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武彤彤 胡维维 +1 位作者 杨清绪 赖日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1-7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nFH)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AnFH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AnFH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7~60岁,中位年龄23.5岁;病变位于下肢4... 目的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ngiomatoid fibrous histiocytoma,AnFH)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AnFH进行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AnFH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7~60岁,中位年龄23.5岁;病变位于下肢4例,上肢1例,背部1例。肿瘤直径0.8~3.5 cm,切面灰白色、灰红棕色,5例见小囊腔,囊内含血性,呈血肿样或血管瘤样。镜下见细胞样细胞和肌样细胞呈结节状增生,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核椭圆,空泡状,分化好;假血管瘤样腔隙,囊腔内充满红细胞,但囊壁缺乏血管内皮细胞;瘤结外围被致密纤维组织包绕,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偶见具有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形成。免疫表型:vimentin阳性,5例desmin、CD99和CD68阳性,2例EMA阳性,而CK、S-100蛋白、CD34、Myogenin、HMB-45、CD21、CD23和CD35均阴性。4例随访6个月~4年,仅1例复发,未发生转移,患者均健在。结论AnFH为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理诊断时若形态缺乏扩张的假血管样腔隙时易与其他肿瘤混淆,如动脉瘤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淋巴结转移性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等。熟悉其形态特征,对避免误诊为其它类似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组织细胞瘤 血管瘤样 病理学 外科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彤彤 吴春莲 +2 位作者 杨清绪 蔡方 张发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观察5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特征。免疫组化采用SP法。检测用抗体包括vimentin、actin、a-SMA、MSA、CD117...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生物学行为特点。方法观察5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文献,探讨其生物学行为特征。免疫组化采用SP法。检测用抗体包括vimentin、actin、a-SMA、MSA、CD117、CD34、CK、Syn、CgA、LCA、desmin、CD99、S-100、EMA和Ki-67。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2岁(34~65岁)。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肿物直径为0.8~5 cm(平均为2.4 cm)。巨检:肿物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实。镜检:肿瘤组织呈结节分叶状,被平滑肌细胞分隔包绕。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薄壁的血管或血窦周围排列,呈血管外皮瘤样或实性巢团状,瘤细胞核圆形,可见核仁,未见核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0~3个/50 HPF),未见病理核分裂象。1例瘤体直径5 cm者瘤细胞较密集,有局灶异型,核分裂象(1个/50 HPF),诊断为恶性潜能未定肿瘤。免疫组化:vimentin、actin、a-SMA和MSA均(+),余CD117、CD34、CK、Syn、CgA、LCA、desmin、CD99、S-100和EMA均(-),Ki-67阳性率<2%。5例均行胃肿块切除。随访8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胃血管球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与软组织血管球瘤比较,具有自身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免疫组化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彤彤 杨清绪 +3 位作者 李智 蔡方 朱淑玲 张发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4,共4页
报道2例发生在脊柱和颅内具有幼稚性特征的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CCM)患者,与经典的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不同的是2例患者肿瘤都有显示罕见的细胞核异型性、分裂活跃、坏死等原始化现象。肿瘤细胞对上皮膜抗原和Vimtine有免疫反应,MIB-1... 报道2例发生在脊柱和颅内具有幼稚性特征的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CCM)患者,与经典的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不同的是2例患者肿瘤都有显示罕见的细胞核异型性、分裂活跃、坏死等原始化现象。肿瘤细胞对上皮膜抗原和Vimtine有免疫反应,MIB-1指数高达40%。对2例患者均实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其中男性患者后3个月有局部复发和心室外侧转移。本文对脑脊膜病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进行探讨,并建议术后进行辅助放疗或化疗,并且在随访第1阶段每3~6个月复查磁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型脑脊膜瘤 幼稚化 复发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MMP-9与TIMP-1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彤彤 杨清绪 朱淑玲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对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TIMP-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MP-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对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MP-9、TIMP-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MP-9、TIM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和75.0%;随着肿瘤浸润程度的加深,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5,P<0.05);TIMP-1在高分化组(Ⅰ~Ⅱ级)及临床早期(Ⅰ~Ⅱ期)病例食管癌的表达(34.1%),明显高于低分化组(Ⅲ~Ⅳ级)及临床晚期(Ⅲ~Ⅳ期)病例的表达(10.8%)(x2=9.46,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P<0.05);MMP-9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49,P<0.05),TIMP-1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7,P<0.05)。