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胎成型机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世凤 刘帆 樊祺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4,共5页
针对现有成型机监控系统OPC技术的数据丢包、延时较长等缺点,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平台,开发了智能检测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调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编写LabVIEW程序,直接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下位机通讯。以太网环网采用EN2TR和ETAP模... 针对现有成型机监控系统OPC技术的数据丢包、延时较长等缺点,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平台,开发了智能检测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调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编写LabVIEW程序,直接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下位机通讯。以太网环网采用EN2TR和ETAP模块,实现了线形与星形的网络结构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星形连接中出现单断点造成整体网络掉线等问题。通过实验室及场内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成型机的工作要求和上位机监控系统对实时性与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成型机 监控系统 虚拟仪器 以太网 环网
下载PDF
辅助胶凝材料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强度及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樊祺 杜红秀 赵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91-2599,共9页
为优化混凝土管桩生产工艺,以硅灰(SF)和偏高岭土(MK)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研究硅灰和偏高岭土对不同蒸养时间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量色散谱(SEM-EDS)分析其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通过Desig... 为优化混凝土管桩生产工艺,以硅灰(SF)和偏高岭土(MK)作为辅助胶凝材料,研究硅灰和偏高岭土对不同蒸养时间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量色散谱(SEM-EDS)分析其水化产物及微观结构。通过Design-Expert8.0软件设计Box-Behnken试验,以硅灰掺量、偏高岭土掺量和蒸养时间三个因素为自变量,蒸养混凝土抗压强度为响应值,构建多因素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硅灰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分数8%时,对抗压强度略有提高,提高幅度为6.2%,达到83.6 MPa;5%、8%和10%(质量分数)掺量的偏高岭土均可提高蒸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蒸养4 h、8 h、12 h时,10%掺量的偏高岭土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幅度依次为15.6%、13.2%和13.6%,蒸养4 h、8 h和12 h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不大。XRD和SEM-EDS结果表明,硅灰和偏高岭土均消耗了Ca(OH)2,提升了水泥早期水化程度,可以改善内部孔结构。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可以预测,当硅灰质量分数为6.6%、偏高岭土质量分数为10%、蒸养时间为8.6 h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达到104.8 MPa,且具有较高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管桩 蒸汽养护 硅灰 偏高岭土 微观结构 BOX-BEHNKEN试验设计
下载PDF
辅助胶凝材料对C80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祺 杜红秀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2-1077,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辅助胶凝材料对C80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以4种硅铝质辅助胶凝材料(原状硅灰、加密硅灰、高钙硅灰、煤系偏高岭土)等质量5%取代水泥制作混凝土试块,使用箱式电阻炉模拟高温火灾试验,测定其抗压强度和红外温升... 为了研究不同辅助胶凝材料对C80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以4种硅铝质辅助胶凝材料(原状硅灰、加密硅灰、高钙硅灰、煤系偏高岭土)等质量5%取代水泥制作混凝土试块,使用箱式电阻炉模拟高温火灾试验,测定其抗压强度和红外温升,并通过CT重建技术研究孔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类辅助胶凝材料均可提升C80混凝土高温后的抗压强度,加密硅灰的效果最好,当试块受火温度为600℃时,相对抗压强度提升了34%;随着受火温度的上升,C80混凝土红外温升增加,加密硅灰可降低C80混凝土红外温升;掺加加密硅灰的C80混凝土在400℃后,孔隙劣化较快,孔隙体积增长76%,孔隙表面积增长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温 硅灰 红外温升 CT重建
下载PDF
橡胶粉对C60 HPC高温后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樊祺 杜红秀 +1 位作者 成聪慧 宋佳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5-808,共4页
为研究橡胶粉对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断裂性能的影响,对橡胶粉掺量为5%和8%的C60 HPC进行高温试验,测定不同高温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并基于双K断裂理论对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计算断裂参数,绘制起裂韧度、失稳韧度随... 为研究橡胶粉对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断裂性能的影响,对橡胶粉掺量为5%和8%的C60 HPC进行高温试验,测定不同高温后试件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并基于双K断裂理论对试件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计算断裂参数,绘制起裂韧度、失稳韧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上升,C60 HPC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掺加橡胶粉会降低C60 HPC的力学性能。400℃内C60 HPC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降幅为8.7%和12.2%,400~600℃时,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降幅均超过50%。拟合结果表明,掺加橡胶粉C60 HPC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损失阈值分别为400℃和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高温 橡胶粉 力学性能 断裂参数
下载PDF
碳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电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聪聪 杜红秀 +1 位作者 石丽娜 樊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96-2705,共10页
为优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以碳纤维(CF)和钢纤维(SF)为导电材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和升温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和钢纤维的体积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钢纤维... 为优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以碳纤维(CF)和钢纤维(SF)为导电材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交流阻抗测试、扫描电镜测试和升温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和钢纤维的体积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碳纤维掺量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碳纤维、钢纤维的渗滤阈值分别为0.35%和0.6%(均为体积分数),复掺碳纤维和钢纤维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大幅增强,产生了明显的正向混杂效应,碳纤维和钢纤维体积掺量达到渗滤阈值后,继续增大纤维掺量对导电性能的提升作用不大。用ZSimp Win软件拟合得到等效电路各电路元件数值,并结合SEM照片分析了导电机制。碳纤维-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热性能,当输入功率为7.9 W,通电30 min、60 min、90 min后,其平均温度可达到33℃、43℃、50℃,通过曲线拟合得到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 钢纤维 交流阻抗谱 导电性能 微观结构 电热性能
下载PDF
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实证研究——基于2016年以来主力合约的收盘价数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沛航 樊祺 《现代商业》 2017年第28期94-97,共4页
本文通过以股指期货自IF1601-IF1705分别作为主力期货合约以来342个交易日的沪深300指数现货收盘价和主力期货合约的收盘价作为数据基础,在基差风险和套期保值比率估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基差数据对其进行一系列检验,发现期货... 本文通过以股指期货自IF1601-IF1705分别作为主力期货合约以来342个交易日的沪深300指数现货收盘价和主力期货合约的收盘价作为数据基础,在基差风险和套期保值比率估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基差数据对其进行一系列检验,发现期货基差序列异方差效应并不明显,有利于套保比率的估计;然后,通过OLS、B-VAR、ECM和ECM-GARCH模型进行套保比率的估计,并比较各自的套保绩效。最后研究发现,动态ECM-GARCH模型估计差异较大,但套保绩效表现良好,因此若选择动态模型,可以用于估计套保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基差风险 最优套保比率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STEM教育研究比较分析
7
作者 樊祺 陆海华 《运筹与模糊学》 2024年第3期1303-1314,共12页
随着21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STEM教育迅速兴起和发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STEM教育相关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 随着21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STEM教育迅速兴起和发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STEM教育相关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探索其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第一,发文量呈现先增长后波动的趋势,研究在不断深化和拓宽;第二,各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合作度不高;第三,研究热点、主题与国家政策联系密切,但国内外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第四,国内外未来将从“计算思维”“设计思维”等思维的养成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CITESPACE 计量研究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跨学科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8
作者 樊祺 陆海华 《运筹与模糊学》 2024年第3期720-731,共12页
跨学科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能力,其评价研究在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跨学科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明确各指标相互影响的前提下,选择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跨学科创... 跨学科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必备能力,其评价研究在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跨学科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明确各指标相互影响的前提下,选择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跨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对跨学科创新能力影响显著;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比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文章建立的模型能够考虑到不同指标组元素间的相互影响,使评价更加客观,贴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层次分析法 跨学科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