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腰段硬脊膜囊缩窄症(附16例报告) 被引量:18
1
作者 梅芳瑞 张峡 +1 位作者 周跃 钟嫦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45-147,共3页
报告16例下腰段硬脊膜囊缩窄症。其临床表现酷似腰椎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区别是该症为双下肢痛伴会阴部麻木、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不减轻。16例中先天性2例,继发于椎管狭窄4例,术后硬脊膜内外粘连10例。缩窄长度0.2~1... 报告16例下腰段硬脊膜囊缩窄症。其临床表现酷似腰椎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区别是该症为双下肢痛伴会阴部麻木、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不减轻。16例中先天性2例,继发于椎管狭窄4例,术后硬脊膜内外粘连10例。缩窄长度0.2~1.2cm,12例蛛网膜下腔完全闭锁。手术的关键是行缩窄段硬脊膜纵行切开。平均随访4年2个月,优15例,良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段 硬脊膜囊缩窄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后路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被引量:27
2
作者 梅芳瑞 赵慧毅 +1 位作者 周跃 张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148-150,共3页
报告5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Ⅰ期内固定及侧前方减压。42例平均随访2年8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48%恢复到92.4%,Cobb角由平均17.4°恢复到2°。椎弓根距由增宽11.5%下降到增宽1.2%。CT示椎管... 报告5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Ⅰ期内固定及侧前方减压。42例平均随访2年8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48%恢复到92.4%,Cobb角由平均17.4°恢复到2°。椎弓根距由增宽11.5%下降到增宽1.2%。CT示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结果显示:采用棒套筒器械复位满意,经后路行侧前方减压彻底。其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复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内固定 后入路 减压 治疗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40例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梅芳瑞 张峡 李长青 《颈腰痛杂志》 199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本文报告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提出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40 例中男31 例,女9 例。平均年龄362 岁。均有腰痛及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病程1 - 8 周。 C T 示 L45 间盘突出2 7 例, ... 目的:本文报告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提出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40 例中男31 例,女9 例。平均年龄362 岁。均有腰痛及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病程1 - 8 周。 C T 示 L45 间盘突出2 7 例, L5 S113 例。旁中央型18 例,其中大块突出12 例; 外侧型22 例; 均为突出型。40例中仅1 例同侧侧隐窝狭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3 周。31 例行骨盆牵引。2 0 % 甘露醇250 ml 、地塞米松10 m g V D2/ 日,连续7 天。结果:40 例治疗完后复查症状完全消失。平均随访3 年4 个月,治愈37 例占925 % 。结论:腰椎间突出症初发病程在2 个月以内的突出型不伴侧隐窝狭窄者, 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骨折合并感染的治疗(附145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梅芳瑞 张峡 王元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96-398,共3页
本文报告145例骨折合并感染。其中开放骨折129例,闭合骨折16例。开放骨折未作内固定发生感染67例,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78例。感染性长骨干骨折以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最好;骨端骨折可用简单的内固定。内固定术后感染者应严格... 本文报告145例骨折合并感染。其中开放骨折129例,闭合骨折16例。开放骨折未作内固定发生感染67例,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78例。感染性长骨干骨折以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最好;骨端骨折可用简单的内固定。内固定术后感染者应严格石膏固定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4~6周。如有骨痂生长,可继续石膏固定直至骨愈合。否则应尽早取出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感染 治疗
下载PDF
腰椎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梅芳瑞 李长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8-239,共2页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性和外伤性之分。而非骨性椎狭窄的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 发生机理
原文传递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52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梅芳瑞 任先军 王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8-209,共2页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52例分析梅芳瑞1任先军1王卫东1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男性。颈椎小关节脱位好发于下颈椎,又称小关节绞锁或小关节跳跃。可以是单侧小关节脱位,亦可为双侧,必然伴随椎体的半脱位...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52例分析梅芳瑞1任先军1王卫东1颈椎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男性。颈椎小关节脱位好发于下颈椎,又称小关节绞锁或小关节跳跃。可以是单侧小关节脱位,亦可为双侧,必然伴随椎体的半脱位。视暴力大小和有无其他伴随损伤,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小关节 关节脱位 治疗
原文传递
