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凝集素的提纯及其在腮腺组织的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欧阳喈 孙宏晨 +1 位作者 张泽兵 冯延民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8,共2页
本研究采用亲和层析技术提取了人血浆纤维凝集素,并制备了抗血清。用自制的抗血清,采用免疫酯组化技术(ABC法)对8例正常人腮腺组织进行了定位研究。证明纤维凝集素分布于腺上皮的基底膜区、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中。
关键词 纤维凝集素 腮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涎腺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
作者 欧阳喈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29-33,共5页
涎腺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欧阳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或称免疫细胞化学(Immmunocytochemistry)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研究细胞和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物质定性和定... 涎腺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欧阳喈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或称免疫细胞化学(Immmunocytochemistry)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研究细胞和组织内抗原或抗体物质定性和定位的技术。它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细胞 涎腺肿瘤 阳性反应 多形性腺瘤 粘液表皮样癌 癌胚抗原 乳铁蛋白 抗角蛋白抗体 肌上皮瘤 透明细胞
下载PDF
口腔诊室中背景音乐的心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艳秋 赵静辉 +1 位作者 欧阳喈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4-425,共2页
关键词 口腔诊室 背景音乐 心理疗效观察 医护人员 评估 音乐疗法
下载PDF
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祥伟 程敏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牙齿萌出是牙胚、牙槽骨以及诸多细胞及其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有序的生理过程。牙齿萌出需要在牙胚的牙合方形成萌出通道即由邻近牙槽骨及软组织吸收而形成的通道,这一任务由破骨细胞等直接执行,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又受牙胚启动,... 牙齿萌出是牙胚、牙槽骨以及诸多细胞及其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有序的生理过程。牙齿萌出需要在牙胚的牙合方形成萌出通道即由邻近牙槽骨及软组织吸收而形成的通道,这一任务由破骨细胞等直接执行,而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又受牙胚启动,同时由复杂的信号分子(萌出相关分子)精确调控,以保证牙齿萌出顺利进行,其中任一环节的异常都会引起牙齿萌出延迟,甚至不萌出。本文从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对牙齿萌出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萌出 牙槽骨吸收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巨噬细胞 生长物质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在牙齿表面定植与婴幼儿年龄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邱文彦 李哲 +1 位作者 宋印章 欧阳喈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的定植时间。方法 本研究调查了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定植的时间 ,选取 8~ 3 0个月的婴幼儿 1 1 6名 ,并对其中 1 1名婴儿进行了跟踪检查。结果 变形链球菌可在1 0个月婴儿的牙面定植 ,1 2个...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的定植时间。方法 本研究调查了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牙面上定植的时间 ,选取 8~ 3 0个月的婴幼儿 1 1 6名 ,并对其中 1 1名婴儿进行了跟踪检查。结果 变形链球菌可在1 0个月婴儿的牙面定植 ,1 2个月以内的婴儿定植率为 1 6.67% ,1 6~ 1 8个月幼儿为 56.5% ,1 9~ 2 4个月的为63 .6% ,3 0个月时达 70 .0 %。在牙面有MS定植的儿童中 ,50 .8%儿童MS的检出时间是在 1 3~ 2 4个月。对 1 1名婴儿跟踪调查 ,发现在 1 2个月后有 7名儿童牙面MS检查由阴性转成阳性 ,占 63 .6% ,感染时间平均为 1 8.71±3 .58个月。结论 在本研究中婴幼儿感染MS的时间较早 ,预防龋病的发生和MS的定植应从婴儿牙齿萌出时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感染 牙定植 婴儿 年龄 龋病
下载PDF
乙酸溶解-酶消化法制备医用胶原膜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崇韬 文胡实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 I型胶原的提取和胶原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新鲜成年牛跟腱 ,用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 I型胶原 ,并进行盐析、透析、纯化得到精制的液态胶原 ,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结果 :提取的胶原紫外分光光谱最高吸收峰值为 2 30 nm左右 ... 目的 :探讨 I型胶原的提取和胶原膜的制备方法。方法 :取新鲜成年牛跟腱 ,用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 I型胶原 ,并进行盐析、透析、纯化得到精制的液态胶原 ,用戊二醛进行交联。结果 :提取的胶原紫外分光光谱最高吸收峰值为 2 30 nm左右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呈现 2条相邻带 (相对分子质量 980 0 0左右 ) ,符合 I型胶原的特性。冻干交联胶原膜呈白色海绵状 ,具有一定弹性。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膜为孔网状结构 ,孔径 1 5~ 5 0 μm。结论 :乙酸溶解 -酶消化法提取牛腱胶原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方法 ,可得到含量及纯度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I型/分离和提纯 医用胶原膜 乙酸溶解一酶消化法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下载PDF
TGFβ2基因多态性、孕妇吸烟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关联 被引量:5
7
作者 臧光祥 穆亚冰 +3 位作者 孙宏晨 冯立范 张泽兵 欧阳喈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7-830,共4页
