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1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抗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原文传递
射干止咳胶囊对咳嗽豚鼠的镇咳作用
2
作者 孟莉 甘雨 +6 位作者 张宏 乔敏 武晓琳 刘禾 包玉龙 张颖 李国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22-2725,共4页
目的研究射干止咳胶囊对咳嗽豚鼠的镇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枸橼酸钠引咳实验,考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5、10 min内咳嗽次数的影响;采用辣椒素刺激引咳实验,考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并测定豚... 目的研究射干止咳胶囊对咳嗽豚鼠的镇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枸橼酸钠引咳实验,考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5、10 min内咳嗽次数的影响;采用辣椒素刺激引咳实验,考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并测定豚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P物质水平,探究其止咳作用机理;采用烟熏诱导慢性支气管豚鼠模型,考察射干止咳胶囊的镇咳作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0.026、0.052、0.104 g/kg)能够延长枸橼酸、辣椒素所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P<0.05,P<0.01),减少咳嗽次数(P<0.05,P<0.01),抑制豚鼠P物质的释放(P<0.01);射干止咳胶囊中剂量组(0.052 g/kg)可延长烟熏豚鼠潜伏期(P<0.05),降低咳嗽次数(P<0.01),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0.026、0.052、0.104 g/kg)均能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P<0.05,P<0.01)。结论射干止咳胶囊具有镇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物质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枸橼酸钠 辣椒素 烟熏 镇咳 炎症因子 P物质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镇咳作用及对RARs受体、HA、5-HT的影响
3
作者 甘雨 李国信 +7 位作者 陈贺 包玉龙 张宏 孟莉 乔敏 朱竟赫 武晓琳 马跃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04-3310,共7页
目的探讨射干止咳胶囊镇咳作用部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镇咳作用的量效关系;采用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中枢性镇咳作用;采用机械刺激致辣椒素脱敏豚鼠咳嗽模型,... 目的探讨射干止咳胶囊镇咳作用部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镇咳作用的量效关系;采用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中枢性镇咳作用;采用机械刺激致辣椒素脱敏豚鼠咳嗽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外周性镇咳作用;采用烟熏建立豚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组胺(H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结果射干止咳胶囊在43.00、86.00、172.00 mg提取物·kg^(-1)剂量下具有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的作用(P<0.05或P<0.01)。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 min、60 min时,均无明显抑制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引咳作用。射干止咳胶囊低剂量组在给药60 min,中剂量组在给药30 min,高剂量组在给药30 min、60 min时可显著抑制机械刺激所致的辣椒素脱敏豚鼠咳嗽(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豚鼠血清中HA含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射干止咳胶囊高剂量组豚鼠血清5-HT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射干止咳胶囊的镇咳作用部位不在中枢,其外周性镇咳作用与抑制RARs受体有关,同时HA、5-HT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射干止咳胶囊 作用机制 组胺 5-羟色胺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包玉龙 朱竟赫 +3 位作者 范英兰 武晓琳 刘禾 李国信 《实验动物科学》 2023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影响。方法选择7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30.00 mg、60.00 mg、120.00 mg提取物/kg)、中阳及西阳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 目的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影响。方法选择7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30.00 mg、60.00 mg、120.00 mg提取物/kg)、中阳及西阳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7 d,实验第5天灌胃给药后1 h,除空白组外,将其他各组大鼠气管内滴注LPS(5 mg/kg)制作ALI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滴注相同剂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48 h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取全肺,称重计算肺指数,取大鼠左肺组织测肺湿/干质量比,取右肺中叶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30.00 mg、60.00 mg、120.00 mg提取物/kg)IL-1β、TNF-α含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肺指数、大鼠肺湿/干质量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渗出、肺泡损伤破坏程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射干止咳胶囊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肺水肿及抑制炎性因子合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炎性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悬浮液显现技术应用于潜手印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泽莹 姚坤满 +1 位作者 武晓琳 张鸿雁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潜手印显现技术对案件侦破和司法鉴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客体表面的潜手印特点,需使用不同的显现技术,如悬浮液显现技术主要用于陈旧、潮湿或粘性的客体表面,而基于新兴纳米颗粒的悬浮液显现技术还因具备优异的灵敏度、信噪比、选择... 潜手印显现技术对案件侦破和司法鉴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客体表面的潜手印特点,需使用不同的显现技术,如悬浮液显现技术主要用于陈旧、潮湿或粘性的客体表面,而基于新兴纳米颗粒的悬浮液显现技术还因具备优异的灵敏度、信噪比、选择性等显现性能,日益受到重视。简要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传统小颗粒悬浮液显现技术,较为详细地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新兴纳米颗粒(如量子点、碳纳米点、稀土发光材料、纳米氧化物等)在手印显现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概述了悬浮液显现技术的操作方法,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其在法庭科学、公安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液 潜手印显现 纳米颗粒 浸显法 滴显法 喷显法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铜显现潜在手印的综合化学实验
6
