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冈底斯南缘阿扎乡古新世花岗闪长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评价
1
作者 王金贵 冯钊 +9 位作者 李鹏 葛玢 张鑫全 段炳鑫 王硕 侯德华 杨鑫朋 程洲 张欢 刘琦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西藏冈底斯岩浆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产地。研究区位于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克鲁铜金矿床西侧,古新世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但如此强烈的岩浆活动与铜矿的关系究竟如何?其是否具有好的成矿潜力?解决这些问题对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 西藏冈底斯岩浆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产地。研究区位于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克鲁铜金矿床西侧,古新世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但如此强烈的岩浆活动与铜矿的关系究竟如何?其是否具有好的成矿潜力?解决这些问题对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同位素分析了花岗闪长岩的岩浆起源、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并结合氧逸度分析成矿潜力。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岩体形成于古新世(64.55±0.93 Ma),岩石属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REE(包括Y元素)平均为94.01×10^(-6),富集K、U、Rb、Ba和轻稀土(LREEs),亏损Nb、Ta、Ti、Zr和重稀土(HREEs),无明显Eu负异常。Rb/Sr比值平均为0.20,Nb/Ta比值平均为11.89,锆石ε_(Hf)(t)值为+10.7~+13.3,t_(DM2)变化于285.5~453.4 Ma,I_(A)=490,I_(T)=484,岩体中锆石结晶温度大约在700℃,显示岩浆来源于俯冲环境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具典型的I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形成于挤压俯冲碰撞前的弧构造环境。结合高氧逸度、地幔物质以及流体的贡献,可推知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深部铜金资源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南缘 古新世 花岗闪长岩 成矿潜力
下载PDF
冀西北地区古元古代含石墨变质地层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炳鑫 陈宏强 +5 位作者 赵华平 王金贵 石光耀 陈超 专少鹏 卫书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204,共14页
冀西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具有良好的区域变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东井子岩组和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层位,本文对这些含矿地层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地... 冀西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具有良好的区域变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东井子岩组和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层位,本文对这些含矿地层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石墨矿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旗营子岩群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其原岩是以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表明这些含碳岩石的成熟度较高,为温暖潮湿-半干燥气候条件下海陆交互-滨浅海相沉积;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斜长变粒岩,其原岩是以内陆湖-滨浅海相沉积的成熟度较高的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形成于半干燥-干燥炎热气候下氧化-弱氧化沉积环境,在沉积过程中伴有热水参与。石墨矿碳质成分均来源于原岩本身的原始沉积的有机碳。矿床受层位、岩相和岩性控制,经区域变质作用,有机碳结晶形成石墨矿,并在断裂的控制下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石墨矿 地球化学特征 原岩恢复 碳同位素 成矿机制
下载PDF
河北省唐山地区古滦河冲积扇第四纪以来演化与变迁
3
作者 陈宏强 专少鹏 +4 位作者 赵华平 杨瑞 陈超 段炳鑫 李庆喆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52,共15页
古滦河冲积扇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在全新世,对其更新世的演化与变迁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根据古滦河冲积扇上PZK10、PZK20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沉积学、测井沉积学、岩芯色度分析等,对古滦河冲积平原的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 古滦河冲积扇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在全新世,对其更新世的演化与变迁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根据古滦河冲积扇上PZK10、PZK20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沉积学、测井沉积学、岩芯色度分析等,对古滦河冲积平原的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冲积扇体的规模以及迁移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PZK10孔揭露了上新世时沉积的巨厚洪积成因“泥包砾”地层,早更新世时发育两个冲积扇-湖相旋回,中更新世时发育辫状河沉积,晚更新世发育湖相、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沉积。PZK20孔上新世沉积了一套巨厚“泥包砾”层,早更新世为扇前平原-辫状河相沉积,中更新世为辫状河-冲积扇相沉积,晚更新世为辫状河沉积。古滦河发育两期冲积扇,第一期为早更新世早期,在沙流河镇一带出山口形成的规模较大的冲积扇;第二期为早更新世中期,古滦河在现今丘庄水库一带发生分流,在丰润区一带出山口形成的冲积扇。中更新世,第一期冲积扇开始萎缩,第二期冲积扇继续发育,形成巨厚砾石层;晚更新世,古滦河在迁西县城以北发生袭夺,东流迁移出研究区,在西峡口进入迁安盆地,形成以西峡口为顶点的冲积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古滦河冲积扇 钻孔 古地磁 光释光 测井曲线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地区北山岩群斜长角闪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正平 段炳鑫 +4 位作者 孟庆涛 徐翠 董洪凯 刘广 提振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9-1139,共11页
