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德一美育”的建构——檀传宝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檀传宝 徐承 《教育科学文摘》 2011年第5期36-37,共2页
徐承(以下简称“徐”):檀教授您好!作为我国教育学界的知名学者,您在德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您提出的“德育美学观”和“欣赏型德育模式”,把德育和美育结合在一起,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想对您... 徐承(以下简称“徐”):檀教授您好!作为我国教育学界的知名学者,您在德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您提出的“德育美学观”和“欣赏型德育模式”,把德育和美育结合在一起,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想对您作一访谈,请您为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您的“德一美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教授 访谈录 檀传宝 欣赏型德育模式 德育学 知名学者 教育学
下载PDF
论“德—美育”的建构——檀传宝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2
作者 檀传宝 徐承 《美育学刊》 2011年第2期6-17,共12页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其他教育实效的提高。在促进德育有效性的方面,美育的优势更为明显。然而困难在于,如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处理好美育和德育的关系,使二者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能互相激发、互相推动,从而实... 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其他教育实效的提高。在促进德育有效性的方面,美育的优势更为明显。然而困难在于,如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处理好美育和德育的关系,使二者既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能互相激发、互相推动,从而实现"美善相谐"的教育理想。另外,如何使美育和德育研究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为教学实践提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也是学界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的檀传宝教授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檀教授在1996年出版了他的博士论文《德育美学观》,随后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美育与德育关系研究";又在2002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类)重点项目"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研究",作为结题成果,主编《欣赏型德育模式建构研究》系列丛书,并执笔撰写了《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应该说,檀教授从理论到实践,比较全面地开创了"德—美育"研究的局面。他的实验研究已经深入到一线的中小学教育,并在实验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产生了实效。为推介此一前沿的"德—美育"研究成果,引起更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本刊编辑日前在檀教授的京师园寓所与他做了一次学术访谈,现将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赏型德育模式 德育美学观 德-美育
下载PDF
论教育家精神与师德修养的三个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檀传宝 肖金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关注这一精神对于当前的师德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家精神蕴含了教育家所应有的高超的教学专业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坚定的奋斗与奉献自觉。教育家精神的三个维度实际上也指明...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关注这一精神对于当前的师德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家精神蕴含了教育家所应有的高超的教学专业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坚定的奋斗与奉献自觉。教育家精神的三个维度实际上也指明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应当努力的三个方向。因此,新时代教师的师德修养实践,要注意结合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提升、涵养教师贡献社会的浩然之气、助力教师“为己之学”的师德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师德修养 “为己之学”
下载PDF
专题: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4
作者 檀传宝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 爱国主义教育在经验上看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业。但爱国主义教育在政治学、教育学意义上都是不容易完成的任务。从政治学意义上说,在民族国家存在还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前提下,无论是国家虚无主义或是对国家特定形态的非批判性崇拜显然都是不可取的。但是,要处理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社区、族群的关系,以及本国与世界的关系,又绝非政治生活中的易事。以国家认同为焦点,公民既要理性认识国家及其与世界的关系,也要辩证理解国家与族群、社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意义 历史合理性 国家认同 政治学意义 特定形态 虚无主义 辩证理解
下载PDF
新时代的大逻辑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专访 被引量:2
5
作者 檀传宝 王丽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8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的思政教师,不仅要在学科专业上不断提高,更要在教育专业上不断精进,承担起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神圣责任。为进一步提升名师引领的示范效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的思政教师,不仅要在学科专业上不断提高,更要在教育专业上不断精进,承担起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神圣责任。为进一步提升名师引领的示范效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本刊特开设“名师访谈”栏目,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在我国大中小学德育领域享有盛誉的名家专访,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 思政课 思政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 自由而全面发展 学科专业 名师引领 示范效应
原文传递
檀传宝:家庭教育要避免重智轻德
6
作者 檀传宝 付洋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 2019年第4期24-26,共3页
德育,才是教育的统帅和灵魂重智轻德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古代发展到现代,与智育相关的领域如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从个人生活角度看,孩子在智力上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的确关系到他... 德育,才是教育的统帅和灵魂重智轻德的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因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从古代发展到现代,与智育相关的领域如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从个人生活角度看,孩子在智力上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的确关系到他未来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智轻德 对象意识
