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次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82-018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积极作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按入组要求共选取110例,根据随机盲选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从心理情绪评分、... 本研究旨在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积极作用。方法 以我院2021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例,按入组要求共选取110例,根据随机盲选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从心理情绪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差异性。结果 在SAS评分、SDS评分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相对更低(P<0.05);在自我效能评分、用药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不在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和用药依从性方面心理护理都有显著作用,医护人员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把心理护理作为重点,为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激励式心理护理 SAS评分 SDS评分 自我效能 用药依从性
原文传递
引导式健康教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次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6-0189,共4页
评估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随机分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相关9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引导式健康教育,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3年6月。研究对比内容包括:知识掌握度、健... 评估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随机分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相关9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引导式健康教育,研究时间2020年1月~2023年6月。研究对比内容包括:知识掌握度、健康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从3项数据来看,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研究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于临床,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体验。因此,应当积极推广这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以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引导式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健康行为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城市景观湖泊不同时间尺度CH4通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莫愁湖为例
3
作者 次珍 谢舒恬 +6 位作者 张一泉 柯凡 尹一帆 谢璇 林晗琪 陈新芳 冯慕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2-793,共12页
城市景观湖泊对温室气体的收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莫愁湖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实时监测湖泊水—气界面CH_(4)通量,分析湖泊主要温室气体CH_(4)在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因冒泡和扩散排放方式不同对其通量的影... 城市景观湖泊对温室气体的收支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市莫愁湖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实时监测湖泊水—气界面CH_(4)通量,分析湖泊主要温室气体CH_(4)在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因冒泡和扩散排放方式不同对其通量的影响,探究影响湖泊CH_(4)通量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日尺度上,四季24 h内CH_(4)均呈排放状态,受白天冒泡影响,四季CH_(4)总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2)在季节尺度上,莫愁湖CH_(4)排放通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受冒泡通量的影响夏季CH_(4)通量明显高于春、秋、冬三季;B区的CH_(4)总通量(6.04 nmol/(m^(2)·s))显著高于A区(3.82 nmol/(m^(2)·s)),水体的营养化程度和离岸距离是空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A、B两区CH_(4)排放夏季以冒泡排放为主,春、秋、冬以扩散排放为主。(3)在日尺度上,CH_(4)通量受气温、水温、辐射和风速等气象要素影响,与水质参数间的关系不显著;在季节尺度上,CH_(4)通量与温度(气温、水温)、水体营养盐水平、叶绿素a浓度及富营养化程度的时间变化相一致,也随着水体透明度、pH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为准确估算城市湖泊CH_(4)排放量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湖泊 莫愁湖 甲烷 日尺度 季节尺度
下载PDF
2020年8月中旬西藏拉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4
作者 巴桑泽仁 次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2年第11期0071-0073,共3页
受到高原槽等系统的影响,2020年8月中旬西藏拉萨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形势、物理量、雷达回波特征及卫星云图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本次强对流天... 受到高原槽等系统的影响,2020年8月中旬西藏拉萨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形势、物理量、雷达回波特征及卫星云图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本次强对流天气成因,结果表明:高原槽为本次强对流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时高空维持一致的西南急流,为水汽源源不断的输送创造了有利条件。地面增温降压特征明显,再与高空槽过境相互配合,导致聚集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最终引发了强对流天气过程;强对流过程发生时,拉萨站与墨竹工卡站点水汽通量数值介于3~4g·cm-1·hPa-1·s-1之间,具备良好的水汽条件;就动力条件而言,大量不稳定能量的聚集,为后期强对流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垂直速度500hPa~200hPa位于强烈的上升运动区,其中心位置处的强度为-0.6Pa·s-1,上升运动较为显著;强对流过程发生时出现有多个中小尺度的对流云团,同时个云团之间相互补充与合并,导致TBB的数值明显增加,高原位置处TBB数值最大达到-60℃~-70℃之间,相对比而言,拉萨站上空TBB数值较小,位于-50℃~-60℃之间。拉萨站雷达回波强度最高为65dBz,附近有强烈的回波不断逼近,且呈现出弓状分布。这一站点回波顶高为9km,对流旺盛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垂直液态水的含量比较少,因此未出现冰雹天气现象。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发生、持续与发展,出现风切变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强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高原槽 雷达 西藏拉萨
下载PDF
昌都市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与防灾减灾措施
5
作者 次珍 边琼 +1 位作者 白玛曲西 王腾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利用1991—2022年昌都市6个测站(卡若、丁青、类乌齐、洛隆、八宿)低温和强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昌都市灾害性天气特征,并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以期为今后更好地防范灾害性天气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温 强降水 变化特征 昌都市
