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去除饮用水中硝基酚的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欧阳伊雯 梁建军 高小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为高效去除4-硝基酚(4-NP)和2,4-二硝基酚(2,4-DNP),本实验采用4-NP和2,4-DNP作为模板分子,以衣通酸(IA)为功能单体,磁性纳米氧化铁(Fe3O4@SiO2)为载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 为高效去除4-硝基酚(4-NP)和2,4-二硝基酚(2,4-DNP),本实验采用4-NP和2,4-DNP作为模板分子,以衣通酸(IA)为功能单体,磁性纳米氧化铁(Fe3O4@SiO2)为载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双模板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D-MIPs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D-MIPs的吸附性能、可再生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D-MIPs成功地包覆在Fe3O4@SiO2载体表面,聚合效果良好,且具有特异的识别位点和良好的印迹性能,其直径为90 nm,形状均匀。4-NP-MIPs、2,4-DNP-MIPs和D-MIPs对目标分子的理论吸附量分别为103.97,73.14和123.99 mg/g,存在许多不同吸附能的吸附位点。D-MIPs在30 min内达到最佳吸附平衡状态,其最佳拟合模型为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拟二阶动力学模型,表明其吸附是通过化学吸附过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样中,MIPs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识别和选择性吸附能力。经过8次再生循环后,D-MIPs的吸附能力仅下降7.51%,证实了MIPs具有优异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硝基苯酚 2 4-二硝基酚 双模板 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性能
下载PDF
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毛有胜 王林 +4 位作者 欧阳伊雯 潘悦 罗雪莹 陈伟财 何劲松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将乳头内陷牵引术应用于伴先天性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47例,按内科治疗同时是否行乳头内陷牵引术分A、B两... 目的探讨将乳头内陷牵引术应用于伴先天性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47例,按内科治疗同时是否行乳头内陷牵引术分A、B两组,其中B组同意行牵引术进行乳头内陷的矫正,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A组的治愈率为78.9%,B组的治愈率为92.9%,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916,P=0.339);随访1年的复发统计,A组的复发率为33.3%,B组复发率为3.8%,A组复发率高于B组(χ~2=4.417,P=0.034);A组所有病人乳头内陷均未改善,B组所有病人乳头内陷均得到矫正。结论乳头内陷牵引术联合药物治疗伴乳头内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可降低复发风险保持乳头乳房功能与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牵引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
下载PDF
右侧喉不返神经1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伊雯 毛有胜 +3 位作者 林栋材 孙婕 陈伟财 何劲松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63-64,共2页
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是喉返神经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1823年首次由Stedman[1]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并报道。据国外文献,该变异在右侧的发生率为0.3%~1.6%,左侧为0.04%[2]。Bowden[3]在尸体解剖中报道该变异的... 喉不返神经(non-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NRLN),是喉返神经一种罕见的解剖变异,1823年首次由Stedman[1]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并报道。据国外文献,该变异在右侧的发生率为0.3%~1.6%,左侧为0.04%[2]。Bowden[3]在尸体解剖中报道该变异的发生率为1%~2%。另外,国外至今共报道过15例[2]右喉返神经与右喉不返神经同时存在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不返神经 病例报告 甲状腺肿瘤
下载PDF
B超、钼靶X线及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管燕 毛有胜 +4 位作者 欧阳伊雯 潘悦 罗雪莹 陈伟财 何劲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 目的:探讨B超、钼靶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癌密度分级的表现,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5年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临床触诊检查怀疑乳腺癌病例共156例均行B超、乳腺钼靶、MRI检查,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Ⅲ类、Ⅳ类及Ⅴ类。比较三者对恶性征象肿块的检出率和微钙化(microcalcication)的敏感性,以及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率的差异。结果:156例通过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共143例,MRI、乳腺钼靶和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4.6%;83.9%和76.9%;79.7%和73.1%。B超、乳腺钼靶和MRI 3种检查手段联合应用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和钼靶可组成黄金搭档,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在上述3种检查方法中MRI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为最佳,但特异性最差。而MRI+B超+钼靶3种方法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超 钼靶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特征及减污降碳措施建议
5
作者 欧阳伊雯 庞蘅洺 +4 位作者 叶红丽 庞惠月 王照晴 高小峰 陆嘉麒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41-2847,共7页
基于IPCC的碳排放核算因子法,对重庆市43区县的75座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特征及其与区域、处理规模等的联系进行探究。分析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国内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具有... 基于IPCC的碳排放核算因子法,对重庆市43区县的75座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特征及其与区域、处理规模等的联系进行探究。分析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国内先进污水处理工艺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具有“规模效应”:吨水比碳排、吨水电耗随处理规模的提高而降低,最大碳排放源为电力消耗,占比达到40%~60%。碳排放量与区域的联系不大,各区域比碳排(以CO_(2)计)为0.50~0.90 kg·m^(−3)。在分析碳排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节能减排建议,如通过设备调整运行参数降低电耗碳排放,改进处理工艺减少除TN产生的碳排放,动态调整以提高运行负荷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能源自给率,以期为全国污水处理系统减污降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系统 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特征 碳中和 节能减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