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糖代谢人群一相胰岛素分泌状况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欧阳晓俊 卞茸文 +4 位作者 娄青林 夏晖 朱建一 顾刘宝 何戎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差异。方法:NGT11例,IFG10例、IGT19例,新诊断T2DM54例。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差异。方法:NGT11例,IFG10例、IGT19例,新诊断T2DM54例。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血糖、血脂,计算Homa-β、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0min时4组间胰岛素分泌水平差异无显著性;1、2、4、6、10min时NGT、IFG、IGT各组和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2、4、6min时NGT和IGT组也有显著性差异。2T2DM组0min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另三组,4组血糖高峰均出现于1min,NGT组10min内血糖下降迅速,T2DM组血糖水平下降最迟缓。3Homa-βNGT、IFG、IGT组分别和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4组间Homa-IR和ISI差异无显著性。4HDL水平依葡萄糖代谢的恶化而逐渐降低。结论:NGT、IGT及新诊断T2DM一相胰岛素分泌依次递减,存在明显差异。IVGTT各组胰岛素峰值不随血糖峰值迁移,分泌模式一致,血糖峰值出现于1min,而胰岛素峰值出现于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病理生理学 胰岛素/分析 血糖/代谢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代谢 状况研究 空腹血糖受损 HOMA-IR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解读 被引量:29
2
作者 欧阳晓俊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95-97,共3页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近期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以下简称《指南》)[1]。本文将对《指南》中关于老年骨质疏松症部分加...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病。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近期发布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以下简称《指南》)[1]。本文将对《指南》中关于老年骨质疏松症部分加以解读。1老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吸收 峰值骨密度 破骨细胞 诊疗指南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阳晓俊 卞茸文 何戎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20期2726-2728,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HbA1c<8.5%;8.5% ̄10.0%;>10.0%分为3组,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两周,治疗前后应用静脉葡萄...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HbA1c<8.5%;8.5% ̄10.0%;>10.0%分为3组,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两周,治疗前后应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0、1、2、4、6、10分钟胰岛素、血糖,计算Homa-β、Homa-IR和0 ̄10分钟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0 ̄10minINS)。结果:60例患者各自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时间点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C0 ̄10minINS由治疗前(93.6±82.7)#IU/ml增加至(153.4±97.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组间治疗后与治疗前各点胰岛素差值比较,HbA1c>10.0%组0分钟基础胰岛素值改善明显,其余时间点三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不同HbA1c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为代表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治疗策略
4
作者 欧阳晓俊 卞茸文 何戎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 治疗策略 时相 耐量正常(NGT) 独立危险因素 T2DM 胰岛素抵抗 同卵双生子 糖耐量受损 细胞分泌 发病机制 遗传背景 一级亲属 B细胞
下载PDF
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10 位作者 刘冬梅 欧阳晓俊 顾刘宝 俞匀 巫海娣 卢甜甜 胡艳 陈吉海 代玲俐 庄永忠 许家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713-2717,2726,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所辖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 目的了解社区"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年6月,在南京市鼓楼区所辖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621例。剔除数据不完整和随访时间不足1年的患者,最终纳入患者1 48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5+1"模式进行随访干预,中位随访干预时间为24个月。分别收集患者管理前、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资料,包括患者及其糖尿病管理者的一般资料,患者各项代谢指标、治疗方案、阿司匹林使用率、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血压达标率、主要代谢指标检测率及常见并发症筛查率等。结果 (1)患者末次随访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M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末次随访的治疗方案和阿司匹林使用率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血糖达标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及末次随访血压达标率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基线、第1次随访、年度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管理前、第1次随访及年度随访,患者Hb A1c、血压、LDL-C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肌酐比值、眼底、足病及心电图筛查率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基线Hb A1c水平、治疗方案及费用类型对干预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5+1"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糖尿病病程、基线Hb A1c水平、治疗方案及费用类型是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 糖尿病 2型 疾病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6
