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羧基转移酶α亚基全长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武玉永 马立新 蒋思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47-854,共8页
通过分析拟南芥与大豆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cDNA序列,运用RT PCR、RACE和基因组步行(Genomewalking)三种技术进行组合克隆,首次从油菜开花后 2 0~ 2 9天的幼胚中,克隆到质体定位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全长cDNA.同源性分析表明,其开放阅... 通过分析拟南芥与大豆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cDNA序列,运用RT PCR、RACE和基因组步行(Genomewalking)三种技术进行组合克隆,首次从油菜开花后 2 0~ 2 9天的幼胚中,克隆到质体定位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全长cDNA.同源性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大豆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的同源性分别为 85 %、5 9%.将此cDNA去除叶绿体转运肽编码序列的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HBM6 2 5上,蛋白质印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羧基转移酶α亚基 组合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乙酰辅酶A羧化酶3个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武玉永 谭秀华 马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02-4006,共5页
[目的]为构建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叶绿体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提取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羧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以从开花20~29d后油菜幼胚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生物素羧... [目的]为构建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叶绿体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提取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羧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以从开花20~29d后油菜幼胚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生物素羧化酶和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的。cDNA序列。最后,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结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分别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分别为76.6、44.0和81.5kD,其融合蛋白分别占总菌体蛋白的12%、10%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莱 乙酰辅酶A羧化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产甘露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武玉永 于敏 武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8期4496-4498,4555,共4页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方法]以魔芋粉为底物,从崐嵛山采集的土壤中,经平板法筛选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优势菌株。将该菌株的一段16S r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其所属菌种,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酶的性质做初步...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菌株。[方法]以魔芋粉为底物,从崐嵛山采集的土壤中,经平板法筛选得到产甘露聚糖酶的优势菌株。将该菌株的一段16S r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其所属菌种,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酶的性质做初步研究。[结果]该菌株在不同的培养基中产酶量不同,不同温度下的相同培养基中产酶量也不同,在LB培养基中,27℃下培养较30℃利于该菌株产酶,而SOC培养基在30℃下培养较27℃利于该菌株产酶;该菌株所产酶的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55℃,之后温度升高酶活力会急剧下降。在最适反应条件下测得酶活力可达95.3 U。[结论]为甘露聚糖降解产物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最适温度 最适PH 酶活力
下载PDF
海藻酸钠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武玉永 谭秀华 姚庆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6-1128,1148,共4页
[目的]筛选海藻酸钠高效降解菌并研究其产酶活性。[方法]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通过驯化培养、初筛、复筛得到一株优势菌,并对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最适产酶条件及酶的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优选出1株海藻酸钠高效降解菌8号菌株,... [目的]筛选海藻酸钠高效降解菌并研究其产酶活性。[方法]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通过驯化培养、初筛、复筛得到一株优势菌,并对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最适产酶条件及酶的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优选出1株海藻酸钠高效降解菌8号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为杆状。该菌在30℃培养72h产酶量最高。海藻酸钠裂解酶作用的最适底物质量分数为1.00%~2.00%,最适pH值为7.o,最适反应温度为4JD℃,温度继续升高,酶活力急剧下降。[结论]为海藻酸钠的有效降解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降解酶 筛选 最适温度 最适PH值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单交换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武玉永 姚庆收 马立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431-4434,共4页
