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1
作者 樊婷 刘进 《职业》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本文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从厘清其含义入手,深入探讨为何要重视中职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并总结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本文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从厘清其含义入手,深入探讨为何要重视中职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并总结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四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核心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症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炯博 廖柳 +3 位作者 于晓明 樊婷 贺柏华 王慧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2-63,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获取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的...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获取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分别获取绝经综合症和原发性失眠主要靶点,采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加味二至丸-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11.5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并筛选网络中得分较高基因探析。最后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结果加味二至丸调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熊果酸等,核心靶点有PTGS2、ESR1、NOS2、ADRB2、GABRA1等,加味二至丸调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结论加味二至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炎症反应、雌激素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异病同治 加味二至丸 绝经综合征 原发性失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CaTiF_(6)·2H_(2)O:Mn^(4+)窄带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其高显指暖白光LED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孔岚 张学亮 +4 位作者 宋恩海 周亚运 袁健 樊婷 邓婷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9-270,共12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Mn^(4+)掺杂水合六氟钛酸钙CaTiF_(6)·2H_(2)O:Mn^(4+)红色荧光粉,详细研究了基质的结构转变和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高显色指数(显指)暖白光LED应用。CaTiF_(6)·2H_(2)O:Mn^(4+)在130~200℃间脱水转化为CaTiF_(...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Mn^(4+)掺杂水合六氟钛酸钙CaTiF_(6)·2H_(2)O:Mn^(4+)红色荧光粉,详细研究了基质的结构转变和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高显色指数(显指)暖白光LED应用。CaTiF_(6)·2H_(2)O:Mn^(4+)在130~200℃间脱水转化为CaTiF_(6):Mn^(4+),荧光光谱发生改变,重新吸附水分子可恢复到CaTiF_(6)·2H_(2)O:Mn^(4+),发光性能不可逆。重要的是,该荧光粉在较长波626 nm和635 nm处分别发射锐线极强的零声子线(ZPL)和ν6振动峰,色坐标为(0.701,0.299),更接近人眼敏感的红光边界650 nm(色坐标x~0.72,y~0.28),有助于提高暖白光LED的显色指数、拓宽背光源的色域。晶体结构和晶体场强度计算指出,Mn^(4+)在CaTiF_(6)·2H_(2)O:Mn^(4+)中占据低对称性的格位,所受到的晶体场强度较弱,Mn—F键的共价性较强。另外,通过表面疏水化显著提升了荧光粉耐湿性能,共掺小离子半径的Si^(4+)增强了荧光粉发光热稳定性。以CaTiF_(6)·2H_(2)O:Mn^(4+)作为红光成分,获得了高显色指数(R_(a)=90,R_(9)=68)的暖白光LED,在高品质的暖白光照明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4+)掺杂氟化物 CaTiF_(6)·2H_(2)O:Mn^(4+) 极强零声子线 高显色指数 暖白光LED
下载PDF
物联网和工业云在选矿过程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士双 葛英勇 +2 位作者 樊婷 黎梦珂 马加名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4,26,共5页
选矿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将物联网和工业云技术引入选矿流程生产已经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为此综述对物联网及工业云在选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对工业物联网的现... 选矿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将物联网和工业云技术引入选矿流程生产已经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为此综述对物联网及工业云在选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对工业物联网的现状、应用以及监控系统基本构架进行概述;其次通过对不同文献的梳理,概述物联网及工业云在选矿工作流程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而总结归纳不同学者解决技术难题的有效对策;最后提出工业物联网在选矿生产行业的演进趋势,并论述发展前景,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选矿 监控系统 关键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
5
作者 伍灏堃 樊婷 +2 位作者 余天浩 廖文君 李晓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狭窄率≥50%)并于2021年7-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ISR患者的...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狭窄率≥50%)并于2021年7-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ISR患者的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以及狭窄率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LAD显著升高(P <0.05),RVD、LVD、LVEDV下降(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LAD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RVD、LVD、LVEDV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发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b、cTn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6个月Mb、cTn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ISR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切割球囊联合联合药物脱洗球囊进行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切割球囊 药物脱洗球囊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ISR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伍灏堃 樊婷 +2 位作者 余天浩 廖文君 李晓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24-29,共6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ISR(狭窄率≥50%)并于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后发生ISR(狭窄率≥50%)并于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未发生ISR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患者72例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将ISR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药物洗脱球囊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ISR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ISR组与非ISR组患者的血压、吸烟、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部位、支架数量、支架内管腔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空腹血糖、球囊扩张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术后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RB)、钙通道阻滞剂药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支架部位为前降支、球囊扩张时间、较高的血压、吸烟、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部位、支架数量、支架内管腔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术后较低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药物均是造成患者发生ISR独立危险因素。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以及狭窄率显著改善。结论支架部位为前降支、球囊扩张时间、较高的血压、吸烟、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部位、支架数量、支架内管腔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术后较低使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药物均是造成患者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再狭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切割球囊联合药物脱洗球囊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危险因素 切割球囊 药物脱洗球囊
下载PDF
