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稞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武菁菁 李鑫磊 +3 位作者 张艺 王辉 胡国洲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31-135,共5页
青稞蛋白质弱的凝胶特性限制了其的应用。为了探索青稞蛋白质凝胶形成的条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青稞中的蛋白质,并研究了青稞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pH、尿素浓度、中性盐浓度以及丙二醇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青稞蛋白质弱的凝胶特性限制了其的应用。为了探索青稞蛋白质凝胶形成的条件,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青稞中的蛋白质,并研究了青稞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pH、尿素浓度、中性盐浓度以及丙二醇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青稞蛋白质在碱性和质量浓度大于14%的条件下能形成凝胶;凝胶硬度在加热温度95℃和加热时间40min时达到最大;随着NaCl浓度和丙二醇浓度的升高,凝胶硬度和储能模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尿素浓度的增加,青稞蛋白质凝胶硬度和储能模量增加,当尿素浓度为7mol/L时,凝胶硬度为90.29g,说明尿素的变性作用可以破坏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以及疏水相互作用力,使得蛋白质折叠,活性基团暴露、相互作用,这些均有利于凝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蛋白质 凝胶特性
原文传递
不同腌制条件下大叶麻竹笋质构特性及色泽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莉莎 谭雁文 +5 位作者 陈光静 张艺 宋家芯 武菁菁 夏季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4-98,共5页
以大叶麻竹笋为原料,研究了大叶麻竹笋腌制前后质构和色泽的变化与食盐浓度、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叶麻竹笋经腌制后,反映其质构特性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三个质地参数的数值都会降低,且腌制食盐浓度越低、温度越高,三个质地... 以大叶麻竹笋为原料,研究了大叶麻竹笋腌制前后质构和色泽的变化与食盐浓度、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叶麻竹笋经腌制后,反映其质构特性的硬度、内聚性和咀嚼性三个质地参数的数值都会降低,且腌制食盐浓度越低、温度越高,三个质地参数的数值降低的越多。同时,大叶麻竹笋经腌制后,会失去原有的色泽,腌制食盐浓度和温度越高,大叶麻竹笋失色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麻竹笋 腌制 质构 色泽
原文传递
青稞和小麦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结构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洪伟 武菁菁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8,共6页
采用Osbron法分别提取青稞和小麦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这4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其表面疏水性、热稳定性... 采用Osbron法分别提取青稞和小麦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这4种蛋白质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测定其表面疏水性、热稳定性、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结果表明:醇溶蛋白在青稞蛋白质中的含量为16.96%,低于其在小麦蛋白质中的含量;谷蛋白在青稞蛋白质中的含量为47.83%,高于其在小麦蛋白质中的含量,但经SDSPAGE分析发现青稞中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含量远低于小麦中的。青稞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中的二硫键和总巯基含量均低于小麦中的。4种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差异不大。青稞谷蛋白的热稳定性高于小麦谷蛋白,不利于其吸收水分和部分展开。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小麦醇溶蛋白和青稞醇溶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β-转角和β-折叠组成,而小麦醇溶蛋白中的β-转角所占比例更高;青稞谷蛋白和小麦谷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β-折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醇溶蛋白 谷蛋白 面筋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青花椒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艺 宋莹莹 +4 位作者 武菁菁 陈光静 汪莉莎 谭雁文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6-169,共4页
以重庆江津青花椒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比较在低温密封避光与室温未密封不避光2种贮藏条件下青花椒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干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为17.49%,贮藏后干青花椒挥发油... 以重庆江津青花椒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比较在低温密封避光与室温未密封不避光2种贮藏条件下青花椒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前干青花椒挥发油含量为17.49%,贮藏后干青花椒挥发油的含量分别为15.97%(低温密封避光贮藏)和9.87%(室温未密封不避光贮藏),低温密封避光贮藏能有效延缓挥发油的损失;贮藏前后干青花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1种成分,贮藏前后共有成分24种,贮藏前后干青花椒挥发油中的主成分均为香桧烯、月桂烯、(+)-萜二烯、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但其含量因贮藏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干青花椒挥发油中损失与新产生的微量成分略有差异,低温密封避光贮藏可有效保持干青花椒原有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青花椒 贮藏条件 挥发油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不同灭酶处理对青稞的营养价值和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谭雁文 汪莉莎 +2 位作者 张甫生 武菁菁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47-151,共5页
