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BMP-2在老年兔后外侧脊柱融合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段兴威 武汉 +4 位作者 谷长跃 于彦 杨小玉 魏君 德生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和青年兔采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自体骨移植进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手术实验研究,揭示rhBMP2在老年动物脊柱融合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24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5~4.5kg,6月龄(青年)和24月龄(... 目的:通过对老年和青年兔采用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和自体骨移植进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手术实验研究,揭示rhBMP2在老年动物脊柱融合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24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5~4.5kg,6月龄(青年)和24月龄(老年)各12只。随机分成4组:①青年自体髂骨移植组[ICBG(Y),6只];②青年rhBMP2组[rhBMP2(Y),6只];③老年自体髂骨移植组[ICBG(O),6只];④老年rhBMP2组[rhBMP2(O),6只]。同一天施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术。rhBMP2和自体髂骨分别植入两侧L5-L6横突间。术后3、6周分别处死一半。结果采用手动触诊,X线摄片,CT三维扫描和组织学评估。结果:X线片及三维CT显示rhBMP2组的融合率均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而青年各组融合率比老年组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显示由于rhBMP2是液态,有流动性,成骨范围较大,不局限于计划融合区。组织学显示老年rhBMP2组成骨面积较青年rhBMP2组小,而且骨小梁结构也不如后者密集。结论:与自体髂骨移植比较,rhBMP2可显著增强老年兔脊柱后外侧融合率和新骨生成量,加快融合时间,可以取代自体髂骨移植。rhBMP2促进骨再生能力受年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脊柱融合术 骨质疏松 骨移植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流量变化与组织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段兴威 李亚梅 +3 位作者 应洪亮 杨小玉 闫鹏 高琦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SCI/R)中的脊髓血流量(SCBF)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规律相关性。方法阻断兔腹主动脉法制备腰段脊髓IR模型,实验组根据SCI/R时间段分为假手术组、缺检查。结果在缺血30 min组腰髓局部血灌注量迅速下降至基线值的-7...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SCI/R)中的脊髓血流量(SCBF)与组织病理学变化规律相关性。方法阻断兔腹主动脉法制备腰段脊髓IR模型,实验组根据SCI/R时间段分为假手术组、缺检查。结果在缺血30 min组腰髓局部血灌注量迅速下降至基线值的-77.51%(p=2.01E-17),有明确病理学改变。再灌注初始,局部血流迅速增高并超过基线水平,随后逐渐降低,再灌注1 h后局部血灌注基本恢复基线水平(3.7%P值=0.437 899),以后血流量低于基线水平,出现缺血后延迟低灌注;直至再灌注4 h(-23.5%,P值=1.34E-3),低灌注保持相对稳定,血流未见恢复,病理学改变明显进一步加重。结论研究表明SCI/R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具有时间依从性,组织延迟性低灌注损伤是SCI/R重要病理学特点,为脊髓继发性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
下载PDF
修整术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兴威 刘鹏 +1 位作者 孙庆 德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966-1967,共2页
关键词 修整术 中老年 骨关节炎
下载PDF
Pil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华 段兴威 +1 位作者 邓少杰 德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通过对66例不同类型Pilon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6例Pilon骨折,按照Ruedi--Allgowe的分型法:Ⅰ型12例,Ⅱ型29例,Ⅲ型25例。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各种并发... 目的通过对66例不同类型Pilon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6例Pilon骨折,按照Ruedi--Allgowe的分型法:Ⅰ型12例,Ⅱ型29例,Ⅲ型25例。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各种并发症的情况,采取各自不同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U”型石膏外固定2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39例。结果经6个月~47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着Helft的疗效评价标准,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96%,手术组优良率为92%。结论Ⅰ、Ⅱ型骨折预后优于Ⅲ型骨折;若病例选择合适且手法正确,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可取得接近于手术组的疗效;对Pilon骨折,手法复位后必须评价复位效果,其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胫骨远端 手法复位
下载PDF
严重Pilon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选择 被引量:13
5
作者 段兴威 蒋涛 +1 位作者 刘鹏 任先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选择。[方法]27例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其中Ⅱ型骨折16例,Ⅲ型骨折11例,适时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6.8个月... [目的]探讨严重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选择。[方法]27例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其中Ⅱ型骨折16例,Ⅲ型骨折11例,适时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6.8个月。27例均获骨性愈合,放射学评价:优17例,良8例,差2例;临床疗效评价:优13例,良10例,中4例,优良率为85.2%。[结论]严重Pilon骨折需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固定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文华 段兴威 +2 位作者 李锦丽 程小芸 邓少杰 《社区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10年4月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的患者50例。结果术后进行5~3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8个月内充分愈合,并...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10年4月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的患者50例。结果术后进行5~3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8个月内充分愈合,并且没有发现切口感染以及内置物松动和断裂等术后并发症出现,优良率为94.0%。结论在植骨过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促进骨愈合,在治疗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时有显著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股骨骨不连 骨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