下载PDF
2011年7月6日拉萨市区一次强降水过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次珍 杜晓辉 尼玛吉 《西藏科技》 2012年第6期60-64,共5页
受高原低涡系统的影响2011年7月6日夜间(21时至7日08时)拉萨市区出现了40.3mm大到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根据环流场、物理量场以及卫星云图等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低涡是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系统,印度低压北上为此次... 受高原低涡系统的影响2011年7月6日夜间(21时至7日08时)拉萨市区出现了40.3mm大到暴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本文根据环流场、物理量场以及卫星云图等进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高原低涡是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系统,印度低压北上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正涡度区,低层负涡度区的涡度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散度场以及从低层到高层的强上升运动为强降水出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强降水 环流场 诊断分析
下载PDF
4种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评价
7
作者 普布卓玛 片多 +6 位作者 次珍 尼玛仓决 益西央宗 普布卓玛(大) 罗增 多吉顿珠 付娟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评价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以4种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模拟盐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对发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 为评价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以4种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为试材,采用室内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NaCl模拟盐胁迫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对发芽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鲜质量和发芽势可作为垂穗披碱草萌发期抗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安多县和羊八井垂穗披碱草种子为高抗旱品种。在耐盐性鉴定中,根长、发芽率可作为垂穗披碱草萌发期耐盐性的主要鉴定指标;羊八井和安多县垂穗披碱草种子为高耐盐品种。本研究对4种西藏野生重穗披碱草种子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分别筛选了抗干旱和耐盐性强的西藏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及其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穗披碱草 萌发期 抗逆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西藏高校歌舞实践课程的发展历程及传承特点探析——以囊玛、堆谐为例
8
作者 周小涵 次珍 《西藏教育》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笔者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歌舞囊玛、堆谐在高校中的传承历史进行梳理,两种歌舞从民族器乐、声乐等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歌、舞、乐整体性实践课程,其在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阶段... 笔者对西藏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歌舞囊玛、堆谐在高校中的传承历史进行梳理,两种歌舞从民族器乐、声乐等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歌、舞、乐整体性实践课程,其在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阶段。其传承特点为:从单一传承走向多元;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从附属地位走向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校 囊玛、堆谐 歌舞实践课程
下载PDF
昌都三次雷暴天气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次珍 《西藏科技》 2021年第12期30-32,49,共4页
2020年7月昌都频繁出现雷暴天气,其中7月9日、15日、24日因雷暴天气昌都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小时雨量大于5mm的降水,局地出现超过10mm的短时强降水,导致昌都灾情频发。文章选取昌都和类乌齐站,利用卫星云图和探空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2020年7月昌都频繁出现雷暴天气,其中7月9日、15日、24日因雷暴天气昌都地区部分地方出现小时雨量大于5mm的降水,局地出现超过10mm的短时强降水,导致昌都灾情频发。文章选取昌都和类乌齐站,利用卫星云图和探空资料,以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分析高低空环流背景,整层水汽、不稳定层结、抬升力、垂直风切变,以及对流云团的结构形式、边界形状和云顶亮温等对比分析上述三次雷暴天气的特征。结果表明:三次雷暴天气,200hPa南亚高压为西部型,中心处在青藏高原,且后两个雷暴日300~500hPa昌都东侧存在深厚低槽,高低层配置条件好。T-lnP图08时,湿层深厚,DBZ和WBZ高度相等,500hPa附近存在扰动,根据当日14时地面温度和露点温度订正后Cape明显增大(600~1500J/Kg),其中15日08时Cape面积较大,且湿层深厚(-20℃附近),订正后Cape超过1000J/Kg,有利于形成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强的对流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高压 低槽 T-lnP 湿层 对流云团
下载PDF
2018年9月拉萨城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诊断分析
10
作者 次珍 旦增克珠 +1 位作者 洛桑 丁真贡嘎 《西藏科技》 2019年第6期37-40,共4页
文章针对2018年9月13日拉萨城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Micaps常规观测数据和区域站观测数据,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此次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云图演变、云顶亮温变化以及气象要素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切变线在东移的... 文章针对2018年9月13日拉萨城区出现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Micaps常规观测数据和区域站观测数据,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此次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云图演变、云顶亮温变化以及气象要素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切变线在东移的过程中,受副高西伸北抬使得冷暖空气正好交汇在该市造成了此次强降水天气。从云图和TBB演变来看,对流云团主要从高原南部自西南向东北移动过程中影响,要素特征非常明显;从气象要素变化来看,前期的持续高温天气为此次城区强对流天气储备了充足的热量,气压呈明显的逐渐降低的趋势,湿度呈逐渐升高的特征,同时在风速变化上的特征更加确定了此次强对流天气时城区出现了6左右阵性大风。各个气象要素的显著变化都符合了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拉萨城区 云图演变 不稳定能量
下载PDF
西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次珍 加拉 黄汉 《西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22-30,共9页
西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以西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国家级、自治区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目类别的数据及比例加以统计分析,并通过田野调查... 西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以西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国家级、自治区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目类别的数据及比例加以统计分析,并通过田野调查、个人访谈、文献整理等方式,针对目前西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目的分布、保护与传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对策
