29.4%)。相邻牙面中,0级12例(6.7%),1级35例(19.4%),2级57例(31.7%),3级71例(39.4%),4级5例(2.8%)。统计分析显示,相邻牙面的龋损等级与年龄、性别、患牙的位置无相关性,只与初始龋洞的龋损等级有显著的相关性,即初始龋洞越深,其相邻牙面的龋患率越高,龋损程度越重。结论相邻后牙牙面同时发生龋损的几率很高,需要医生更加仔细地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面龋 龋的诊断 龋的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倒敞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探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4期564-565,共2页
目的 评价倒敞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探查清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口腔科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需做根管治疗的60颗下颌第一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患牙近中根弯曲度按Schineider法计算为30°~60°.其中观... 目的 评价倒敞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探查清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口腔科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需做根管治疗的60颗下颌第一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患牙近中根弯曲度按Schineider法计算为30°~60°.其中观察组30颗患牙采用倒敞法探查清理根管,对照组30颗患牙采用常规小号扩锉针探查根管.比较两组患牙根管预备达到工作长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牙初尖锉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率[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56.7%(17/30)];观察组患牙主尖试充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率[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3,P〈0.05;χ2=9.075,P〈0.05).结论 在磨牙的弯曲根管预备中,倒敞法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根管疗法 牙髓腔 倒敞法 根管预备
下载PDF
根管封药方式对磨牙根管治疗的影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非照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4期3688-36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根管封药方式对于磨牙的根管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106例磨牙根管预备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Ⅰ组在完成根管预备后即以氢氧化钙封药;Ⅱ组在完成根管预备后开放引流2天,再以氢氧化钙封药。观察各组患牙发... 目的:探讨不同的根管封药方式对于磨牙的根管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方法:106例磨牙根管预备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Ⅰ组在完成根管预备后即以氢氧化钙封药;Ⅱ组在完成根管预备后开放引流2天,再以氢氧化钙封药。观察各组患牙发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y,IAE)的例数、从根管预备到完成充填所需的平均时间和出现难治性根尖周炎的几率,比较各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根管预备后开放引流的患者发生IAE的可能明显低于立即封药的患者(P<0.05);开放引流的患牙治疗时间明显少于立即封药的患牙(P<0.05);各组间出现难治性根尖周炎的几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根管预备后开放引流可以减小IAE的发生几率,缩短治疗时间;而根管封药的方式对于难治性根尖周炎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根管治疗 难治性根尖周炎
下载PDF
自酸蚀粘接技术固定外伤前牙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梁非照 雷荣昌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0期1449-1450,共2页
目的:了解自酸蚀粘接技术在外伤牙固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牙外伤患者75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以自酸蚀粘接剂XenoⅢ等构成的粘接性夹板固定,B组以钢丝结扎夹板固定。固定持续4周,定期复查以检查夹板的稳固情况。在拆除夹板... 目的:了解自酸蚀粘接技术在外伤牙固定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牙外伤患者75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以自酸蚀粘接剂XenoⅢ等构成的粘接性夹板固定,B组以钢丝结扎夹板固定。固定持续4周,定期复查以检查夹板的稳固情况。在拆除夹板6个月后对患牙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装置的稳固率为78%,B组装置的稳固率为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9,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3.9%,而B组为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P<0.05)。结论:在外伤牙的固定方面,自酸蚀粘接固定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外伤 夹板 粘接 XenoⅢ自酸蚀粘接剂
下载PDF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俊林 雷荣昌 +2 位作者 陶燕萍 梁非照 马文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达到治愈三叉神经痛,又不出现明显并发症的目的。方法: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以阿霉素行三叉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对比两组疼...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达到治愈三叉神经痛,又不出现明显并发症的目的。方法: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以阿霉素行三叉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对比两组疼痛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30 d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两组在疼痛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阿霉素 神经干注射 病变性颌骨骨腔刮治术
下载PDF
多烯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慢性根尖周炎患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莉华 梁非照 +1 位作者 廖小福 何晓 《西部医学》 2016年第7期935-938,共4页
目的观察多烯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慢性根尖周炎患儿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乳牙根尖周炎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内封入甲醛... 目的观察多烯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慢性根尖周炎患儿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乳牙根尖周炎患儿122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内封入甲醛甲酚药捻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内封入多烯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的根尖骨密度平均增长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封药≥2次的牙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烯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的治疗方案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儿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缓解患儿的各项症状,且疗效优于常规甲醛甲酚药捻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环素 氢氧化钙糊剂 根管治疗 慢性根尖周炎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倒敞法结合2种机用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后牙根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卢山 谭曲波 +4 位作者 梁非照 郭宏剑 陶艳萍 黎钢 何燕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评价倒敞法结合Hero642和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后牙根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颗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最大根管弯曲度≥25°的后牙分为2组,各50例。实验组(A组)采用倒敞法,而对照组(B组)不采用倒敞法机械预备。A组... 目的:评价倒敞法结合Hero642和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后牙根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颗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最大根管弯曲度≥25°的后牙分为2组,各50例。实验组(A组)采用倒敞法,而对照组(B组)不采用倒敞法机械预备。A组以机用开口锉根管中上端敞开后,手用K锉预备根尖,再先用镍钛器械Hero642,后用ProTaper预备根管;B组则直接应用Hero642和ProTaper冠向下法预备根管。2组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根据X线片情况,预备时间,器械折断、疼痛等并发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疗效,1年随访率95%。结果:A组倒敞法结合Hero642和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后牙根管,锥度、流畅度好,术后疼痛少且程度轻,无器械折断;而B组发生器械折断3支(P>0.05);充填恰充率、欠充率、流畅度、术后疼痛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倒敞法结合Hero642和ProTaper机用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后牙根管,成形、根充效果好,并发症少,最大限度发挥了各自优点,是预备重度弯曲后牙根管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倒敞法 镍钛器械 弯曲根管
下载PDF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加半导体激光治疗急性冠周炎40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卢山 郭宏剑 +1 位作者 梁非照 刘雪艳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加半导体激光治疗急性冠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周炎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冠周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擦干,治疗组冠周注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后行半导体激光多点穴位照射,1次/d共3...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加半导体激光治疗急性冠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冠周炎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冠周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擦干,治疗组冠周注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后行半导体激光多点穴位照射,1次/d共3次,第4天观察疗效;对照组单纯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90.0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χ2=7.436,P<0.01)。结论派丽奥加半导体激光治疗急性冠周炎安全高效,可以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周炎 半导体激光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
下载PDF
Anthogyr玻璃纤维根管桩在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山 谭曲波 梁非照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0-830,共1页
关键词 残冠修复 玻璃纤维 根管桩
下载PDF
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郭宏剑 梁非照 黎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下颌第三磨牙中、低位近中阻生和水平阻生的拔除,是较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常规的阻生牙的拔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患者痛苦大、术后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出现干槽症等较为常见。这种状况随着微创拔牙概念及... 下颌第三磨牙中、低位近中阻生和水平阻生的拔除,是较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常规的阻生牙的拔除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患者痛苦大、术后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和出现干槽症等较为常见。这种状况随着微创拔牙概念及技术的产生得以改善。该文就下颌阻生智牙的微创拔除,微创拔牙的概念和技巧作一阐述,为进一步推广微创拔牙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拔牙 下颌阻生智齿 干槽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