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地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例
1
作者 武晓楠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7期25-28,共4页
2020年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启动建设,常州新校区建设将为校地双方注入新资源、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促进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实例,阐述了... 2020年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启动建设,常州新校区建设将为校地双方注入新资源、获取新动能、实现新突破,促进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建设为实例,阐述了校地融合的重要意义,从学校自身和区域特点出发,提出了校地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了校地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地融合 区域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 问题研究
下载PDF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武晓楠 赵赟博 +3 位作者 伍建宇 李琳 程刚 周美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23例,应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剂量为1000mg/m2,2次/日,连用14天,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共完成治疗87个周期,最短1周期,最...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23例,应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剂量为1000mg/m2,2次/日,连用14天,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共完成治疗87个周期,最短1周期,最长9个周期。16例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9例,进展(PD)4例,有效率18.8%,疾病控制率7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个月,中位总生存(OS)8个月,1年生存率22.7%。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大部分为Ⅰ-Ⅱ度,耐受良好。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 老年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武晓楠 赵赟博 +4 位作者 伍建宇 丁丽 艾斌 李琳 周美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5例应用贝伐单抗剂量为5mg/kg,每两周用药1次;4例为10mg/kg,每两周用药1次;2例为15mg/kg,每3周用药1次。应用贝伐...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5例应用贝伐单抗剂量为5mg/kg,每两周用药1次;4例为10mg/kg,每两周用药1次;2例为15mg/kg,每3周用药1次。应用贝伐单抗的同时联合应用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剂量为2000mg/(m2·d),共14d,每21天重复。结果 5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5例稳定,1例进展。疾病控制率为90.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个月,中位总生存15个月。与贝伐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2级高血压(27.3%),1到2级蛋白尿(36.4%),其他不良反应有口腔黏膜炎、乏力、皮下出血等。无严重出血和血栓形成以及其他3到4级的不良反应。与卡培他滨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54.6%)、腹泻(27.3%)、中性粒细胞减少(18.2%)。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近期疗效肯定,但停药后维持时间较短。总体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单抗 卡培他滨 转移性结直肠癌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晓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3期1197-1201,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通过点突变、扩增或缺失实现其蛋白功能的变化和调节其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反应性。本文着重介绍了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胆系统肿瘤、食管癌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通过点突变、扩增或缺失实现其蛋白功能的变化和调节其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反应性。本文着重介绍了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胆系统肿瘤、食管癌和胃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的突变状态及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相关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肿瘤
下载PDF
知识型员工流动原因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武晓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人才流动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合理配...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人才流动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当今和未来世界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角度出发,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流动 原因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路径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武晓楠 魏修华 刘健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2-84,共3页
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也必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以市场演进为基础,政策主导为辅助。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政策主导 市场演进
下载PDF
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基础的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旭 艾斌 +2 位作者 张萍 李琳 武晓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79-48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通过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相结合的无需助溶剂的新型紫杉醇制剂,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不可手术的晚期肺癌... 背景与目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通过将人血白蛋白与紫杉醇相结合的无需助溶剂的新型紫杉醇制剂,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进展期/不可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共50例。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30 mg/m2,第1天、第8天单药方案或者联合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观察每个周期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总体客观有效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2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8%。在亚组分析中,鳞癌ORR为26.7%,DCR为80%,明显优于其他病理类型,但是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者两药联合的基础上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提高ORR(36.4%vs 15.4%)。四线及以上治疗患者DCR仍可达到69.2%。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但是可控制,无超敏反应及4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肺癌无论其病理类型及治疗线数均有一定疗效,对于鳞癌及与抗血管靶向治疗联合时更有优势,即使对于老年及多线治疗后的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肺癌 客观有效率 疾病控制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萍 武晓楠 +3 位作者 聂鑫 艾斌 李琳 程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06例初诊为晚期肺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06例初诊为晚期肺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EGFR基因突变特点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和初诊时转移部位等临床特征的关系,寻找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EGFR突变率为50.5%(205/406)。所有突变患者中,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占50.7%,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占43.4%,其他少见突变占5.9%。女性与男性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57.9%和43.5%(P=0.004)。不吸烟患者突变率为59.0%,有吸烟史患者为36.8%(P<0.01)。≤60岁与>60岁患者突变率分别为46.6%和53.1%(P=0.336)。初诊时,有脑转移患者突变率为61.9%,无脑转移患者为48.4%(P=0.049);有恶性胸腔积液和无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突变率分别为57.1%和47.3%(P=0.041);有骨转移和无骨转移患者突变率分别为53.1%和49.0%(P=0.43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吸烟、有脑转移和有恶性胸腔积液是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吸烟、有脑转移和有恶性胸腔积液是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肺肿瘤/病理学 基因扩增 突变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遗传学 胸腔积液 腺癌/诊断 腺癌/病理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控制器 被引量:6
