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若干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清除活性氧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梅光泉 田亚平 +1 位作者 方允中 罗勤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合成了三种锰?配合物,通过多种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推断了它们的结构式。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它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对其清除多形核白细胞(PMNL)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及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及H2O2-Fe2+产生... 合成了三种锰?配合物,通过多种物理方法进行了表征,推断了它们的结构式。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它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对其清除多形核白细胞(PMNL)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及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O2-及H2O2-Fe2+产生的·OH的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能降低活性氧导致的鲁米诺化学发光值;降低·O2-与DMPO加合物的ESR波谱信号,减少·O2-损伤膜提取物产生的脂类过氧化物产量;对·OH与DMPO加合物的ESR波谱无影响,说明这三种配合物确具有SOD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大环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
下载PDF
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 被引量:19
2
作者 梅光泉 王庐云 罗勤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7-319,共3页
我们曾合成了一系列铜的大环配合物,在生物体系中有强的SOD活性。为寻求稳定性高且活性也高的Mn-SOD模拟物,我们用Ba^(2+)及Pb^(2+)为模板剂合成了2个新的锰大环和1个锰开环配合物(图1),探讨了其活性和结构的关系,同时还合成了一些锰的... 我们曾合成了一系列铜的大环配合物,在生物体系中有强的SOD活性。为寻求稳定性高且活性也高的Mn-SOD模拟物,我们用Ba^(2+)及Pb^(2+)为模板剂合成了2个新的锰大环和1个锰开环配合物(图1),探讨了其活性和结构的关系,同时还合成了一些锰的羧酸盐配合物与之比较。结果表明,大环配合物的活性比前人作为Mn-SOD模拟物的羧酸盐配合物的高,这为获得Mn-SOD模拟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 活性 锰络合物 SOD
下载PDF
探索新型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与开放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梅光泉 袁晓玲 +1 位作者 陈娟 胡文琴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新技术、新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改革创新,需要打破实验室自我封闭的独立性框架,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学科”实验室管理机制和“宽口径”通用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实验室有效开放。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体制 开放模式
下载PDF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_2Zn_2SOD)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梅光泉 钱雯 +1 位作者 罗勤慧 王志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4-778,共5页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Cu2Zn2SOD on mercury electrodes were studied by the electrostatic capillary curv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arographic ultimate current and height of mercury column in the absence of the ...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Cu2Zn2SOD on mercury electrodes were studied by the electrostatic capillary curv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arographic ultimate current and height of mercury column in the absence of the mediators. The effects of impure and denatured SOD on cyclic voltammogram were investigated, confirming that no denaturation was caused during adsorption on mercury electrodes. Double potential step chronocoulometry has confirmed that SOD adsorption on mercury electrode to be the absorption of monomolecular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2Zn2SOD 汞电极 吸附 循环伏安 双阶跃计时电量 生物电化学
下载PDF
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与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梅光泉 曾锦萍 +1 位作者 袁晓玲 刘万云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合成二苯甲酰甲烷,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研究。方法以苯甲酸乙酯、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二苯甲酰甲烷,采用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在静态空气气氛中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 目的合成二苯甲酰甲烷,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研究。方法以苯甲酸乙酯、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二苯甲酰甲烷,采用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在静态空气气氛中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TG—DSC)对其进行热分析研究。结果通过一系列波谱表征,确认了所得产物的结构,二苯甲酰甲烷在134~308℃时质量损失约93.21%,309~392℃时质量损失约6.61%。在249℃、365℃分别有2个放热峰。结论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苯甲酰甲烷在固态和溶液中均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酰甲烷 合成 表征 热分析
下载PDF
