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应用于儿童恒磨牙窝沟龋预防性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施春梅 黄程成 +2 位作者 罗菊芬 欧晓丽 梁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评价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应用于儿童恒磨牙窝沟龋预防性树脂充填(PR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第一恒磨牙窝沟龋患儿78例(共184颗牙),年龄6~14岁,均以PRR技术备洞。采用... 目的评价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应用于儿童恒磨牙窝沟龋预防性树脂充填(PR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第一恒磨牙窝沟龋患儿78例(共184颗牙),年龄6~14岁,均以PRR技术备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95颗牙),采用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进行填充;对照组39例(89颗牙),采用Beautifil Flow Plus F03加强型流动聚合体进行填充。记录两组材料充填操作耗时。在治疗后第6、12、24、3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采用改良版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评价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填充材料的保留情况。结果在治疗后第6、12、24、36个月,两组在充填体完整性、表面纹理和继发龋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后36个月,对照组边缘着色情况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材料保留情况稍优于观察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3.565,P=0.059)。观察组材料充填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2±0.67)s vs(137.56±0.73)s;t=78.557,P<0.001]。结论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和Beautifil Flow Plus F03加强型流动聚合体应用于恒磨牙窝沟龋PRR的效果相近。但Dyad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填充操作时间更短,更适用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磨牙 窝沟龋 预防性树脂充填 自粘接流动树脂
下载PDF
机用镍钛器械与手用镍钛扩大锉在牙根管治疗患儿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2
作者 欧晓丽 施春梅 +3 位作者 周嫣 赵玮 唐倩 罗菊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机用镍钛器械对牙根管治疗患儿应激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行根管治疗术乳牙牙髓病或根尖病患儿60例(60颗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 【目的】探讨机用镍钛器械对牙根管治疗患儿应激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行根管治疗术乳牙牙髓病或根尖病患儿60例(60颗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颗牙),对照组采用手用镍钛扩大挫,观察组采用机用镍钛器械,比较两组患儿根管预备效果、应激反应、疼痛程度、填充效果及远期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根管根治术患儿根管预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根管偏移等根管形态变化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根管预备中、根管预备后疼痛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vs 33.33%,3.33%vs 23.33%,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儿恰填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根管术成功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机用镍钛器械有助于缓解牙根管治疗患儿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抑制手术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乳牙 机用镍钛器械 疼痛程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欧晓丽 周嫣 +3 位作者 陈燕 韦艺 卢其芳 刘红燕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601-1603,共3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54例(实验组),非糖尿病54例(对照组)。调查两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CAL)及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体重指数(BMI)的差异;调查两组口腔健康...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54例(实验组),非糖尿病54例(对照组)。调查两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CAL)及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体重指数(BMI)的差异;调查两组口腔健康意识、行为等(性别、饮食习惯、规律运动、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牙周病与糖尿病关系知晓率、每天刷牙次数)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牙周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牙周病牙数、缺牙数也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次数多于实验组(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BI、CAL、BM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与2型糖尿病有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牙周病牙数、缺牙数较多,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意识不强,应当引起医患双方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病 口腔健康
下载PDF
Infant traniner矫治器矫治乳前牙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欧晓丽 施春梅 +3 位作者 周嫣 方志欣 梁群 李庆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矫治乳前牙反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3~6岁乳前牙反伴口腔不良习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前牙... 目的:探讨矫治乳前牙反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例3~6岁乳前牙反伴口腔不良习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采用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比较两组病例前牙反治疗和口腔不良习惯破除成功率、疗程、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结果:两组前牙反矫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01),对口腔不良习惯的矫治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fant traniner矫治器是矫治乳前牙反同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牙合] 口腔不良习惯 活动矫治 INFANT traniner矫治器