下载PDF
论甘南州玛曲县“仲热扎念”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
12
作者 次珍 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3-65,共3页
"仲热扎念"琴作为拉弦乐器"哔旺"的一个种类,以它不同的演奏方法及音乐效果,形成了不同于"哔旺"的另类藏族拉弦乐器。文章对"仲热扎念"独特的演奏方法、定弦法以及音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这... "仲热扎念"琴作为拉弦乐器"哔旺"的一个种类,以它不同的演奏方法及音乐效果,形成了不同于"哔旺"的另类藏族拉弦乐器。文章对"仲热扎念"独特的演奏方法、定弦法以及音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乐器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对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热扎念 演奏特点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藏族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次珍 《西藏艺术研究》 2013年第4期69-76,共8页
本文基于藏族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思考,把西藏各地区26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和音乐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发现,学校对于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及利用不够,音乐教师的民族音... 本文基于藏族民间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思考,把西藏各地区26所学校的中小学生和音乐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发现,学校对于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音乐资源开发及利用不够,音乐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有待提高,教师获得相关内容培训机会少等问题。文章根据国家艺术教育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结合西藏音乐教育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民间音乐 传承现状 学校音乐教育 对策
下载PDF
西藏青稞坚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5
14
作者 次珍 《西藏科技》 2016年第7期7-7,13,共2页
青稞坚黑穗病是由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侵染所致,是目前西藏青稞生产上一种典型的种传病害,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文章从为害症状、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等方面作了调查和研究,旨在西藏高寒地区防治青稞坚黑穗病提... 青稞坚黑穗病是由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侵染所致,是目前西藏青稞生产上一种典型的种传病害,给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文章从为害症状、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等方面作了调查和研究,旨在西藏高寒地区防治青稞坚黑穗病提供技术支撑,供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坚黑粉菌 USTILAGO hordei 发生 防治 西藏
下载PDF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设想——以西藏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次珍 《西藏艺术研究》 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
本文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为例,把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现状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根据笔者从事该课程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分析阐释该课程在实施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西藏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试图通过客观的分析研究,探索... 本文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为例,把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现状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根据笔者从事该课程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分析阐释该课程在实施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西藏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试图通过客观的分析研究,探索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如何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路径和方法,为建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模式提出改革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 钢琴即兴伴奏 改革设想
下载PDF
藏族民间音乐在西藏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以西藏拉萨七所学校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次珍 《西藏艺术研究》 2012年第4期35-40,共6页
近年来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国家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无论从资金、政策上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为决策部门提供了许多科学的理论依据。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 近年来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国家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无论从资金、政策上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为决策部门提供了许多科学的理论依据。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本文通过对拉萨七所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实地考查、采访,分析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试图了解西藏学校音乐教育中藏族民间音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情况,以探寻保护和传承西藏民族音乐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拉萨 学校音乐教育 藏族 民间音乐 传承
下载PDF
西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次珍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85-92,共8页
西藏传统音乐的研究和保护,自西藏民主改革后进入专业音乐工作者的研究领域。随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传统音乐的研究在"非遗"的新语境下,又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文章从西藏传统音乐的研究历史以及研究成果进行较为... 西藏传统音乐的研究和保护,自西藏民主改革后进入专业音乐工作者的研究领域。随着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传统音乐的研究在"非遗"的新语境下,又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文章从西藏传统音乐的研究历史以及研究成果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对西藏传统音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试图寻找一种多渠道多途径的传承之路,为民族音乐文化实践者提供借鉴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为相关研究者和决策部门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传统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现状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