双乙酰丙酮和1,10-菲咯啉的双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梅光泉 黄可龙 陈立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并且由于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d—O和Pd—N键得到加强,配合物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二乙酰丙酮 1 10-菲咯啉 双核钯配合物 合成 光谱
下载PDF
芳香族化合物的固体酸催化硝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梅光泉 陶琪 +2 位作者 许诏怡 熊知行 郑寿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1-484,共4页
介绍了以硝酸、混酸、硝酸与乙酸酐混合有机酸酯、氮的氧化物等作为硝化剂的固体酸催化硝酸芳烃的研究进展。评述了HM、HZSM-5、MCM-41、Fe2O3/SO42-、ZrO2/SO42-、沸石BEA、5A分子筛、NaY分子筛等为催化剂催化硝化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 介绍了以硝酸、混酸、硝酸与乙酸酐混合有机酸酯、氮的氧化物等作为硝化剂的固体酸催化硝酸芳烃的研究进展。评述了HM、HZSM-5、MCM-41、Fe2O3/SO42-、ZrO2/SO42-、沸石BEA、5A分子筛、NaY分子筛等为催化剂催化硝化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性能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硝化 催化 固体酸催化剂
下载PDF
二乙酰丙酮桥联双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磁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梅光泉 袁晓玲 +2 位作者 刘万云 周建良 黄可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8-422,共5页
以高氯酸镍、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Ni_2(C_(10)H_(12)O_4)(C_(15)H_(11)O_2)_2]·3H_2O,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 以高氯酸镍、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Ni_2(C_(10)H_(12)O_4)(C_(15)H_(11)O_2)_2]·3H_2O,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其变温磁化率(2~300K)的测定结果表明桥联双核Ni^(2+)配合物为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交换参数为J=-1.04cm^(-1),Weiss常数θ=-2.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丙酮桥联 镍(Ⅱ)配合物 合成 磁性 热分析
下载PDF
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及其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梅光泉 袁晓玲 曾锦萍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9-812,815,共5页
合成了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配体,并与氯化钯反应得到钯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电喷雾质谱等多种物理手段表征了配体及其钯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成键性质进行了讨... 合成了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配体,并与氯化钯反应得到钯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电喷雾质谱等多种物理手段表征了配体及其钯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成键性质进行了讨论,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d—N键加强,配合物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 15 20-四(4-羧基苯基)卟啉 钯(Ⅱ)配合物 表征 热分析
下载PDF
二乙酰丙酮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EPR谱与热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梅光泉 袁晓玲 +2 位作者 刘万云 黄可龙 伍金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高氯酸铜、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Cu2(C10H12O4)(C15H11O2)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 以高氯酸铜、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Cu2(C10H12O4)(C15H11O2)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对配合物测量了室温固体电子顺磁共振谱,定性探讨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得到了其波谱参数(g=2.0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酰丙酮桥联 铜(Ⅱ)配合物 合成 电子顺磁共振 热分析
下载PDF
微量元素锰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 被引量:18
11
作者 梅光泉 应惠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锰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中心,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维护正常生理功能。综述了12篇参考文献,介绍了锰的生物学效能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化学。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锰配合物 模拟
下载PDF
双β-二酮桥联双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梅光泉 黄可龙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2,共6页
以二氯化钯、联吡啶(bpy)、双乙酰丙酮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桥联配合物[{Pd(C10H8N2)}2(C10H12O4)][NO3]2.2H2O。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以二氯化钯、联吡啶(bpy)、双乙酰丙酮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桥联配合物[{Pd(C10H8N2)}2(C10H12O4)][NO3]2.2H2O。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讨论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d-O和Pd-N键加强,配合物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双乙酰丙酮 双核钯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热分析
下载PDF
多氮异双核Cu(Ⅱ)-Zn(Ⅱ)非对称咪唑桥联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梅光泉 易艳萍 +3 位作者 刘临 孔莉 罗勤慧 黄可龙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3-196,201,共5页
