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绿色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
1
作者 陈建勇 陈亚杰 +2 位作者 高海波 段征 潘钊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根据不同船型动力需求,综合考虑能源供给、船舶配电、驱动控制、推进器等技术条件,提出三种船舶绿色动力的配置方案,介绍储能技术、直流组网技术及轴带电机变频器技术,总结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难点,结合实船示范,给出绿色船舶推进相关科研... 根据不同船型动力需求,综合考虑能源供给、船舶配电、驱动控制、推进器等技术条件,提出三种船舶绿色动力的配置方案,介绍储能技术、直流组网技术及轴带电机变频器技术,总结解决方案中的技术难点,结合实船示范,给出绿色船舶推进相关科研成果及工程项目方案的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船舶 储能技术 直流组网 轴带电机 电力推进系统 并网技术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的迁移 被引量:15
2
作者 段征 徐艳华 +1 位作者 陈小云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 hymal stem cells,BMSCs)静脉移植后在体内的迁移。方法:SD大鼠分为A组[免疫结合TNBS/ethanol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和B组(正常大鼠),均尾静脉注射1ml荧光标...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 hymal stem cells,BMSCs)静脉移植后在体内的迁移。方法:SD大鼠分为A组[免疫结合TNBS/ethanol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和B组(正常大鼠),均尾静脉注射1ml荧光标记的BMSCs。移植后第3、7、14d各处死5只,取材做恒冷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骨髓、肺、肝、脾以及消化道内分布,测定荧光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结果:BMSCs移植后多分布于血管丰富器官,7d时肺内荧光IOD值最高,14d时骨髓内IOD值最高,但无统计学意义。14d时,A组结肠的IOD值高于同组其余消化道各段以及B组结肠(P<0.05)。结论:静脉移植的BMSCs早期主要分布在血供丰富的器官中,迁移至受损结肠的BMSCs高于正常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下载PDF
两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38
3
作者 段征 汪维伟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免疫复合法介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复合法(Ⅰ组)、TNBS/乙醇(Ⅱ组)、乙醇对照(Ⅲ组)和生理盐...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免疫复合法介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复合法(Ⅰ组)、TNBS/乙醇(Ⅱ组)、乙醇对照(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Ⅳ组)。Ⅰ组先间隔2周给予兔肠黏膜制备的抗原乳化液(含抗原8 mg)免疫2次。4组均于禁食24h后用0.65ml不同液体灌肠:Ⅰ、Ⅱ组均为100mg TNBS/kg+50%乙醇;Ⅲ组为50%乙醇;Ⅳ组为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21d,第8周、12周处死大鼠,观察大体病灶及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Ⅰ、Ⅱ组均出现糜烂、溃疡等典型UC结肠病变,Ⅰ组还伴有末段回肠病变;Ⅰ组的病变可维持8周,Ⅱ组病变3周后趋向愈合。Ⅲ组病变仅黏膜充血水肿和少量糜烂或浅表溃疡,第21d痊愈。Ⅳ组未见组织损伤。结论:免疫复合法重复性好,病变更类似人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修复 被引量:7
4
作者 段征 陈晓云 +2 位作者 徐艳华 姜蓉 汪维伟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761-2764,共4页
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病变的修复.方法:分离培养、荧光标记SD大鼠BMSCs.A,B,C组大鼠制作UC模型,D组为非模型组.4组大鼠均经尾静脉注射1 mL液体:A组为生理盐水;B,D组为BMSCs;C组为加表皮生长... 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病变的修复.方法:分离培养、荧光标记SD大鼠BMSCs.A,B,C组大鼠制作UC模型,D组为非模型组.4组大鼠均经尾静脉注射1 mL液体:A组为生理盐水;B,D组为BMSCs;C组为加表皮生长因子(EGF)的BMSCs.移植后3,7,14 d各处死5只大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标记BMSCs在结肠的分布,光镜观察结肠病变以及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移植第3日各组均可见BMSCs分布于结肠黏膜,病灶处多于正常结肠黏膜.移植第14日,B,C组结肠BMSCs高于D组(P<0.05);与A组比较,B,C组结肠黏膜高表达IL-10,低表达TNF-α,其黏膜损伤修复程度也明显优于A组.B,C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移植BMSCs可促进UC大鼠结肠损伤的修复.单次给予EGF不能促进BMSCs向病灶的迁移和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研究现况 被引量:12
5
