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樊庆云 何江 +2 位作者 薛红喜 吕昌伟 宝金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8,共7页
通过对包头市南海湖沉积物中Cu、Pb、Zn、Cd的形态、AVS和SEM、上覆水、上覆过滤水及沉积物间隙水重金属的系统分析,结合南海湖为黄河新成牛轭湖的特点,与黄河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重金属在固、液两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南海湖与黄... 通过对包头市南海湖沉积物中Cu、Pb、Zn、Cd的形态、AVS和SEM、上覆水、上覆过滤水及沉积物间隙水重金属的系统分析,结合南海湖为黄河新成牛轭湖的特点,与黄河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重金属在固、液两相间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南海湖与黄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残渣态非常接近,反映了沉积的同源性,Pb和Cd次生相则明显在南海湖发生富集,上覆水中重金属81.0%以上均结合在悬浮物上,南海湖水质长期Cu超标的现象是由沉积物的释放造成的,研究证明间隙水为重金属向上覆水迁移起到桥梁通道作用;有机络合物的络合作用超过AVS的沉淀作用,是导致Cu向水相扩散迁移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分析 沉积物 AVS 南海湖 黄河
下载PDF
包头南海湖沉积物中AVS-SEM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樊庆云 何江 +5 位作者 薛红喜 宝金花 匡运臣 吕昌伟 高兴东 孙惠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0-914,共5页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方法,对包头市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的AVS、SEM、[SEM]/[AVS]进行了作图和分析比...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提取的重金属(SEM)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控制缺氧性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测定方法,对包头市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的AVS、SEM、[SEM]/[AVS]进行了作图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黄河补水的污染、历史及现有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径流以及游船排放均提高了南海湖的重金属含量,并形成重金属含量高值区。水深的增加和现有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挺水植物的影响形成南海湖下游区域AVS明显高于上游。南海湖AVS垂向分布出现极大值下移和多个极大值的现象,不同于一般淡水湖泊。南海湖表层和垂向沉积物中AVS含量均远高于SEM含量,初步评价得出南海湖沉积物重金属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可挥发性硫化物 沉积物 重金属 南海湖 包头
下载PDF
离子色谱电渗析处理的原理和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樊庆云 籍静钰 阎晓杰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1,共4页
设计、制作和改进了一种可用于离子色谱前处理的装置-电渗析预处理器.本文对其结构、原理和预处理过程涉及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据此进行技术改进,使之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基体复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阴离子的监测.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电渗析预处理 水质监测
下载PDF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47
4
作者 孙惠民 何江 +4 位作者 吕昌伟 高兴东 樊庆云 薛红喜 田慧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0-624,共5页
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系统地研究了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全氮含量存在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分异特征;沉积物中全氮养分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r〉0.93);沉积物中C... 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系统地研究了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效应,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全氮含量存在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分异特征;沉积物中全氮养分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显著相关(r〉0.93);沉积物中C/N的平均值介于12.07~19.95之间,表明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湖中水生植物。水体富营养化具有显著的内源性.TN和有机质在不同粒级表层沉积物中的粒度效应明显,且TN和有机质在Ⅳ粒级的含量分别为Ⅰ粒级的3.1~7.6倍和2.5~8.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全氮 有机质 分布特征 粒度效应
下载PDF
乌梁素海氮污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7
5
作者 孙惠民 何江 +3 位作者 吕昌伟 高兴东 樊庆云 薛红喜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3-1012,共10页
针对草型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索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的现实,本文系统地研究了TN、NH4^+-N、NO2^-—N和Org—N在上覆水与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上覆水中TN含量平均为1.78mg/L,且无机氮污染以NH4^+-N为主,... 针对草型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索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的现实,本文系统地研究了TN、NH4^+-N、NO2^-—N和Org—N在上覆水与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上覆水中TN含量平均为1.78mg/L,且无机氮污染以NH4^+-N为主,占无机氮总量的69%以上;表层沉积物中氮素的水平分布格局均体现出西高东低的经向分异特征并主要以OrgN的形式存在;表层沉积物中TN对底栖生物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效应并正甫最低级向严重级过渡;氮素在乌梁素海沉积剖面上均表现出随深度增加而含量递减的规律,表层0~10cm的TN平均含量达到1.28g/kg,分别为10~22cm和22-40cm的1.6和1.9倍,揭示了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进程加速始于20世纪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上覆水 沉积物 空间分布格局 乌梁素海