下载PDF
应用串行通信传送BMP图形数据 被引量:1
5
作者 欧晓丽 程恩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S期213-215,共3页
分析了二值BMP图形文件的格式,研究了VB读取和显示BMP图形的方法,并利用VB的MSComm控件实现了PC机和单片机之间BMP图形数据的传送。本系统应用于水声信道图像数据传输。
关键词 BMP图形文件 MSCOMM控件 串行通信
下载PDF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嫣 黄敏方 +2 位作者 方志欣 陈世稳 欧晓丽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按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标准操作规程对32例各类错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了矫治,共计种植... 目的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国产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按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标准操作规程对32例各类错畸形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进行了矫治,共计种植微螺钉87颗,并对其种植后即刻、种植后2-4周及负载后4周的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与失败情况通过其脱落率及折断率来评价。结果32例87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共有5例6颗脱落,成功率为93.18%,脱落率为6.82%,其中种植后即刻脱落2例3颗,2-4周后脱落1例1颗,负载4周后脱落2例2颗,无种植体折断情况发生。结论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种植成功率与种植手术的术式、技巧及手术设备、环境有关,同时,患者的个体因素(年龄、性别、骨密度及口腔卫生情况)也是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种植成功及能否稳定行使功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畸形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 口腔正畸 直丝弓矫治技术
下载PDF
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微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嫣 方志欣 +2 位作者 黄敏方 陈世稳 欧晓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索口腔正畸临床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用微种植体支抗和固定矫治技术对10例伴17颗上颌伸长磨牙的各类错畸形进行了矫治,共种植微螺钉34枚,种植于伸长磨牙的颊侧近远中牙槽间隔,种植后即刻用结扎丝结扎,2... 目的探索口腔正畸临床应用微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用微种植体支抗和固定矫治技术对10例伴17颗上颌伸长磨牙的各类错畸形进行了矫治,共种植微螺钉34枚,种植于伸长磨牙的颊侧近远中牙槽间隔,种植后即刻用结扎丝结扎,2周后负载,并对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所需的时间、采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计算和评价,对强支抗病例及磨牙牙周情况较差不宜作为支抗牙的病例,种植于伸长磨牙的近中的微螺钉还可用做后续支抗关闭拔牙间隙。结果17颗上颌伸长磨牙均获得了有效压低,平均压低2.8mm±1.3mm,压低时间平均3.2±0.7个月,压低后的磨牙颊舌向转矩正常,未出现舌尖伸长现象,10例错畸形病例也获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压低伸长磨牙,且由于配合了固定矫治技术,微螺钉只需种植在伸长磨牙的颊侧近远中牙槽骨,压低过程中磨牙的颊舌向转矩在固定矫治的过程中可得到有效控制,对强支抗等特殊要求病例,压低作用完成后的微螺钉还可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及关闭拔牙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学 固定矫治技术 压低磨牙
下载PDF
基于GSM短信息的远程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飞 程恩 欧晓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1-172,175,共3页
介绍了基于GSM短消息业务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设计方案,并且以环境监测应用为背景,详细阐述了该系统控制中心和各监测站点的硬件规划及软件设计。该系统对于覆盖范围广、数据量较少、监测点分散的环境监测领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GSM 短消息 AT指令 PDU格式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嫣 方志欣 +2 位作者 黄敏方 陈世稳 欧晓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 目的:探索微种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内收前牙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23例需强支抗的拔牙病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自身随机对照设计,实验侧采用尖牙与切牙同步分别内收关闭拔牙间隙法(即除在后牙区的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外,还在微螺钉与尖牙间用橡皮链单独行尖牙远中移动);对照侧则只通过常规后牙区微螺钉种植体与前牙区的方丝牵引钩间用镍钛拉簧一步法关闭拔牙间隙。分别记录两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并观察前牙移动的位置和方式,SPSS11.0统计软件对实验侧与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所需的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6.69±1.07)个月;对照侧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平均(9.56±1.19)个月;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尖牙移动到位后具有更好的生理位置,而对照侧尖牙移动到位后较多发生牙冠远中舌向扭转。结论:微植体支抗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同步分别关闭拔牙间隙,在缩短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的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矫治效果相对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正畸支抗 关闭拔牙间隙
下载PDF