柠檬酸—乙醇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樊婷 何建军 +2 位作者 陈学玲 关健 梅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48-5451,共4页
以紫甘薯(Ipomoes batats L.)为原料,采用柠檬酸—乙醇法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剂中柠檬酸与乙醇体积比、柠檬酸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 以紫甘薯(Ipomoes batats L.)为原料,采用柠檬酸—乙醇法提取花青素,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讨了提取剂中柠檬酸与乙醇体积比、柠檬酸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薯花青素提取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柠檬酸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柠檬酸与乙醇体积比10∶1、柠檬酸浓度70 g/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h,液料比20∶1(V∶m,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薯(Ipomoes batats L.) 花青素 提取 柠檬酸—乙醇法
下载PDF
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樊婷 蔺新英 +1 位作者 赵妍 刘晓婷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18-720,共3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辐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大蒜素低(0.17g/kg)、中(0.33g/kg)、高(1.00g/kg)剂量组,用大蒜素灌胃20d后,小鼠接受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辐照,观察对小...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辐射模型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大蒜素低(0.17g/kg)、中(0.33g/kg)、高(1.00g/kg)剂量组,用大蒜素灌胃20d后,小鼠接受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辐照,观察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细胞微核率、骨髓细胞DN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等损伤指标的影响。结果大蒜素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经一次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提高骨髓细胞DNA含量,增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论大蒜素对小鼠辐射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脂质过氧化 辐射防护
下载PDF
白蛋白紫杉醇术后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樊婷 许彬 +4 位作者 贺萍 田廷伦 罗婷 鄢希 钟晓蓉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乳腺癌临床队列,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紫杉类药物的选择和预后。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癌信息管理系统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1537例经组织学确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 目的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乳腺癌临床队列,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紫杉类药物的选择和预后。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乳腺癌信息管理系统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1537例经组织学确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括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后接受含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按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3组,即白蛋白紫杉醇组(260 mg/m^(2)每3周1次或125 mg/m^(2)每周1次)147例,多西他赛组(100 mg/m^(2)每3周1次)1285例,紫杉醇组(80 mg/m^(2)每周1次)105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年龄、临床分期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结果年龄≤40岁患者的比例白蛋白紫杉醇组、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分别为25.17%,20.39%,17.14%,且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46)和紫杉醇组(P=0.003);肿瘤直径≥2 cm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4.63%,56.96%,65.71%,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42);淋巴结阳性比例分别为58.50%,46.77%,60.00%,组间差异显著(P<0.001),且白蛋白紫杉醇组显著高于多西他赛组(P=0.026)。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白蛋白紫杉醇组、多西他赛组、紫杉醇组的2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96.00%,97.80%,94.8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9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多西他赛组相比,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显著升高[HR=2.3,95%CI(1.1,4.9),P=0.04],而白蛋白紫杉醇组的复发风险无显著差异[HR=1.3,95%CI(0.4,3.5),P=0.66]。多西他赛组和白蛋白紫杉醇组按1∶4匹配,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按1∶4匹配,白蛋白紫杉醇组和紫杉醇组按1∶1匹配,当校正T分期、N分期、雌激素受体状态、Ki67混杂因素后,仍未发现不同治疗组间DFS的差异(P=0.70,0.35,0.53)。结论相对于多西他赛,年龄≤40岁、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阳性患者更倾向于在辅助化疗中选择白蛋白紫杉醇。整体人群未发现白蛋白紫杉醇、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辅助化疗对DFS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紫杉醇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乳腺癌 辅助化疗 预后
下载PDF
基层粮食质监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10
作者 姚晶 苏春燕 +1 位作者 樊婷 任冲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结合近年来基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改革与运行情况,研究剖析管理和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机构主责主业、深化自身能力建设及加强上下交流合作等3方面具体措施,以实现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检验监测机构 粮食 质量 措施
下载PDF
山西省2005—2018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樊婷 李国华 +3 位作者 高雪芬 李晓清 邢薇佳 姜慧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1期3696-3698,共3页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全球每年发病人次估计达1.6...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人群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全球每年发病人次估计达1.65亿,约110万死亡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感染性腹泻之首[1]。细菌性痢疾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但是各省报告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天津市、北京市等地报告发病率较高,上海市、福建省等地报告发病率较低[2]。本文旨在研究山西省2005—2018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探讨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感染性腹泻 肠道传染病 法定报告传染病 菌痢 空间变化规律 志贺菌属 传播途径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婷 魏小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5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9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微生物制剂,比较两...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9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微生物制剂,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喂养不耐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患儿头围、身长、体重增长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率(13.33%)低于对照组患儿(35.56%),且观察组患儿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胃潴留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头围、身长和体重增长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其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微生物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防治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的早期恢复和生长发育,缩短喂养不耐受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联合红霉素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樊婷 张云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联合红霉素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氨溴索,每次7.5 mg,每日2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分3~4次使用...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联合红霉素对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氨溴索,每次7.5 mg,每日2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分3~4次使用。比较2组的血清炎性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和心肌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IL-6、CRP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IL-2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的PaCO2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CK-MB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联合红霉素能明显改善新生儿重症肺炎的动脉血气,减轻心肌损害和炎性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肺炎 氨溴索 红霉素 血气分析 炎性因子 心肌酶