下载PDF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全磷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6
作者 孙惠民 何江 +3 位作者 高兴东 吕昌伟 樊庆云 薛红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9-584,共6页
开展了浅水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沉积物中TP(全磷)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在0.37~0.99g/kg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75g/kg;水平分布上,TP含量呈现从湖区四周向湖心递减的变化趋势,大部分湖区已具有... 开展了浅水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沉积物中TP(全磷)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在0.37~0.99g/kg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75g/kg;水平分布上,TP含量呈现从湖区四周向湖心递减的变化趋势,大部分湖区已具有生态毒性效应,并对湖区底栖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构成了较大威胁;垂向上,尽管沉积物中TP含量有所波动,但0~10cm的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揭示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对乌梁素海沉积物中磷累积的重大影响;实验得出了粉砂、粘土粒级〉极细砂粒级〉细砂粒级〉中砂以上粒级的TP含量序列,各粒级对TP的吸附贡献率由吸附能力和质量百分比共同控制;磷的沉积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进程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富营养化 沉积物
下载PDF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7
作者 吕昌伟 何江 +3 位作者 孙惠民 高兴东 樊庆云 薛红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8-885,共8页
针对草型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的现实,采用连续提取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柱芯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地研究了磷在表层沉积物与沉积柱芯中的形态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表... 针对草型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和湿地面积逐渐萎缩的现实,采用连续提取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和沉积物柱芯进行了磷形态的分级提取和测定,系统地研究了磷在表层沉积物与沉积柱芯中的形态分布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均具有由湖心区向湖滨区升高的规律,且磷的形态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层沉积物中活性磷(可交换态磷、铝磷、铁磷三者之和)含量仅占总提取磷的2%~7%,揭示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生物可利用性较低,活性磷以可交换态磷和铁磷为主。沉积柱芯中,可交换态磷、铝磷和铁磷3种活性磷含量较低,基本上不高于20mg·kg-1;闭蓄态磷、自生钙磷、碎屑钙磷和有机磷4种非活性磷在沉积剖面的含量分布较为稳定,且以闭蓄态磷的含量为最低。在表层沉积物与沉积柱芯中,磷均以碎屑钙磷和自生钙磷为主导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分布特征 乌梁素海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水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何江 米娜 +6 位作者 匡运臣 樊庆云 王霞 关伟 李桂海 李朝生 王新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6,共6页
把干流和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的上覆水、悬浮物及表层沉积物作为整体 ,利用等离子质谱法 ,对黄河包头段有关环境要素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干流上覆水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悬浮态形式存在 ,溶解态含量极微 ;... 把干流和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的上覆水、悬浮物及表层沉积物作为整体 ,利用等离子质谱法 ,对黄河包头段有关环境要素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干流上覆水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悬浮态形式存在 ,溶解态含量极微 ;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上覆水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溶解态为主 ,且悬浮态∑REE和溶解态∑REE明显高于干流 ;干流悬浮态∑REE和溶解态∑REE ,以及表层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沿程变化均表现自对照断面至重点排污河段逐渐升高 ,于四道沙河入黄河口后的下游D站位达到极值 ,又至削减断面下降的趋势 .包头市工业废水对黄河包头段干流稀土元素 ,特别是轻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迭加作用 .干流颗粒物中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属于轻稀土富集 ,Eu中度亏损型 .四道沙河入黄口后的下游D站位颗粒物中轻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线形状与中国黄土及其他站位均有一定差别 ,显示有来自包头市工业废水的外源稀土 ,特别是轻稀土元素的加入 ;其他站位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曲线形状与中国黄土基本一致 .干流和接纳工业污水的支流表层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各形态含量分布的顺序均为残渣态 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有机质结合态 可交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包头段 稀土元素 形态分析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不同粒径沉积物分形校正下重金属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薛红喜 何江 +6 位作者 樊庆云 吕昌伟 王霞 梁英 孙英 沈丽丽 萨茹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70,共8页