作者 姚坤满 李泽莹 +1 位作者 武晓琳 莫冬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设计了一种利用手印油脂的绝缘性,使用电化学沉积法显现金属表面上潜在手印的综合化学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密度和电荷量对手印显现效果的影响,使用ImageJ软件测出纹线的灰度值分布用于评价显现质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 设计了一种利用手印油脂的绝缘性,使用电化学沉积法显现金属表面上潜在手印的综合化学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密度和电荷量对手印显现效果的影响,使用ImageJ软件测出纹线的灰度值分布用于评价显现质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沉积层的结构和元素组成。该实验采用以电化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供指导和点拨,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高素质的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实现科技兴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电化学 手印显现 刑事科学技术 创新思维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武晓琳 赵亚楠 +2 位作者 王丽波 周世平 杨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不同的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以信号通路为中心调控细胞因子和异常免疫反应与IBD的进展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炎症性肠病中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与IBD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有望为IBD的早期诊... 不同的信号通路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以信号通路为中心调控细胞因子和异常免疫反应与IBD的进展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炎症性肠病中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与IBD的发病机制关系密切,有望为IBD的早期诊断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信号通路 紧密连接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测距的蒙特卡罗盒移动节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武晓琳 单志龙 +1 位作者 曹树林 曹楚裙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6-920,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以蒙特卡罗为基础的移动节点定位算法在采样效率和定位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的蒙特卡罗盒定位(MCB)算法。通过对RSSI测距信息分区间管理来加强过滤条件,提高定位精度;同时...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以蒙特卡罗为基础的移动节点定位算法在采样效率和定位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的蒙特卡罗盒定位(MCB)算法。通过对RSSI测距信息分区间管理来加强过滤条件,提高定位精度;同时采样阶段利用已满足过滤条件的样本点生成更有效的样本,从而提高采样效率;最后通过牛顿插值法预测节点运动轨迹,样本点与未知节点运动轨迹越接近则其权值越大,据此对样本点进行加权处理得到节点的最佳估计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在不同的锚节点密度、通信半径、运动速度等情况下均表现出良好性能,且定位精度与同等条件下的蒙特卡罗盒算法相比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定位 蒙特卡罗盒定位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运动预测
下载PDF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claudin-1、-2、-4表达改变 被引量:4
9
作者 武晓琳 赵春燕 +2 位作者 江海洋 范聪聪 王丽波 《胃肠病学》 2017年第10期599-603,共5页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大量研究表明,UC肠黏膜损伤与紧密连接蛋白改变有关。目的:探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claudin-1、-2、-4的表达。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大鼠...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大量研究表明,UC肠黏膜损伤与紧密连接蛋白改变有关。目的:探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中claudin-1、-2、-4的表达。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大鼠7.5 mg/m L恶唑酮灌肠制备实验性结肠炎模型,以等量0.9%NaCl溶液灌肠作为正常对照。造模7 d后,行大体评分和结肠组织学评分,以ELISA法检测血清和结肠中细胞因子TNF-α、IL-4、IL-5、IL-10含量,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4蛋白表达,实时PCR法检测claudin-1、-2、-4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大体评分和组织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结肠组织IL-4和IL-5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TNF-α和IL-1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claudin-1、-4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claudin-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2、-4的分布和表达发生改变,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有望作为U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质类 恶唑酮 结肠炎 溃疡性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山楂葛根颗粒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研究
10
作者 武晓琳 刘小虎 +1 位作者 包玉龙 刘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48-50,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山楂葛根颗粒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作用研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进而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雄性均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楂葛根颗粒低剂量组、山楂葛根颗粒中剂量组、山... 目的:通过山楂葛根颗粒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作用研究,探讨其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进而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雄性均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楂葛根颗粒低剂量组、山楂葛根颗粒中剂量组、山楂葛根颗粒高剂量组、硝酸异山梨酯组。构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2h。大鼠腹主动脉采血用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大鼠心肌组织呈现状态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进行观察,心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和AI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山楂葛根颗粒中剂量、高剂量组和硝酸异山梨酯组血清肌钙蛋白呈降低趋势,HE染色心脏病理分级变化程度显著,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显著性降低,而AIF表达减弱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山楂葛根颗粒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血清肌钙蛋白 CASPASE-3 AIF
原文传递
海地瓜多糖中蛋白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25
11
作者 宿玮 常耀光 +1 位作者 薛长湖 武晓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比较4种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来测定海参多糖中蛋白含量,建立海参多糖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氨基酸组成折算出海地瓜多糖中蛋白含量为(5.06±0.31)%,将此结果作为其他测定方法比较的标准。采用4种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Folin-酚法、BC... 比较4种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来测定海参多糖中蛋白含量,建立海参多糖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氨基酸组成折算出海地瓜多糖中蛋白含量为(5.06±0.31)%,将此结果作为其他测定方法比较的标准。采用4种常用的蛋白定量方法:Folin-酚法、BCA法、考马斯亮蓝法、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Folin-酚法、BCA法、荧光光度法测定多糖中蛋白含量分别为(4.92±0.20)%、(6.29±0.51)%、(3.88±0.25)%。考马斯亮蓝在反应中不显色,此法检测不出多糖中蛋白。经比较分析,Folin-酚法精确度高,重现性好,测定时间短,操作简便,对仪器要求低,可以准确简便地测定海地瓜多糖中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海地瓜多糖 糖胺聚糖 蛋白定量 Folin-酚法
