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外伤患者AQP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欧阳锡华 贾军 刘政委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76-678,共3页
目的对比检测不同程度脑外伤患者的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差异,探讨AQP4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脑外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3组,中度损伤组(GCS 9~12分)33例,重度损伤组(GCS 4~8分)37例,特重度损伤组(GCS 3分)17例,取手术清... 目的对比检测不同程度脑外伤患者的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差异,探讨AQP4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脑外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3组,中度损伤组(GCS 9~12分)33例,重度损伤组(GCS 4~8分)37例,特重度损伤组(GCS 3分)17例,取手术清除的创伤区脑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别的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中度脑外伤组中,脑组织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肿胀;在重度、特重度脑外伤组中,脑组织细胞肿胀明显,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明显,血管周围间隙明显扩大,血脑屏障受损严重。②脑组织中细胞膜或细胞浆棕黄色染色为AQP4阳性表达。随损伤程度加重,AQP4表达逐渐增强,在特重度损伤组AQP4表达最强,其次为重度损伤组,中度损伤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4表达强度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会提示患者预后情况,抑制AQP4的活性有可能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水通道蛋白4 免疫组化 脑水肿 预后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2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欧阳锡华 贾军 +1 位作者 仪立志 彭文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科诊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Il盏床资料,25例中手术治疗16例,其中单纯外减压术ll例(包...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科诊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Il盏床资料,25例中手术治疗16例,其中单纯外减压术ll例(包括扩大骨窗减压术2例),同时行内外减压术5例。非手术治疗9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诊治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25例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无植物状态生存(PVS)。【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有针对性的动态影像学检查能帮助早期确诊;而合理的早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脑梗塞/治疗 脑梗塞/病因学 脑损伤/并发症
原文传递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疗效及对相关蛋白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委 叶宇 +3 位作者 欧阳锡华 仪立志 尹夕龙 石小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80-483,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及对相关蛋白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开颅术,观察... 目的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及对相关蛋白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开颅术,观察组实施微创引流术。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术后疗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血肿残余量及治疗前后Tau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手术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 00%,观察组为92.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后GOS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升高,术后血肿残余量、Tau蛋白、GFAP及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及再出血情况,降低相关蛋白因子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引流术 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蛋白因子
下载PDF
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彭文君 方胜先 +2 位作者 贺献芝 欧阳锡华 刘淑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7-418,共2页
目的观察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从而推断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心衰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2.5~5mg/d,依据每2 w增加2.5mg/d的原则,随机分为:贝... 目的观察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NT-proBN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从而推断不同剂量贝那普利对心衰的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贝那普利起始剂量为2.5~5mg/d,依据每2 w增加2.5mg/d的原则,随机分为:贝那普利5mg/d(A组、25例)、贝那普利10mg/d(B组、25例)、贝那普利15mg/d(C组、25例)以及贝那普利20mg/d(D组、25例)共四组,随访观察3个月和1年。结果治疗3个月5 mg/d治疗组NT-proBNP及LVEF水平,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年NT-proBNP以及LVEF 5mg/d组、10mg/d组,与其他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15mg/d、20mg/d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期治疗10、15、20mg/d组较5mg/d效果明显,但三组疗效差别不大;治疗1年后,15、20mg/d组疗效更明显,但疗效差别不大,提示长远治疗15mg/d组可达到大剂量疗效,同时避免大剂量药物治疗导致副作用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NT-PROBNP LVEF 贝那普利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前体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 被引量:22
5
作者 彭文君 方胜先 +2 位作者 郭盛 刘淑意 欧阳锡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893-894,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基础上,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药物+心脏康复组)和B组(单纯... 目的通过观察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基础上,随机平分为两组:A组(药物+心脏康复组)和B组(单纯药物治疗组),通过规则治疗12个月后复查NT-proBN水平和对比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A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对比B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明显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因心衰再住院率亦比B组低。结论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进行安全的心脏康复治疗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更加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NT-PROBNP 心脏康复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脑动脉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流指标、早期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委 冯文峰 +3 位作者 叶宇 欧阳锡华 仪立志 石小峰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93-95,共3页
动脉瘤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原因,占SAH的50%~85%[1]。SAH发生后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甚至导致脑水肿、脑疝而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康复效果。因此除了尽快夹闭或栓塞动脉瘤外,阻止继续出血、... 动脉瘤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原因,占SAH的50%~85%[1]。SAH发生后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甚至导致脑水肿、脑疝而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康复效果。因此除了尽快夹闭或栓塞动脉瘤外,阻止继续出血、及时减轻颅内压力、引流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在脑动脉瘤夹闭后采取的引流方式存在不同的观点,一般以间断腰穿为常规引流方式,近几年部分学者研究发现腰大池持续引流辅助动脉瘤合并SAH具有良好的效果[2],但是2种引流方式的对比研究还非常少见,笔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 脑血流 预后
下载PDF
