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b、p16、CyclinD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向奎 李春仲 +5 位作者 段文都 王香琢 王毅 郭剑 刘会燕 李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b、p16和癌基因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cytometry,FCM),定量研究在大肠癌与正常粘膜中Rb、p16、CyclinD1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换算成荧光指数(FluorescenceIndex,FI)值后...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b、p16和癌基因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cytometry,FCM),定量研究在大肠癌与正常粘膜中Rb、p16、CyclinD1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换算成荧光指数(FluorescenceIndex,FI)值后,利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0例大肠癌组织与正常粘膜中Rb、p16、CyclinD1FI(x±s)值经t检验,均P<0.01;2)以Rb表达阳性、阴性进行分组,在Rb阳性下,p16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CyclinD1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16与淋巴转移呈负相关,均P<0.01。在Rb阴性下,Rb与淋巴转移呈负相关,p16与淋巴转移呈正相关,而CyclinD1与淋巴转移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1)Rb、p16、CyclinD1在大肠癌、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2)在Rb阳性下,p16失活、缺失或突变会导致组织的恶性程度增加且易发生淋巴转移,CyclinD1的激活会导致组织的恶性程度增加;3)在Rb阴性下,各种结果显示:负反馈机制在其中可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RB蛋白 P16蛋白 CYCLIND1蛋白 流式细胞术 组织学分级 淋巴转移
下载PDF
分束结扎脾蒂法预防脾切除术后脾热34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建中 刘岩 +5 位作者 勾振堂 段文都 刘力 焦征 刘鸿章 薛聪龙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笔者通过改良传统脾切除手术方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切脾时进行分束结扎脾蒂 ,以探讨预防和减轻术后脾热的方法。 59例脾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手术改良组 (34例 )和对照组 (2 5例 ) ,通过比较手术后 3d内和 3d后发热程度 ,发热例数 ,... 笔者通过改良传统脾切除手术方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切脾时进行分束结扎脾蒂 ,以探讨预防和减轻术后脾热的方法。 59例脾切除患者 ,随机分为手术改良组 (34例 )和对照组 (2 5例 ) ,通过比较手术后 3d内和 3d后发热程度 ,发热例数 ,发热持续时间等指标 ,发现手术改良组仅有 8例 (2 3 .5 % ,8/ 34)体温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平均为 38.1℃ ,持续时间平均为 5d ;对照组体温升高仍较明显 ,发热 2 0例(80 .0 % ,2 0 / 2 5) ,平均体温 39.2℃ ,且持续时间为 1 0d。两组发热率及程度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分束结扎脾蒂进行脾切除对于预防和减轻术后脾热的发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发热 术后并发症 分束结扎脾蒂法
下载PDF
TACE联合PSE在原发性肝癌并脾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杰 刘鸿章 +2 位作者 周荣林 段文都 李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TACE联合不同程度PSE对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部分化验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对本院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行TACE联合PSE治疗的患者45例,按照脾栓塞比例分为:脾栓塞程度<50%(A组)、50%-60%(B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TACE联合不同程度PSE对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部分化验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4年6月对本院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行TACE联合PSE治疗的患者45例,按照脾栓塞比例分为:脾栓塞程度<50%(A组)、50%-60%(B组),术前及术后每周复查外周血WBC、PLT、AST、ALT、TBI至术后第8周,并进行Child分级。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WBC、PLT计数均较术前有所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在随访末期A组明显呈下降趋势;A、B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在TACE联合PSE治疗中,脾栓塞比例是影响外周血WBC、PLT的重要因素;不同脾栓塞比例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比例脾栓塞可加重栓塞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PSE 原发性肝癌 脾功能亢进 血常规 肝功能
下载PDF
半肝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的临床观察:附56例报告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力 张颖 +3 位作者 郑向奎 段文都 刘岩 刘鸿章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半肝血流阻断法(A组)与Pringle法(B组)术后血清ALT和AST及术后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清ALT和AST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法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半肝血流阻断法(A组)与Pringle法(B组)术后血清ALT和AST及术后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清ALT和AST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在保证术中出血不增加的前提下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法行肝部分切除较Pringle法有较多的优点。结论选择性的入肝血流阻断法是肝部分切除的一种良好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方法 半肝血流阻断法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中早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岩 谷锋 +2 位作者 张洪安 段文都 康明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9期3927-393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中早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胆囊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21例)和开腹组(21例)。