下载PDF
阿霉素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最佳剂量的筛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包玉龙 杨瑞 +4 位作者 刘禾 武晓琳 杜佳林 李显华 夏素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63,共3页
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考察阿霉素不同注射剂量,确立造模的最佳条件。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制造大鼠肾病模型。注射阿霉素造模后,阿霉素7.5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60%,阿霉素6.5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15%,阿霉素5.5mg/kg... 建立阿霉素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考察阿霉素不同注射剂量,确立造模的最佳条件。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制造大鼠肾病模型。注射阿霉素造模后,阿霉素7.5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60%,阿霉素6.5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15%,阿霉素5.5mg/kg剂量组大鼠死亡率5%,但尿蛋白含量低于其他两组。从大鼠的死亡率、尿蛋白含量、精神状态等综合比较,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6.5mg/kg剂量能较好的复制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大鼠 肾病综合征 模型
下载PDF
安神脐贴对实验性失眠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血清GABA、N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甘雨 马进 +5 位作者 乔敏 张宏 包玉龙 武晓琳 刘小虎 焦富英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第4期45-48,55,共5页
目的探讨安神脐贴对实验性失眠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以揭示其促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大鼠失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神脐贴... 目的探讨安神脐贴对实验性失眠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以揭示其促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大鼠失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神脐贴(2.70 g/kg体质量)组和地西泮(0.90×10-3g/kg)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和自主活动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GABA、NE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神脐贴组和地西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大(P<0.05),自主活动中移动距离和速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中央区出现频率和在中央区停留时间也有所下降。经安神脐贴和地西泮治疗后,大鼠血清中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NE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安神脐贴能改善失眠大鼠一般状况,减少自主活动,其促眠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GABA分泌,减少NE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安神脐贴 自主活动 Γ-氨基丁酸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鲣鱼肝脏酶解物对高果糖大鼠的降压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玉明 武晓琳 +3 位作者 李兆杰 薛勇 王静凤 薛长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4,70,共5页
研究鲣鱼肝脏酶解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提高低值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SD大鼠按体重和血压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用高果糖饲料饲喂SD大鼠,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饲料中添加5%鲣鱼肝脏酶解物(KPLH),分别于第2周和第4周时... 研究鲣鱼肝脏酶解物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提高低值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价值。SD大鼠按体重和血压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用高果糖饲料饲喂SD大鼠,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饲料中添加5%鲣鱼肝脏酶解物(KPLH),分别于第2周和第4周时测定清醒状态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喂食4周后腹主动脉采取全血,分离血清,试剂盒测定大鼠血脂、血糖、血清脂联素、瘦素和胰岛素浓度。KPLH摄食2周后大鼠血压较模型组降低9%(P<0.05),4周后KPLH摄食大鼠血压较模型组降低15%(P<0.05)。KPLH摄食显著提高血液中脂联素浓度(169%,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恢复至正常水平(P<0.01),大鼠胰岛素抵抗性得到明显改善。血清脂联素浓度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解析表明,KPLH引起的血压升高抑制作用与脂联素升高有显著的相关性。KPLH可改善大鼠胰岛素抵抗性,提高血液中脂联素浓度,具有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肝脏酶解物 果糖 高血压 脂联素 瘦素 胰岛素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菲 甘雨 +7 位作者 包玉龙 范英兰 武晓琳 刘小虎 朱竟赫 乔敏 夏素霞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7-2021,共5页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缺血犬模型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Beagle犬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造模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对给药前和给药0 h、0.25 h、0.5 h、1 h、2 h...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心肌缺血犬模型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Beagle犬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造模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药物,对给药前和给药0 h、0.25 h、0.5 h、1 h、2 h、4 h、8 h各时间点进行生理指标采集,然后统计分析。结果:心电ST-T段明显的偏移,并伴有心率加快和血压降低,在8 h左右症状逐渐消失。给药后心率减慢,血压呈回升趋势,心电ST-T段从数据上虽无明显好转,但特征波形基本消失。结论:生脉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模型犬的心率、血压和心电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注射液 心肌缺血犬模型 心电 ST段
原文传递
转化医学路径之一——“源于实验-证于临床”的中药新药研究方法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宏 杜佳林 +12 位作者 张颖 梁茂新 甘雨 王光函 乔敏 邹桂欣 向绍杰 李显华 尤献民 范英兰 武晓琳 赵磊 李国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542-548,共7页