采用蒸制、炒制和微波烘烤三种灭酶方式处理青稞,以不灭酶的青稞为对照,研究灭酶方式对青稞营养价值和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制后青稞蛋白质和淀粉分别降低29%和23%,炒制后蛋白质降低26%,而微波烘烤对青稞基本组分影响较小... 采用蒸制、炒制和微波烘烤三种灭酶方式处理青稞,以不灭酶的青稞为对照,研究灭酶方式对青稞营养价值和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制后青稞蛋白质和淀粉分别降低29%和23%,炒制后蛋白质降低26%,而微波烘烤对青稞基本组分影响较小。蒸制和炒制后青稞蛋白质的溶解度、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降低,蒸制后蛋白质持水力降低,而炒制后增加,微波烘烤后青稞蛋白质的溶解度、持水力、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保持相对稳定,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增加,灭酶后青稞蛋白质凝胶硬度增加,微波烘烤后最大,高于对照组18%。这表明,微波烘烤能保持青稞营养价值和提高青稞蛋白质功能性质,是青稞灭酶的最佳方式,适合青稞的制粉工艺和食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蛋白质 灭酶 营养价值 功能性质
原文传递
薏米吸水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辉 胡国洲 +2 位作者 陈光静 武菁菁 阚建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26-129,134,共5页
采用Peleg方程,探讨了薏米和糯米在不同温度(30-60℃)和不同时间间隔下(10~1200Min)的吸水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eleg方程能够很好地模拟薏米和糯米在60℃以下的水分吸收过程,回归系数R^2〉0.999,水分吸收的测量值与... 采用Peleg方程,探讨了薏米和糯米在不同温度(30-60℃)和不同时间间隔下(10~1200Min)的吸水动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eleg方程能够很好地模拟薏米和糯米在60℃以下的水分吸收过程,回归系数R^2〉0.999,水分吸收的测量值与预测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运用吸水动力学方程对薏米和糯米浸泡过程中的近似水分含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浸泡 水分吸收 Peleg方程
原文传递
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花椒麻味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莹莹 阚建全 +1 位作者 张艺 武菁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30-334,共5页
以花椒主要品种青花椒和红花椒为实验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颗粒大小、不同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花椒在贮藏过程中麻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的麻味物质含量相差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p<... 以花椒主要品种青花椒和红花椒为实验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研究了不同颗粒大小、不同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花椒在贮藏过程中麻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椒和青花椒中的麻味物质含量相差较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常温下整粒花椒比碎花椒易于贮藏;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花椒贮藏过程中麻味物质含量变化影响显著,不同贮藏温度之间或不同包装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一定贮藏温度范围内,贮藏温度越低,花椒麻味物质越稳定;采用铝箔真空包装,保留花椒麻味物质效果最好,即使在较高贮藏温度下也能较好的保留花椒麻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包装 贮藏 麻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微波处理对葡萄糖异构酶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国洲 张甫生 +3 位作者 胡鹏 陈光静 武菁菁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研究微波处理对葡萄糖异构酶酶活性、稳定性、动力学参数及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微波处理时间和微波处理功率对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在70℃处理5 min条件下,当微波功率为300、400 W时,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对酶活力分... 研究微波处理对葡萄糖异构酶酶活性、稳定性、动力学参数及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微波处理时间和微波处理功率对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在70℃处理5 min条件下,当微波功率为300、400 W时,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对酶活力分别增加14.23%、8.42%;而当微波功率为600、800 W时,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对酶活力分别降低到95.69%、90.78%;微波处理也对葡萄糖异构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动力学参数K m和V max有影响,但对其最适pH值几乎没有影响。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微波处理将导致葡萄糖异构酶部分去折叠,分子中赖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变化,葡萄糖异构酶的三级结构因此可能发生了改变,即微波处理可能通过改变葡萄糖异构酶的构象从而改变酶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异构酶 微波处理 酶活性 最适反应温度 最适PH值 构象