原文传递
社会分工视角下的职业道德发展
7
作者 曹斯 檀传宝 《福建教育》 2024年第13期46-50,共5页
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职业生活幸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打拼,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及其分工的发展。厘清社会分工的价值对提升职业道德的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道德教育者超越个体角度进行价值思考,澄清职业道德基于社会分工的... 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职业生活幸福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打拼,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及其分工的发展。厘清社会分工的价值对提升职业道德的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道德教育者超越个体角度进行价值思考,澄清职业道德基于社会分工的逻辑理路,帮助职业道德学习者从社会发展角度理解职业道德建立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 社会分工 逻辑理路
下载PDF
“德育课程一体化”何谓---概念存在的必要与可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檀传宝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14,共11页
从总体上看,在当代世界,“动态社会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从社会与历史的宏观背景,还是从价值与教育的实践视角来考察,“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一概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德育课程一体化”类似的探索,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社会和教育... 从总体上看,在当代世界,“动态社会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从社会与历史的宏观背景,还是从价值与教育的实践视角来考察,“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一概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德育课程一体化”类似的探索,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之中。从理论上看,“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确有其实现的可能性。但是,“德育课程一体化”概念要真正得以成立,就应有其价值目标上的生态性、教育理念上的稳定性、教育力量上的整合性特征或规定性。所谓“德育课程一体化”,就是要努力在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两个方面都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德育力量的有机整合。过犹不及,“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探索要警惕这一概念可能导致的认识上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思政课 大中小学 课程一体化
下载PDF
风范永存
9
作者 檀传宝 《江苏教育》 2023年第34期77-79,共3页
锐意进取。班老师一直有传统中国学者的谦逊风范。记得班老师在一次访谈中坦陈,他们那一代人的局限,就是外语掌握有限、对外部世界了解不够。但其实,无论在班主任研究、德育研究、心理教育等领域,我们都不难发现班老师对许多国外先进教... 锐意进取。班老师一直有传统中国学者的谦逊风范。记得班老师在一次访谈中坦陈,他们那一代人的局限,就是外语掌握有限、对外部世界了解不够。但其实,无论在班主任研究、德育研究、心理教育等领域,我们都不难发现班老师对许多国外先进教育理论都有兼收并蓄的努力,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许多论述都十分锐利、深刻,已然为我们确立了一个立足本土实际、锐意进取的教育学者的良好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研究 兼收并蓄 班主任研究 老师 立足本土 锐意进取 榜样 风范
下载PDF
“仁者无忧”:心理健康建设应当从精神强健做起
10
作者 檀传宝 《江苏教育》 2023年第38期1-1,共1页
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或者价值问题,或者说,心理发展问题虽不等于道德发展问题,但两者却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道德实践的效能,比如同样有爱心的儿童,其道德行为的实践效果可能因为他们的脾气秉性不... 心理健康的诸多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道德或者价值问题,或者说,心理发展问题虽不等于道德发展问题,但两者却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道德实践的效能,比如同样有爱心的儿童,其道德行为的实践效果可能因为他们的脾气秉性不同而大相径庭。另一方面,道德发展的状况也反过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孔子说过的“仁者无忧”,就是道德境界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的最古老也最生动的例证之一。本文从后一维度谈精神强健之于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行为 道德境界 心理健康 道德实践 实践效果 心理发展问题 诸多问题
下载PDF
德育写作漫谈
11
作者 檀传宝 《福建教育》 2023年第35期1-1,共1页
“德育写作”,至少是一个两个维度的概念。其一,是关于如何“做德育”的写作,比如如何讲好一个寓言、故事、演说等。其二,是关于如何“究德育”的写作,指大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德育方面的“科研”,比如发论文、出专著等。由于德育事业之... “德育写作”,至少是一个两个维度的概念。其一,是关于如何“做德育”的写作,比如如何讲好一个寓言、故事、演说等。其二,是关于如何“究德育”的写作,指大中小学教师如何从事德育方面的“科研”,比如发论文、出专著等。由于德育事业之参与者众,这两类写作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大中小学教师 两个维度 写作 科研 参与者 重要性
下载PDF
论回应美好生活需要所应有的德育建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檀传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9,共15页
顺应“物质丰裕的时代”来临的历史大势,中国德育应当努力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两个方面实现品质提升。一方面,应当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以建构回应新时代需要的德育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应当让中国德育... 顺应“物质丰裕的时代”来临的历史大势,中国德育应当努力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两个方面实现品质提升。一方面,应当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以建构回应新时代需要的德育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应当让中国德育成为专业的德育、审慎的德育、美好的德育,以实现中国德育在教育形态上的历史转型。关于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的讨论,实质上是为新时代中国德育发展图景进行一次整体性素描的重要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丰裕的时代 美好生活 德育主题 德育形态
下载PDF
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两个向度 被引量:51
13