作者 段征 汪维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61-663,共3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模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全氟己酮与惰性气体对甲烷爆炸的协同阻爆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路长 苏振国 +5 位作者 陈硕 孟琪 班成伟 段征 刘金刚 余明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5-1123,共9页
为探究全氟己酮及其与CO_(2)、N_(2)协同下的抑爆能力,通过改变全氟己酮用量和CO_(2)、N_(2)的压力来观测其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单喷CO_(2)和N_(2)不能实现对甲烷的完全抑爆;而单喷全氟己酮能实现对甲烷... 为探究全氟己酮及其与CO_(2)、N_(2)协同下的抑爆能力,通过改变全氟己酮用量和CO_(2)、N_(2)的压力来观测其对甲烷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单喷CO_(2)和N_(2)不能实现对甲烷的完全抑爆;而单喷全氟己酮能实现对甲烷的完全抑爆;全氟己酮与CO_(2)或N2混合喷出有利于全氟己酮完全汽化、提升其抑爆能力;与N_(2)混合,抑爆所需的全氟己酮最小量由23 mL下降到17 mL,与CO_(2)混合,阻爆所需全氟己酮最小量从23 mL下降到5 mL,全氟己酮与CO_(2)混合使用的抑爆能力强于全氟己酮与N2混合使用的抑爆能力。全氟己酮/CO_(2)的协同抑制机理在于全氟己酮产生的自由基F会优先替代氧气产生的O参与基元反应,CO_(2)作为第3体参与反应会优先阻断OH的放热反应,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互补关系,从而更好地抑制和阻断甲烷/空气链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甲烷 全氟己酮 二氧化碳 阻爆 抑爆机理
原文传递
封闭支管条件下ABC干粉抑爆机制研究
7
作者 段征 路长 +3 位作者 班成伟 刘金刚 郭洪江 李明月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76,共5页
为研究不同封闭支管位置下瓦斯爆炸火焰传播规律以及ABC干粉的抑爆机制,在3 000 mm长的管道中进行瓦斯抑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置支管时,爆炸冲击波在支管端口及支管分岔处作用显著,火焰在支管管壁及支管分岔处湍流化倾向明显,火焰传... 为研究不同封闭支管位置下瓦斯爆炸火焰传播规律以及ABC干粉的抑爆机制,在3 000 mm长的管道中进行瓦斯抑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置支管时,爆炸冲击波在支管端口及支管分岔处作用显著,火焰在支管管壁及支管分岔处湍流化倾向明显,火焰传播平均速度较无支管时更快,爆炸超压更大;封闭支管距离泄爆口越远,支管内冲入的火焰越多,火焰传播速度越快,爆炸超压越大;设置支管时,支管附近的ABC干粉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时间增加,ABC干粉的利用率提高,对瓦斯的抑爆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火焰传播 封闭支管 支管位置 抑爆
下载PDF
柔性障碍物对管道内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路长 班成伟 +2 位作者 孟琪 段征 刘金刚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为了探究柔性障碍物对管道内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半封闭水平管道内放置柔性阻火布,试验研究阻火布在不同位置时的甲烷爆炸火焰演化形态、火焰传播速度、爆炸超压。结果表明:火焰传播至柔性障碍物前的传播速度小于无柔性障... 为了探究柔性障碍物对管道内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在自行搭建的半封闭水平管道内放置柔性阻火布,试验研究阻火布在不同位置时的甲烷爆炸火焰演化形态、火焰传播速度、爆炸超压。结果表明:火焰传播至柔性障碍物前的传播速度小于无柔性障碍物工况;火焰通过柔性障碍物后,火焰形态褶皱明显,加速传播;柔性障碍物距离点火源越远对爆炸火焰传播减速效果越好;柔性障碍物的存在推迟了爆炸压力峰值到达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柔性障碍物 火焰形态 火焰传播速度 爆炸压力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艳 段征 +1 位作者 姜蓉 汪维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其对种植于羊膜上BMSCs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EGF、IGF-1体外诱导第3代BMSCs培养7 d后,检测各组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上皮细胞的分化,及其对种植于羊膜上BMSCs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EGF、IGF-1体外诱导第3代BMSCs培养7 d后,检测各组细胞角蛋白(CK)及上皮膜抗原(EMA)的阳性细胞率。检测去上皮羊膜有无EGF或IGF-1表达情况;观察生长因子对种植于羊膜上BMSCs的分化影响。结果:EGF 30 ng/ml或IGF-1 50 ng/ml组的CK及EMA阳性细胞率高于其余剂量组;两因子联合诱导组的CK及EMA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各单因子组;30 ng/ml EGF和50 ng/ml IGF-1联合组的阳性细胞率最高;去上皮羊膜表达EGF,不表达IGF-1;BMSCs在羊膜上生长不受外源性生长因子影响。