下载PDF
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的早期干预治疗对胎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武菁菁 李聪 +5 位作者 马秀玲 郭月华 王晓云 翟红卫 马文革 蔡银素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的胎儿进行观察,其中异常胎儿为观察组,正常胎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儿出生后发病情况、1年后体格及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对于异...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双胎之一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的胎儿进行观察,其中异常胎儿为观察组,正常胎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胎儿出生后发病情况、1年后体格及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对于异常胎儿给予吸氧、复方丹参治疗或不治疗,观察不同早期干预对胎儿影响;对各治疗组进行分娩孕周与新生儿体重对比;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组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组的两新生儿均有异常的病例作为阳性病例,统计阳性率并比较绒毛膜性不同的情况下双胎中一胎儿脐血流增高对另一胎儿的影响。结果:脐血流S/D值异常增高胎儿出生时发病率明显增高,生长过程中体格发育及神经精神发育相对落后,给予早期干预后可有效改善,且复方丹参效果要优于单纯吸氧;孕周越小,胎儿出生体重越轻,早期干预可有效增加新生儿体重,复方丹参效果要好于吸氧(P<0.05);MCDA组双胎中一胎儿脐血流增高对另一胎儿的影响与DCD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吸氧和复方丹参等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双胎之一异常胎儿出生时的发病率,提高胎儿出生质量以及新生儿后期的生长发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脐血流异常 早期干预
下载PDF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菁菁 李聪 +5 位作者 马秀玲 郭月华 王晓云 马文革 翟红卫 蔡银素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2期1459-146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双胎妊娠产妇420例,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组(MC组,n=116)和双绒毛膜组(DC组,n=304),比较2组产妇所产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至少1个活产儿出现1种及以上情... 目的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双胎妊娠产妇420例,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组(MC组,n=116)和双绒毛膜组(DC组,n=304),比较2组产妇所产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至少1个活产儿出现1种及以上情况:小于胎龄儿(SGA)、1 min 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新生儿死亡]和良好结局的发生情况;收集所有双胎新生儿临床资料(母亲年龄、是否初产、母体是否有产科并发症、母体是否有慢性疾病、是否胎膜早破、羊水量是否异常、脐血流是否异常、是否早产、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小儿与大儿体质量及体质量不一致性),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C组和DC组双胎妊娠产妇所产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MC组双胎妊娠产妇所产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检出率(56.03%)高于DC组(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初产、脐血流异常、早产及双胎体质量不一致性≥20%为MC组双胎妊娠产妇所产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5、2.980、2.804、4.080,P<0.05),母体有产科并发症、早产、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及双胎体质量不一致性≥20%为DC组双胎妊娠产妇所产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35、2.447、2.787、2.659,P<0.05)。结论与DC组比较,MC组双胎妊娠产妇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检出率较高,且与初产、脐血流、早产及双胎体质量不一致性有关;DC双胎新生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则与母体产科并发症、早产、分娩方式及双胎体质量不一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双胎 影响因素 绒毛膜性 围产结局
下载PDF
双胎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对高危妊娠产妇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武菁菁 李聪 +2 位作者 马秀玲 郭月华 马文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双胎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对高危妊娠产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间石家庄市第六医院产科收治的80例双胎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产妇脐动脉血流监测结果及临产过程胎心监测结果分为四组:A组:脐... 