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中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胃液表皮生长因子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梅宝龙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理中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湖北省松滋市中医院治疗... 目的:探讨理中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湖北省松滋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理中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胃液EGF水平、胃黏膜EGFR水平(积分吸光度值、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液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吸光度值、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7、5.121,P<0.05)。结论:理中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可促进胃液EGF与胃黏膜EGF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胃溃疡 胃液表皮生长因子 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与试验验证
2
作者 耿健 董九志 +1 位作者 梅宝龙 蒋秀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针对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问题,基于参数传递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微结构模型,并结合细观力学方法实现了基本力学性能的预测。首先在微观尺度采用随机扰动算法构造出纱线体积代表单元(RVE)模型,预测得到纤维束有效性能参数... 针对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问题,基于参数传递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微结构模型,并结合细观力学方法实现了基本力学性能的预测。首先在微观尺度采用随机扰动算法构造出纱线体积代表单元(RVE)模型,预测得到纤维束有效性能参数。同时,采用观察试验法构建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细观RVE模型。最后通过均匀化理论准确预测了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参数,并讨论了纱线填充因子对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参数的影响,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的拉伸模拟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在5.5%左右;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参数对纱线填充因子的敏感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 多尺度分析 RVE模型 弹性性能参数 纱线填充因子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梅宝龙 邓滟娇 林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松滋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试验...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松滋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炎症指标、健康状况、肠道菌群、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肠杆菌菌群降低,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菌群升高,且试验组肠杆菌菌群显著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菌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上腹胀痛拒按、倦怠、口干口苦、日晡潮热、恶心呕吐评分均降低,试验组上腹胀痛拒按、倦怠、口干口苦、日晡潮热、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缓解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症状及APACHEⅡ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建模的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孔隙分析与单胞模型
4
作者 梅宝龙 董九志 +1 位作者 任洪庆 蒋秀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115,共8页
为探究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在压实过程初始和最终密实2个阶段中孔隙分布及变化,解决成型后孔隙率无法预测的问题。基于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成型工艺构建一种三维四向孔隙模型,在无压缩载荷和施加压缩载荷2种工况下,从单胞模型的xoy平面... 为探究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在压实过程初始和最终密实2个阶段中孔隙分布及变化,解决成型后孔隙率无法预测的问题。基于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成型工艺构建一种三维四向孔隙模型,在无压缩载荷和施加压缩载荷2种工况下,从单胞模型的xoy平面和xoz平面2个维度、4个方向观测孔隙;从介观和微观2个尺度研究载荷下纤维形态与截面形状变化对单胞孔隙的影响,建立了纤维尺寸截面变化与孔隙率映射关系,提出影响孔隙率的尺寸系数,使预制体最终孔隙率具有可设计性;通过单胞孔隙模型计算得到预制体在压实阶段最小孔隙率。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不同尺寸的预制体进行压实致密实验,得到不同尺寸预制体所受压缩载荷与高度变化曲线,揭示了预制体高度与孔隙率的关系并得到压实致密阶段最小孔隙率。实验结果表明最小孔隙率与理论模型误差小于3%,验证了软硬混编单胞孔隙模型表征预制体孔隙率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软硬混编预制体 多维度 单胞孔隙模型 压实致密 孔隙率
下载PDF
纺织机械中小企业生产车间实现精益管理路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梅宝龙 李雪清 邹玲玲 《中国纺织》 2023年第1期93-95,共3页
本文针对纺织机械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车间管理不规范、生产效率低和物料浪费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人为因素、工艺管理、生产品流和协同制造四个方面探讨生产车间如何实现精益管理路径。在实践过程中,某织造机械企业生产车间... 本文针对纺织机械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车间管理不规范、生产效率低和物料浪费等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人为因素、工艺管理、生产品流和协同制造四个方面探讨生产车间如何实现精益管理路径。在实践过程中,某织造机械企业生产车间转型升级验证了路径的可行性,在用工人数减少70%条件下,生产效率可提升约50%,库存减少约90%。实现车间运行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生产车间 精益管理 路径
下载PDF
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压实致密多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6
作者 任洪庆 董九志 +2 位作者 梅宝龙 陈云军 蒋秀明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89,128,共7页
