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灌注VFA盐对水牛采食量及血浆某些代谢物和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武枫林 张盛友 毛鑫智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12,共4页
3头健康雄性去势水牛 ,在正常饲养 (NF)和禁食 2 4h后 (FA) 2种状态下 ,经颈静脉分别灌注 50 0mL的 2mol/L丙酸钠、 1mol/L乙酸钠和 2mol/L乙酸钠。3头正常饲养牛灌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时段经颈静脉血管瘘管采集血样 ,测定血浆... 3头健康雄性去势水牛 ,在正常饲养 (NF)和禁食 2 4h后 (FA) 2种状态下 ,经颈静脉分别灌注 50 0mL的 2mol/L丙酸钠、 1mol/L乙酸钠和 2mol/L乙酸钠。3头正常饲养牛灌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时段经颈静脉血管瘘管采集血样 ,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IGF Ⅰ及各时段采食量。NF动物灌注丙酸钠后 6h内的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灌注乙酸钠 ,低浓度在 3h和 2 4h有显著影响 (P <0 0 1 ) ,高浓度对全天的采食量均有显著影响(P <0 0 1 ,P <0 0 0 1 )。灌注后 ,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灌注丙酸钠后 ,血液葡萄糖水平低于灌注前和同期对照组的水平 ,乙酸钠对血糖无影响。灌注丙酸钠或乙酸钠后 ,血浆IGF Ⅰ水平下降 ,但差异不显著。FA动物灌注丙酸钠 ,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乙酸钠对采食没有显著影响。血浆胰岛素水平在灌注后均显著升高。灌注丙酸钠后 ,血糖水平在 6h内显著高于其他组。乙酸钠无明显影响。丙酸钠灌注后血浆IGF Ⅰ水平比灌注前上升差异显著 ,乙酸钠灌注组显著下降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灌注 水牛 采食量 VFA 胰岛素 葡萄糖 IGF-Ⅰ
下载PDF
水牛生长激素分泌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枫林 刘为民 +1 位作者 张盛友 毛鑫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对 3头年龄为 2~ 3岁的去势水牛 ,安装颈静脉血管瘘管 ,定时采血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GH的水平。结果表明 :水牛全天生长激素 (GH)分泌的脉冲频率为 1 14 3± 0 0 6次 /h ,脉冲基线为 14 4 6 7± 0 4 6ng/mL ,脉冲高度... 对 3头年龄为 2~ 3岁的去势水牛 ,安装颈静脉血管瘘管 ,定时采血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GH的水平。结果表明 :水牛全天生长激素 (GH)分泌的脉冲频率为 1 14 3± 0 0 6次 /h ,脉冲基线为 14 4 6 7± 0 4 6ng/mL ,脉冲高度为 18 719± 0 76ng/mL ,脉冲幅度为 4 2 4 7± 0 5 1ng/mL ;白天的脉冲基线显著高于夜间 ,脉冲频率、脉冲高度、脉冲幅度均高于夜间 ;春季和夏季夜间GH分泌的脉冲频率基本相同 ,其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生长激素 分泌特点 昼夜节律
下载PDF
鹅颈动脉颈神经的解剖学观察和溃变法研究
3
作者 武枫林 祝寿康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50-251,共2页
鹅颈动脉颈神经分布到颈动脉上的神经丛有两种情况:有神经节与无神经节。溃变结果表明在颈前神经节和颈交感干神经节上都出现有溃变细胞,说明颈动脉神经中至少含有由颈前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和经由颈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与节后纤维。颈动... 鹅颈动脉颈神经分布到颈动脉上的神经丛有两种情况:有神经节与无神经节。溃变结果表明在颈前神经节和颈交感干神经节上都出现有溃变细胞,说明颈动脉神经中至少含有由颈前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和经由颈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与节后纤维。颈动脉颈神经在第15~16颈椎段从两侧颈长肌缝中走出分布于皮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病 颈动脉颈神经 解剖学 溃变
下载PDF
猪大脑皮质、海马结构、梨状叶和杏仁核内leptin长形受体mRNA的分布定位 被引量:4
4
作者 雷治海 王红星 +2 位作者 武枫林 丁菲 谭湘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合成了leptin长形受体 (Ob Rb)反意和正意核酸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 5头 2~ 3月龄母猪端脑一些结构内Ob RbmRNA的分布定位。结果表明 ,猪Ob RbmRNA分布于大脑皮质、梨状叶、海马、齿状回和杏仁核。大脑皮质和梨...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合成了leptin长形受体 (Ob Rb)反意和正意核酸探针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 5头 2~ 3月龄母猪端脑一些结构内Ob RbmRNA的分布定位。结果表明 ,猪Ob RbmRNA分布于大脑皮质、梨状叶、海马、齿状回和杏仁核。大脑皮质和梨状叶内的Ob RbmRNA标记神经元主要位于第Ⅱ Ⅵ层 ,分子层偶见标记神经元。海马结构内的Ob RbmRNA标记神经元主要位于海马的锥体细胞层和齿状回的颗粒层 ,在海马的始层和齿状回的多形层偶见标记神经元 ,在海马的辐射层和腔隙层罕见标记细胞。实验结果弥补了猪端脑内Ob RbmRNA分布定位资料的空白 ,为理解leptin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Rb 基因表达 大脑皮质 海马结构 梨状叶 杏仁核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猪丘脑、小脑和延髓内Leptin长形受体mRNA的分布定位 被引量:4