[目的]为研究质体定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转化叶绿体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eBank上的甘蓝型油菜的叶绿体D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与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可发生同源重组的DNA片段,构建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单交换表... [目的]为研究质体定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转化叶绿体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eBank上的甘蓝型油菜的叶绿体D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与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基因组可发生同源重组的DNA片段,构建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单交换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通过平板定性分析和Western印迹对所构建载体上的表达盒进行功能鉴定。[结果]以甘蓝型油菜的叶片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4 357 bp的DNA片段,包含2个开放阅读框RbcL和β-CT。成功构建了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单交换表达载体pHBM720,而且同一多顺反子的3个基因均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结论]该叶绿体多顺反子单交换表达载体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与安全性,比双交换表达载体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绿体DNA 多顺反子 单交换表达载体
下载PDF
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双交换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武玉永 姚庆收 马立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目的]构建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表达载体,以期为油菜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油菜叶绿体DNA序列AF267640和Z50868,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方法获得了两段甘蓝型油菜叶绿体DNA片段,分别命名为RbcL和ACCD... [目的]构建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表达载体,以期为油菜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油菜叶绿体DNA序列AF267640和Z50868,设计两对引物,用PCR方法获得了两段甘蓝型油菜叶绿体DNA片段,分别命名为RbcL和ACCD。将这两段甘蓝型油菜叶绿体DNA同源片段克隆到质粒pMD18-T中得到质粒pHBM715,然后再将由壮观霉素抗性基因aadA、甘露聚糖酶基因man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这3个基因串联的表达盒克隆到质粒pHBM715中,从而构建成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表达载体pHBM716,并将该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鉴定。[结果]通过平板定性分析对所构建的油菜叶绿体表达载体上的表达盒进行了功能鉴定,表明同一多顺反子的3个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均得到了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甘蓝型油菜叶绿体多顺反子表达载体,为油菜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绿体DNA 多顺反子 双交换 表达载体 功能鉴定
下载PDF
油菜叶绿体乙酰辅酶A羧化酶单交换表达载体的构建
7
作者 武玉永 谭秀华 马立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9-617,共9页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质体定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4个亚基的基因序列。先将该酶4个亚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将这4个拼接好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得到质粒pH BM714。再以质粒pHBM714 DNA为模板,用分别带有CpoI和A... 根据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质体定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4个亚基的基因序列。先将该酶4个亚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将这4个拼接好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得到质粒pH BM714。再以质粒pHBM714 DNA为模板,用分别带有CpoI和Asc I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在dTTP的保护下经T4 DNA聚合酶处理,与将质粒pHBM720DNA纯化后经CpoI和AscI双酶切后得到的大片段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_(10)-gold,得到正确的重组子命名为pHBM726。此质粒pH BM726,即为带有壮观霉素抗性基因(aadA)筛选标记的质体定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油菜叶绿体单交换表达载体;在此载体中壮观霉素抗性基因(aadA)、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4个亚基的基因(ACC)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共6个基因串联在一起,共用一个启动子序列,一起来进行表达;通过酶切检测、PCR验证和测序验证,均表明该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最后此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发现重组菌能够在含壮观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且在可见光下,能看到绿色荧光,表明壮观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均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通过Western印迹验证表明组成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4个亚基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以上结果表明,该表达载体中串联排列的这6个基因均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该研究结果可为质体定位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转叶绿体的研究奠定基础,为油菜油脂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叶绿体 乙酰辅酶A羧化酶 单交换 表达载体 构建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英文)