目的:分析TGFβ2基因多态性、孕妇吸烟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生的关联。方法:272例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P)患者和251例单纯性腭裂(CPO)患者为病例组,3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用PCR-SSCP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TGFβ2基因多态性... 目的:分析TGFβ2基因多态性、孕妇吸烟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生的关联。方法:272例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P)患者和251例单纯性腭裂(CPO)患者为病例组,312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用PCR-SSCP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TGFβ2基因多态性,通过询问方式调查母亲孕期的吸烟情况;应用SAS软件对数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L/P、CPO和对照组均扩增出322bp的TGFβ2片段;SS-CP分析发现TGFβ2存在3个等位基因(A1、A2、A3),分别含有7、8、9个ACA重复区;TGFβ2基因多态性与CL/P、CPO发生的相关性分析,P<0.0001;孕妇吸烟与CL/P、CPO发生的相关性分析,P<0.0001;孕妇吸烟和TGFβ2多态性在CL/P及CPO发生中交互作用分析,P>0.05。结论:TGFβ2基因多态性、孕妇吸烟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有相关性;吸烟、TGFβ2多态性在NSCLP发生过程中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P CPO TGFΒ2 基因多态性 吸烟 交互作用
下载PDF
CD44 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朱虹 曾庆华 +2 位作者 白淑清 王影 欧阳喈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8-200,I009,共4页
应用CD44v6单克隆抗体对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实验发现:CD44v6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中的基底细胞层及近基底1/3的上皮细胞膜上呈阳性表达,上皮表层细胞几乎呈阴性表达。在30例鳞状细胞癌的免... 应用CD44v6单克隆抗体对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实验发现:CD44v6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中的基底细胞层及近基底1/3的上皮细胞膜上呈阳性表达,上皮表层细胞几乎呈阴性表达。在30例鳞状细胞癌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大部分鳞状细胞癌的癌细胞染色阳性,但染色强度随肿瘤的分化程度不同而不同,分化高的癌巢上皮细胞膜染色均匀而浓重,分化差的癌巢上皮细胞膜染色弱而呈细线状,转移灶内癌巢上皮CD44v6染色较弱。实验表明:CD44v6的表达在判断癌的分化、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肿瘤
下载PDF
TGFα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志萍 孙宏晨 欧阳喈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讨TGFα基因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取5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NSCLP)、26例单发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 CPO)及28例单纯颌骨骨折患者的全... 目的:探讨TGFα基因和TGFβ3基因多态性与国人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取5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 NSCLP)、26例单发性腭裂(cleft palate only, CPO)及28例单纯颌骨骨折患者的全血DNA,于TGFα基因3′端未翻译区序列(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及TGFβ3第5外显子(5th exon)序列设计引物,PCR法扩增目的片段,单链构像多态性技术分析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各组之间分布的差异。将目的片段克隆、测序寻找其多态位点。结果:56例NSCLP、26例CPO和28例对照组全血中均扩增出345 bp TGFα和193 bp TGFβ3目的片段。共发现TGFα3种等位基因A1、A2和A3及TGFβ3 2种等位基因B1和B2。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数在NSCLP、CPO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测序表明TGFα存在3处多态位点和TGFβ3存在1处多态位点。结论:TGFα及TGFβ3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NSCLP和CPO的发病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单发性腭裂 候选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热循环对二种粘接剂的树脂-牙本质界面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良微 孙宏晨 +1 位作者 徐经伟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2,共4页
目的:评价在离体条件下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牯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人无龋磨牙,在低速锯下去除冠部牙釉质,暴露出牙本质,用300目、600目的碳化硅砂纸依次抛光处理后,按热循环处理方法随机分成3组,各组内用全酸蚀粘接... 目的:评价在离体条件下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牯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颗人无龋磨牙,在低速锯下去除冠部牙釉质,暴露出牙本质,用300目、600目的碳化硅砂纸依次抛光处理后,按热循环处理方法随机分成3组,各组内用全酸蚀粘接剂系统中的SingleBond和自酸蚀粘接剂系统中的AdperPrompt分别粘接处理10颗牙。第1组(n=20),无热循环处理,试件在37℃的蒸馏水中保存24h后取出进行剪切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测试;第2组(n=20),试件热循环处理500次;第3组(n=20),试件热循环处理1000次。后两组的温度均设定为5℃~55℃,闭模时间为30S,传递时间20S。热循环机处理后的试件在37℃蒸馏水中保存24h后取出进行剪切强度测试。3组均在Instron1121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加载的速度为1mm·min^-1。剪切强度测试结束后,每组选取SingleBond和AdperPrompt试件的断裂面各1例,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热循环0、500及1000次后的剪切强度(MPa)依次为(SingleBond)18.12±3.36、17.62±3.61及16.93±2.66;(AdperPrompt)13.22±2.76、12.93±2.93及11.17±2.63。不同的热循环处理组间的剪切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组中Single Bond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Adper Prompt(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Single Bond试件断裂面内的树脂突多于AdperPrompt。结论:短期内,热循环对树脂-牙本质界面的剪切强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所选用的全酸蚀粘接剂系统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自酸蚀牯接剂系统的牯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牙本质界面 热循环 剪切强度