结论:EGF和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作用;以30 ng/ml EGF和50 ng/ml IGF-1联合组的协同作用最强;种植于羊膜上的BMSCs可生长为复层上皮结构,羊膜中的EGF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羊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维伟 徐艳华 +2 位作者 姜蓉 段征 陈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6025-6031,共7页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应用Hoechst 33342进行荧光标记,并将其经尾静脉移植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3,7,14d取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d,大鼠结肠即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移植后14d,大鼠结肠荧光标记细胞仍较多,此时可见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d,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表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明显好转。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结肠溃疡部位并分化为上皮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角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三种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艳 段征 +1 位作者 姜蓉 汪维伟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4-609,共6页
目的比较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作用的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去上皮的3种结缔组织块,检测其中有无EGF和IGF-1表达。将4,6-联脒-2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 目的比较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体外诱导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作用的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去上皮的3种结缔组织块,检测其中有无EGF和IGF-1表达。将4,6-联脒-2联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P3-BMSCs滴加于3种结缔组织上培养,设结缔组织诱导组、结缔组织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组、EGF、IGF-1诱导对照组。于培养第8、10和12d收集组织块,比较各组诱导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差异。结果经3种结缔组织和生长因子诱导后的BMSCs均表达CK和EMA;联合诱导组作用强于单用结缔组织组(P<0.05);3种结缔组织中以羊膜的作用最强(P<0.05)。3种组织均表达EGF,肠黏膜下层及肠系膜还表达IGF-1。结论胎儿肠黏膜下层、肠系膜与羊膜的结缔组织以及EGF、IGF-1在体外均有诱导BMSCs分化为上皮的作用;EGF和IGF-1可协同增强3种结缔组织的诱导作用;结缔组织中的EGF或IGF-1可能是其诱导作用的内源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结缔组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分化
下载PDF
含双二苯基膦戊烷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征 邹卫华 +1 位作者 杨瑞娜 金斗满 《河南科学》 1998年第1期45-49,共5页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双二苯基 膦戊烷
下载PDF
电力推进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征 刘赟 陈亚杰 《上海造船》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应用于电力推进装置的控制与监测系统典型实例和设计方法,比较了6脉冲、12脉冲变频器推进控制方案的不同,探讨了应用于不同动力定位等级(DP1~3)下的控制系统结构。此外,还讨论了应用于电力推进装置的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船舶 控制 电能管理 变频器 动力定位
下载PDF
柴油机双机并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征 张维竞 《造船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柴油机双机并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通信部分用CAN总线实现。详细介绍了CAN节点的电路设计。并车控制方案采用单调速器法,控制器使用模糊一PI算法。阐述了模糊-PI算法在柴油机控制系统中的意义。
关键词 双机并车控制系统 柴油机 并车传动装置 设计方案 船舶
下载PDF
分布式锅炉控制算法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征 尹岗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城市供暖设备需求愈来愈大,对于供暖控制而言,我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对怎样提高热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深刻的探寻,这将是供暖设备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现场采...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城市供暖设备需求愈来愈大,对于供暖控制而言,我国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对怎样提高热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深刻的探寻,这将是供暖设备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现场采集的供热数据作为基础,将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计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的绝对误差最大值不超过0.57e,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7%"两条曲线重合程度较好,计算结果精度高,完全可以满足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快速,精确调节,极其具有广泛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模糊控制 算法 MATLAB