内蒙古北山地区标山一带北山岩群出露相对齐全,基于区域地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在北山岩群中解体出斜长角闪岩,其原岩为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岩脉。采用LA-ICP-MS方法对斜长角闪岩样品开展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获得U-Pb... 内蒙古北山地区标山一带北山岩群出露相对齐全,基于区域地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在北山岩群中解体出斜长角闪岩,其原岩为辉长岩、辉绿岩等基性岩脉。采用LA-ICP-MS方法对斜长角闪岩样品开展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析,获得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23±21Ma,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1547~1691Ma。样品中锆石多为半自形双锥柱状,粒径介于0.03~0.21mm,发育较明显的振荡环带,具有核-幔-边结构,30个锆石分析点Th/U比值为0.38~0.92,绝大多数大于0.4,表明这些锆石为岩浆成因而非变质成因锆石。因此,这些锆石的同位素年龄为斜长角闪岩的结晶年龄,从而说明北山岩群的成岩年龄应不晚于1623±21Ma。综合研究表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于古元古代大陆扩张环境,这些认识对北山岩群的时代归属及其北山地区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岩群 斜长角闪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古元古代 北山地区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地区盘陀山一带长城纪古硐井群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程海峰 徐旭明 +3 位作者 刘广 段炳鑫 徐翠 管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85-1392,共8页
长城纪古硐井群作为内蒙古北山地区古老褶皱基底之上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尚未获得可靠的年龄资料,前人只是根据其产出的层位和岩石组合特征与燕山地区的长城系对比后,将其置于中元古代长城纪。对古硐井群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 长城纪古硐井群作为内蒙古北山地区古老褶皱基底之上的第一个沉积盖层,尚未获得可靠的年龄资料,前人只是根据其产出的层位和岩石组合特征与燕山地区的长城系对比后,将其置于中元古代长城纪。对古硐井群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锆石^(207)Pb/^(206)Pb年龄数据90%介于1.3~2.2Ga之间,其余年龄介于2.4~3.2Ga之间,峰期在1.6~2.0Ga之间,最年轻的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1393±50Ma。通过对比碎屑锆石的年龄频谱和周围古地块的形成时代,碎屑锆石的U-Pb年龄限制了古硐井群的沉积时代,应为中元古代蓟县纪,古硐井群的沉积物可能来自北山-阿拉善和塔里木-敦煌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LA-ICP-MSU-Pb年龄 古硐井群 内蒙古北山 盘陀山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晚侏罗世火山岩特征及时代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英富 王根厚 段炳鑫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90-1699,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的实地勘测,将工作区内前人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重新认识:以地层学和年代学为依据,将火山岩地层及岩石组合特征与火山活动规律相结合,将工作区内的晚侏罗世查干诺尔组及布拉格哈达组...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辉音敖包一带)的实地勘测,将工作区内前人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重新认识:以地层学和年代学为依据,将火山岩地层及岩石组合特征与火山活动规律相结合,将工作区内的晚侏罗世查干诺尔组及布拉格哈达组重新厘定为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对比于查干诺尔组下部,SHRIMP年龄为161~153Ma)、早白垩世玛尼吐组(对比于查干诺尔组上部,SHRIMP年龄为133 Ma)及白音高老组(对比于布拉格哈达组,SHRIMP年龄为133~129 Ma),这有利于建立地层统一的区域对比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侏罗世 东乌珠穆沁旗 满克头鄂博组 玛尼吐组 白音高老组 区域对比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地质找矿中区域地质调查应用研究
7
作者 程洲 段炳鑫 +2 位作者 石光耀 赵华平 杨鑫朋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4期0051-0054,共4页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找矿的重要环节,对于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新时期区域地质调查需要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地质找矿中区域...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找矿的重要环节,对于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新时期区域地质调查需要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地质找矿中区域地质调查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提升地质勘查技术及找矿技术的办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矿产资源的评价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调查 地质找矿 现代技术手段 精细化 高效化
下载PDF
岩土工程钻探作业危害因素与安全管理应急措施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德强 安喜坡 +1 位作者 李晓慧 段炳鑫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5年第5期80-84,共5页