9
作者 武晓楠 段元锋 樊可清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5期32-37,共6页
磁流变阻尼器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以及大型土木结构的振动控制。鉴于电流控制器在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中起着调节磁场的重要作用,发明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集成电路的电流控制器。通过对一商业化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 磁流变阻尼器已经成功应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以及大型土木结构的振动控制。鉴于电流控制器在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中起着调节磁场的重要作用,发明了一种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集成电路的电流控制器。通过对一商业化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性能测试显示,改变控制电压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电流可实现0.15~2.01A连续输出,且与输出电流呈现高度的线性关系,具有响应速度快、输出电流精度高、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所发明的电流控制器可以应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压控电流源 脉宽调制 电流控制器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可行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子瑾 张萍 +2 位作者 武晓楠 李琳 程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厄洛替尼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 目的评价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厄洛替尼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厄洛替尼用于既往吉非替尼控制后失败的晚期肺腺癌有效率0%,疾病控制率75%(9/12),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80d(6.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831d(27.7个月)。结论对于既往吉非替尼有效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失败后,厄洛替尼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
下载PDF
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晖 武晓楠 +1 位作者 丁丽 李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与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TATA盒区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30例,提取外周血中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TA盒区域中TA序列重复次... 目的:研究应用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与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TATA盒区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30例,提取外周血中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TA盒区域中TA序列重复次数;对其中应用伊立替康治疗的23例患者观察相关不良反应,统计分析TA6/TA6、TA6/TA7、TA7/TA7基因型的出现频率及与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30例中共检测到UGT1A1纯合子TA6/TA6 23例(76.7%),杂合子TA6/TA7 7例(23.3%),未发现纯合子TA7/TA7型患者。应用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中杂合子TA6/TA7的Ⅲ-Ⅳ级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纯合子TA6/TA6患者(50%vs 6.3%,P<0.05),UGT1A1基因多态性与血液系统毒性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UGT1A1基因型的检测对伊立替康相关的肠道不良反应有一定预测作用,可为临床制定化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UGT1A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80岁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萍 武晓楠 +3 位作者 艾斌 聂鑫 李琳 程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38-539,共2页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肺癌患者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已有的关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选择的多数是80岁以下的患者,80岁及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往往相对低下,合并症较多,为了更多了...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肺癌患者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已有的关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研究,选择的多数是80岁以下的患者,80岁及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脏器功能往往相对低下,合并症较多,为了更多了解这部分患者化疗的疗效及耐受性,本文分析了80岁及以上有较好体力状态和脏器功能,无EGFR基因突变或基因突变不详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单药化疗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患者 单药化疗 临床观察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脏器功能 基因突变 癌发病率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征 武晓楠 +3 位作者 穆新林 贺青 苏希来 刘东戈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方法:收集21例NSCLC患者胸水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将胸水中细胞包埋,制成蜡块;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应用PCR-LIS-SSCP及直接测序...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水标本中癌细胞EGFR基因TK区突变。方法:收集21例NSCLC患者胸水标本,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将胸水中细胞包埋,制成蜡块;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EGFR基因18-21号外显子;应用PCR-LIS-SSCP及直接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TK区突变。结果:21例NSCLC患者胸水癌细胞标本,19例为腺癌,1例为腺鳞癌,1例为大细胞癌;9例患者存在EGFR基因TK区突变,均为腺癌,突变率为42.9%(9/21),腺癌患者突变率为47.4%(9/19);9例患者中8例接受TKIs治疗,疗效评价为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5例出现TKIs耐药,疾病进展TTP(疾病进展时间)为4~17个月不等。应用TKIs治疗前后对比胸水及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2例出现获得性突变。结论:NSCLC胸水标本与文献报道的癌组织中EGFR基因TK区突变率基本相同;胸水标本中检测肿瘤细胞基因突变的方法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胸水 突变 耐药
下载PDF