下载PDF
独立于RANKL/RANK系统的调控根吸收机制:TNFα的可溶性受体抑制根吸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栋梁 欧阳喈 +2 位作者 汪玲丽 Werner Goetz Andreas Jaeger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深入探知TNFα ,IL - 1在根吸收过程中的作用及两种骨吸收调控机制 ,即RANKL/RANK调控系统 ,炎症因子IL - 1,TNFα调控系统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18只雄Wistar大鼠 ,4周龄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IL - 1组 ,TNFα组 ,每组 6... 目的 :深入探知TNFα ,IL - 1在根吸收过程中的作用及两种骨吸收调控机制 ,即RANKL/RANK调控系统 ,炎症因子IL - 1,TNFα调控系统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18只雄Wistar大鼠 ,4周龄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IL - 1组 ,TNFα组 ,每组 6只。根据Nakane方法建立大鼠根吸收模型。研究 3组大鼠标本中RANKL ,RANK ,mRNA各自表达程度的差别及相应的ED1(单核巨噬细胞标记物 )阳性细胞在根吸收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T检验证实 :正常组与TNFα组间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正常组与IL - 1组无显著性差别。在下列细胞内可以检测到RANKLmRNA的阳性信号 :成骨细胞 ,骨内膜细胞 ,基质细胞 ,近根吸收陷窝处的纺锤状成纤维细胞。3组间的信号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本研究采用ED1作为免疫组化标记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KL/RANK系统 调控 根吸收机制 TNFΑ 可溶性受体
下载PDF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晓文 吴学礼 +1 位作者 欧阳喈 赵彤霞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 :对钢丝结扎内固定及小夹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对 86例下颌骨骨折进行上述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手术方案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制定。术后追踪随访 6周 ,记录术后咬牙合关系不良... 目的 :对钢丝结扎内固定及小夹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对 86例下颌骨骨折进行上述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手术方案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制定。术后追踪随访 6周 ,记录术后咬牙合关系不良及开口时颞颌关节疼痛的发生情况 ,将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与内固定方法、术者经验及骨折情况等因素一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但在双处骨折中 ,小夹板内固定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钢丝内固定组。两组医生完成的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但主治医师完成的小夹板内固定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副主任医师组。片层状断面或合并有片层状断面的骨折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 :影响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有许多 ,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钢丝 小夹板 下颌骨骨折 效果分析 治疗
下载PDF
P_2O_5对Li_2O-SiO_2-Al_2O_3-K_2O-ZnO体系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秋 宋文植 +4 位作者 王景云 孙宏晨 杨海滨 邹广田 欧阳喈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94-1398,共5页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研究了P2O5对Li2O-SiO2-Al2O3-K2O-ZnO体系牙科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P2O5的最适含量.结果发现P2O5是该玻璃体系的有效成核剂,未添加P2O5的玻璃体系成核密度低,热处理后不能形成微... 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手段研究了P2O5对Li2O-SiO2-Al2O3-K2O-ZnO体系牙科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P2O5的最适含量.结果发现P2O5是该玻璃体系的有效成核剂,未添加P2O5的玻璃体系成核密度低,热处理后不能形成微晶体,且主晶相为硅酸锂;添加P2O5使玻璃在热处理后形成以二硅酸锂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该玻璃体系中添加4.5wt%的P2O5可以得到较高体积含量和理想显微结构的牙科二硅酸锂微晶玻璃.P2O5含量为6wt%的基质玻璃发生乳浊,呈不透明的乳白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O5 微晶玻璃 析晶
下载PDF
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乳牙期,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垂直向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栋梁 崔祥生 +1 位作者 李梦华 欧阳喈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经过扩弓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后垂直向硬组织变化的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反[牙合]病例67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矫治前后各组间垂直向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乳牙期,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经过扩弓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后垂直向硬组织变化的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反[牙合]病例67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矫治前后各组间垂直向头影测量数据的变化。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和Scheffe’s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分3个方面比较:1)在同一年龄组内,不同性别的治疗前后差别;2)不考虑年龄因素,不同性别的治疗前后差别;3)不考虑性别,不同年龄的治疗效果差别。结果:在3-6岁组,垂直向头影测量数据:FMA,GoGn-SN,面轴角,ANS-Me呈显著性差别。6-9岁组垂直向差异有轻微差别,其中GoGn-SN无显著性差别。