目的研究双胎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对高危妊娠产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间石家庄市第六医院产科收治的80例双胎高危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产妇脐动脉血流监测结果及临产过程胎心监测结果分为四组:A组:脐动脉S/D值及胎心率均正常,42例;B组:脐动脉S/D值正常,胎心率异常,9例;C组:脐动脉S/D值异常,胎心率正常,12例;D组:胎心率、脐动脉S/D值均异常,17例,对产妇进行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观察记录产妇剖宫产、脐带绕颈、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发生状况及胎心监测、脐血流监测联合应用和单一应用监测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脐血流监测符合率53.75%,胎心监测符合率58.75%,均低于脐血流监测+胎心监测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流监测符合率与胎心监测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剖宫产、脐带绕颈、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A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剖宫产、羊水污染、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A组,剖宫产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胎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操作方便,能够显著提高胎儿窘迫检出率,对高危妊娠产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监护监测 双胎 预测价值 高危妊娠产妇 脐血流监测
下载PDF
丹参联合吸氧治疗双胎之一脐血流值增高孕妇临床评价
12
作者 武菁菁 李聪 +5 位作者 马秀玲 郭月华 王晓云 翟红卫 马文革 蔡银素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吸氧治疗双胎之一脐血流值增高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双胎之一脐血流值增高孕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吸氧治疗,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丹参联合吸氧治疗双胎之一脐血流值增高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双胎之一脐血流值增高孕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脐血流阻力指标[包括收缩期最高血流速率/舒张期最低血流速率(S/D)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大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16.33%比10.20%,P>0.05)。结论 丹参联合吸氧治疗双胎之一脐血流值增高孕妇,能降低脐血流阻力和血液黏度,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脐血流值增高 吸氧治疗 丹参注射液 血流阻力 血液流变学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双胎之一脐血流S/D比值变化在预测胎儿结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菁菁 李聪 +2 位作者 马秀玲 郭月华 马文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分析双胎之一脐血流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比值变化在预测胎儿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进行孕检的双胎之一胎儿脐血流S/D比值≥3的孕妇作为研究组(43例),另选择同期双胎胎儿S/D比值均<3的孕妇作为对照组(57例... 目的分析双胎之一脐血流收缩末期峰值(S)/舒张末期峰值(D)比值变化在预测胎儿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进行孕检的双胎之一胎儿脐血流S/D比值≥3的孕妇作为研究组(43例),另选择同期双胎胎儿S/D比值均<3的孕妇作为对照组(57例)。观察2组胎儿其他超声指标,分娩孕周、体格、神经精神发育及围产儿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大脑中动脉S/D比值、脐血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死亡、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发生率及孕周<36周孕妇占比分别为16.28%、20.93%、9.30%、20.93%、9.30%、53.49%,高于对照组的3.51%、8.77%、1.75%、1.75%、0.00%、26.32%;孕周36~37周、≥38周孕妇占比分别为46.51%、0.00%,低于对照组的64.91%、8.77%(P<0.05)。围产儿1周岁时,研究组体质量、身高、神经精神发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胎之一胎儿脐血流S/D比值≥3者早产率较高,且体格、神经精神发育情况及围产儿预后较差,胎儿大脑血液循环阻力较高;脐血流监测可用于产前监护,及时予以双胎之一胎儿脐血流S/D比值≥3者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改善胎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脐血流 收缩末期峰值 舒张末期峰值 胎儿结局
下载PDF
1例剖宫产术后肺栓塞抢救成功病例诊治分析
14
作者 马文革 武菁菁 +1 位作者 翟红卫 莫中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剖宫产术后肺栓塞成功抢救的病例资料,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抗凝及溶栓治疗,该患者在行产科手术或分娩时,发生肺栓塞危险性高,发病迅速,且病死率高,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依据D-二聚体、床旁心电图、肺部CT检查等... 目的本文报道了1例剖宫产术后肺栓塞成功抢救的病例资料,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抗凝及溶栓治疗,该患者在行产科手术或分娩时,发生肺栓塞危险性高,发病迅速,且病死率高,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依据D-二聚体、床旁心电图、肺部CT检查等诊断,因此一旦发现类似病例,应尽早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剖宫产术 综述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育性及其交配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晓玉 张亚玲 +3 位作者 靳学慧 周弋力 孟峰 武菁菁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100,共8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采集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育性能力和交配型分布,采用2株标准菌株GUY11(MAT1-2)和KA3(MAT1-1)对2016-2017年黑龙江省西部、东部、中部3个地区经单孢分离的241株稻瘟病菌进行育性测定,并利... 