开腹组行胆囊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中早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胆囊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21例)和开腹组(21例)。开腹组行胆囊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1 h、术后24、48、72 h检测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40.7±5.3)min比(43.8±6.1)min],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58.6±8.4)m L比(30.4±4.9)m L],住院时间显著缩短[(5.3±0.8)d比(3.3±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以及CRP的水平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各时段血清IL-6[(10.6±3.3)、(25.2±4.2)、(36.7±7.3)ng/L]、TNF-α[(52.7±8.9)、(96.7±10.4)、(104.2±12.6)ng/L]及CRP[(5.4±1.1)、(21.5±6.2)、(32.1±8.7)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段开腹组[(12.6±4.3)、(41.6±9.3)、(58.2±10.2)ng/L,(63.2±9.4)、(115.9±11.3)、(123.8±28.57)ng/L,(6.5±1.4)、(32.5±8.3)、(46.4±9.5)mg/L](P<0.05)。两组患者的PT、TT、APTT、D-二聚体以及FIB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19.05%(4/21)比95.24%(20/21)](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然而腹腔镜术后引起血栓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预防性的措施,以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腹腔镜手术 胆囊切除术 炎性因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PEG(PEG/J)联合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岩 谷锋 +3 位作者 张洪安 刘鸿章 康明 段文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 目的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PTCD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EG/J进行治疗,比较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J联合PTCD可有效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胃造瘘术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营养状态 肝脏功能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在癌因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岩 谷锋 +3 位作者 张洪安 刘鸿章 康明 段文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在癌因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癌因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在癌因性肠梗阻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癌因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经鼻胃肠减压,研究组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姑息治疗。观察比较术前术后营养指标变化、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P〈0.05)。研究组患者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经皮内镜胃/空肠造瘘术可以有效改善癌因性肠梗阻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癌因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空肠造瘘术 癌因性肠梗阻 姑息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低聚糖肿瘤相关糖类抗原的检测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鸿章 段文都 +4 位作者 周超熙 刘力 刘岩 康明 薛聪龙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低聚糖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199)的检测对结直肠癌(CRC)患者肝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间共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发现肝转移前最近一次检测血清CEA、AFP、CA199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低聚糖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199)的检测对结直肠癌(CRC)患者肝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间共6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发现肝转移前最近一次检测血清CEA、AFP、CA199结果。通过手术或肝穿刺结合病理及肝脏B超或CT检查了解患者肝脏有无转移癌。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CEA升高39例(65.0%),血清AFP升高7例(28.3%),血清CA199升高18例(30.0%);3项指标中1项以上的阳性率达到96.7%。结论:血清CEA、AFP、CA199水平与CRC肝转移有关,三者同时检测可早期发现CRC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糖类抗原199 结直肠癌 肝转移癌
下载PDF
血清AFP,AKP及γ-GT联合检测对肝癌介入化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段文都 刘鸿章 +5 位作者 刘力 王建中 刘岩 焦征 张颖 刘力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21-822,共2页
检测42例予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AKP,γ-GT水平,观察治疗后2~3周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与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示,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20个月;血清AFP,AKP,γ-GT均下降至正常范围者20例,... 检测42例予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FP,AKP,γ-GT水平,观察治疗后2~3周上述指标的变化及与患者中位生存期的关系。结果示,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20个月;血清AFP,AKP,γ-GT均下降至正常范围者20例,其生存期明显长于3项中1~2项或3项均未降至正常范围者(22例)。提示,采用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方法治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血清AFP,AKP,γ-GT3项均下降至正常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肝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甲胎蛋白 碱性磷酸酶 γ-甘氨酰转肽酶 预后
下载PDF