作者 卞茸文 顾刘宝 +4 位作者 吕利萍 仲肇舒 夏晖 娄青林 欧阳晓俊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以踝肱指数(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两组:(1)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59例;(2)糖尿病无PAD组,72例。比较两组IMT及颈... 目的以踝肱指数(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两组:(1)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59例;(2)糖尿病无PAD组,72例。比较两组IMT及颈动脉超声检测参数;并对ABI和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相近(74.6%vs66.7%)。与无PAD组相比,PAD组IMT值较高,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期最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显著下降。ABI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337,P<0.01)。结论(1)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重于糖尿病无PAD者,(2)糖尿病患者的IMT与ABI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血压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亚临床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吉海 卞茸文 +4 位作者 欧阳晓俊 娄青林 缪鋆鋆 俞匀 代玲俐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纳入400例≥65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亚临床甲减45例,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共355例。筛查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他汀类药物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纳入400例≥65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亚临床甲减45例,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组共355例。筛查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2组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差异,并初步探讨不同甲功状态对糖尿病视网膜发病的影响,同时观察他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结果亚临床甲减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相较于甲功正常组显著下降,但在排除他汀的影响后,上述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他汀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独立保护作用。结论亚临床甲减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无明确相关,他汀类药物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他汀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9
8
作者 顾迅 何一然 +2 位作者 曾林 欧阳晓俊 季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疗效。  方法  对 60例BVI患者分别用尼莫地平 (治疗组 )和脉络宁 (对照组 )静滴治疗 ,疗程 14d ,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血液流变学改变。  结果 治疗组...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的疗效。  方法  对 60例BVI患者分别用尼莫地平 (治疗组 )和脉络宁 (对照组 )静滴治疗 ,疗程 14d ,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血液流变学改变。  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快 ,2 4h内有效率为 66 7% ,72h内达 93 3% ,总有效率达 93 3% ;对照组分别为6 7%、16 7%、40 %。治疗组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VBI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血不足 尼莫地平 经颅多普勒超声 疗效
下载PDF
^(13)C-辛酸呼气试验与超声法诊断糖尿病性胃排空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莫永珍 卞茸文 +5 位作者 娄青林 顾刘宝 张建宁 夏晖 欧阳晓俊 何戎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9-823,共5页
目的:比较13C-辛酸呼气试验(OBT)与胃排空功能超声检测(GEU)在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检测中的一致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对照组30例,分别行OBT与GEU检测,评价胃排空功能,并分别比较两种检测手段所得参数的相关性。结果:OBT显示糖... 目的:比较13C-辛酸呼气试验(OBT)与胃排空功能超声检测(GEU)在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检测中的一致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对照组30例,分别行OBT与GEU检测,评价胃排空功能,并分别比较两种检测手段所得参数的相关性。结果:OBT显示糖尿病组胃半排空时间(GET1/2)、延迟相时间(tlag)均明显延长,120min胃残留率(Ret120min)增加。GEU亦显示不同时点糖尿病组胃排空率延迟。两种方法在不同时间点胃排空率具有高度相关性,对照组:60minr=0.501P=0.005,120minr=0.526P=0.002;糖尿病组:60minr=0.604P<0.001,120minr=0.651P<0.001。结论:应用OBT方法检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与GEU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OBT不失为一种相对理想和临床实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13C-辛酸呼气试验 胃排空功能超声检测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刘宝 卞茸文 +3 位作者 夏晖 解雨春 娄青林 欧阳晓俊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以及阿司匹林(ASP)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55例按是否服用阿司匹林(ASP)分为DM不服用ASP(DM without ASP)组24例和DM服用ASP组(DM with ASP)31例,设对照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DM-ASP组较对照组的sCD40L水平升高(2.14±0.74vs1.89±1.07,P>0.05),DM+ASP组CD40L较DM组下降(1.19±0.76,P<0.01),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DM患者血清sCD40L升高;服用ASP可降低DM患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配体 阿司匹林 糖尿病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病人综合管理——美国糖尿病学会2018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吉海 欧阳晓俊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98-300,共3页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最常见的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研究提示,在≥6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25%老年人为糖尿病病人,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50%[1]。相较于非糖尿病的...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最常见的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研究提示,在≥6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25%老年人为糖尿病病人,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50%[1]。相较于非糖尿病的老年病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人群发生过早死亡、失能、迅速肌肉丢失、多病共存等情况的风险显著升高;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人 终末期 美国糖尿病学会 低血糖 降糖药物 胰岛素治疗