结论MMP-9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MMP-9与TIMP-1联合检测有助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金属蛋白酶类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乳腺导管增生性疾病及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武彤彤 吴春莲 +2 位作者 罗京华 黄卓雅 杨清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蛋白(Ataxia-Telangiectasa mutated protein,ATM protein)、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skinase1,Chk2)及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 目的研究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蛋白(Ataxia-Telangiectasa mutated protein,ATM protein)、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skinase1,Chk2)及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非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癌旁正常乳腺组织(normal brease tissues adjacent to cancer,NBTA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9例导管内癌、42例非典型导管增生、56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ATM、Chk2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ATM、Chk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ATM、Chk2与P5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癌ATM、Chk2表达缺失及P53的表达增高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联合检测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及判断乳腺癌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蛋白(ATM) 检测点激酶2(Chk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整合素β_3mRNA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武彤彤 李金燕 +1 位作者 朱淑玲 赵文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1期40-41,90,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生长方式、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2例乳腺癌中整合素β3mRNA和CD34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β3mRNA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8%,在乳腺...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生长方式、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2例乳腺癌中整合素β3mRNA和CD34的表达。结果整合素β3mRNA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8%,在乳腺癌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61.8%,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31.9%,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血管数作为MVD。整合素β3mRNA阴性表达组的MVD值为(17.35±5.67),整合素β3mRNA阳性表达组的MVD值为(20.37±7.30),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阴性表达组的MVD值为(17.14±5.78),CD34阳性表达组的MVD值为(21.27±7.14),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癌中的整合素β3mRNA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ER、PR无相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MVD表达与整合素β3mRNA表达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整合素β3mRNA 转移 微血管形成
下载PDF
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表达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清绪 邵春奎 +5 位作者 冯智英 黄本强 韩安家 熊敏 赵文丽 武彤彤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2例甲状腺癌(30例典型乳头状癌、22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型癌)和44例良性甲... 目的探讨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以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62例甲状腺癌(30例典型乳头状癌、22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型癌)和44例良性甲状腺病变(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甲状腺腺瘤和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CK19和TPO的表达。结果CK19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率为96.8%,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极少表达或小灶性弱表达,表达率为4.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TPO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率为100%,在甲状腺癌中极少表达或小灶性表达,表达率为3.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19和TPO在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疾病/诊断 角蛋白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miR-138靶向调控SIRT1表达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卓雅 缪伟贤 +2 位作者 王晓冰 朱淑玲 武彤彤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38(miRNA-138)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膀胱癌细胞T24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138的表达水平。将T24细胞分为3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138(miRNA-138)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膀胱癌细胞T24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138的表达水平。将T24细胞分为3组:未转染组、miR-138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片段)和miR-138转染组(转染miR-138mimics)。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38与SIRT1间的靶向关系。结果膀胱癌T24细胞中miR-138的表达量为0.57±0.19,低于SV-HUC-1细胞的1.00±0.26(P<0.05)。miR-138转染组的miR-138表达量为2.59±0.67,高于未转染组的1.00±0.36和miR-138对照组的1.08±0.49(P<0.05)。miR-138转染组T24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miR-138对照组(P<0.05)。转染48 h后,miR-138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9.8±1.9)%,高于未转染组的(5.8±1.2)%和miR-138对照组的(7.7±0.9)%(P<0.05)。miR-138转染组SIRT1的相对表达量为0.59±0.22,低于未转染组的1.00±0.35和miR-138对照组的1.20±0.42(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SIRT1是miR-138的直接作用靶点。结论 miR-138在膀胱癌细胞中低表达,可能通过靶向SIRT1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微小RNA-138(miR-138)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胃癌病人血清β_2-微球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蔡方 赵文丽 武彤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255-125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含量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A)检测62例胃癌病人、30例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病人以及3例正常健康人血清β2-MG含量。...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含量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A)检测62例胃癌病人、30例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病人以及3例正常健康人血清β2-MG含量。动态检测胃癌手术前后β2-MG含量变化。结果:胃癌病人血清中β2-M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和慢性胃炎伴HP组(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β2-MG含量增高者,术后含量明显降低(P<0.05);有转移复发时,其含量又升高。结论:检测血清β2-MG含量变化在胃癌早期诊断以及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β1-微球蛋白 辅助诊断 复发