5
作者 雷治海 王红星 +2 位作者 樊明欣 武枫林 施玉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0-325,共6页
目的 :研究猪丘脑、小脑和延髓内leptin长形受体 (longformleptinreceptor,Ob Rb)mRNA的分布定位 ,比较长白猪和眉山猪上述脑区内Ob RbmRNA分布的差异。方法 :原位杂交法。结果 :在丘脑内 ,Ob RbmRNA标记神经元几乎见于所有核团 ,在中... 目的 :研究猪丘脑、小脑和延髓内leptin长形受体 (longformleptinreceptor,Ob Rb)mRNA的分布定位 ,比较长白猪和眉山猪上述脑区内Ob RbmRNA分布的差异。方法 :原位杂交法。结果 :在丘脑内 ,Ob RbmRNA标记神经元几乎见于所有核团 ,在中线核、丘脑室旁核和丘脑前核内出现大量的Ob RbmRNA标记神经元 ,其余核团内Ob RbmRNA标记神经元分布较少。在小脑皮质三层中均有Ob RbmRNA标记神经元 ,以梨状神经元层和颗粒层分布较密集。在延髓下橄榄核、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舌下神经核有Ob RbmRNA标记神经元出现。结论 :猪丘脑、小脑和延髓内均有Ob RbmRNA分布 ,其分布定位在长白猪与眉山猪未见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小脑 延髓 leptin长形受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仔猪下丘脑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定位──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雷治海 周浩良 +1 位作者 武枫林 李四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5只仔猪下丘脑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znRNA主要见于下丘脑腹内侧核、穹窿周核、腹外侧核、弓状核、室旁核和室周核,此外在视交叉上核、视上核、下丘脑前区和后区偶见零散标记...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5只仔猪下丘脑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znRNA主要见于下丘脑腹内侧核、穹窿周核、腹外侧核、弓状核、室旁核和室周核,此外在视交叉上核、视上核、下丘脑前区和后区偶见零散标记细胞。本研究结果与在绵羊和豪猪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获得的结果略有不同,除与研究方法和种属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实验动物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mRNA 下丘脑 原位杂交 组织化学
下载PDF
仔猪海马结构及其周围皮质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雷治海 武枫林 +2 位作者 周浩良 李四桂 张根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5-98,共4页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5头仔猪海马结构及其周围皮质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mRNA主要分布于海马的始层和齿状回的多形层,偶见于海马的辐射层和锥体细胞层。此外,在内嗅区和海马旁回内也见到标记细胞... 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了5头仔猪海马结构及其周围皮质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mRNA主要分布于海马的始层和齿状回的多形层,偶见于海马的辐射层和锥体细胞层。此外,在内嗅区和海马旁回内也见到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海马结构 生长抑素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静脉灌注LPS对山羊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为民 武枫林 毛鑫智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共3页
用外科手术方法给山羊装置颈静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瘘管 ,4d后进行试验。试验分为 3个系列 :门静脉低剂量灌注脂多糖 (LPS) (2 0EU/kg)、颈静脉低剂量灌注LPS (2 0EU/kg)、颈静脉高剂量灌注LPS (1 50 0EU/kg)。结果表明 ,在慢性实验条件... 用外科手术方法给山羊装置颈静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瘘管 ,4d后进行试验。试验分为 3个系列 :门静脉低剂量灌注脂多糖 (LPS) (2 0EU/kg)、颈静脉低剂量灌注LPS (2 0EU/kg)、颈静脉高剂量灌注LPS (1 50 0EU/kg)。结果表明 ,在慢性实验条件下 ,颈静脉及门静脉灌注低剂量LPS时 ,肝静脉血中NO在 2h上升、 3h下降 ,3h之后又上升 ,提示门静脉途径和颈静脉途径对肝脏NO的产生有相似的影响。 2h时肝静脉血中NO的上升在门静脉低剂量灌注、颈静脉低剂量灌注及颈静脉高剂量灌注的上升幅度是相似的 (分别为 33 38% ,34 48%和 31 31 % ) ,而 3h后的上升幅度依次增大 (分别为 40 0 4 % ,73 31 % ,2 32 % )。提示 2h时肝脏NO释放的上升可能由原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cNOS)活化生成 ,而 3h之后的增强则可能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活化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灌注 LPS 山羊 血浆 一氧化氮 多糖 免疫调节 肝脏 多血管瘘
下载PDF
