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木刨花板VOCs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武波晓 王军民 +6 位作者 万辉 李芸 储键基 文天国 杨兆金 杜官本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1,共9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桉木刨花板挥发性成分萃取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其萃取条件,并对桉木刨花板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桉木刨花板挥发性成分萃取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其萃取条件,并对桉木刨花板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桉木刨花板挥发性成分的萃取具有显著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91℃、平衡时间34 min、萃取时间24 min和解析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2%,并从桉木刨花板中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23种、醇类11种、烷烃类8种、芳香烃类5种、醛类5种、酯类和酸类各1种,为桉木刨花板挥发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 刨花板 有机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响应面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的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赟 武波晓 +4 位作者 鲁斌 苏为耿 胡祥 阚欢 刘云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5-267,共13页
为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滇黄精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构建香气雷达图,比较其挥发性香气物... 为比较分析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滇黄精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构建香气雷达图,比较其挥发性香气物质差异,并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筛选出标志差异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从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样品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67种,主要包括酯类(18.39%~63.98%)16种、烷烃类(2.22%~20.85%)15种、醛类(18.31%~35.45%)9种、烯烃类(0.46%~2.33%)8种、醇类(2.50%~6.21%)5种和酮类(0.39%~1.31%)4种。ROAV和香气雷达图表明(E,E)-2,4-壬二烯醛、庚酸乙酯、正己醛对滇黄精香气贡献较大,2年生青草香较突出,3、4、5年生脂肪味较突出,而6年生果香和花香更强烈。OPLS-DA和RF结果表明2-丁基-2-辛烯醛、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庚酸乙酯、正己醛和(E,E)-2,4-壬二烯醛为标志性风味物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生长年限滇黄精的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差异,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年限 滇黄精 挥发性成分 香气特征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次生代谢产物的LC-MS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武波晓 付羚 +5 位作者 李楚然 刘云 唐军荣 杨晓琴 马焕成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采用LC-MS联用技术,对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应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208种化合物,包括酚酸类79个、黄酮类70个、萜类15个、原花青素类12个、苯丙素类12个、生物碱类11个和... 采用LC-MS联用技术,对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应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各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208种化合物,包括酚酸类79个、黄酮类70个、萜类15个、原花青素类12个、苯丙素类12个、生物碱类11个和其他类衍生物9个,相对含量分别为33.244%、23.167%、19.786%、15.138%、1.401%、2.200%和5.064%。酚酸类化合物中包含酚苷34个和其他酚酸衍生物45个,相对含量分别为22.072%和11.172%,黄酮类化合物中包含黄酮苷类58个和其他黄酮类衍生物12个,相对含量分别为13.765%和9.402%。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含量大于1%的化合物共有26个,相对含量总和为72.180%,为樟叶越桔悬浮培养细胞的主要代谢产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原花青素A2(8.655%),其次为儿茶素(8.030%)、马斯里酸(7.503%)、2–羟基齐墩果酸(7.318%)和樟叶越桔苷B(3.705%)。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阐明樟叶越桔中咖啡酰熊果苷类物质的高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越桔 杜鹃花科 悬浮培养 细胞 次生代谢物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