下载PDF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和体质量指数筛查老年骨质疏松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健 欧阳晓俊 +2 位作者 刘晔 陆冰 傅坤发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比较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效果。方法使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50岁以... 目的比较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效果。方法使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50岁以上体检者5 745人(男性2 094人,女性3 651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计算OSTA指数和BMI,分别评价两者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效果。结果股骨颈BMD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OSTA指数预测股骨颈骨质疏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女性为0.817,男性为0.797,最佳诊断切点为-1.75(女)和-1.70(男)。BMI预测男性股骨颈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s,AUC)为0.736,与OSTA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诊断切点为22.9 kg/m^2。女性OSTA预测股骨颈和腰椎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BMI(P<0.05)。结论 OSTA和BMI可用于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筛查,女性更适合应用OSTA指数。建议OSTA最佳干预界值为-1.7,BMI预测骨质疏松的最佳切点男性为23 kg/m^2,女性为21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降糖方案转换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俞匀 卞茸文 +5 位作者 欧阳晓俊 娄青林 陈吉海 吴丹 代玲俐 巫海娣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23-825,842,共4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降糖方案转换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在基线随访采用胰岛素治疗,后改用口服降糖药(OAD)治疗的为胰岛素改为OAD组(n=40);在基线随访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加用胰岛素治疗的称为OAD加用胰岛素组(n=100)...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降糖方案转换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在基线随访采用胰岛素治疗,后改用口服降糖药(OAD)治疗的为胰岛素改为OAD组(n=40);在基线随访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加用胰岛素治疗的称为OAD加用胰岛素组(n=100)。所有患者至少有3次随访(基线随访,转换随访和末次随访),每次随访均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空腹C肽。结果 (1)胰岛素改为OAD组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糖尿病病程较短,HbA1c水平较高,与OAD加用胰岛素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OAD加用胰岛素组中,患者转换随访与基线随访相比,FPG、2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P均<0.05);患者末次随访与转换随访相比,FPG、HbA1c、总胆固醇(TC)下降(P均<0.05)。2hPG较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意义。(3)胰岛素改为OAD组中,患者转换随访与基线随访相比,FPG、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A1c、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P均<0.05);患者末次随访与转换随访相比,体质量下降(P<0.05),FPG、2hPG、HbA1c、空腹C肽水平、TC、TG、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病年龄较轻且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后改OAD治疗仍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发病年龄较大且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OAD治疗控制不佳时加用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家族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刘宝 卞茸文 +4 位作者 吴敏 娄青林 解雨春 夏晖 欧阳晓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mellitus,T2DM)肾阴虚证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方法收集南京地区T2DM阴虚证患者(先证者)32例,32个家系共141例,运用家系分析的方法对肾阴虚的患病特征进行遗传分析,包括计算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2diabeticmellitus,T2DM)肾阴虚证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方法收集南京地区T2DM阴虚证患者(先证者)32例,32个家系共141例,运用家系分析的方法对肾阴虚的患病特征进行遗传分析,包括计算先证者一级亲属患病率、遗传度;并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估肾阴虚家族史在肾阴虚发生中的作用。结果T2DM肾阴虚先证者一级亲属肾阴虚患病率为33.71%,运用Falconer公式计算肾阴虚证的遗传度为8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拟合结果显示肾阴虚家族史在肾阴虚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OR=5.61,P=0.001),而T2DM本身并非肾阴虚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结论T2DM肾阴虚证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和遗传倾向,遗传因素与肾阴虚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家系研究的方法是开展中医证侯与遗传因素关系研究较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阴虚证 家族聚集性 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医院-社区一体化的社区糖尿病健康小屋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冬梅 赵晓华 +9 位作者 袁志喜 祝芳 周淑兰 王长耘 娄青林 巫海娣 莫永珍 欧阳晓俊 俞匀 卞茸文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11期3064-3065,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管理新模式。[方法]在社区医院建立糖尿病健康小屋,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对建档的糖尿病病人按照"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理念进行定期随访、长期追踪管理。[结果]干预后病人血糖、血脂明显下降...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管理新模式。[方法]在社区医院建立糖尿病健康小屋,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对建档的糖尿病病人按照"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理念进行定期随访、长期追踪管理。