脂多糖诱导山羊肝脏TNF-α分泌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为民 武枫林 +1 位作者 毛鑫智 陈伟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706-1709,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肝脏在实验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17只雄性去势山羊,外科手术方法装置颈静脉插管、肝静脉插管和门静脉插管。手术4d后,分3个组进行实验组①经门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组②经颈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 目的为了研究肝脏在实验性内毒素血症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17只雄性去势山羊,外科手术方法装置颈静脉插管、肝静脉插管和门静脉插管。手术4d后,分3个组进行实验组①经门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组②经颈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组③经颈静脉灌注1500EU/kg体重的LPS。灌注前和灌注8h内定时采集颈静脉、肝静脉和门静脉血样,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样中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组①肝静脉和门静脉血TNF-α水平于5h上升到峰值,颈静脉动血则基本无变化。在组②颈静脉、肝静脉血于1h和3h上升达到峰值,而门静脉血TNF-α水平则在0-8h期间持续上升。在组③肝静脉、门静脉和颈静脉血中TNF-α在1h同步迅速达到峰值。结论肝脏在内毒素血症时TNF-α的分泌依脂多糖进入的途径和剂量而有不同的分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山羊 脂多糖类
下载PDF
仔猪前脑基底部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定位──原位杂交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治海 李四桂 +1 位作者 周浩良 武枫林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95-197,共3页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5只仔猪前脑基底部一些结构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mRNA分布于尾状核、伏隔核、壳核、屏状核、隔核、杏仁核、嗅结节和梨状叶。含生长抑素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呈卵圆形或梭形。尾状核...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5只仔猪前脑基底部一些结构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mRNA分布于尾状核、伏隔核、壳核、屏状核、隔核、杏仁核、嗅结节和梨状叶。含生长抑素mRNA的神经元胞体多呈卵圆形或梭形。尾状核和伏隔核内的标记细胞分布较均匀(尾状核前部未观察)。壳核、屏状核、梨状叶和嗅结节内的多位于深层。隔核和杏仁核内出现的标记细胞较少,隔核内的分布于隔外侧核。在猪体上的实验结果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绵羊和马体上获得的结果有一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前脑 生长抑素MRNA 原位杂交法
下载PDF
猪颈前神经节 脊髓颈部和胃内Leptin长形受体mRNA的分布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治海 王红星 +3 位作者 樊明欣 李庆梅 武枫林 施玉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共5页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 10头长白猪 (n=5 )和梅山猪 (n=5 )颈前神经节、脊髓颈部和胃内 Ob- Rb m RNA的分布定位。实验结果表明 ,Ob- Rb m RNA标记神经元位于长白猪和梅山猪颈前神经节、脊髓颈部和胃内。在颈前神经节 ,Ob- Rb m R-NA标记... 用原位杂交法研究了 10头长白猪 (n=5 )和梅山猪 (n=5 )颈前神经节、脊髓颈部和胃内 Ob- Rb m RNA的分布定位。实验结果表明 ,Ob- Rb m RNA标记神经元位于长白猪和梅山猪颈前神经节、脊髓颈部和胃内。在颈前神经节 ,Ob- Rb m R-NA标记神经元散在分布 ,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在脊髓颈部 ,Ob- Rb m RNA标记神经元分布于背侧角和腹侧角 ,以背侧角分布密集。在胃内 ,Ob- Rb m RNA标记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长白猪和梅山猪上述结构内 Ob- Rb m RNA的分布定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神经节 脊髓 颈部 LEPTIN 长形受体 MRNA 分布定位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水牛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后IGF-Ⅰ和β内啡肽含量变化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祖康 武枫林 +3 位作者 毛鑫智 王丙云 陈龙 J.Gonzalez-Gallego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共3页
头健康阉公水牛, 5 头经口每日感染肝片吸虫囊蚴60 个/ 头, 连续20 d ; 3 头不感染作对照。于感染前和感染后每周采集颈静脉血样1次, 共27 次, 分别测定血浆 I G FⅠ、β内啡肽 (β E P) 以及 W B C 、 ... 头健康阉公水牛, 5 头经口每日感染肝片吸虫囊蚴60 个/ 头, 连续20 d ; 3 头不感染作对照。于感染前和感染后每周采集颈静脉血样1次, 共27 次, 分别测定血浆 I G FⅠ、β内啡肽 (β E P) 以及 W B C 、 D C ; T、 B 淋巴细胞比例和血清抗肝片吸虫 Ig G 水平。结果 I G FⅠ和β E P 分别在开始感染后第5 周和第4 周显著升高, 并持续到第23 周和第9 周; Ig G 水平也在第4 ~22 周显著高于对照组, 嗜酸性粒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肝片吸虫感染后水牛免疫功能的变化可能与 I G FⅠ及β E P 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IGF-I Β-EP 免疫 肝片吸虫