8
作者 武玉永 刘东东 +1 位作者 信凯 姚庆收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7期937-940,978,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植物用表达载体,为应用花生毛状根表达系统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奠定基础。[方法]在GenBank中找到hEGF基因序列,并人工合成;将含hEGF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连接,用加相应接头的引物扩增得到... [目的]构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植物用表达载体,为应用花生毛状根表达系统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奠定基础。[方法]在GenBank中找到hEGF基因序列,并人工合成;将含hEGF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基因连接,用加相应接头的引物扩增得到这2个基因的片段,然后用Sal I和EcoR I的进行双酶切并回收;提取质粒pRI 101 AN DNA,并用Sal I和EcoR I对其进行双酶切并回收,再次将经过双酶切的2个DNA片段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10-Gold,再提取得到的发荧光重组子质粒的DNA,用酶切图谱和PCR进行鉴定,将验证正确的重组子中的质粒DNA命名为pBZG101。[结果]hEGF和GFP连接成功,并成功地将这2个基因连接的片段连接至质粒pRI 101 AN DNA上,得到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植物用表达载体pBZG101。[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植物用表达载体pBZG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GF 植物表达载体 大肠杆菌 构建
下载PDF
PP_(333)、B_9和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建萍 蒋小满 +2 位作者 柏新富 刘小莉 武玉永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1-574,共4页
以MS0 为增殖培养基 ,1/ 2MS(大量元素减半 ) +6 BA 0 .1mg·L-1+NAA 0 .1mg·L-1为生根培养基 ,分别附加不同浓度PP3 3 3 、B9和CCC ,结果表明 :2 0mg·L-1B9或 2 0~ 5 0mg·L-1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兼有促进增殖... 以MS0 为增殖培养基 ,1/ 2MS(大量元素减半 ) +6 BA 0 .1mg·L-1+NAA 0 .1mg·L-1为生根培养基 ,分别附加不同浓度PP3 3 3 、B9和CCC ,结果表明 :2 0mg·L-1B9或 2 0~ 5 0mg·L-1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兼有促进增殖和复壮的双重效果 ;0 .0 5~ 0 .5mg·L-1PP3 3 3 及 5 0~ 10 0mg·L-1CCC适合于试管苗的保存 ;而 0 .0 5~ 0 .1mg·L-1PP3 3 3 及 2 0~ 10 0mg·L-1CCC有利于根的发生及移栽 ,其中尤以 0 .1mg·L-1PP3 3 3 效果最佳 ,其试管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为 10 0 % ,且移栽后缓苗期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 试管繁殖 多效唑(PP333) 比久(B9) 矮壮素(CCC)
下载PDF
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诱导酵母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小华 孙业盈 +3 位作者 卞伟华 许聪 武玉永 刘向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69,共5页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材料,分析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CR)对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处理后酵母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氧升高、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材料,分析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CR)对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R处理后酵母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氧升高、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核裂解,发生细胞凋亡;外源添加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过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1和缺失YCA1基因,均可以显著降低CR诱导的酵母细胞凋亡。以上结果说明,CR可以诱导ROS和Yca1p依赖的酵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 刚果红 酿酒酵母 细胞凋亡 细胞壁抑制剂
下载PDF
甘草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庆收 陈向明 +1 位作者 丁斐 武玉永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拓展甘草毛状根诱导时的外植体来源,并分析毛状根中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以期为甘草的生物技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发根农杆菌R1601菌侵染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段和叶片,用得到的毛状根继代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 目的:拓展甘草毛状根诱导时的外植体来源,并分析毛状根中甘草酸和总黄酮含量,以期为甘草的生物技术开发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发根农杆菌R1601菌侵染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段和叶片,用得到的毛状根继代培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草酸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发根农杆菌R1601对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和叶的诱导率不同,茎段诱导的最适OD_(600)值为1.5,诱导率为73.7%;叶片诱导的最适OD_(600)值为1.0,诱导率为71.4%;茎段诱导的毛状根条数多,健壮;甘草酸最高含量为2.76μg/g,总黄酮最高含量为9.62 mg/g。结论:春天新生长的甘草茎段和叶片适合用于建立发根农杆菌R1601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诱导的毛状根中含有甘草酸和黄酮类成分,为进一步探究甘草毛状根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甘草毛状根 甘草酸 总黄酮
原文传递