为明确黑龙江省采集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育性能力和交配型分布,采用2株标准菌株GUY11(MAT1-2)和KA3(MAT1-1)对2016-2017年黑龙江省西部、东部、中部3个地区经单孢分离的241株稻瘟病菌进行育性测定,并利用PCR技术对其交配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东部、中部的241株稻瘟病菌中可育性菌株比例为11.62%,其中雌性菌株、雄性菌株、两性菌株分别占1.66%、4.56%和1.25%,不能判断其性别的未知菌株占4.15%。采集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稻瘟病菌可育性差异均较大,西部、东部、中部地区可育性菌株出现频率分别为13.25%、7.27%和12.62%;2016年采集的稻瘟病菌可育性较高,可育性菌株出现频率为25.30%。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同时存在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主要以交配型MAT1-1占优势,出现频率为58.92%,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出现频率为8.30%。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交配型亦有差异,交配型为MAT1-1的菌株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出现频率最高,为72.73%,在中部、西部地区的出现频率次之,分别为61.17%和46.99%。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的稻瘟病菌同时存在2种交配型菌株,其交配型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但其可育性及交配型分布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有性生殖 交配型 育性 PCR
原文传递
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秀玲 武菁菁 +1 位作者 李素青 蔡银素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8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了解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2019—2020年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对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96名二胎产后返岗教师进行调查,并对... 目的了解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2019—2020年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对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96名二胎产后返岗教师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得分为52.16±12.24,心理资本得分为82.98±15.42,职业倦怠得分为65.24±12.72;不同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一孩年龄及学校类型的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和月收入的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心理资本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一孩年龄及学校类型的二胎产后返岗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712,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84,P<0.01),工作压力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624,P<0.01)。心理资本在二胎产后返岗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5,占总效应的37.31%。结论二胎产后返岗教师的工作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水平越高,且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胎产后返岗 女性教师 工作压力 心理资本 职业倦怠
原文传递
阿托西班对人子宫肌层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蕾 吕克蔺 +3 位作者 张燕 武菁菁 郭月华 马文革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12期1690-1696,共7页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对人子宫肌层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子宫肌层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cGAMP细胞中磷酸化ERK(pERK)、PGE_(2)、PGF_(2α)和蛋白激酶A(PKA)、[^(35)S]-GTPγS结合IP-one和IP_(3)的测定。结果在使用缩宫素作...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对人子宫肌层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子宫肌层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cGAMP细胞中磷酸化ERK(pERK)、PGE_(2)、PGF_(2α)和蛋白激酶A(PKA)、[^(35)S]-GTPγS结合IP-one和IP_(3)的测定。结果在使用缩宫素作为激动剂的竞争性试验中,阿托西班浓度的增加导致缩宫素浓度-反应曲线的峰值、积分和频率向右移动。当缩宫素浓度达到100 nmol/L时,反应达到最大。阿托西班的增加导致曲线向右移动,缩宫素的增加引起了同样的反应。收缩和收缩间隔的初步比较表明,无论收缩程度如何,对照组和阿托西班组的IP_(3)水平基本相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缩宫素显著提高子宫肌条IP_(3)水平(P<0.05)。PTX预处理逆转了缩宫素、阿托西班和CP93129对cAMP的抑制作用,抑制了缩宫素和阿托西班介导的心肌细胞磷酸化。PTX、U0126和罗非昔单抗抑制COX-2、PGE2和PGF_(2α)的表达。阿托西班使OTR与Gα结合,从而触发人肌层细胞中ERK的激活。结论基于血管加压素V1a和缩宫素的肽拮抗剂阿托西班通过蛋白抑制缩宫素受体的信号传导,可作为Gαi途径信号传导的部分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西班 人类子宫平滑肌 受体抑制剂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