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越人歌》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欧阳若修 陆干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2-40,共9页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载:“鄂君子晰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插(?)芘,张翠[羽之]盖,而揄犀尾,班丽袿衽。会钟鼓之音毕,榜(?)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草滥予?昌桓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载:“鄂君子晰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插(?)芘,张翠[羽之]盖,而揄犀尾,班丽袿衽。会钟鼓之音毕,榜(?)越人拥楫而歌。歌辞曰:‘滥兮(?)草滥予?昌桓泽予?昌州州湛。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鄂君子晰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于是乃召越译。乃楚说之曰:‘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于是鄂君子晰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人歌》 中华民族文化 壮侗语族 壮语 各民族 侗族 壮族 文化交流 越族 几个问题
下载PDF
《壮族文学史》绪论(上)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83-97,共15页
《壮族文学史》是我校中文系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分给广西的科研任务、组织编写组编写出来的。编写组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写出初稿,打印成册,分送区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审阅,征求意见。一九八二年四月,区里又召开《壮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会... 《壮族文学史》是我校中文系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分给广西的科研任务、组织编写组编写出来的。编写组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写出初稿,打印成册,分送区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审阅,征求意见。一九八二年四月,区里又召开《壮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会后,编写组同志再次下乡进行调查,并对初稿先后作了两次较大的修改补充。现在,全书的统笔定稿工作接近完成,即将交付出版.这里发表的是该书的绪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人 壮族文学 广西 民间文学 壮族文人 骆越人 麻栏 民族 壮文 壮语
下载PDF
试论陆地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9-16,共8页
陆地,原名陈克会,曾用名陈寒梅,壮族,广西绥渌县(今扶绥县)人。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阶段,深受鲁迅、茅盾、高尔基等作家作品的影响,并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走上文学道路和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这期间开始在校刊和报纸副刊发表短... 陆地,原名陈克会,曾用名陈寒梅,壮族,广西绥渌县(今扶绥县)人。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阶段,深受鲁迅、茅盾、高尔基等作家作品的影响,并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走上文学道路和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这期间开始在校刊和报纸副刊发表短诗和散文,揭露农村土豪劣绅鱼肉乡民的黑暗现实,抨击当时的教育制度。一九三六年写的《期考的前夜》,是他文学创作初期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 四十年代 小说创作 韦杰三 游击 壮族 银洋 作品 八路军 延安
下载PDF
《壮族文学史》绪论(上)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83-97,共15页
《壮族文学史》是我校中文系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分给广西的科研任务、组织编写组编写出来的。编写组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写出初稿,打印成册,分送区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审阅,征求意见。一九八二年四月,区里又召开《壮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会... 《壮族文学史》是我校中文系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分给广西的科研任务、组织编写组编写出来的。编写组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写出初稿,打印成册,分送区内外有关单位和专家审阅,征求意见。一九八二年四月,区里又召开《壮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会后,编写组同志再次下乡进行调查,并对初稿先后作了两次较大的修改补充。现在,全书的统笔定稿工作接近完成,即将交付出版。这里发表的是该书的绪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文人 壮族人 壮族文学 文学史 民间文学 壮族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传说故事 封建领主制 现代文学
下载PDF
试论陆地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9-16,共8页