用MAPs制备新肿瘤相关基因1 A6/DRIM的多克隆抗体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莹莹 武晓楠 +4 位作者 杜晓娟 宁涛 李宁 朱军 柯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 :获得 1A6 /DRIM的N端特异性抗体并对其在细胞内的定位进行分析。方法 :针对 1A6 /DRIM的N端多肽用多通道同步固相全自动合成系统合成 ,以无免疫原性的赖氨酸结构为核心偶联 ,将此多聚抗原肽 (mutipleantigenicpeptides,MAPs)免疫... 目的 :获得 1A6 /DRIM的N端特异性抗体并对其在细胞内的定位进行分析。方法 :针对 1A6 /DRIM的N端多肽用多通道同步固相全自动合成系统合成 ,以无免疫原性的赖氨酸结构为核心偶联 ,将此多聚抗原肽 (mutipleantigenicpeptides,MAPs)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从免疫兔血清中获得 1A6 /DRIM的多克隆抗体。结果 :用WesternBlot技术证明了 1A6 /DRIM的N端抗体 ,与C端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识别相同的 1A6 /DRIM基因表达的 31 0 0 0 0蛋白条带 ,经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的方法初步证实 1A6 /DRIM在多种胃癌细胞系、乳腺癌细胞系以及肝癌细胞系中表达 ,免疫荧光显示 1A6 /DRIM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结论 :对于用谷胱苷肽巯基转移酶 (Glutathion S transferase ,GST)融合蛋白方法不能诱导表达的蛋白 ,可利用合成MAPs制备抗原的方法获得抗体。本研究用此方法制备的抗体特异性识别 1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S 肿瘤基因 1A6/DRIM 多克隆抗体 赖氨酸结构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积液肿瘤细胞EGFR基因突变检测及其在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丽 张萍 +2 位作者 武晓楠 程刚 周美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利用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19、20及21外显子的突变,了解EGFR的突变率以及与表皮生...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利用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19、20及21外显子的突变,了解EGFR的突变率以及与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factor inhibitors,EGFR-TKIs)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3例晚期NSCLC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经反复离心后取沉淀细胞行石蜡包埋,巢式PCR法扩增EGFR 19、20及21外显子,取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及分析。结果 23例NSCLC患者中8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8%。其中4例为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2例为外显子21的点突变,2例患者检测到复合突变。EGFR突变在不吸烟者(7/12,58%)高于吸烟者(1/11,9%)(P<0.05),EGFR突变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EGFR-TKIs治疗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与无突变的患者相比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100%vs25%,P<0.05),有突变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明显长于无突变患者(9.5月vs2.8月),但因病例数少未能进行统计学检验。结论恶性胸腔积液可以作为NSCLC患者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标本,胸腔积液肿瘤细胞EGFR基因突变主要位于外显子19及21,外显子19主要为缺失突变,外显子21主要为点突变。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疗效好于无突变患者,EGFR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是否接受TKI治疗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胸腔积液 恶性 基因
下载PDF
869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萍 李琳 +3 位作者 聂鑫 张子瑾 武晓楠 程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869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激素受体状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0~49岁和50~59岁两组病例所占百分...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869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激素受体状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0~49岁和50~59岁两组病例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31.1%和24.7%。组织学类型以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最多,占80.2%(697/869)。诊断时Ⅰ~Ⅱ期占80.1%(696/869),其中发病时无淋巴结转移者占60.4%。本组ER阳性者占66.9%(581/869),PR阳性者占69.5%(604/869),HER-2阳性者占39.7%(345/869)。ER、PR表达与发病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05),HER-2表达与乳腺癌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病年龄较以往提前,早期乳腺癌可行保乳手术,受体阳性患者比例高,可采用内分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晖 武晓楠 李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978-980,共3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紫杉醇175mg/m2,d1;卡铂AUC-5,d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注... 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加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6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紫杉醇175mg/m2,d1;卡铂AUC-5,d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注射液,于化疗前3天开始应用榄香烯注射液500mg,连续使用14天,为一个周期。所有患者每周期评价毒副作用,接受2周期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即(CR+PR)分别为61.3%、4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末梢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能增加紫杉醇加卡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注射液 紫杉醇 卡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中免疫相关调节因子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敏 李琳 +3 位作者 王晖 王征 武晓楠 李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特点。方法分析4例LELGC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肿瘤石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CD4、CD8、CD20、Foxp3、PD-... 目的分析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特点。方法分析4例LELGC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肿瘤石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CD4、CD8、CD20、Foxp3、PD-1、PD-L1,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RNA(EBER)。结果 4例肿瘤组织EBER均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CD8阳性细胞为主。所有病例中PD-L1均高表达,其中2例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为主,另2例以肿瘤细胞表达为主。结论 LELGC肿瘤微环境具有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丰富、PD-L1高表达等特点。PD-1/PD-L1抑制剂或许是治疗LELGC的一个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分子-1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
下载PDF
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旭 武晓楠 +5 位作者 丁丽 李琳 李元明 别志欣 胡雪晴 艾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女性肺癌患者123例,收集其年龄、吸烟史、首发症状、病理类型、分期、手术、放疗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变量Cox回归... 目的探讨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女性肺癌患者123例,收集其年龄、吸烟史、首发症状、病理类型、分期、手术、放疗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123例女性肺癌患者中位年龄64岁,生存期1-271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单因素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否接受肺癌根治术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EGFR-TKI治疗(HR分别为0.488、0.372、0.605,P均〈0.05)与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有关。结论临床分期、是否接受肺癌根治术及治疗过程中是否使用EGFR-TKI是女性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癌根治术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