15例胸腰椎骨折复合骨水泥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梅芳瑞 钟继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复合骨水泥 内固定
下载PDF
再论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梅芳瑞 赵慧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61,共4页
本文报告12例儿麻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由于膝关节屈曲平均65°(40~80°)而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结果6例无效;6例有骨关节炎征象。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当膝有明显屈曲畸形时行反屈曲截骨术,可提前产生骨关节炎及其机理。提出如膝屈... 本文报告12例儿麻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由于膝关节屈曲平均65°(40~80°)而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结果6例无效;6例有骨关节炎征象。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当膝有明显屈曲畸形时行反屈曲截骨术,可提前产生骨关节炎及其机理。提出如膝屈曲>30°,应先行松解再作反屈曲截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股骨髁 股四头肌瘫痪 屈曲畸形 膝关节屈曲 关节面 股关节 屈曲度 膝反屈 力线
下载PDF
对腰神经后支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梅芳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35-183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神经后支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腰椎退行性改变 化脓性脊柱炎 腰椎管狭窄症 臀筋膜炎 腰腿痛
下载PDF
梗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附21例图像分析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梅芳瑞 张正丰 李长青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5期300-302,共3页
报告21例梗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图像分析的结果。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平均41岁;病程1.5~6个月,21例均有腰痛及单/双侧坐骨神经痛,同时有肛门、会阴部麻木和痛觉减退。另选10例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证实者作对照,这10... 报告21例梗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与图像分析的结果。21例中男16例,女5例,平均41岁;病程1.5~6个月,21例均有腰痛及单/双侧坐骨神经痛,同时有肛门、会阴部麻木和痛觉减退。另选10例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证实者作对照,这10例仅有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而无鞍区的症状和体征。31例均行手术治疗。图像分析方法:将CT断层扫描图像在MAS-1图像分析系统上作图像分析,在486计算机上分别计算出同一层面椎管和突出物的面积,再算出突出物所占同一层面椎管面积的百分率;结果显示31例疗效均满意。21例梗阻型平均随访1.5年,根性症状完全消失,肛门、会阴部症状3/4消失,1/4明显缓解,图像分析结果:21例有马尾神经受损表现者,其突出物占同一椎管截面积60.4%~75.8%,平均66.7%。对照组10例貌似大块旁中央型突出,所占面积为39.5%~54.7%,平均47.3%。认为突出物占椎管同一截面积60%以上才会出现马尾受损害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型 椎间盘突出症 图像分析 腰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忆扩钉的生物力学效应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梅芳瑞 任先军 王卫东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5年第6期325-327,共3页
我们镍钛形态记忆合金扩张钉(忆扩钉)是用1.5mm厚板材加工为两斜臂和一水平臂构成.斜臂长分别为1.4~2.5mm,宽5mm.远端间距10~20mm,水平臂长16mm宽2~3mm.室温下,两斜臂张开,0~5℃时可被夹闭,至37℃时立即恢复原状,其回复扩张力从4.65... 我们镍钛形态记忆合金扩张钉(忆扩钉)是用1.5mm厚板材加工为两斜臂和一水平臂构成.斜臂长分别为1.4~2.5mm,宽5mm.远端间距10~20mm,水平臂长16mm宽2~3mm.室温下,两斜臂张开,0~5℃时可被夹闭,至37℃时立即恢复原状,其回复扩张力从4.65~27.96N,用以固定旋转植骨块,水平臂主要是防止该钉滑入椎管,其抗拔出强度是8.82~20.58N.经临床27例应用,无1例植骨块滑脱和忆扩钉退出,文中详细讨论了其生物力效应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忆扩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该手术的“腰椎病”
12
作者 梅芳瑞 张峡 李长青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CT MRI
下载PDF
颈椎前路旋转植骨忆扩钉固定对椎间孔影响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梅芳瑞 张正丰 周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旨在比较忆扩钉固定术前、后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的变化。方法:5具新鲜颈椎标本。于颈4,5间隙旋转植骨忆扩钉固定,在自制方盘上分别摄术前后侧位及左右45°斜位X线片。用MAS-1型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椎间孔高度及面积... 目的:旨在比较忆扩钉固定术前、后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的变化。方法:5具新鲜颈椎标本。于颈4,5间隙旋转植骨忆扩钉固定,在自制方盘上分别摄术前后侧位及左右45°斜位X线片。用MAS-1型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结果:左侧椎间孔高由术前9.9±0.9mm增至术后10.5±1.1mm。右侧由10.2±0.7增到10.4±0.7mm。左侧椎间孔面积由术前46.1±4.7mm2增至术后48.1±5.7mm2,增大4.2%。右侧由术前45.4±5.2mm2增至术后47.1±5.4mm2,增加3.7%。SF检验均P>0.05。结论:颈椎前路旋转植骨忆扩钉固定对其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旋转植骨 忆扩钉固定 椎间孔
下载PDF
股骨一次延长后应力遮挡及处理
14
作者 梅芳瑞 王元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93-194,248,共3页
本文通过31例系列X线照片分析,证明股骨一次延长后存在着应力遮挡,其表现为植骨区愈合缓慢,平均7个月17天;骨样组织期长,骨小梁紊乱,无明显骨皮质形成等。处理:在植骨初步愈合后,及时拔去一枚远位螺丝钉,使植骨区获得足够的应力,以加速... 本文通过31例系列X线照片分析,证明股骨一次延长后存在着应力遮挡,其表现为植骨区愈合缓慢,平均7个月17天;骨样组织期长,骨小梁紊乱,无明显骨皮质形成等。处理:在植骨初步愈合后,及时拔去一枚远位螺丝钉,使植骨区获得足够的应力,以加速骨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遮挡 植骨区 骨样组织 植骨愈合 内固定 骨延长器 针固定 加压钢板 梅花髓针 股外侧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失稳吸收及其他