【正】 陆地,原名陈克会,曾用名陈寒梅,壮族,广西绥渌县(今扶绥县)人。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阶段,深受鲁迅、茅盾、高尔基等作家作品的影响,并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走上文学道路和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这期间开始在校刊和报纸副... 【正】 陆地,原名陈克会,曾用名陈寒梅,壮族,广西绥渌县(今扶绥县)人。自幼爱好文学,在中学阶段,深受鲁迅、茅盾、高尔基等作家作品的影响,并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走上文学道路和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础。这期间开始在校刊和报纸副刊发表短诗和散文,揭露农村土豪劣绅鱼肉乡民的黑暗现实,抨击当时的教育制度。一九三六年写的《期考的前夜》,是他文学创作初期有代表意义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 小说创作 陆地 知识分子 文学创作 短篇小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家庭 壮族 作家作品
下载PDF
壮族现代文人文学的先驱——韦杰三和他的诗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若修 《学术论坛》 1984年第1期83-87,共5页
“做一个自己的‘我’”韦杰三,壮族,一九○三年生于广西蒙山县新圩猫耳塘。幼失恃,赖祖母养育,借资求学,充工读生,勤苦奋勉,孜孜不倦。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因参加“三·一八”爱国学生运动,为段祺瑞卖国政府... “做一个自己的‘我’”韦杰三,壮族,一九○三年生于广西蒙山县新圩猫耳塘。幼失恃,赖祖母养育,借资求学,充工读生,勤苦奋勉,孜孜不倦。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因参加“三·一八”爱国学生运动,为段祺瑞卖国政府所杀害,年仅二十三岁。韦杰三是壮族现代史上为革命牺牲的爱国志士。清华大学曾为他举行追悼大会,把他的作品编成《韦杰三烈士集》刊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读生 学生运动 段祺瑞 现代史 韦杰三 反帝反封建 广西 新道德 旧道德 反封建斗争
下载PDF
《壮族文学史》绪论(下)
7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8-74,共7页
蛤蚧、龙眼树、桄榔树、糯米糍粑,特别是壮锦这种壮族地区特有的风物的直观形象,寄寓着壮族劳动人民的微妙情怀。“桄榔树直过梁柱”,“壮锦被毡的花纹多过蛟龙的花纹”……正如果戈理所说的,这是作者以自己民族气质的眼睛对桄榔树的深... 蛤蚧、龙眼树、桄榔树、糯米糍粑,特别是壮锦这种壮族地区特有的风物的直观形象,寄寓着壮族劳动人民的微妙情怀。“桄榔树直过梁柱”,“壮锦被毡的花纹多过蛟龙的花纹”……正如果戈理所说的,这是作者以自己民族气质的眼睛对桄榔树的深刻观察,以及壮锦花纹“金线银线皆心线,红丝兰丝皆情丝(思)”的审美感受所唱出的心曲。汉族诗词中松、竹、梅是坚贞高洁的人格的象征,壮族民歌中的桄榔树——“桄榔树最直,生来无横枝”是对正直品格的礼赞。壮族民歌和故事中的红水河、木棉树,可以说已成为壮族传统文学的一种标记,体现着壮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和美学理想。 壮族文学独特的风俗画面也同风物画面一样,浸透着自己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文学 壮族地区 壮族人 民族气质 汉族 民歌 壮锦 桄榔 民族形式 七言
下载PDF
诗四首
8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广西民院 高考 悲喜 评卷 同窗 西窗 伯乐
下载PDF
歇后语简释(选载)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92-99,10,共9页
前记 什么叫歇后语!一般的歇后语都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方,后一部分是本意,本意通过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得出;说话时,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它的本意。这种修辞力祛叫做歇后语,属于比喻的修辞范畴。现在... 前记 什么叫歇后语!一般的歇后语都由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方,后一部分是本意,本意通过对前一部分的解释得出;说话时,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让听者自己去领会它的本意。这种修辞力祛叫做歇后语,属于比喻的修辞范畴。现在流行的歇后语,一般都连后一部分全说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比喻 音异字 简释 老虎 辨误 耗子 双关语 谐音双关 老鼠尾巴
下载PDF
“人类永生,未来属于共产主义”——读《二六七号牢房》
10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二六七号牢房》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第三章。 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他生于布拉格的一个旋工家庭。一九二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十八岁的伏契克就... 《二六七号牢房》选自《绞刑架下的报告》第三章。 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的共产党员,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和作家。他生于布拉格的一个旋工家庭。一九二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十八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党。一九二八年,捷克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向共产党发动了全面进攻,在这严峻的时期,伏契克受党的指派,担任文艺与政治评论刊物《创造》的总编辑和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一九三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牢房 德国法西斯 战友 太阳 匪徒 共产主义 监狱 绞刑架 人间地狱 反法西斯
下载PDF
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敬赋
11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9期22-22,共1页
忆念九月九,天长共地久;万水齐呜咽,千山皆俯首.勋业盖古今,口碑传不朽;经天日与月,姓字垂宇宙.魔鬼百年舞,腥风血雨稠;冰刀霜剑里,热血写春秋.韶山红日出,临照六合丘.南湖扬征帆,肇始凭运筹.星火正燎原,粪土万户侯.开辟井冈路,金光贯斗牛.