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癫痫16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国昌 石小峰 +1 位作者 欧阳锡华 周路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在去骨板减压术后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癫痫及脑积水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比... 目的:探讨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在去骨板减压术后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癫痫及脑积水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脑电图情况及神经功能(FIM评分)。结果:去骨瓣减压术后平均(60.2±16.6)d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重度及中重度异常、中度异常患者例数均少于术前,轻度异常患者例数多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术后13例(81.25%)异常EEG得到改善,3例(18.75%)变化不大;患者术前FIM评分低于术后评分(P<0.05),且14例患者术后FIM评分均高于术前。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癫痫合并脑积水的患者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可以促进脑电图及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癫痫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下载PDF
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叶宇 贾军 +3 位作者 石小峰 尹夕龙 欧阳锡华 陈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可行性,以减少CVS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方法 3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同时栓塞治疗术后保留动脉鞘,利... 目的探讨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可行性,以减少CVS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方法 33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同时栓塞治疗术后保留动脉鞘,利用单弯导管分别经双侧颈内动脉灌注尼莫地平,总量20mg,持续20h。对照组16例常规静脉及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利用TCD探测2组患者栓塞术前及术后1d、3d、7d、14d5个时间点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以了解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 2组病人在术后1d、3d、7d探测的Vm-MCA具有显著差异,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治疗组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Hunt-Hess分级Ⅲ级、Ⅳ级,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症患者,经动脉局部灌注尼莫地平对降低aSAH后CVS的发生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局部灌注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宇 李颖 +3 位作者 贾军 仪立志 黄凯雄 欧阳锡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救治措施。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9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救治措施。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9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11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导致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针对不同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膨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诊锥颅血肿抽吸术结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凯雄 贾军 +3 位作者 仪立志 叶宇 欧阳锡华 孔文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锥颅血肿抽吸术结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病人,其中23例在病房抢救室做开颅手术前准备的同时,紧急行床边锥颅血肿抽吸减压术后急诊送手术室开... 目的探讨急诊锥颅血肿抽吸术结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病人,其中23例在病房抢救室做开颅手术前准备的同时,紧急行床边锥颅血肿抽吸减压术后急诊送手术室开颅血肿清除。其余25例在病房抢救室做好开颅手术前准备后直接送手术室开颅血肿清除。结果23例在床边行锥颅血肿抽吸减压术的病人预后明显优于25例直接送手术室开颅血肿清除的病人。结论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病人,在床边紧急行锥颅血肿抽吸减压术,能明显提高病人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颅血肿抽吸术 急性硬膜外血肿 脑疝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破裂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委 叶宇 +4 位作者 欧阳锡华 仪立志 刘政委 黄理金 石小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前交通破裂微小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16例均栓塞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术后GOS评分5分12...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前交通破裂微小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16例均栓塞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术后GOS评分5分12例,4分3例,3分1例。6~12个月DSA随访显示无复发、再出血病人,次全栓塞5例完全闭塞。结论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风险较大,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采取相应手术技巧,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利兰 叶宇 +2 位作者 欧阳锡华 陈委 张宏光 《全科护理》 2017年第18期2234-223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的护理,尤其是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重点。[方法]通过对159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病人的手术全程监测、护理,观察术中情况,尤其是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共出现并发症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的护理,尤其是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重点。[方法]通过对159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病人的手术全程监测、护理,观察术中情况,尤其是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应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共出现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11.3%,经积极抢救处理后,绝大多数症状好转,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观察,积极必要的预防措施及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引导内镜直视下颅内病变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纠智松 尹夕龙 +2 位作者 黄正贤 孔文龙 欧阳锡华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6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立体定向引导内镜直视下颅内病变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颅内病变临床诊断不明确,具有活检手术指征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传统... 目的:探讨使用立体定向引导内镜直视下颅内病变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颅内病变临床诊断不明确,具有活检手术指征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行传统立体定向活检术,内镜组行立体定向引导内镜直视下颅内病变活检术。比较两组阳性率、取样量、手术时间。结果:内镜组病理阳性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出血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内镜直视下颅内病变活检术相对传统活检术具有取材充分、出血率低、取材部位精确、术后并发症少、病理诊断阳性率高等优点,可以大大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率,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神经内镜 活检术
下载PDF
BDNF联合chABC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14