通过对生产过程、伤亡事故类型和作业现场生产条件分析,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钻探作业中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提出钻探作业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 通过对生产过程、伤亡事故类型和作业现场生产条件分析,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单位钻探作业中危险危害因素存在的部位,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提出钻探作业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危害事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钻探 危害因素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河北省涿鹿县大河南岩体中A型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德强 张正平 +3 位作者 潘志民 薛鹏远 段炳鑫 徐翠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7年第1期22-28,共7页
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构造岩浆活动带上的大河南岩体,是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划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三期。早白垩世侵入岩由细粒正长花岗岩、中粒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本文通过对早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 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构造岩浆活动带上的大河南岩体,是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划分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三期。早白垩世侵入岩由细粒正长花岗岩、中粒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本文通过对早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该期岩体主量元素具有富硅、富碱、富铁,低镁、贫钙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右倾"海鸥型",负铕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以Ba、Sr、P、Ti强烈亏损,K富集为特征。Y/Nb-Ce/Nb图解上,岩体具A1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非造山环境的张性环境,是早白垩世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具体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大河南 河北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二龙包西一带罗雅楚山组硅质岩成因分析
10
作者 段炳鑫 程海峰 提振海 《中国锰业》 2017年第2期31-33,共3页
测区罗雅楚山组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结合宏观岩石组合、分布特征和微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罗雅楚山组硅质岩成因以生物成因为主,总体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其硅质主要来源于海水直接从老的上地壳带来的化学物质。
关键词 额济纳旗二龙包西 罗雅楚山组 硅质岩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新疆精河县一带南华纪冰碛岩特征及意义研究
11
作者 段炳鑫 提振海 《西部资源》 2017年第2期28-29,共2页
调查区位于新疆西部博罗科努山与科古尔琴山的接合部,南部山区属于博罗科努山北麓,西北部山区属于科古尔琴山东段。测区地层区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区,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之温泉地层小区。通过填图及剖面调查... 调查区位于新疆西部博罗科努山与科古尔琴山的接合部,南部山区属于博罗科努山北麓,西北部山区属于科古尔琴山东段。测区地层区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区,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之温泉地层小区。通过填图及剖面调查对测区南华纪冰碛岩特征分析,与区域上冰碛岩具有可比性,确定其时代为南华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精河县一带 南华纪 冰碛岩特征 意义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地区标山一带北山岩群长石石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旭明 程海峰 +1 位作者 段炳鑫 薛鹏远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北山岩群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的标山一带,主体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的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该套变质地层的时代归属缺少古生物化石等定年依据,本次野外调查也未发现该岩群中有生物化石。为限定北山岩群形成时代,对北山岩... 北山岩群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的标山一带,主体为一套变质程度较深的陆源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该套变质地层的时代归属缺少古生物化石等定年依据,本次野外调查也未发现该岩群中有生物化石。为限定北山岩群形成时代,对北山岩群长石石英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共获得112个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207)Pb/^(206)Pb年龄值为1.8~3.3 Ga,最小碎屑锆石年龄为(1 782±18) Ma,代表北山岩群形成时代的下限。通过同位素年龄图谱比较,此次在北山岩群中获得的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图与敦煌岩群类似,推测北山岩群的沉积物源区为敦煌地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北山 标山 碎屑锆石 LA-ICP-MS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河北唐山西部PZK14孔晚新生代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宏强 杨瑞 +5 位作者 李庆喆 赵华平 段炳鑫 刘蓓蓓 专少鹏 陈超 《中国地质调查》 2022年第3期67-75,共9页