减轻脾切除术后发热的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中 刘鸿章 +6 位作者 刘力 段文都 刘岩 薛聪龙 焦征 张颖 王蒸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59-959,960,共2页
笔者自1 9 9 9年起采用“分束结扎脾蒂法”行脾切除3 3例(A组),术后监测体温变化情况、脾蒂有无胰腺组织以及血、尿、腹腔引流液淀粉酶(AYM)等指标,并与同期2 6例行传统的集束脾蒂结扎脾切除(B组)者作对比较。结果示两组术后3 d内发热... 笔者自1 9 9 9年起采用“分束结扎脾蒂法”行脾切除3 3例(A组),术后监测体温变化情况、脾蒂有无胰腺组织以及血、尿、腹腔引流液淀粉酶(AYM)等指标,并与同期2 6例行传统的集束脾蒂结扎脾切除(B组)者作对比较。结果示两组术后3 d内发热率无差异,3 d后A组体温明显低于B组(P<0.01);A组血、尿及腹腔引流液AYM均明显低于B组。提示采用“分束结扎脾蒂法”可减少对胰尾损伤,使脾热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可减轻脾切除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预防与控制 脾切除术/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15例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力 刘力亚 +3 位作者 段文都 郑向奎 郭卫红 刘鸿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提高临床诊断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有酗酒史7例,有胆石症6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2例;上腹不适或疼痛14例,阻塞性黄疸11例;术前均误诊为胰头癌... 目的:提高临床诊断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有酗酒史7例,有胆石症6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2例;上腹不适或疼痛14例,阻塞性黄疸11例;术前均误诊为胰头癌。术中均行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仅行胆道"T"管引流术6例,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或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行改良Puestow术4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13例,减轻2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难与胰头癌鉴别,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有助于正确诊断,术中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最有效方法,鉴别时应注意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并存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胰头癌 误诊
下载PDF
血清AFP、AKP、γ-GT联合检测对肝癌介入化疗预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文都 刘鸿章 +4 位作者 刘力 刘岩 焦征 张颖 刘亚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Z期140-141,共2页
目的: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给予FAM方案行径股动脉“肝动脉介入化疗”法治疗肝癌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梅(AKP)及γ-谷胺酰转肽酶(γ-GT)三项中1 ̄3项未降入正常(A组)与三项均降入正常(B组)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给予FAM方案行径股动脉“肝动脉介入化疗”法治疗肝癌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梅(AKP)及γ-谷胺酰转肽酶(γ-GT)三项中1 ̄3项未降入正常(A组)与三项均降入正常(B组)对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2例治疗前血清AFP、AKP、γ-GT均高于正常的乙肝后肝癌患者,治疗后2 ̄3周联合检测血清AFP、AKP、γ-GT的变化,并作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4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0.2个月)与文献报道相符,血清AFP、AKP、γ-GT均下降入正常范围者较1 ̄3项未降入正常范围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采用Seldinger插管技术给予FAM方案行“肝动脉介入化疗”法治疗对不能实现手术治疗的乙肝后肝癌患者可延长其生存期,而治疗后血清AFP、AKP、γ-GT三项均下降入正常范围者对患者生存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AKP Γ-GT 肝癌
下载PDF
Brunner's腺腺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中 刘鸿章 +7 位作者 刘力 段文都 刘岩 张颖 赵继东 甄静 薛聪龙 焦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7-697,共1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诊断 治疗 Brunner's腺腺瘤
下载PDF
Shank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锋 杨继宏 +4 位作者 李琮 张洪安 康明 段文都 刘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Shank家族成员Shank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HCC患者术后HCC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Shank1蛋白及m... 目的观察Shank家族成员Shank1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HCC患者术后HCC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Shank1蛋白及mRNA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hank1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CC癌组织中Shank1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CC癌组织中Shan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Shank1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显著相关(P均>0.05),但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Shank1在HCC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与临床分期有关;检测Shank1蛋白表达有助于HCC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性肝癌 Shank1 蛋白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肝硬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力 张颖 +3 位作者 周超熙 段文都 王蒸 刘鸿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正常肝与肝硬化状态下结直肠癌(CRC)肝转移的发生情况。方法:统计118例CRC患者,按肝脏质地分为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比较2组患者的肝转移率。结果:肝硬化组33例中肝转移4例(占12.12%),正常肝组85例中肝转移35例(占41.18%),2组... 目的:比较正常肝与肝硬化状态下结直肠癌(CRC)肝转移的发生情况。方法:统计118例CRC患者,按肝脏质地分为肝硬化组和正常肝组,比较2组患者的肝转移率。