蜢子虾酱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业盈 单长民 武玉永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4-97,共4页
从蜢子虾酱中分离纯化鉴定了一株中度嗜盐菌MKY20,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通过测定其16S rDNA序列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嗜盐菌株MKY20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可以产芽孢,呈杆状,菌... 从蜢子虾酱中分离纯化鉴定了一株中度嗜盐菌MKY20,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通过测定其16S rDNA序列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嗜盐菌株MKY20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可以产芽孢,呈杆状,菌体大小为(0.6μm^0.8μm)×(2.0μm^4.0μm);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菌株MKY20最适盐度为3%,最适生长温度为28℃~34℃,最适pH值为7.0;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中的盐脱氮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halodenitrificans)。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虾酱中的嗜盐菌的菌落结构提供参考,为防止嗜盐菌污染食品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蜢子虾酱 中度嗜盐菌 盐脱氮枝芽胞杆菌
下载PDF
培养基种类对花生毛状根株系生物量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庆收 姜吉刚 +1 位作者 武玉永 梁乘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4-178,共5页
旨在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花生毛状根株系生物量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花生的叶片,诱导毛状根,利用PCR技术检测毛状根。使用5种培养基(1/2MS、MS、MS+500 mg/L羧苄西林钠、B5和N6)分别培养同一个株系的花生毛状根,... 旨在研究不同培养基对花生毛状根株系生物量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花生的叶片,诱导毛状根,利用PCR技术检测毛状根。使用5种培养基(1/2MS、MS、MS+500 mg/L羧苄西林钠、B5和N6)分别培养同一个株系的花生毛状根,4周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量毛状根生物量和白藜芦醇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对花生毛状根株系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差异,1/2MS培养基和MS培养基有利于花生毛状根株系生物量的积累。不同培养基对花生毛状根株系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有显著差异,B5培养基和N6培养基有利于花生毛状根株系中白藜芦醇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花生 毛状根 白藜芦醇 生物量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庆收 武玉永 王学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367-15368,共2页
[目的]为花生的转基因研究和白芦藜醇的生物技术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分别侵染花生的子叶、叶片和茎段,诱导毛状根;利用PCR技术检测毛状根。[结果]叶片和茎段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后产生毛状根,但叶片诱导率较高,... [目的]为花生的转基因研究和白芦藜醇的生物技术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分别侵染花生的子叶、叶片和茎段,诱导毛状根;利用PCR技术检测毛状根。[结果]叶片和茎段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后产生毛状根,但叶片诱导率较高,其诱导率达65.6%,更适合作为转化外植体。毛状根除菌后,能在MS培养基上自主生长。PCR扩增表明,T-DNA序列整合进花生的基因组中。[结论]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花生 毛状根 转化
下载PDF
耐碱性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8
15
作者 谭秀华 武玉永 +1 位作者 马立新 蒋思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3-546,共4页
通过功能平板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含甘露聚糖酶基因的耐碱菌株。构建其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到甘露聚糖酶基因TM1并测序分析,用BLAST分析表明,TM1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在GenBank发表的甘露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60%,故确定其为一... 通过功能平板从土壤中筛选得到含甘露聚糖酶基因的耐碱菌株。构建其基因组文库,从中筛选到甘露聚糖酶基因TM1并测序分析,用BLAST分析表明,TM1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在GenBank发表的甘露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60%,故确定其为一个新的甘露聚糖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Y623903)。将此基因去除信号肽后的编码序列克隆到表达载体pHBM905C上,得到重组质粒pHBM1201。经SalⅠ酶切后分别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KM71、GS115、SMD1168,得到分泌表达的重组毕赤酵母。挑选相对表达量最高的重组毕赤酵母SMD1168-3在摇瓶中诱导产酶,对该酶的粗酶进行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7.5,以魔芋粉为底物所测得的最高酶活为41.8U,半衰期为1h,在80℃保温5min其酶活由最初酶活的77%下降到11%,温度下降到55℃后活性可恢复到最初酶活的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酶 克隆 毕赤酵母 表达 酶活
下载PDF
中草药干品和鲜品基因组总DNA提取及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庆收 刘秀珍 +1 位作者 武玉永 蒋继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干、鲜品总DNA质量之间的差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6种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并对其进行核酸含量测定、电泳检测和酶切反应检测。结果改良CTAB法... 目的探讨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的提取方法,并比较干、鲜品总DNA质量之间的差别,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6种中草药干品和鲜品总DNA,并对其进行核酸含量测定、电泳检测和酶切反应检测。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SDS法,在干品和鲜品样品间,干品提取的DNA质量要高于鲜品。利用CTAB法提取鲜品和干品的各6种DNA样品,进行酶切反应得到了清晰的酶切条带。结论改良的CTAB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中草药总DNA,且该方法得到的干品DNA比鲜品DNA质量更高,酶切验证二者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SDS法 CTAB法 液氮