为查明唐山西部平原区晚新生代以来松散堆积物的沉积演化特征,依托鸦鸿桥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唐山西部PZK14孔进行色度、粒度、视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测井等研究,划分沉积相并计算各时段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该地区新生代晚期... 为查明唐山西部平原区晚新生代以来松散堆积物的沉积演化特征,依托鸦鸿桥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唐山西部PZK14孔进行色度、粒度、视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测井等研究,划分沉积相并计算各时段的沉积速率,结果表明该地区新生代晚期主要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早更新世初始发育三角洲相,随着气候转暖,古滦河冲积扇退积,三角洲相转变为河流相;早更新世中—晚期,发育3个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旋回;中更新世发育一个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旋回;晚更新世初沉积了巨厚的湖相层,随着气候转冷,渤海湾沿岸海侵结束,湖盆开始萎缩,转变为河流相;全新世则以河间洼地沉积为主。沉积速率-年龄曲线表明第四纪以来构造作用对该地区沉积速率控制较弱,气候为影响沉积相发育的主要因素。第四纪各个时期的沉积速率均较快,奥杜威极性亚时(1.95~1.77 Ma)沉积速率最大,约为194.0 m/Ma;2.52~1.95 Ma沉积速率最小,约为111.2 m/Ma。研究成果对恢复该区域古地理演化、水工环地质勘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西部 钻孔 沉积相 色度 粒度 测井曲线
下载PDF
西藏沃卡地区EW向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地质意义
14
作者 徐旭明 冯翼鹏 +3 位作者 唐建科 段炳鑫 刘广 董洪凯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1-276,共6页
冈底斯构造带的研究对分析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特征具重要意义。沃卡地区EW向韧性剪切带位于冈底斯构造带南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通过最新技术方法,对沃卡EW向韧性剪切带进行研究,查明韧性剪切带展布特征、运动学特点、动力学特征... 冈底斯构造带的研究对分析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特征具重要意义。沃卡地区EW向韧性剪切带位于冈底斯构造带南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通过最新技术方法,对沃卡EW向韧性剪切带进行研究,查明韧性剪切带展布特征、运动学特点、动力学特征、变形温压条件、变形时代等,对韧性剪切带及周边地区构造演化,丰富该地区构造地质学资料具重要意义。韧性剪切带的糜棱面理、矿物拉伸线理、S-C组构、旋转碎斑、云母鱼等运动学标志及EBSD石英C轴组构图指示韧性剪切带存在两期韧性变形,早期平面上为左行剪切,剖面上为上盘(北盘)下降的脆-韧性剪切带;晚期平面上为左行剪切,剖面上为上盘(北盘)上升的韧性剪切带。矿物变形温度计及EBSD石英C轴组构图指示,早期韧性剪切带温度为380℃~420℃,压力约300 MPa;晚期韧性剪切带温度500℃~580℃,压力约425 MPa。据Koch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早期韧性剪切带差应力36~79 MPa,石英流变速率为10^(-12)s^(-1);晚期韧性剪切带差应力为140 MPa,石英流变速率为10^(-11)s^(-1)。通过围岩U-Pb锆石测年限定及穿插关系,可知早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162.9±2.8)Ma,为燕山构造阶段中期至华北构造阶段中期缓慢的脆-韧性滑脱剪切活动;晚期带形成于(31.01±0.2)Ma之后,后期遭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改造,于渐新世至中新世新特提斯洋完全闭合后,冈底斯陆块遭碰撞造山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韧性剪切带 差异应力 流变速率 温压环境
下载PDF
新疆中天山汗吉尕组Helenifore robustum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净 段炳鑫 +3 位作者 罗辉 陈慧慧 提振海 陈迪舒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7-227,共11页
汗吉尕组是新疆中天山温泉小区中泥盆统的一个地层单元,为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沉积。过去在灰岩团块和灰岩砾石中发现较为丰富的中泥盆世珊瑚和腕足类化石。这次,我们在该组上部地层硅质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H... 汗吉尕组是新疆中天山温泉小区中泥盆统的一个地层单元,为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沉积。过去在灰岩团块和灰岩砾石中发现较为丰富的中泥盆世珊瑚和腕足类化石。这次,我们在该组上部地层硅质岩透镜体中首次发现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Helenifore robustum动物群。对于温泉地区该组地层的时代归属,我们认为:由于已发现的中泥盆世珊瑚、腕足类化石主要产于灰岩砾石或外来块体中,因此,这些化石的时代并不代表该组形成的时代;而产于硅质岩透镜体中的晚泥盆世弗拉晚期的放射虫化石很可能代表该组的年代。全文共描述放射虫5属11种,归属3目4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Helenifore robustum动物群 汗吉尕组 中晚泥盆世 天山 新疆
原文传递
西藏桑日地区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成矿作用的思考
16
作者 冯翼鹏 徐旭明 +3 位作者 鲁扬 段炳鑫 唐建科 董洪凯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4,共7页
针对西藏桑日地区的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中不对称的小褶皱、书斜构造、旋转碎斑、"云母鱼"等的运动学标志,确定韧性剪切带呈左行剪切,结合EBSD实验结果及特征矿物变形温度计厘定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温度在400℃~500℃区间内,围压为3... 针对西藏桑日地区的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中不对称的小褶皱、书斜构造、旋转碎斑、"云母鱼"等的运动学标志,确定韧性剪切带呈左行剪切,结合EBSD实验结果及特征矿物变形温度计厘定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温度在400℃~500℃区间内,围压为300MPa^375MPa,变质相为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的差异应力(σ)为61.07 MPa^334.08 MPa。应变速率(ε~′)为10^(-11 )s^(-1)(500℃)和10^(-13 )s^(-1)(380℃)。其主体变形时代为89.9 Ma±0.46Ma之后,43.58Ma±0.42Ma之前,为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产物。综合表明,Au元素富集于韧性剪切带北东端脆-韧性变形带与脆性断裂转换处,韧性剪切带为Au元素的活化、运移及沉淀富集提供了场所。研究为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对该地区大地构造的研究提供了动力学、运动学资料,并为该地区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韧性剪切带 EBSD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U-PB测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