推导了分粒级的表面分形维数计算公式,根据推导公式计算了分粒级沉积物的分维值.应用已有的表面分形分维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黄河包头段沉积物整体的表面分形分维(1.91)及<63μm粒级的分维值(1.36),揭示出黄河水环境的磨蚀和分选2个... 推导了分粒级的表面分形维数计算公式,根据推导公式计算了分粒级沉积物的分维值.应用已有的表面分形分维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黄河包头段沉积物整体的表面分形分维(1.91)及<63μm粒级的分维值(1.36),揭示出黄河水环境的磨蚀和分选2个原因引起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低的分维值.用分形校正吸附模型、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模型对黄河包头段重金属分粒级沉积物吸附进行了拟合,表明分形校正吸附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揭示分形校正吸附模型与MEA理论结合能更好的对热力学吸附结果进行描述;由吸附结果分析得出4种重金属因粒径引起的吸附量变化程度序列为Cu>Pb>Zn≈Cd,初始浓度高的吸附量曲线变化较初始浓度低的曲线变化明显,同时指出Cu、Pb的吸附主要与矿物组成有关,而Zn、Cd的吸附则与吸附剂沉积物空间几何性质(或沉积物表面物理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表面分形维数 分形吸附等温线 重金属 吸附 黄河包头段
下载PDF
黄河沉积物对稀土元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江 米娜 +6 位作者 匡运臣 樊庆云 王霞 李朝生 王新伟 关伟 李桂海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7-612,共6页
针对自然水体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黄河沉积物对La3+,Ce3+,Nd3+,Sm3+等4种离子的吸附竞争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宽的初始浓度范围内(2~11mg·L-1),4种离子之间处于弱吸附竞争或无吸附竞争状态;当初始浓度较高,泥沙浓度较低时,4... 针对自然水体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黄河沉积物对La3+,Ce3+,Nd3+,Sm3+等4种离子的吸附竞争及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宽的初始浓度范围内(2~11mg·L-1),4种离子之间处于弱吸附竞争或无吸附竞争状态;当初始浓度较高,泥沙浓度较低时,4种离子之间的竞争吸附才得以体现,此时有Sm3+>Nd3+≥La3+>Ce3+的初步吸附竞争能力序列;黄河沉积物对4种离子的吸附受控于pH值,随pH的增加4种离子吸附量逐渐增大,但弱碱性或碱性更有利于吸附;当初始浓度较低(<11mg·L-1)时,主要环境因子对4种离子的吸附竞争影响均不明显;当初始浓度较高(>11mg·L-1)时,各环境因子对4种离子的吸附竞争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降低离子强度、去除有机质、减小颗粒物粒度,均使Sm3+,Nd3+,La3+等3种离子与Ce3+表现不同的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沉积物 稀土元素 吸附特性 变异系数 悬浮物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常见离子对重金属在沉积物上吸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薛红喜 何江 +5 位作者 樊庆云 吕昌伟 孙英 梁英 白萨茹莉 沈丽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1,共5页
常见阴阳离子对重金属在黄河包头段相对清洁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吸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离子浓度范围内,起主导作用的影响机制不同,黄河包头段水环境中Na+、Mg2+和Ca2+对Zn2+的吸附影响较大,K+对Cu2+、Pb2+、Zn2+和Cd2+吸附影... 常见阴阳离子对重金属在黄河包头段相对清洁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吸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离子浓度范围内,起主导作用的影响机制不同,黄河包头段水环境中Na+、Mg2+和Ca2+对Zn2+的吸附影响较大,K+对Cu2+、Pb2+、Zn2+和Cd2+吸附影响均较大,Cl-、SO42-对Cu2+、Pb2+、Zn2+和Cd2+的吸附影响均较小,而HCO3-对Pb2+的影响较小,对Cu2+、Zn2+、Cd2+的吸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沉积物 吸附 黄河包头段
下载PDF
南海湖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英 何江 +2 位作者 吕昌伟 樊庆云 宝金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08-1213,共6页
为判识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包头市南海湖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系统开展了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重金属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前4态之和)的平均比例序列为Cd>Pb>... 为判识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包头市南海湖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系统开展了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重金属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前4态之和)的平均比例序列为Cd>Pb>Zn>Cu;Cu的生物有效态占总量的比例为23%,Pb为75%,Zn为42%,Cd为83%。总体而言,表层沉积物中Cd和Pb的潜在危害性最大。湖心区、西南和东北部湖区为表层沉积物中Cu、Pb和Zn的生物有效态含量高值区,Cd仅在西南湖区表现高值。有机物结合态为沉积物柱芯中Cu和Cd生物有效态的主导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Pb和Zn生物有效态的主导形态。强还原性条件下,沉积物中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导形态的Pb、Zn、Cd有一定的潜在风险,Cu的潜在危害较小。与黄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百分比的对比分析表明,南海湖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固定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态 南海湖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沉积物组成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薛红喜 何江 +5 位作者 樊庆云 吕昌伟 孙英 梁英 萨茹莉 沈丽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6-720,共5页