口腔健康状况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嫣 毛志福 +5 位作者 林辉 林英中 农生洲 彭利辉 韦惠平 欧晓丽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状况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人各30例,方法:①比较两组间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异(包括牙周指数-PD、GI、PL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龋病牙数);②比较两组间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数和产黑色素菌群数的差异...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状况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人各30例,方法:①比较两组间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异(包括牙周指数-PD、GI、PL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龋病牙数);②比较两组间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数和产黑色素菌群数的差异;③调查两组间与口腔健康和冠心病相关因素的差异(包括每天刷牙次数、口腔健康和冠心病关系知晓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嗜咸食、规律运动习惯)。结果①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PD、PLI、牙周病牙数、缺牙数、龋病牙数、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可培养菌总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天刷牙次数、规律运动习惯及嗜咸食方面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两组的龈下菌斑中血链球菌可培养菌总数和牙周袋探诊深度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健康状况尤其是牙周的健康状况与冠心病高度相关,应将牙周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到新的高度来认识,口腔科和心血管内外科医师都应将宣传、防治牙周病的知识作为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口腔健康 龈下菌斑 血链球菌 中间普氏菌
下载PDF
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矫治成年错畸形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嫣 方志欣 +2 位作者 陈世稳 黄敏方 欧晓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成年患者(21~49岁,安氏Ⅰ类4例,安氏Ⅱ1类5例,安氏Ⅲ类4例;非拔牙矫治9例,拔牙矫治4例;)通过问卷调查、矫治后模型、面相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综合评... 目的: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成年患者(21~49岁,安氏Ⅰ类4例,安氏Ⅱ1类5例,安氏Ⅲ类4例;非拔牙矫治9例,拔牙矫治4例;)通过问卷调查、矫治后模型、面相及X线头影测量分析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00%病例认为2D舌侧自锁矫治器无明显异物感;矫治后模型、面相的评价优良率为69.22%;安氏Ⅰ类错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安氏Ⅱ1类错矫治前后ANB角、上前牙唇倾度、上下切牙间角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矫治前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2D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无需排牙实验,安全、舒适、有效。能满足临床对成人轻、中度错畸形的绝对隐形矫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舌侧自锁托槽 口腔正畸学 成年正畸
下载PDF
流体树脂应用于乳前牙美容修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施春梅 欧晓丽 +1 位作者 唐继伟 李焱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观察光固化流体树脂美容修复乳前牙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169颗两侧同名乳前牙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树脂充填方法。试验组:85颗乳前牙龋在磨除龋坏牙体组织后应用流体树脂修复牙釉质龋40颗(试验组A);复合树脂与流体树脂联用修复牙... 目的观察光固化流体树脂美容修复乳前牙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169颗两侧同名乳前牙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树脂充填方法。试验组:85颗乳前牙龋在磨除龋坏牙体组织后应用流体树脂修复牙釉质龋40颗(试验组A);复合树脂与流体树脂联用修复牙本质龋45颗(试验组B);对照组:84颗乳前牙龋直接应用复合树脂修复,其中牙釉质龋37颗(对照组A),牙本质龋47颗(对照组B)。评价两组修复后3个月、12个月、36个月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4组修复后3个月、12个月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6个月后复查,试验组牙釉质龋和牙本质龋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8.6%、87.2%,均高于对照组的65.6%、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6个月后试验组在修复体破损程度、边缘变色程度、色泽协调、继发龋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体树脂对乳前牙美容修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树脂 乳前牙龋 美容修复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干预后口腔健康状况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燕 周嫣 +3 位作者 刘红燕 韦艺 欧晓丽 卢其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2042-2046,共5页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干预后口腔健康状况的变化。方法:120例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牙周指数的基线检查(包括: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口腔卫...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干预后口腔健康状况的变化。方法:120例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牙周指数的基线检查(包括: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口腔卫生宣教及正确刷牙方法指导。实验组还给予牙周干预治疗。6个月后记录两组牙周指数等的变化。结果:①两组牙周指数的基线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两组的牙周指数变化除龈沟出血指数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干预后两组在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知晓率、定期口腔检查、规律运动习惯、每天刷牙次数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牙周干预措施不仅可明显改善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还可提高患者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炎 牙周干预