合成了二亚乙基三胺(d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两个铜(Ⅱ)单核配合物[(dien)Cu](ClO4)2[、(dien)Cu imH](ClO4)2和一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dien)Cu im Zn(tren)](C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 合成了二亚乙基三胺(d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两个铜(Ⅱ)单核配合物[(dien)Cu](ClO4)2[、(dien)Cu imH](ClO4)2和一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dien)Cu im Zn(tren)](C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增强催化歧化超氧离子的活性。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不很稳定,部分从Zn(Ⅱ)端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锌(Ⅱ) 非对称异双核配合物 循环伏安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硒与植物有机硒化合物 被引量:32
14
作者 梅光泉 应惠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3年第6期59-61,共3页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成分 ,能消除体内有害自由基。植物有机硒可防治多种与硒缺乏相关的疾病。
关键词 微量元素硒 有机硒 化学 药理作用
下载PDF
4,4′-联苯二乙酰丙酮桥联双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光泉 曾锦萍 +1 位作者 刘万云 黄可龙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31,共5页
以4,4′-联苯二乙酰丙酮和二苯甲酰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其变温磁化率(2-300 K)的测定结果... 以4,4′-联苯二乙酰丙酮和二苯甲酰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其变温磁化率(2-300 K)的测定结果表明,桥联双核Ni2+配合物为铁磁性自旋交换作用,Curie常数C=2.04 cm^3.mol^-1.K,Weiss常数θ=8.1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联苯二乙酰丙酮桥联 镍(Ⅱ)配合物 合成 磁性 热分析
下载PDF
若干大环铜(Ⅱ)、锰(Ⅱ)配合物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梅光泉 晏细元 +1 位作者 袁晓玲 黄可龙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8种大环铜(Ⅱ)、锰(Ⅱ)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结果表明,它们在1×10-4-1×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均有50%以上抑制率,锰(Ⅱ)配合物表现出较铜(Ⅱ)配合物更低的SOD活性,对各模型化合物活性和结...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了,8种大环铜(Ⅱ)、锰(Ⅱ)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结果表明,它们在1×10-4-1×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均有50%以上抑制率,锰(Ⅱ)配合物表现出较铜(Ⅱ)配合物更低的SOD活性,对各模型化合物活性和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锰(Ⅱ)配合物 大环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
下载PDF
双乙酰丙酮和2,2′-联吡啶的双核钯(Ⅱ)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梅光泉 郭军 +1 位作者 罗琼 黄可龙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90,共5页
采用B3LYP量子化学方法,对配合物[(bpy)Pd(H-2diacac)Pd(bpy)](PF6)2和二种配体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在LANL2DZ和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桥联配体与Pd(Ⅱ... 采用B3LYP量子化学方法,对配合物[(bpy)Pd(H-2diacac)Pd(bpy)](PF6)2和二种配体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在LANL2DZ和6-31G*基组水平上,优化了其电子结构。结果表明,桥联配体与Pd(Ⅱ)的作用较螯合配体更强,电荷由桥联配体向Pd迁移的电荷比螯合配体的多。同时也证实了用量子化学方法优化含重金属原子的较大配合物体系的结构是方便可行的,而且DFT方法在此类计算中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双 β-二酮桥联配合物 量子化学方法
下载PDF
三乙烯四胺-咪唑的非对称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梅光泉 易艳萍 +1 位作者 黄可龙 罗勤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18,共5页
合成了三乙烯四胺(tr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二个铜(Ⅱ)单核配合物[(trien)Cu](C lO4)2、[(trien)CuimH](C lO4)2和1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trien)Cu im Zn(tren)](C 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 合成了三乙烯四胺(trien)和咪唑为配体的二个铜(Ⅱ)单核配合物[(trien)Cu](C lO4)2、[(trien)CuimH](C lO4)2和1个非对称性的咪唑桥联铜锌异双核配合物[(trien)Cu im Zn(tren)](C lO4)3,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反射光谱及磁化率测定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研究了配合物在乙腈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Zn(Ⅱ)能通过咪唑桥改变Cu(Ⅱ)接受电子的能力。在水溶液中咪唑桥异双核配合物很不稳定,全部从Zn(Ⅱ)端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非对称异双核配合物 循环伏安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中微量元素的化学行为和生物学功效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梅光泉 应惠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3年第5期59-62,共4页
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铁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3种金属蛋白酶的活性结构及酶蛋白中金属离子的催化机理进行了论述 ,并简单介绍了上述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微量元素 化学行为 生理功能
下载PDF
金属基树枝形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梅光泉 张翘楚 黄可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89-997,共9页
介绍了一类含金属的树状高度支化、带有很多末端官能团的新型大分子化合物,同时对这类金属基树枝形聚合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作了简要综述,并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金属基树枝形聚合物 配合物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