通过黄河包头段打不素、昆都仑河及昆都仑河入黄河口下游断面沉积物分层柱状样中Cu、Pb、Zn和Cd等4种重金属的5种形态与矿物组成及有机质的聚类分析,结合腐植酸对Cu、Pb、Zn和Cd在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吸附影响实验,进行了黄河包头段沉积... 通过黄河包头段打不素、昆都仑河及昆都仑河入黄河口下游断面沉积物分层柱状样中Cu、Pb、Zn和Cd等4种重金属的5种形态与矿物组成及有机质的聚类分析,结合腐植酸对Cu、Pb、Zn和Cd在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吸附影响实验,进行了黄河包头段沉积物组成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伊利石和绿泥石是黄河包头段水环境中颗粒物携带重金属的主要矿物成分,并对重金属次生相的4种形态均有重要影响;碳酸钙(方解石)通过对水环境中CO32-浓度的调节,间接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产生影响,并影响其他矿物对重金属的运移能力;石英、正长石、斜长石及钠闪石等4种矿物对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固定作用较小,只对可交换态重金属产生影响;沉积物中有机质因易与水环境中的重金属结合及被沉积物矿物组分吸附,从而影响重金属有机质结合态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矿物组成 有机质 重金属 黄河包头段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慧娟 何江 +1 位作者 吕昌伟 樊庆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6-782,共7页
以黄河包头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河段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并估算了各粒级沉积物对各形态重金属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黄河干流各粒级沉积物中Cu、Pb和Zn非稳定态的主导形态;总体上,黄河干支流沉积物... 以黄河包头段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河段不同粒级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并估算了各粒级沉积物对各形态重金属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是黄河干流各粒级沉积物中Cu、Pb和Zn非稳定态的主导形态;总体上,黄河干支流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各形态含量均随粒级增大而减小,表现明显的粒度效应;重金属形态分布的粒度效应是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碳酸盐、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等活性组分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粒径是主控因素;Fe的含量是影响不同粒级黄河包头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导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主要因素;同一粒级沉积物中,不同重金属同一形态的含量总体有Zn>Pb>Cu的规律,与黄河中游沉积物重金属背景值Zn>Cu>Pb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揭示来自包头市工业废水的外源重金属对黄河水体沉积物的叠加影响。有机质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分别为支流各粒级沉积物中Cu及Pb、Zn的主导形态。不同粒级沉积物质量分数的差异导致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实际贡献率不同。总体上,D5和D3粒级对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贡献率为大,其潜在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包头段 沉积物粒级 重金属形态 粒度效应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柱状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江 米娜 +6 位作者 匡运臣 樊庆云 王霞 关伟 李桂海 李朝生 王新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0-254,共5页
采用室外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黄河包头段柱状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包头段干流及支流柱状沉积物均以富集轻稀土元素为特征,分布模式的相近以及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共同反映了干流与支流轻稀土元素的继承性... 采用室外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黄河包头段柱状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包头段干流及支流柱状沉积物均以富集轻稀土元素为特征,分布模式的相近以及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共同反映了干流与支流轻稀土元素的继承性和同源性。干流柱状沉积物中轻稀土元素的含量及非稳定态轻稀土元素的形态分布变化趋势均揭示,来自包头市工业废水的外源轻稀土元素对黄河包头段干流的叠加有递减之势。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同时是干流和支流柱状沉积物中非稳定态稀土元素的主导形态,干流与支流非稳定态稀土元素形态分布的主要差异表现在支流中稀土元素的可交换态和有机质结合态均明显高于干流。支流柱状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分布及含量仍然表明,其中的稀土,特别是轻稀土元素对黄河包头段干流具有一定的潜在叠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包头段 柱状沉积物 稀土元素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包头市水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调查研究
16