下载PDF
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在混合动力型直流电推系统中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9
16
作者 庄伟 孙坚 +1 位作者 王春杰 段征 《船电技术》 2018年第7期17-20,27,共5页
为了有效降低内河水运船舶的排放污染,提升燃油效率。本文提出基于超级电容的储能装置的混合动力型直流电力推进系统方案。分析了变速发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应用策略,经过直流电推试验平台的验证,成功... 为了有效降低内河水运船舶的排放污染,提升燃油效率。本文提出基于超级电容的储能装置的混合动力型直流电力推进系统方案。分析了变速发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应用策略,经过直流电推试验平台的验证,成功应用于"江苏陆渡3011轮"。实际运营反馈显示本文提出的应用方案不仅能实现约10%节油效果,有效降低排放和运营成本,更在操控性上显著优于传统柴油直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 储能装置 直流电力推进 船舶混合动力
下载PDF
CAN总线在柴油机双机并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征 张维竞 《机电设备》 2002年第6期6-8,共3页
通过一实例阐述了CAN总线在柴油双机并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章首先提出了系统的通讯方案,然后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CAN节点的设计。
关键词 CAN总线 双机并车控制系统 CODAD 柴油机 现场总线 设计 通讯 双机推进系统 船舶
下载PDF
“实验1”号新型综合科学考察船设备集成技术
18
作者 刘赟 段征 马善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0-114,共5页
概述"实验1"号新型综合科学考察船设备集成的实施情况,分析该船电力推进系统、减振降噪系统、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集成、研发、应用方案及特点,同时阐述了这些重要系统的配套对小水线面双体船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船舶 电力推进 减振降噪 自动化 集成
下载PDF
高比能氟化碳材料及Li/CF_x电池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阳晓霞 段征 +2 位作者 金晶龙 王燕 王希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61-1162,1170,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多种手段表征了一款高比能氟化碳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电导率等特性,并采用软包装电池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氟化碳材料电导率数量级为10^(-9) S/...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多种手段表征了一款高比能氟化碳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电导率等特性,并采用软包装电池对该材料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氟化碳材料电导率数量级为10^(-9) S/cm,电池倍率和低温性能稍差,经55℃存储一年后容量衰减非常小,容量保持率达到98%;通过严苛的短路、充电、过放电、针刺和挤压安全实验,安全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碳 锂氟化碳电池 性能
下载PDF
变频节能在船舶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房硕 庄伟 +1 位作者 段征 马善伟 《机电设备》 2016年第5期15-19,共5页
机舱冷却水泵的额定功率配套一般按照超出最大容量15%~20%设计以保障系统余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仅需维持50%~60%的额定功率即可满足机舱内设备的冷却需求。由于未采用任何节能技术,水泵只能按照额定功率运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抬... 机舱冷却水泵的额定功率配套一般按照超出最大容量15%~20%设计以保障系统余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仅需维持50%~60%的额定功率即可满足机舱内设备的冷却需求。由于未采用任何节能技术,水泵只能按照额定功率运行,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抬升了运营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为此,文章探讨引入变频节能技术,使机舱冷却水系统根据船舶实际运行情况,通过调节水泵转速,实时控制冷却水泵功率,达到机舱冷却设备节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节能 热交换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