[结果]干预后病人血糖、血脂明显下降,血压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社区建立糖尿病健康小屋可以显著地改善病人的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社区一体化 健康小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娄青林 +3 位作者 顾刘宝 欧阳晓俊 莫永珍 卞茸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1-1735,1776,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nd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MDRD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定义为存在白蛋白尿或者eGFR<60 ml/(min.1.73 m2)。白蛋白尿定义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0 mg/g。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KD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 521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12.0)岁,平均病程(6.6±2.4)年,CKD及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1.0%和28.9%,调整性别、年龄后,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贫血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CK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32(95%CI=1.275~2.929,P=0.002)、1.029(95%CI=1.001~1.058,P=0.040)及1.696(95%CI=1.089~2.639,P=0.01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CKD及白蛋白尿高发,高血压、糖尿病病程及贫血与糖尿病患者发生CKD有关,为了预防或延缓CKD的发生与进展,应在糖尿病早期采取降糖、降压、改善贫血等综合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白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
原文传递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晓东 卞茸文 +5 位作者 娄青林 顾刘宝 解雨春 陈玲 欧阳晓俊 俞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踝肱比值为诊断标准,入选老年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6例,非外周血管病变患者84例。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血管紧...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踝肱比值为诊断标准,入选老年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56例,非外周血管病变患者84例。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1166C、血管紧张素原M235T三个基因多态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携带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D的D等位基因人群中,病例组携带血管紧张素原M235T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血管紧张素原M235T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不同的基因多态性组合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管紧张素原M235T是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外周血管病变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4 位作者 解雨春 顾刘宝 欧阳晓俊 夏晖 莫永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H)人群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结果:T2DM-H组A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2DM-N组(P=0.026,0.033);C等位基因参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以比数比表示)为3.194(95%CI1.049~9.72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型基因(OR=3.650,95%CI=1.120~11.894)及空腹胰岛素(OR=1.090,95%CI=1.000~1.188)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DNA氧化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吉海 欧阳晓俊 +1 位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941-943,94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机体DNA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门诊85例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组,按照踝肱比(ABI)水平将上述病人分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35)及无并发症组(n=50);同时取60例正常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与机体DNA氧化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门诊85例糖化血红蛋白<9%的2型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组,按照踝肱比(ABI)水平将上述病人分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n=35)及无并发症组(n=50);同时取60例正常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ELISA方法测定血液单核细胞DNA氧化损伤指标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水平,并在3组间进行比较,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无并发症组间年龄、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液8-OHd G水平为(4.03±1.89)ng/ml,无并发症组血液8-OHd G水平为(2.74±1.64)ng/ml,均较正常对照组[(0.53±0.53)ng/ml]升高(P<0.05),且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较无并发症组亦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OHd G以及LDL-C是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体内DNA氧化损伤较正常人及无并发症糖尿病病人严重,提示DNA氧化损伤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发挥了一定程度的致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8羟基脱氧鸟嘌呤 DNA氧化损伤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物理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褚静 孔繁荣 +2 位作者 莫永珍 欧阳晓俊 沈晓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OP)物理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老年OP患者10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与脉冲电磁场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OP)物理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老年OP患者10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与脉冲电磁场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干预前、干预3个月疼痛、骨密度情况、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OP危险因素知识、运动知识、钙知识评分运动效能、摄钙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量表各个维度及总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OP物理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