作者 樊庆云 候莉英 《内蒙古环境保护》 1996年第1期36-39,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接纳包头市区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四条主要河流水体和底质中九种多环芳烃进行了监测,并追踪调查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归宿黄河。根据监测和调查结果给出了该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含量、影响、迁移转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接纳包头市区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四条主要河流水体和底质中九种多环芳烃进行了监测,并追踪调查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归宿黄河。根据监测和调查结果给出了该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含量、影响、迁移转化规律和治理对策,并着重研究了PAHs在饮用水源黄河中的存在形式和去除办法。填补了本市水环境污染调查的一项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环芳烃 水环境 环境污染 污染调查 包头市
下载PDF
黄河表层沉积物与稀土元素La^(3+)的交换吸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江 米娜 +4 位作者 匡运臣 樊庆云 王霞 关伟 李桂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4-577,共4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黄河表层沉积物与La3+的交换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反映La3+在沉积物表面上的等温吸附过程,但以Langmuir方程拟合程度更好。黄河表层沉积物对La3+的吸附强烈...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黄河表层沉积物与La3+的交换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反映La3+在沉积物表面上的等温吸附过程,但以Langmuir方程拟合程度更好。黄河表层沉积物对La3+的吸附强烈地受控于pH值。在2~12这一宽广的pH范围内,La3+与黄河表层沉积物的交换吸附呈现随pH的增加而增大的总体趋势。在pH为2~7的范围内,随pH的增大,La3+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并在pH为6~7时达到最高值;当pH>7时,随pH的增大,La3+的吸附量基本保持恒定。沉积物去除有机质后吸附能力下降了12.71%,与颗粒物中稀土元素有机物结合态所占比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表层沉积物 吸附 LA^3+
下载PDF
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对Cd^(2+)的吸附-释放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英 何江 +2 位作者 吕昌伟 樊庆云 宝金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4-1218,共5页
通过吸附实验及释放实验,研究了包头市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对Cd2+的吸附、释放作用。结果表明,Cd2+在南海湖沉积物上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型又符合Freundlich型,且以Langmuir型为最佳;Cd2+的吸附对pH值依赖程度较高,随pH值的增高而增强;温... 通过吸附实验及释放实验,研究了包头市南海湖表层沉积物对Cd2+的吸附、释放作用。结果表明,Cd2+在南海湖沉积物上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型又符合Freundlich型,且以Langmuir型为最佳;Cd2+的吸附对pH值依赖程度较高,随pH值的增高而增强;温度的降低,离子强度和泥沙浓度的增加,均不利于南海湖沉积物对Cd2+的吸附。在6h以内,Cd2+的释放百分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于6h达到极值,6h后急剧下降,并在10h后趋于平稳;Cd2+的释放百分率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弱酸至碱性环境有利于Cd2+的吸附,酸性环境有利于Cd2+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沉积物 吸附-释放 南海湖
下载PDF
南海湖沉积物中Hg的形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萨茹莉 何江 +2 位作者 吕昌伟 樊庆云 宝金花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8-1183,共6页
以包头市南海湖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系统开展了沉积物中Hg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的水平分布总体呈现湖心区低,西南和东北部湖区高的趋势。腐殖酸结合态为表层沉积物中Hg的主导形态,次为交换态和水溶... 以包头市南海湖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系统开展了沉积物中Hg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的水平分布总体呈现湖心区低,西南和东北部湖区高的趋势。腐殖酸结合态为表层沉积物中Hg的主导形态,次为交换态和水溶态。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Hg的含量甚高,占总汞的76%~94%,对整个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性。沉积柱芯中总Hg表现为表层富集并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B、F站位柱状沉积物中腐殖酸结合态Hg随深度有规律的递减,H站位20 cm以上Hg的主导形态为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次之;20~30 cm的主导形态则为残渣态及可交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HG 形态分布 南海湖
下载PDF
黄河包头段颗粒物中轻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江 米娜 +6 位作者 匡运臣 樊庆云 王霞 关伟 李桂海 李朝生 王新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0-506,共7页
干流表层沉积物和悬浮物中各轻稀土元素的总量、非稳定态及非稳定态之和的横向分布特征 ,以及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均揭示 ,来自包头市工业废水的外源轻稀土元素对黄河包头段干流具有一定的迭加作用 ;柱状沉积物中各轻... 干流表层沉积物和悬浮物中各轻稀土元素的总量、非稳定态及非稳定态之和的横向分布特征 ,以及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均揭示 ,来自包头市工业废水的外源轻稀土元素对黄河包头段干流具有一定的迭加作用 ;柱状沉积物中各轻稀土元素的含量、非稳定态及其非稳定态之和的纵向变化规律则揭示 ,这种迭加作用呈逐年递减之势 ,但又由于支流柱状沉积物中非稳定态稀土元素的含量较高 ,从而仍有对干流产生进一步迭加的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颗粒物 表层沉积物 悬浮物 黄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