下载PDF
印片细胞学联合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淑玲 武彤彤 +1 位作者 方勤 杨清绪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术中,印片细胞学(TIC)与快速免疫组化(RIHC)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89例乳腺癌患者,共281枚SLN,在SLNB中行TIC和(或)RIHC检测。RIHC检查以广谱细胞角蛋白19(pan-cy...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术中,印片细胞学(TIC)与快速免疫组化(RIHC)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价值。方法:选择89例乳腺癌患者,共281枚SLN,在SLNB中行TIC和(或)RIHC检测。RIHC检查以广谱细胞角蛋白19(pan-cytokeratin 19,pan-CK19)为指标。以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对照,分析单独TIC和TIC联合RIHC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阳性检出率、敏感度、准确率、假阴性率。结果:TIC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阳性检出率为25.8%(23/89),TIC联合RIHC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阳性检出率为36.0%(3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及RIHC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特异度均为100.0%。单独TIC检查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敏感度为69.7%(23/33),TIC联合RIHC检查的敏感度为97.0%(3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TIC检查诊断乳腺癌SLN转移的假阴性率为30.3%(10/33),TIC联合RIHC检查的假阴性率为3.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癌SLNB中联合应用TIC和RIHC检查能提高乳腺癌SLN转移的检出率、敏感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印片细胞学 快速免疫组化
下载PDF
探讨胸腹水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细胞块的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淑玲 杨清绪 +1 位作者 武彤彤 吴惠如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腹水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细胞块的方法。方法 200份(200例患者)行胸腹水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的剩余标本,根据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细胞块试剂盒法处理后制作石蜡细胞块,B组采用蛋清液作... 目的探讨胸腹水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制作细胞块的方法。方法 200份(200例患者)行胸腹水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的剩余标本,根据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A组与B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细胞块试剂盒法处理后制作石蜡细胞块,B组采用蛋清液作为支架法处理后制作石蜡细胞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制成的细胞切片上的恶性细胞检出率、细胞分布状况和形态特征,并初步比较细胞块和组织块免疫化学染色效果。结果 200例行胸腹水TCT检测患者恶性细胞检出率为16.0%(32/200),其剩余标本经细胞块法检测出的总恶性细胞检出率为45.5%(91/200),其中A组恶性细胞检出率53.0%(53/100)高于B组38.0%(3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块试剂盒与蛋清液作为支架方法比较,前者可提高胸腹水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的恶性细胞检出率,同时可用于免疫细胞化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水液基细胞学 剩余标本 细胞块
下载PDF
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淑玲 武彤彤 +1 位作者 吴惠如 杨清绪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方法用8%硝酸分别于微波、光波及光波+微波组合Ⅰ、光波+微波组合Ⅱ的条件下对骨组织进行脱钙,并将室温(20℃)条件下脱钙的骨组织作为对照组,运用链霉菌素卵白素... 目的分析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方法用8%硝酸分别于微波、光波及光波+微波组合Ⅰ、光波+微波组合Ⅱ的条件下对骨组织进行脱钙,并将室温(20℃)条件下脱钙的骨组织作为对照组,运用链霉菌素卵白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并对其染色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波、光波、光波+微波组合Ⅰ及光波+微波组合Ⅱ的脱钙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光波+微波组合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显著优于微波、光波(P<0.05);但微波与光波之间、光波+微波组合Ⅰ与光波+微波组合Ⅱ之间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波+微波组合脱钙时间要明显短于微波、光波及室温脱钙,且具有良好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条件 骨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抗原性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春莲 武彤彤 +1 位作者 蔡方 杨清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中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8例乳腺增生组织(其中20例普通型增生,8例非典型增生)、8例导管内癌、98例浸润性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恶性病变中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8例乳腺增生组织(其中20例普通型增生,8例非典型增生)、8例导管内癌、98例浸润性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结果非典型增生上皮和导管内癌的Survivin水平高于正常乳腺腺上皮(P<0.01);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Survivin表达率为49.0%高于正常乳腺腺上皮(P<0.05);与增生的乳腺组织和导管内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浸润性癌中的Survivin表达与分级、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ER、PR无关。结论 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不同表达,提示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凋亡蛋白 乳腺癌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14