关键词 毛主席 血雨 征帆 万户侯 冰刀 忆念 韶山 天日 千山 魔鬼
下载PDF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分析
12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12期45-51,共7页
鲁迅这篇杂文写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为批驳洋奴买办文人林语堂之流提倡“费厄泼赖”,(英语译音,所谓“费厄”,就是对敌人表示宽容,不要穷追猛打;所谓“泼赖”,就是对敌斗争视同游戏,不要认真对待)、不“打落水狗”的反动主张... 鲁迅这篇杂文写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为批驳洋奴买办文人林语堂之流提倡“费厄泼赖”,(英语译音,所谓“费厄”,就是对敌人表示宽容,不要穷追猛打;所谓“泼赖”,就是对敌斗争视同游戏,不要认真对待)、不“打落水狗”的反动主张而作的。最初发表在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一期上,后由作者编入论文和杂文集《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厄泼赖” 叭儿狗 “打落水狗” 狗性 鲁迅 敌人 杂文 死老虎 对敌斗争 以其人之道
下载PDF
七律 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
13
作者 欧阳若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七律 周总理
下载PDF
论《壮族文学史》的体例问题——编写手记之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若修 《民族文学研究》 1985年第2期59-62,89,共5页
《广西壮族文学》(初稿)一书于1961年出版后,继续修订和进一步编写《壮族文学史》的工作,由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十年动乱而完全中断。197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昆明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编写计划座谈会,确定《... 《广西壮族文学》(初稿)一书于1961年出版后,继续修订和进一步编写《壮族文学史》的工作,由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十年动乱而完全中断。197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昆明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编写计划座谈会,确定《壮族文学史》继续由广西负责编写。同年5月,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委托,组成《壮族文学史》编写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近代壮族 壮族文学 壮族人 体例问题 文学发展 民间文学 古代文学 特殊点 历史分期
原文传递
编写壮族文学史以什么为主线
15
作者 欧阳若修 《民族文学研究》 1986年第5期34-37,共4页
编写《壮族文学史》以什么为主线,要从壮族学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壮族文学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是:(一)直到解放以前,壮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体。壮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就是壮族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二)壮族过去一直没有自己的民... 编写《壮族文学史》以什么为主线,要从壮族学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壮族文学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是:(一)直到解放以前,壮族文学以民间文学为主体。壮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实际就是壮族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二)壮族过去一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壮歌多用“土方块字”记录(记音兼表意),这种“土方块字”或径用汉字或借汉字造成,但未形成通用的、规范的文字。民间文学依靠口耳相传,很少见于书面记载。(三)根据现有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民间文学 壮族文学 壮族地区 作家文学 社会历史发展 文学发展 文学史 莫一大王 壮族人 实际状况
原文传递
词曲四首
16
作者 欧阳若修 《诗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伏波山 试剑石 腥风 把酒问青天 月牙山 月洞 庆东原 忆江南 还珠洞 浪淘沙
原文传递
为建设中华民俗学而努力——《中华古俗类典》前言
17
作者 欧阳若修 《西藏人文地理》 1995年第3期34-36,共3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是这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和研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是民族民俗学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民俗是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是这个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理和研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是民族民俗学光荣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民俗是民族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可谓斑斓缤纷,洋洋大观。民俗涉及各个生活领域,无处不在。民俗有其形成、发展和变异的历史。它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俗 中华民 民俗文化 民族民俗学 民俗事象 各民族 十二类 文献古籍 钟敬文 俗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