结果:肝硬化组33例中肝转移4例(占12.12%),正常肝组85例中肝转移35例(占41.18%),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在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C并正常肝者肝转移癌发生率远高于CRC并肝硬化患者,本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肿瘤转移规律及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结直肠癌 肝转移癌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谷锋 杨继宏 +4 位作者 李琮 张洪安 康明 段文都 刘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92例HCC患者,术中获取HCC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各92例份。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C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RORα...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92例HCC患者,术中获取HCC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各92例份。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C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RORα、VEGF,分析RORα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RORα阳性分别为31(33.7%)、62(67.3%)例,VEGF阳性分别为74(80.4%)、17(18.5%)例。HCC组织中RORα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肝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肝组织(P均<0.05)。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RORα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0.07、1.70±0.03,VEGF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4±0.08、0.55±0.07。HCC组织中RORα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肝组织,VEGF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肝组织(P均<0.05)。HCC组织中RORα与VEGF表达无相关性(P>0.05)。RORα阳性表达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无关(P均>0.05)。HCC病理分级为Ⅰ~Ⅱ级者RORα阳性表达比例高于Ⅲ级者(P<0.05)。结论 HCC组织中RORα表达下调,且与HCC的病理分级有关。RORα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文都 刘岩 +2 位作者 刘力 刘鸿章 焦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6S期120-120,共1页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为Klatskin肿瘤,一般是指胆囊管开口水平以上至左右肝管的肝外部分,包括肝总管汇合部肝管,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以及双侧尾状叶肝管开口的胆管癌。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肿瘤,随着近年来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以及影像学技术...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为Klatskin肿瘤,一般是指胆囊管开口水平以上至左右肝管的肝外部分,包括肝总管汇合部肝管,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以及双侧尾状叶肝管开口的胆管癌。曾被认为是一种少见肿瘤,随着近年来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以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MRCP的普及应用,其诊断率呈上升趋势。我们总结我院将近4年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诊治
下载PDF
胰腺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中 段文都 +3 位作者 勾振堂 高春晖 刘岩 杨勃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索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患者(67人次)均采用Seldinger氏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动脉超选插管至腹腔动脉、肝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注入药物,采用FAM方案。两次化疗间隔为1~... 目的探索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患者(67人次)均采用Seldinger氏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动脉超选插管至腹腔动脉、肝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注入药物,采用FAM方案。两次化疗间隔为1~2个月。结果介入治疗后2~3周,895%的病人疼痛减轻,复查CT发现,63%的病人肿块缩小。结论介入治疗能提高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与放疗、化疗相比,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药物疗法 腺癌 介入疗法
下载PDF
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鸿章 段文都 王蒸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550-1550,共1页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小儿常见病,经腹股沟部小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常规腹股沟斜疝手术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手术疗效相同,且小切口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21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
20
作者 刘力 王建中 +3 位作者 段文都 刘岩 刘鸿章 焦征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为总结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回顾分析 2 1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情况。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活检 ;治疗采用手术加化疗。 2 1例患者中ⅠE ,ⅡE期术后 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83.3%和 84 ... 为总结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验。回顾分析 2 1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情况。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上消化道造影、胃镜和活检 ;治疗采用手术加化疗。 2 1例患者中ⅠE ,ⅡE期术后 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83.3%和 84 .6 % ,74 .2 %。早期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恶性淋巴瘤/诊断 胃肿瘤/治疗 恶性淋巴瘤/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