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朱砂洞组古气候演变记录 被引量:4
1
作者 樊钰超 齐永安 +3 位作者 代明月 庆国帅 刘炳辰 白万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河南登封地区发育完整的早寒武世朱砂洞组地层,记录了该地区气候演变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综合方法对关口剖面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碳酸盐岩古气候和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朱砂洞... 河南登封地区发育完整的早寒武世朱砂洞组地层,记录了该地区气候演变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综合方法对关口剖面早寒武世朱砂洞组碳酸盐岩古气候和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朱砂洞组可分为下部的纹层状白云岩段、上部的豹斑灰岩段和顶部的纹层状白云岩段3个岩性段。纹层状白云岩中的顺层溶孔、燧石团块和石膏矿物,豹斑灰岩中的强烈生物扰动构造以及Mn含量、Sr/Cu值、Rb/Sr值、MgO/CaO值均反映出研究区朱砂洞组古气候从下部纹层状白云岩段的炎热干旱,到上部豹斑灰岩段的温暖潮湿,再到顶部纹层状白云岩段的炎热干旱,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华北地区同期沉积物也显示出与研究区朱砂洞组具有相似的古气候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古气候演变 朱砂洞组 登封地区
下载PDF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仲聪聪 王敏 +2 位作者 李凯楠 樊钰超 彭深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6,共10页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苗岭统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为碳同位素地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文展示了登封地区高分辨率碳同位素曲线,发现在张夏组三段和四段存在一个达到-1.5‰的负漂移,负漂移介于苗岭统鼓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负漂移(DICE)...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苗岭统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为碳同位素地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文展示了登封地区高分辨率碳同位素曲线,发现在张夏组三段和四段存在一个达到-1.5‰的负漂移,负漂移介于苗岭统鼓山阶底部的碳同位素负漂移(DICE)和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正漂移(SPICE)之间。通过对华南、美国、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同时期地层的碳同位素进行研究,发现负漂移普遍存在,并且古丈阶与鼓山阶的分界面位于该段负漂移的最小值附近。因此,推测鼓山阶与古丈阶的分界面对应在张夏组上部的三段与四段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张夏组 寒武系 豫西地区
下载PDF
禹州地区本溪组铝土矿中镓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樊钰超 齐永安 《矿业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3-108,共6页
河南禹州地区晚石炭世本溪组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其中伴生的镓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在对研究区铝土矿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地化分析基础上,总结了镓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在不同铝土矿区的岩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 河南禹州地区晚石炭世本溪组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其中伴生的镓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在对研究区铝土矿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地化分析基础上,总结了镓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在不同铝土矿区的岩石中镓的平均质量分数总体上呈南高北低,在矿体平均厚度最大的P10地区,矿石中的镓高度富集。含矿岩系中镓的分布和铝土矿的关系密切,镓的高值比铝土矿高值的产出层位略低。由于成矿条件不同,造成镓和铝的沉积与分异。由于镓化学性质比铝更活跃,在偏碱性海水影响下,镓优先铝沉积下来,造成镓比铝优先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分布规律 地球化学特征 禹州地区
原文传递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之后的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以河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炳辰 齐永安 +3 位作者 代明月 白万备 樊钰超 庆国帅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61,共14页
扰动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通过对沉积底质的改造直接影响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营养物质的循环、迁移和存储),对底栖生态系统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遗迹化石作为底栖生物活动的载体,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 扰动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通过对沉积底质的改造直接影响沉积物和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营养物质的循环、迁移和存储),对底栖生态系统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遗迹化石作为底栖生物活动的载体,为研究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的演化规律,并评价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对生态系统工程产生的影响提供了依据.对河南地区8个寒武系剖面的遗迹化石数据进行统计,应用现代生物学中生态系统工程影响值的概念,从功能群、阶层、生物灌溉3个方面对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寒武系第三阶至鼓山阶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功能群类型由生物扩散型扰动者往向上/下运输者转变,阶层逐渐加深,生物灌溉越来越普及,生态系统工程影响值不断增大.鼓山阶至第十阶,遗迹化石类型及结构变化不大,生态系统工程影响值趋于稳定.这表明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至鼓山阶,底栖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的行为策略发生着明显的进化与创新,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不仅开拓了重要的生态空间,而且为其他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创造了新的生境,在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底栖生物 生态系统工程 功能群 阶层 生物灌溉作用 古生物
原文传递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朱砂洞组生物扰动构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庆国帅 齐永安 +4 位作者 杨文涛 代明月 白万备 樊钰超 刘炳辰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3-1114,共12页
生物扰动在现代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底栖生物群落特性、有机物分解速率、海水化学性质、沉积物氧化还原性以及营养物循环.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朱砂洞组碳酸盐岩发育了大量以Thalassinoides主导的扰动构... 生物扰动在现代海洋沉积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底栖生物群落特性、有机物分解速率、海水化学性质、沉积物氧化还原性以及营养物循环.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朱砂洞组碳酸盐岩发育了大量以Thalassinoides主导的扰动构造,对其进行碳和氮同位素测定,可以了解扰动生物对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潜穴充填物和围岩中δ13Ccarb值区别显著,不同扰动程度也差异明显,而δ13Corg和δ15N值差异不大,反映出生物对沉积物的扰动改造可以改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性及孔渗性,这一变化可能与生物扰动引起沉积物孔隙水含氧量增高导致的自生碳酸盐岩比例降低和成岩期白云岩化的增强有关.Thalassinoides造迹生物对沉积物的扰动改造不仅改变了沉积物的原始物理化学信息,促进了海水与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且诱导了沉积底质革命,扮演了显生宙早期生态系统工程建造者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lassinoides 生物扰动构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同位素 朱砂洞组 沉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