下载PDF
青干草日粮条件下舍饲水牛采食行为的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祖康 张盛友 +3 位作者 武枫林 BARRIO J.P. FORBES J.M. 毛鑫智 《草食家畜》 1999年第2期31-35,共5页
用计算机连续记录系统记录了8头舍饲水牛的采食行为。记录内容包括每头水牛的采食量,采食次数及其在1天内的时间分布,每次采食的采食量,开始、停止采食的时间及持续时间,采食速度、饥饿度、饱食度。发现了舍饲条件下水牛采食行为... 用计算机连续记录系统记录了8头舍饲水牛的采食行为。记录内容包括每头水牛的采食量,采食次数及其在1天内的时间分布,每次采食的采食量,开始、停止采食的时间及持续时间,采食速度、饥饿度、饱食度。发现了舍饲条件下水牛采食行为的某些特点。结果证实,对水牛采食行为的定量分析,可用于环境条件和机体机能改变对采食行为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采食行为 定量分析 青草 干草 饲养 舍饲
下载PDF
肉用雏鸡海马结构及周围皮质样层内生长抑素mRNA的分布
14
作者 周浩良 张根华 +2 位作者 赵茹茜 雷治海 武枫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共2页
应用地高辛标记反意生长抑素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5日龄AA肉鸡生长抑索mRNA阳性神经元胞体在海马结构及其皮质样层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mRNA阳性胞体主要分布在背侧海马及隔海马核内;此外,在背内侧海马... 应用地高辛标记反意生长抑素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研究5日龄AA肉鸡生长抑索mRNA阳性神经元胞体在海马结构及其皮质样层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生长抑素mRNA阳性胞体主要分布在背侧海马及隔海马核内;此外,在背内侧海马,旁海马及其周围皮质内也有少量标记细胞。生长抑素mRNA阳性胞体为梭形和椭圆形,直径约7~20μm。胞质内均有强度不等的黑色或蓝黑色杂交反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生长抑素MRNA 海马结构 组织化学
下载PDF
β-Ep和IGF-1对急性肝片形吸虫感染水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15
作者 朱祖康 武枫林 +2 位作者 王丙云 毛鑫智 JGonzalez-Gallego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10,18,共3页
12 头健康阉公水牛,9 头经口1 次性感染肝片吸虫囊蚴1 600 个/头,3 头对照。于感染前和感染后22 周,每周定时采颈静脉血样1 次,分别测定血浆观察IGF-1 和β- Ep 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IGF- 1 ... 12 头健康阉公水牛,9 头经口1 次性感染肝片吸虫囊蚴1 600 个/头,3 头对照。于感染前和感染后22 周,每周定时采颈静脉血样1 次,分别测定血浆观察IGF-1 和β- Ep 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IGF- 1 浓度和淋巴细胞比例在感染后1 周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水平则于感染后第2 周开始明显升高,β- Ep 水平在感染后第4 周先显著降低,9 周时明显升高。结果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可能与IGF-1 和β- Ep 水平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Β-内啡肽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肝片吸虫
下载PDF
山羊实验性内毒素血症时白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
16
作者 刘为民 武枫林 毛鑫智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6期32-34,共3页
为探索山羊内毒素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将脂多糖经颈静脉或门静脉按以下3个方案灌注山羊:系列①,经门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系列②,经颈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系列③,经颈静脉灌注1500EU/kg体重的LPS。... 为探索山羊内毒素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将脂多糖经颈静脉或门静脉按以下3个方案灌注山羊:系列①,经门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系列②,经颈静脉灌注20EU/kg体重的LPS;系列③,经颈静脉灌注1500EU/kg体重的LPS。灌注前和灌注8h内定时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比例。结果如下:在系列①白细胞总数在1h呈下降趋势,2~8h呈上升趋势。在系列②白细胞总数在1h呈下降趋势,2~8h仍保持较低水平。在系列③,白细胞总数在1~8h极显著下降。在系列①和②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在0~8h呈上升趋势。在系列③,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在1h下降,2~8h呈上升趋势。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与嗜中性粒细胞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性内毒血症 山羊 动态变化 发病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