作者 檀传宝 班建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25,共5页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不同的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指认是不一样的。现象学话语中的生活世界,更多的指向于一个先验的、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而我们日常所指的生活世界,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的复杂社会。前者表明...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不同的话语体系对生活世界的指认是不一样的。现象学话语中的生活世界,更多的指向于一个先验的、理想化的乌托邦社会;而我们日常所指的生活世界,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的复杂社会。前者表明了回归的应然性,后者则反映了回归的实然性。德育在实然层面上的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弊端,增强德育的生活化。但应避免实然生活对理想社会的僭越,防止生活取代教育的危险的产生。而德育在应然层面上的回归,则反映了德育的超越性品质,目的是更好的建构生活。但应防止用理想取代现实,造成新的学校与社会相脱离的教育形态。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实现实然与应然回归的辩证统一,既看到它们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生活世界 实然 应然 工具性回归 归宿性回归
下载PDF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檀传宝 朱旭东 辛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7-108,共12页
借鉴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 ,依据国情改革师范教育体制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的整体策略应当是 :1 .形成多级分流、层次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2 .建立学术性课程与... 借鉴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经验 ,依据国情改革师范教育体制是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的变革的整体策略应当是 :1 .形成多级分流、层次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格局 ;2 .建立学术性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分阶段实施的多元化学制模式 ;3.进行教育类课程改革 ;4.实施院系调整 ,实现结构重组、强强联合 ;5.打破系科封锁 ,实施素质教育 ;6.加强领导 ,形成全校支持改革的合力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体制改革 北师大 师资培养 学制模式
下载PDF
论教师的幸福 被引量:151
15
作者 檀传宝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3,共5页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幸福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前提条件。一是狭义幸...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幸福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前提条件。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幸福能力 精神性 关系性 无限性 知识结构 教育能力 职业道德
下载PDF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 被引量:860
16
作者 檀传宝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4,共3页
劳动与实践、活动等概念的一般含义以及在教育情境里的意涵均有明显不同。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素养诸概念强调的重点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劳动教育相近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而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展开较为明晰的厘定,对... 劳动与实践、活动等概念的一般含义以及在教育情境里的意涵均有明显不同。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素养诸概念强调的重点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劳动教育相近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而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展开较为明晰的厘定,对劳动教育的理论研讨及实际工作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实践 活动 劳动精神 劳动价值 劳动素养
原文传递
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檀传宝 杜时忠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7年第6期28-35,共8页
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檀传宝杜时忠关于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及其相互关系,小原国芳在吸收西方和中国文化的前提下,立足于日本的现当代教育,有许多创造性的论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原国芳的... 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檀传宝杜时忠关于宗教教育与道德教育及其相互关系,小原国芳在吸收西方和中国文化的前提下,立足于日本的现当代教育,有许多创造性的论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十分可贵的世界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原国芳 宗教教育 道德教育 宗教境界 人格感化 教育思想 德育关系 全人格 宗教信仰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下载PDF
幸福教育论 被引量:42
18
作者 檀传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7,共10页
关键词 教育理论 幸福教育论 信仰 道德 教育
下载PDF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被引量:53
19
作者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2,共6页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2.德育情境的审美化;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欣赏型德育的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与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模式 欣赏型德育 德育美
下载PDF
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兼论学校德育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31
20
作者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6-83,共8页
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指一种价值信念与价值实践的关系。宗教信仰可以对道德生活准则起“核准”的作用,从而使践行这一准则的道德主体产生神圣体验;宗教信仰使宗教道德主体具有道德信心从而成为一个“自律”的道德主体;宗... 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实质上指一种价值信念与价值实践的关系。宗教信仰可以对道德生活准则起“核准”的作用,从而使践行这一准则的道德主体产生神圣体验;宗教信仰使宗教道德主体具有道德信心从而成为一个“自律”的道德主体;宗教系统往往利用全部人类文化成果支撑其特定的道德修养与教育。宗教道德可以分为信德(信仰)、主德(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道德诫命(具体道德规范)等三个不同层次。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宗教道德,就必须对这三个层次做具体分析。从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宗教道德及其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性 信德 主德 信仰 道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