为提高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基于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成型工艺,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每循环压实次数、保压时间和助剂含量对纤维体积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助剂含量对最终纤维体积含量影响最大,每循环压实次数影响次之,保压时间影... 为提高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基于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成型工艺,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每循环压实次数、保压时间和助剂含量对纤维体积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助剂含量对最终纤维体积含量影响最大,每循环压实次数影响次之,保压时间影响最小;纤维体积含量随助剂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随保压时间及每循环压实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通过设计BBD响应面优化试验,建立相应纤维体积含量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进而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每循环压实3次,保压7 s,两束含助剂纤维为最优压实工艺参数。在最优参数下编织的预制体最终纤维体积含量与预测值仅相差0.24%,与原工艺参数相比提高4.54%。最后通过显微观测发现最优参数下所编织的预制体更加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体 纤维体积含量 多因素分析 工艺优化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用于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的钢针置换夹持器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董九志 梅宝龙 +1 位作者 蒋秀明 杨景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为解决人工逐根置换钢针以及传统夹持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适用于钢针置换的专用钢针夹持器。该装置由楔形滑块、薄壁弹性夹持器等组成,通过楔形滑块对薄壁弹性夹持器产生压力使薄壁楔形夹持器发生弹性形变,转化为薄壁楔形... 为解决人工逐根置换钢针以及传统夹持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适用于钢针置换的专用钢针夹持器。该装置由楔形滑块、薄壁弹性夹持器等组成,通过楔形滑块对薄壁弹性夹持器产生压力使薄壁楔形夹持器发生弹性形变,转化为薄壁楔形夹持器对钢针的压力,以满足夹紧钢针的要求。这种专用钢针夹持器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能快速实现夹紧与松弛;并对钢针夹持器工作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以保证钢针置换工作可靠、持续进行。为验证工作原理的可行性,设计了夹持置换钢针实验,结果表明,钢针夹持器原理可行,工作可靠,可达到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Z向钢针立体织物 钢针夹持器 受力分析 钢针置换实验
下载PDF
三维四向碳/碳预制件微孔板压实致密关键技术
8
作者 梅宝龙 董九志 +2 位作者 杨涛 蒋秀明 任洪庆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为解决手工编织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件层间致密不一致的问题,基于预制件成型技术,建立碳纤维铺放高度与纤维体积含量映射关系,设计等距密排微孔板并提出适用于微孔板的加工工艺;同时为保证预制件压实致密过程中纤维流动性好,采用... 为解决手工编织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件层间致密不一致的问题,基于预制件成型技术,建立碳纤维铺放高度与纤维体积含量映射关系,设计等距密排微孔板并提出适用于微孔板的加工工艺;同时为保证预制件压实致密过程中纤维流动性好,采用纤维压缩理论,对等距密排微孔板结构进行优化以降低预制件孔隙率。基于位移-压力双闭环控制策略,研制数字化压实装置,实现预制件密度在线动态调控与无损压纱,保证层间密度一致。为验证压实致密关键技术可行性,进行等距密排微孔板压实实验并对预制件进行形貌观测,结果显示采用优化后等距密排微孔板压实的预制件均匀性更好,较优化前等距密排微孔板压实的预制件孔隙率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件 压实致密 等距密排微孔板 数字化压实装置 孔隙率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整体穿刺加压参数预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景朝 蒋秀明 +2 位作者 董九志 陈云军 梅宝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163,共7页
针对整体穿刺加压密实过程中碳布回弹导致平均层高波动范围较大,影响立体织物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加压参数预测方法,将平均层高与加压参数之间复杂建模转换为多元回归问题,使用适合计算机运算的无约束优化迭代方法求... 针对整体穿刺加压密实过程中碳布回弹导致平均层高波动范围较大,影响立体织物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加压参数预测方法,将平均层高与加压参数之间复杂建模转换为多元回归问题,使用适合计算机运算的无约束优化迭代方法求解。基于scikit-learn类库对特征变量进行特征选择,对比6种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得分后选择K近邻回归作为基学习器,使用集成算法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预测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后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机器学习预测后,加压参数对整体穿刺过程平均层高均值变化的响应速度得到提高,且均值变化幅度得到降低,实验样本平均层高波动范围均值从12.0%降低至6.8%,标准差从0.0083降低至0.0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织物 整体穿刺 控制参数预测 机器学习
下载PDF
纺织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实践探索
10
作者 梅宝龙 李新荣 +1 位作者 袁汝旺 王胜楠 《纺织机械》 2021年第5期66-69,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行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面临就业双向选择,企业所需人才与纺织专业学生存在资源错配,企业招聘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显。本文选取纺织专业高校毕业生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行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对员工的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面临就业双向选择,企业所需人才与纺织专业学生存在资源错配,企业招聘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突显。本文选取纺织专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及选择就业优先考虑的因素,提出纺织企业招聘难和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专业学生 就业问题分析 实践探索
下载PDF
剑杆织机用凸轮机构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梅宝龙 袁汝旺 《纺织器材》 2021年第4期1-4,8,共5页
针对纺织机械用凸轮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从纺织工艺与凸轮机构运动特性耦合的视角,提出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反求、拟合与重构方法,并进行系列化设计;介绍以实现纺织工艺为根本目标,以凸轮机构运动规律特性为核心,以复杂... 针对纺织机械用凸轮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从纺织工艺与凸轮机构运动特性耦合的视角,提出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反求、拟合与重构方法,并进行系列化设计;介绍以实现纺织工艺为根本目标,以凸轮机构运动规律特性为核心,以复杂纺织机械系统设计与动力学分析为手段的3个设计原则;以剑杆织机用凸轮机构设计为例,分析旋转式电子多臂开口凸轮、变导程螺旋引纬凸轮、共轭凸轮打纬机构的运动与工艺特性,阐述纺织工艺与机械设计耦合作用下剑杆织机用凸轮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指出:应从纺织工艺的差异化需求出发,开发系列化凸轮,提升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杆织机 凸轮机构 开口凸轮 引纬凸轮 打纬凸轮 纺织工艺 耦合 差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