下载PDF
酵母SOD1基因缺失突变体应答刚果红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小华 刘向勇 +3 位作者 卞伟华 许聪 武玉永 张昭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0-966,共7页
SOD1基因编码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酵母细胞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前期研究发现,SOD1基因缺失(sod1Δ)导致酵母细胞对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Congo red,CR)的敏感性增加,提示细胞抗氧化能力与细胞壁稳定性相关.本研究采用酵母全基因组... SOD1基因编码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酵母细胞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前期研究发现,SOD1基因缺失(sod1Δ)导致酵母细胞对真菌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Congo red,CR)的敏感性增加,提示细胞抗氧化能力与细胞壁稳定性相关.本研究采用酵母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了CR胁迫条件下,野生型酵母细胞和sod1Δ酵母细胞的转录表达谱.结果表明,与野生型酵母细胞相比,sod1Δ酵母细胞中260个基因发生了显著差异表达(140个基因表达上调、120个基因表达下调).随机选取12个差异表达基因采用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壁(几丁质合成)、细胞代谢、细胞防御(抗氧化和热冲击蛋白)、蛋白质合成以及大量功能未知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CR处理后,细胞壁几丁质含量和细胞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在sod1Δ酵母细胞中显著升高,而在野生型酵母细胞中无明显变化,与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提供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SOD1基因与细胞壁应激反应之间关联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壁 DNA芯片 氧化胁迫 酵母
原文传递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庆收 武玉永 于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729-13730,13789,共3页
[目的]建立新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橡胶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15834和1.2556 3个株系分别侵染橡胶树热研7-33-97的叶片和茎段,诱导毛状根,并利用PCR技术检测诱导得到的毛状根。[结果]在相同... [目的]建立新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橡胶树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15834和1.2556 3个株系分别侵染橡胶树热研7-33-97的叶片和茎段,诱导毛状根,并利用PCR技术检测诱导得到的毛状根。[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仅橡胶树茎段在发根农杆菌R1601侵染后产生毛状根,其诱导率达36.6%;PCR结果表明,T-DNA序列已整合进橡胶树的基因组中。[结论]初步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橡胶树遗传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橡胶树 毛状根 RI质粒 转化
下载PDF
Bdf1p转录因子BD2和ET结构域双缺失对盐胁迫诱导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向勇 张小华 +1 位作者 刘乃国 武玉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7-169,共3页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材料,分析Bdf1p转录因子BD2和ET结构域双缺失对盐胁迫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酵母菌株相比,Bdf1p转录因子BD2和ET结构域双缺失体BBDΔ,表现为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氧升高、细胞核裂解...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材料,分析Bdf1p转录因子BD2和ET结构域双缺失对盐胁迫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酵母菌株相比,Bdf1p转录因子BD2和ET结构域双缺失体BBDΔ,表现为细胞存活率下降、活性氧升高、细胞核裂解、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细胞凋亡程度加剧,表明Bdf1p转录因子BD2和ET结构域在盐胁迫诱导的酵母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Bdf1p 盐胁迫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5在缺糖损伤PC1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晓冬 蒋少锋 +3 位作者 马朋 武玉永 刘炎 左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在缺糖条件下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体外模拟能量代谢障碍建立细胞缺糖模型,MTT检测PC12细胞活率;LDH测定细胞膜损伤程度;流式细胞仪PI单染色法和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的损伤形式;RT-PCR和W ... 目的观察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在缺糖条件下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体外模拟能量代谢障碍建立细胞缺糖模型,MTT检测PC12细胞活率;LDH测定细胞膜损伤程度;流式细胞仪PI单染色法和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的损伤形式;RT-PCR和W estern b lot分别检测GRP75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果随着缺糖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逐渐降低,LDH释放率明显增加,缺糖死亡的细胞有部分凋亡细胞,并出现明显的凋亡峰,GRP75 mRNA在24 h内表达上调,同时蛋白表达上调。结论GRP75在缺糖损伤PC12细胞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P75 PC12细胞 缺糖损伤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