下载PDF
牙周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红燕 周嫣 +3 位作者 陈燕 韦艺 欧晓丽 卢其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2203-2206,共4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干预治疗后牙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将T2DM 58例伴慢性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28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B组常规处理,定期复查...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干预治疗后牙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将T2DM 58例伴慢性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28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B组常规处理,定期复查并记录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Z),附着丧失(AL)和HbA1c、空腹血糖(FBG),比较两组基线值及36个月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1)A组与B组基线值比较HbA1c、FBG、GI、PLI、SBI、AL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2)A组干预后3~6个月与B组比较,AL、GI、PLI、SBI明显改善(AL的P<0.05,余P值<0.01),HbA1c和FBG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3)A组干预后与基线值比较,FBG、PLI、GI、SBI等指标明显改善(FBG和PLI的P<0.05,余P均<0.01),HbA1c和AL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3~6个月后各指标与基线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4)多因素回归分析:①以HbA1c为应变量,年龄、病程、BMI、GI、PLI、SBI、AL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HbA1c与BMI、GI、显著正相关(P均<0.05);②先后分别以GI或PLI或SBI或AL等牙周指数为应变量,年龄、病程、BMI、HbA1c和FBG为自变量,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各牙周指数均分别与HbA1c显著正相关(除AL P为自变量时P<0.05,余P均<0.01)。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可改善T2DM伴慢性牙周病的牙周健康及糖代谢状况,各牙周指数均与HbA1c呈正相关关系,牙周指数均与HbA1c互为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牙周病 牙周干预 牙周指数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护牙素对正畸牙面脱矿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萍 陈燕 +4 位作者 周嫣 黎石坚 韦艺 欧晓丽 罗菊芬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978-980,共3页
目的观察护牙素对正畸牙面脱矿后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治疗后釉质脱矿患者30例,382颗患牙。采用自身对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1颗患牙。治疗组以护牙素局部涂抹牙齿唇侧的牙釉质,每次3 min,每周1次,连用4次为... 目的观察护牙素对正畸牙面脱矿后修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治疗后釉质脱矿患者30例,382颗患牙。采用自身对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1颗患牙。治疗组以护牙素局部涂抹牙齿唇侧的牙釉质,每次3 min,每周1次,连用4次为1个疗程,共治3个疗程。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涂抹。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时牙釉质表面的脱矿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结束时两组患牙的脱矿指数(EDI)值均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00);治疗组2个疗程时EDI值与1个疗程时比较无差异(P=0.063),2个疗程与3个疗程EDI值比较无差异(P=0.171)。结论正畸治疗牙面脱矿后使用护牙素可在短期内获得较好的再矿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牙素 正畸 牙釉质脱矿 再矿化
下载PDF
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春梅 唐继伟 +2 位作者 欧晓丽 方萍 李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探讨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共126颗牙髓活力正常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分别进行充填治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颗牙。实验组使用CLEARFIL S3 BONDTM自酸蚀粘结剂和流体树脂进行充填;对... 目的:探讨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共126颗牙髓活力正常的牙颈部楔状缺损分别进行充填治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颗牙。实验组使用CLEARFIL S3 BONDTM自酸蚀粘结剂和流体树脂进行充填;对照组常规酸蚀,涂布粘结剂和复合树脂充填。评价两组6个月、1年、2年的保留成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后6个月,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年,自酸蚀粘结剂联合流体树脂充填成功率为95%,对照组为7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酸蚀粘结剂和流体树脂充填楔状缺损牙髓刺激性小,可明显提高修复充填体的固位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树脂 自酸蚀粘结剂 楔状缺损 修复
下载PDF
2D舌侧自锁托槽简易间接粘结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嫣 方志欣 +1 位作者 陈世稳 欧晓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索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2 dimensional lingual brackets self-ligating)托槽简易间接粘结方法在成人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将2D舌侧自锁托槽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准确粘接于石膏模型的牙齿舌侧面,再转移... 目的:探索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2 dimensional lingual brackets self-ligating)托槽简易间接粘结方法在成人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将2D舌侧自锁托槽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准确粘接于石膏模型的牙齿舌侧面,再转移粘结于患者牙齿舌侧面。结果:9例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简易间接托槽方法粘结的成人患者,平均年龄(34.2±14.7)岁,矫治后牙位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均较直接粘结者理想,托槽二次粘结发生率低,且由于首次粘结的粘结剂尚有补偿牙齿舌侧面形态变异的作用,故避免了由此导致的矫治后前牙牙根转距的偏差。另外,经首次粘结后的托槽底板与牙齿舌侧面的适合性更好,使粘结至牙面时更易找到正确位置。结论:简易托槽间接粘结法可有效克服2D舌侧自锁托槽直接粘结时的各种误差,对患者开口度等主观方面的依从性要求相对较低、并可缩短托槽直接粘结的椅旁操作时间,使托槽粘结位置更准确,有利于提高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临床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舌侧托槽 口腔正畸学 托槽粘结 成人正畸