作者 杨清绪 韩安家 +2 位作者 熊敏 武彤彤 吴惠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 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进一步探讨 HPV 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HC)SP 法及原位杂交(ISH)法对76例慢性宫颈炎(CC)、8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 【目的】观察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 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进一步探讨 HPV 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HC)SP 法及原位杂交(ISH)法对76例慢性宫颈炎(CC)、8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8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ICC)的活检组织分别行 BCL-2蛋白表达及 HPV 检测的研究。【结果】浸润性子宫颈癌组及 CIN 组中的 HPV 感染率和 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HPV 阳性的61例 CIN 中 BCL-2蛋白表达36例,阳性率为59.0%;HPV 阳性的67例浸润性子宫颈癌 BCL-2蛋白表达49例,阳性率为73.1%,而119例 HPV 阴性者 BCL-2蛋白表达26例,阳性率21.8%,3者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子宫颈癌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增高,进一步探证 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且 BCL-2蛋白的表达可能是 HPV 致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 BCL-2蛋白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法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武彤彤 何清莲 +2 位作者 蔡方 许萍榕 朱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63-466,共4页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由肿瘤原发或转移灶自发脱落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CTCs在体内微环境调控下可发生间质上皮转变,又转变成具有上皮细胞表型的肿瘤细胞,重新获得上皮细胞特征并形成新的转移灶。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中,CTCs的计...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由肿瘤原发或转移灶自发脱落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CTCs在体内微环境调控下可发生间质上皮转变,又转变成具有上皮细胞表型的肿瘤细胞,重新获得上皮细胞特征并形成新的转移灶。研究表明,在结直肠癌中,CTCs的计数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肝转移、肿瘤生物学标记物、KRAS基因突变等临床病理特点显著相关。该文综述了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结直肠癌 转移
下载PDF
论亲情的缺失对张爱玲文本创作的影响
16
作者 武彤彤 徐继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期182-183,共2页
一个作家作为感情充沛的个体,他的生活方式和感情观念必然会投射于其文本创作之中。所以不可否认一个作家所经历的生活和情感对其文本创作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张爱玲的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翘楚,其成功刻画的很多人物及她笔... 一个作家作为感情充沛的个体,他的生活方式和感情观念必然会投射于其文本创作之中。所以不可否认一个作家所经历的生活和情感对其文本创作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张爱玲的小说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翘楚,其成功刻画的很多人物及她笔下的人生都与她童年时期亲情的缺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张爱玲的文本创作为例,从她的冷酷亲情观中来挖掘亲情的缺失对作家文本创作的深远影响。并通过分析张爱玲的亲情缺失在其文本创作中的折射和轨迹来论证亲情的缺失对其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文本创作 亲情缺失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方 赵勇 +2 位作者 武彤彤 裴小娟 赵文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06年第3期261-262,26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胃癌及相应的正常胃组织中VEGF-C表达情况,并于光镜下进行巨噬细胞计数;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检测TAMs内V...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浸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1例胃癌及相应的正常胃组织中VEGF-C表达情况,并于光镜下进行巨噬细胞计数;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检测TAMs内VEGF-C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表达高于正常胃组织(表达率分别为74.5%、23.5%,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强于无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83.3%、53.3%,P<0.05)。VEGF-C表达阳性的巨噬细胞占总巨噬细胞数的18.0%,VEGF-C表达与TAMs表达呈正相关(γ=0.74,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瘤细胞及TAMs均可以分泌VEGF-C,TAMs在胃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巨噬细胞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
18
作者 李坚 温红 +5 位作者 李韶光 杨清绪 杨莉芬 武彤彤 赖林秀 吕汉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检查10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研究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肝质量越重,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越明显,并随着肝质量的增加,肝血流减少;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不同质量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和血清Ⅳ型胶原(C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质量越重,血清HA、HPCⅢ和CⅣ含量越高;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血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组织质量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及病理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组织质量 肝硬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胃重复畸形2例报道
19
作者 王倩 陈新妹 +2 位作者 武彤彤 李炳权 韩安家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62-463,共2页
胃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女性多见,成年发病甚为罕见。迄今为止,全世界报道本病约100例,2/3在生后1岁内发现。本文报道2例分别发生于男性小儿和成人的胃重复畸形,
关键词 胃畸形 病理 诊断
原文传递
金融集聚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太升 唐勇 武彤彤 《时代金融》 2019年第24期22-24,28,共4页
本文采用区位熵法对新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率衡量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来探究金融集聚对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由实证结果得... 本文采用区位熵法对新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集聚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率衡量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位根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来探究金融集聚对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由实证结果得知,银行业和证券业对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银行业处于主导地位,保险业的发展对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起抑制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区位熵 VAR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