下载PDF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樊婷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34-37,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公司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及其他影响薪酬决定的诸多因素方面提出了假设。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的高低与公司业绩和公司规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公司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及其他影响薪酬决定的诸多因素方面提出了假设。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的高低与公司业绩和公司规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越低,高管薪酬水平越高;独立董事和薪酬委员会的设立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薪酬 所有权结构 董事会构成
下载PDF
地方高校材料类专业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婷 邓前军 谢燕娇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14期172-173,203,共3页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类专业的支撑。结合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的背景需求和学校的教育发展方针,积极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和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大平台,营造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开放... 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类专业的支撑。结合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的背景需求和学校的教育发展方针,积极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和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大平台,营造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式培养和研究型学习的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复合型材料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 人才培养 创新复合型
下载PDF
小儿哮喘应用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樊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9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对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64例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 目的:对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64例哮喘患儿,根据患儿入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意愿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米克联合孟鲁司特在哮喘患儿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普米克 孟鲁司特 疗效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肺泡灌洗液中VEGF、SP-A和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婷 梁玲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2932-293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肺泡灌洗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新生儿BP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中心...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肺泡灌洗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新生儿BP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67例BPD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研究A组(轻度,37例)和研究B组(中重度,30例),并选取同期67例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周、2周肺泡灌洗液中的VEGF、SP-A和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生后1周的VEGF、TGF-β1水平分别为(0.42±0.15)μg/L、(36.71±3.9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3±0.14)μg/L、(30.18±3.87)μg/mL,出生后2周的VEGF、TGF-β1水平分别为(1.86±0.23)μg/L、(45.26±5.12)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2±0.20)μg/L、(32.27±3.93)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出生后1周的SP-A水平为(15.52±1.10)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80±1.06)μg/mL,出生后2周的SP-A水平为(15.52±1.10)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2±1.15)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儿出生后1周的VEGF、TGF-β1水平分别为(0.67±0.15)μg/L、(37.92±1.75)μg/mL,明显高于研究A组的(0.54±0.12)μg/L、(33.90±1.91)μg/mL,出生后2周的VEGF、TGF-β1水平分别为(2.05±0.65)μg/L、(46.42±3.95)μg/mL,明显高于研究A组的(1.34±0.43)μg/L、(38.8±3.1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患儿出生后1周和2周的SP-A水平分别为(14.71±1.03)μg/mL、(10.10±0.92)μg/mL,明显低于研究A组的(15.89±1.00)μg/mL、(11.4±0.92)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D新生儿肺泡灌洗液中VEGF和TGF-1水平明显升高,而SP-A水平明显下降;检测新生儿肺泡灌洗液中VEGF、TGF-1和SP-A水平有助于诊断支气管肺发育及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材料化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婷 邓前军 +1 位作者 叶秀芳 胡晓洪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2年第5期145-147,共3页
构建材料化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旨在培养一批热爱教学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能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的材料化学专业课(包括实验课)核心... 构建材料化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旨在培养一批热爱教学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能长期致力于课程建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的材料化学专业课(包括实验课)核心课程教学名师。坚持走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革新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材料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团队 核心课程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预防产后精神障碍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婷 崔晓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842-1843,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预防 产后精神障碍综合征 临床意义
下载PDF
2005—2018年山西省伤寒 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婷 李国华 +3 位作者 高雪芬 李晓清 赵维敏 高璐 《实用医技杂志》 2020年第4期473-474,共2页
伤寒(typhoid fever)、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据估计,全球伤寒、副伤寒每年发病约2200万例,死亡20多万人[1]。近十年,我国... 伤寒(typhoid fever)、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据估计,全球伤寒、副伤寒每年发病约2200万例,死亡20多万人[1]。近十年,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和病死率虽明显下降,但部分地区发病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局部暴发、流行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健康[2]。本研究旨在研究2005—2018年山西省伤寒、副伤寒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特征分析 报告发病率 山西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