下载PDF
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施春梅 欧晓丽 +3 位作者 周嫣 何静静 罗菊芬 梁群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口腔不良习惯并伴有错牙合畸形患儿的矫治效果。方法将2011-03~2014-03到该院就诊的患儿按就诊单双日随机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选择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以Infant型为主)对患儿... 目的探讨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治疗口腔不良习惯并伴有错牙合畸形患儿的矫治效果。方法将2011-03~2014-03到该院就诊的患儿按就诊单双日随机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试验组选择合适的软质MRC肌功能矫治器(以Infant型为主)对患儿进行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矫治口腔不良习惯效果,同时比较两组家长对矫治器佩戴的舒适度、矫治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试验组矫治口腔不良习惯效果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周、1个月、3个月佩戴顺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肌功能矫治器能较好地矫治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且具有轻便、无损坏、造价低、技术敏感度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功能矫治器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 矫治效果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嫣 彭利辉 +6 位作者 刘红燕 欧晓丽 韦艺 陈燕 张大灵 李菊 卢其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26例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63例作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人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龋病牙数等相关指标的差异。调查两组牙列缺损及义齿修复情况,分析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缺牙及义齿修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26例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63例作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人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龋病牙数等相关指标的差异。调查两组牙列缺损及义齿修复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缺牙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复杂牙列缺损病例数均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两组在牙周病牙数、复杂牙列缺损病例数及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例数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组缺牙数、牙周病牙数及复杂牙列缺损病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牙周病牙数、复杂牙列缺损例数及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与糖尿病缺牙关联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齿缺失 义齿修复 牙周病
下载PDF
冠心病与缺牙及义齿修复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利辉 周嫣 +1 位作者 欧晓丽 韦惠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90例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人45例作为实验组,非冠心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牙齿缺失数、牙周病牙数及龋病牙数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并调查分析2组的义齿修复情况。结果:冠心病组牙齿...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90例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人45例作为实验组,非冠心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牙齿缺失数、牙周病牙数及龋病牙数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并调查分析2组的义齿修复情况。结果:冠心病组牙齿缺失数、牙周病牙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杂牙列缺损病例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二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义齿修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组牙齿缺失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牙周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差,复杂牙列缺损病例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提示口腔修复科医师在日常对中老年人复杂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修复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患者可能存在的全身健康问题,尤其要注意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充分考虑冠心病人义齿修复的特点及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将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关系的宣教工作纳入椅旁议事日程,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牙缺失 义齿修复 牙周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