9-12岁组,除了ANS-Me,其余的垂直向测量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ClassⅢ反的治疗应该尽早治疗。3-6岁组的治疗前后数据呈显著性差别。而大于9岁的患者其垂直向前后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 前方牵引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口腔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文植 刘晓秋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6期470-471,477,共3页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材料细微化所产生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新奇特性。纳米材料的出现拓宽了口...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材料细微化所产生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常规材料的新奇特性。纳米材料的出现拓宽了口腔材料研究者们研制新材料的思路。必将推动口腔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纳米材料 研究进展 材料性能 材料应用
下载PDF
舌癌发生分子机制及转基因治疗
16
作者 欧阳喈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5期25-26,共2页
舌癌恶性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是口腔中危害性较大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从三个方面对舌癌发生分子机制及转基因治疗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舌癌发生分子机制 转基因治疗 抑癌基因 P53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骨缺损修复材料煅烧牛骨粉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心 何钟勤 +4 位作者 王成坤 张志民 王志刚 钟丞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获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的骨修复材料——煅烧骨粉并探讨其理化特性,为骨缺损修复寻找理想支架。方法:以牛骨为材料,通过煅烧彻底去除其有机成分(相应的抗原性和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保留其与人体骨基本一致... 目的:获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的骨修复材料——煅烧骨粉并探讨其理化特性,为骨缺损修复寻找理想支架。方法:以牛骨为材料,通过煅烧彻底去除其有机成分(相应的抗原性和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保留其与人体骨基本一致的无机成分和天然的三维交通结构,经前期处理后煅烧至850℃的牛骨制成颗粒状,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电镜及光电子能谱检测煅烧骨理化特征及化学成分。结果:X-射线(粉末)衍射显示煅烧后牛骨粉的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P),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检测煅烧骨未检出氮元素,表明无蛋白、无有机成分;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清晰的天然骨的骨小梁、小梁间隙及骨内管腔系统;孔隙大小为200~850μm,平均孔隙率为(84.9±0.6)%。结论:高温煅烧后的牛骨粉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与骨组织有亲合力,具有三维交通孔隙结构,基本符合骨缺损修复理想支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粉 骨引导作用 引导性骨再生术
下载PDF
Nd:YAG激光焊接牙科镍铬合金机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红 朱松 +3 位作者 李蕾 欧阳喈 刘俐 方鸣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26,T003,共4页
目的 通过评价焊接后的机械性能 ,探讨激光焊接牙科镍铬合金的最佳条件。方法 采用国产Nd :YAG激光器在不同的功率条件下焊接牙科镍铬合金试样 ,比较其抗拉强度、伸长率、维氏硬度等机械性能指标 ,结合相应的金相学检查及断口扫描电... 目的 通过评价焊接后的机械性能 ,探讨激光焊接牙科镍铬合金的最佳条件。方法 采用国产Nd :YAG激光器在不同的功率条件下焊接牙科镍铬合金试样 ,比较其抗拉强度、伸长率、维氏硬度等机械性能指标 ,结合相应的金相学检查及断口扫描电镜分析 ,并与母材比较。结果 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 ,抗拉强度随之增加 ,当功率为 10 .5J/P时与母材接近而无差别 ;与原材料相比 ,焊接区的显微硬度略有提高 ;断口扫描电镜显示 ,焊接的最大熔深约为 0 .9~ 1.0mm ,未见气孔、裂纹或其它缺陷。结论 激光焊接焊点强度高 ,热影响区小 ,穿透力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合金 激光焊接 ND:YAG 机械性能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修复新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涛 刘美娟 +2 位作者 苗雷英 孙宏晨 欧阳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3-976,共4页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外伤、炎症、肿瘤等各种原因都可造成下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从而导致其功能和形态上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修复各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口腔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修复各种类型...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外伤、炎症、肿瘤等各种原因都可造成下颌骨不同程度的缺损,从而导致其功能和形态上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修复各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口腔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修复各种类型的下颌骨缺损的方法、术式及其并发症防治等。组织工程和计算机的结合将是未来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领骨/外科学 外科手术 牵张成骨技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纳米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晓秋 宋文植 +1 位作者 孙宏晨 欧阳喈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5期398-399,402,共3页
纳米陶瓷是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00 nm的陶瓷材料。常规陶瓷材料由于脆性大,而限制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纳米陶瓷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一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 口腔医学 纳米陶瓷 制备方法 人工牙冠 口腔种植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