作者 周路球 娄明武 +3 位作者 欧阳锡华 黄忠群 刘政委 陈国昌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3期122-129,137,共9页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软骨素酶(ch ABC)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脊髓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ch AB... 目的探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软骨素酶(ch ABC)鞘内注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脊髓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ch ABC治疗组(C组),BDNF治疗组(D组),联合治疗组(E组),采用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法(CBS)对大鼠术后1周、2周、4周和2个月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影响,荧光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术前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均正常,术后1~2周,B、C、D、E各组CBS评分降低,但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个月,C、D、E组CBS评分逐渐降低,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不同时间点Brd U阳性细胞数目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1周,C、D、E组大鼠脊髓组织Brd U阳性细胞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第2~4周,C、D、E组Brd U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A组比较,B组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2周、4周、2个月,C、D、E组脊髓组织Nestin阳性细胞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1周,A组星形胶质细胞比例逐渐降低,神经元细胞比例逐渐升高。B组细胞3种细胞比例均较低,随着时间延长,神经元细胞比例缓慢升高,星形胶质细胞比例缓慢下降。C、D、E组脊髓受损后脊髓受损后4周~2个月,C、D、E组神经元比例逐渐升高,星形胶质细胞逐渐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ch ABC鞘内注射后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感觉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与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神经元细胞的分化有关,但两者联合后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软骨素酶
下载PDF
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理金 文军 +7 位作者 黄伟佳 钟兵 张晓斌 石小峰 叶宇 欧阳锡华 陈委 纠智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DSA证实后实施了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①本组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胼周动脉瘤1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1例。②11例均被栓塞成功,其中被完全栓塞6例,次全栓塞5例,在术后3~6个月的DSA随访中,显示这5例完全闭塞。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的有9例,4分的有1例,死亡1例。无技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3~6个月DSA随访6例,MRA随访2例,电话随访2例。有影像资料的随访病例显示,动脉瘤均被完全闭塞;电话随访患者GOS均为5分,无再出血。结论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前循环微小动脉瘤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微小动脉瘤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源泉 徐大伟 +2 位作者 许瑞环 贾军 欧阳锡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0例,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持续1~7 d;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0例,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持续1~7 d;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血电解质等治疗;对照组20例,除未应用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相同;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第1、3、7 d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及CD4/CD8阳性细胞比值,两组间进行比较。伤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伤后第1、3、7 d T细胞亚群无统计学差异;预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不会加重T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T细胞亚群 预后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9例救治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17
作者 欧阳锡华 贾军 +1 位作者 刘政委 彭文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救治过程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且统计,出院时按GOS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根据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判定疗效:存活44例,经4至12个月随访,恢复良... 目的总结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救治过程和效果进行记录并且统计,出院时按GOS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根据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判定疗效:存活44例,经4至12个月随访,恢复良好2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0例,死亡5例。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损伤程度不一致,低血压发生率高,通过积极治疗,预后较成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脑损伤 治疗 体会
下载PDF
深圳市“无名氏”患者的救治管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委 欧阳锡华 +2 位作者 尹夕龙 贾军 石小峰 《现代医院》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无名氏"患者的特点,总结其救治管理经验。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11年9月深圳市龙岗区六家医院520例"无名氏"患者资料,分析在救治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经费、人员、伦理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 &qu... 目的分析"无名氏"患者的特点,总结其救治管理经验。方法统计2007年1月~2011年9月深圳市龙岗区六家医院520例"无名氏"患者资料,分析在救治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经费、人员、伦理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 "无名氏"患者多因交通意外、治安事件、突发心脑血管病入院,绝大多数为外来农民工,病死率15.23%,残疾率36.18%。结论早期积极的治疗是降低这类患者病死率的关键环节,我们呼吁社会、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氏”病人 救治 管理
下载PDF
NT-proBNP指导下调整苯那普利剂量对慢性心衰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文君 贺献芝 +2 位作者 钟庆华 刘淑意 欧阳锡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467-468,471,共3页
[目的]探讨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数值调整苯那普利剂量与以患者临床症状调整苯那普利靶剂量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分为两组:NT-proBNP指导组(A... [目的]探讨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数值调整苯那普利剂量与以患者临床症状调整苯那普利靶剂量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分为两组:NT-proBNP指导组(A组)和症状指导组(B组),A组以组中NT-proBNP水平中位数为目标,以NT-proBNP〈300 pg/L为最终目标调整剂量,B组以传统症状调整药物至靶剂量,15个月后复查NT-proBNP以及对其再住院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较B组明显下降,A组再住院率亦比B组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T-proBNP水平指导下调整苯那普利剂量比传统的根据患者症状调整苯那普利至靶剂量更具有客观性,对改善慢性心衰以及减少再住院率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苯丙氮卓类/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水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政委 孔文龙 +7 位作者 石小峰 尹夕龙 贾军 仪立志 周路球 欧阳锡华 纠智松 陈国昌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其中23例术后腰大池置管或脑室置管外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22例术后间断腰穿治疗,所有的4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动脉瘤性SAH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其中23例术后腰大池置管或脑室置管外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22例术后间断腰穿治疗,所有的45例患者均常规尼莫地平治疗。此45例患者和对照组10例患者均收集治疗后1~3 d、5~7 d、9~11 d、13~15 d的脑脊液标本,对脑脊液IL-6水平进行动态测定,并观察其疗效和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IL-6显著高于正常脑脊液水平,5~7 d达高峰值,发病后不同时期各均值变化明显(P<0.05),IL-6的升高与病情轻重和出血量及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的关系,早期的脑脊液引流治疗可使IL-6水平下降趋势明显。结论 IL-6可作为观察病情及脑血管痉挛的指标,早期检测脑脊液中IL-6水平可为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试验证实早期血性脑脊液外引流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痉挛 颅内 脑脊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