转化医学即通过双向转化通道,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进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医疗快速转化与应用。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旨在梳理并建立多维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理性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探讨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 转化医学即通过双向转化通道,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进而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医疗快速转化与应用。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旨在梳理并建立多维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理性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探讨基于临床试验的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的方法,确定了三种转化路径,即:源于文献-证于临床;源于临床-证于临床;源于实验-证于临床;本研究是探讨建立转化医学关键技术研究路径之一"源于实验-证于临床"的方法学,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开展了治疗便秘的中药复方药物、治疗失眠中药复方药物、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复方药物为示范,进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为候选药物的确定和向中药新药研究转化,提供临床试验资料的支撑。建立了转化医学关键技术研究路径之一"源于实验-证于临床"的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转化医学路径 源于实验-证于临床 方法学
下载PDF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范英兰 胡丽萍 +4 位作者 朱竟赫 刘禾 武晓琳 赵文婷 袁宇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第1期72-75,共4页
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是心肌缺血性疾病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概括了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常用制备方法及优缺点,为心肌缺血性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vacA多态性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江海洋 赵春燕 +4 位作者 范聪聪 铁丹丹 赵亚楠 武晓琳 王丽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毒力基因vac A的分布,分析H.pylori主要毒力基因vac A的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方法将胃黏膜标本培养分离H.pylori菌株提取DNA,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毒力基因vac A的分布,分析H.pylori主要毒力基因vac A的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方法将胃黏膜标本培养分离H.pylori菌株提取DNA,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毒力基因vac A及其亚型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H.pylori的毒力基因型vac A与胃肠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分离H.pylori 69株,标本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3组:消化性溃疡组(peptic ulcer disease,PUD)29株、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组(non-ulcer dyspepsia,NUD)29株和胃癌组(gastric cancer,GC)11株。vac A基因s1的检出率为78.3%,s2为21.7%,mixs1为14.5%。m区m1和m2检出率分别为46.4%和53.6%。i区i1和i2的检出率分别为71.0%和29.0%。vac A基因亚型组合以s1m1i1(40.6%)和s1m2i1(34.8%)为主。结论本地区分离的H.pylori vac A s1m1i1基因型引起的疾病比例较高,是胃肠疾病的优势基因型,且vac A基因亚型组合s1cm2i2在各组疾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或基因组合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毒力基因 VACA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下载PDF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甘雨 张宏 +6 位作者 乔敏 李淼 丁春晓 朱竞赫 武晓琳 范英兰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653-2656,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肺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揭示其可能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方法:采用烟熏结合卵蛋白(OVA)激发致敏的方法建立CVA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肺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揭示其可能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方法:采用烟熏结合卵蛋白(OVA)激发致敏的方法建立CVA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记录辣椒素诱咳时大鼠的咳嗽潜伏期和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NGF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N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BALF中NGF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肺组织中NGF表达减弱。结论:固本止咳平喘颗粒能明显降低CVA大鼠咳嗽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GF表达,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肺康益气颗粒对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敏 甘雨 +4 位作者 朱竟赫 秦文艳 武晓琳 范英兰 于雪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益气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为肺炎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LPS(5 mg/kg)构建AL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肺康益气颗粒低(2... 目的探讨肺康益气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为肺炎恢复期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LPS(5 mg/kg)构建AL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肺康益气颗粒低(2.7 g/kg)、中(5.4 g/kg)、高(10.8 g/kg)剂量组、六君子丸(1.62 g/kg)组和地塞米松片(1.08 mg/kg)组。给药7 d后处死动物,腹主动脉采血,EDTA抗凝管采血2 mL,测定血清中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大鼠肺组织匀浆液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 mg/kg)构建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小鼠溶血素生成和迟发超敏反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单核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TNF-α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IL-6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有明显增加的作用(P<0.05);中、高剂量组均有明显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P<0.05)。结论肺康益气颗粒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ALI大鼠肺水肿,缓解肺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对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适用于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康益气颗粒 恢复期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