15
作者 梅芳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25-112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失稳吸收 椎间隙狭窄 腰痛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附40例前瞻性研究)
16
作者 梅芳瑞 张峡 李长青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72-72,共1页
目的:本文报告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提出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40例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6.2岁。均有腰痛及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病程1-8周。CT示L4-5椎间盘突出27例,L5S113例。旁中央型18例,其中大块突... 目的:本文报告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并提出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40例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6.2岁。均有腰痛及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病程1-8周。CT示L4-5椎间盘突出27例,L5S113例。旁中央型18例,其中大块突出12例;外侧型22例;均为突出型。40例中仅1例同侧侧隐窝狭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3周。31例行骨盆牵引。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10mgVD2/d,连续7天。结果:40例治疗完后症状完全消失。平均随访3年4个月,治愈37例占92.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初发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突出型不伴侧隐窝狭窄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前瞻性研究 腰椎间盘 突出症 侧隐窝狭窄 第三军医大学 坐骨神经痛 椎间盘突出 突出型 骨盆牵引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与内固定选择(2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赵慧毅 梅芳瑞 +2 位作者 叶欣 冯庆烈 陈国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7例。结果:221例获得平均4年2个月随访。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91.53%、87.50%和85.4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69%、15.87%和20.11%。结论:对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证和减压范围掌握恰当,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的神经减压术,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正确选择病例和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应用内固定器械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减压术 内固定术 临床表现 手术适应证 疗效
原文传递
胸腰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8
作者 张玉梅 陆海华 梅芳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30-1232,共3页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胸腰椎 胃肠道功能紊乱 腰椎手术病人 术后卧床时间 医疗费用增加 器质性病变 手术创伤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杨喜珍 梅芳瑞 +1 位作者 王卫东 周军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7-318,共2页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杨喜珍梅芳瑞王卫东周军海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因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许多作者设计了各种内固定器械〔1〕,这些器械不仅在结构和形态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固定强度和稳定性方...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杨喜珍梅芳瑞王卫东周军海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因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许多作者设计了各种内固定器械〔1〕,这些器械不仅在结构和形态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固定强度和稳定性方面也各有优缺点,目前对最理想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治疗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再认识(附50例分析报告)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峡 梅芳瑞 +2 位作者 周跃 任先军 谷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889-891,共3页
目的 :通过 5 0例的分析 ,明确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 ,为临床有限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5 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引起症状的狭窄部位进行有限... 目的 :通过 5 0例的分析 ,明确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 ,为临床有限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 5 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引起症状的狭窄部位进行有限手术 ,5 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 90 %。结论 :诊断腰椎管狭窄症 ,应该明确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引起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绝大多数是侧隐窝狭窄 ,以双侧椎板开窗入路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侧隐窝狭窄 神经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