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赵昱 尹崑 +2 位作者 赵瑞鹏 马永胜 段王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由急性外伤性损伤所致的软骨损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其中急性髌骨脱位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可致髌骨内侧和股骨外侧髁骨软骨损伤 [1-2] 。针对有症状的局灶性软骨损伤,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 由急性外伤性损伤所致的软骨损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其中急性髌骨脱位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可致髌骨内侧和股骨外侧髁骨软骨损伤 [1-2] 。针对有症状的局灶性软骨损伤,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ICRS)建议对Ⅲ级或Ⅳ级的软骨损伤进行手术治疗 [3]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微骨折技术、自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s surgery,OAT)及自体软骨细胞移植(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ACI)等。其中微骨折技术是通过骨髓释放出的干细胞分化为纤维软骨实现软骨修复,这种纤维软骨表面粗糙,韧性较大,不利于关节长期活动;ACI和OAT首先需要获取自体软骨或软骨细胞,尽管这种修复方法较安全并且短期疗效较佳,但往往会出现供体部位持续疼痛、髌骨不稳、下跪或下蹲困难等手术并发症 [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损伤 纤维软骨 软骨修复 急性外伤性 急性髌骨脱位 软骨细胞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生物安全问题
2
作者 田志 段王平 +2 位作者 马永胜 张城铭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是从组织供者获得整块软骨和软骨下骨来精确修补受损的关节软骨,是一种针对局限性大块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治疗方式^([1])。主要用于青壮年大面积软骨损伤以及微骨折、...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是从组织供者获得整块软骨和软骨下骨来精确修补受损的关节软骨,是一种针对局限性大块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治疗方式^([1])。主要用于青壮年大面积软骨损伤以及微骨折、细胞治疗失败的软骨损伤患者^([2])。OCA具有不受供区取材限制、提供与损伤部位相同曲度的关节面、骨融合率高、临床结果可靠等技术优势,在软骨损伤修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损伤 软骨下骨 微骨折 关节面 组织供者 临床结果 治疗失败 供区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软骨损伤的历史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城铭 段王平 +1 位作者 马永胜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6,共5页
随着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膝关节局限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不断增多。由于软骨损伤不能自我修复,临床上对青壮年局限性较大软骨损伤的治疗尤为棘手。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是治疗青壮年大面积软骨损伤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 随着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膝关节局限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不断增多。由于软骨损伤不能自我修复,临床上对青壮年局限性较大软骨损伤的治疗尤为棘手。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是治疗青壮年大面积软骨损伤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研究较多,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我国对其研究尚未得到重视和发展。鉴于此,本刊开设“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专栏,将对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发展历史和现状、软骨组织的获取和保存及临床应用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以期推动我国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损伤 临床疗效 软骨组织 自我修复 体育运动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 青壮年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在踝关节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飞 刘云翔 +3 位作者 陈崇伟 李昊 王东明 段王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93-297,共5页
关节软骨缺乏神经和血管,损伤后难以自我修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踝关节由于活动大,软骨损伤的发病率非常高,小面积的踝关节软骨损伤,采用骨髓刺激术、自体骨软骨移植和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中、大面积的... 关节软骨缺乏神经和血管,损伤后难以自我修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踝关节由于活动大,软骨损伤的发病率非常高,小面积的踝关节软骨损伤,采用骨髓刺激术、自体骨软骨移植和自体软骨细胞植入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中、大面积的踝关节软骨损伤(>2 cm 2),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并不满意[2]。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agraft transplantation,OCA)是从组织捐赠者获取整块软骨和软骨下骨,精确修补受损的关节软骨,适用于治疗中大面积的关节软骨损伤,从已有的文献看,治疗效果满意[3]。本文对OCA治疗踝关节软骨损伤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开展OCA治疗踝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者 软骨下骨 关节软骨 软骨损伤 自体骨软骨移植 踝关节 自我修复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研究现状分析
5
作者 马永胜 林啟泰 +5 位作者 李泽昊 李美明 张城铭 李鹏翠 段王平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4-110,114,共8页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具有多种优点,可用于大型或多部位的骨软骨缺损[1-4],能同时修复软骨和软骨下骨,并支持早期负重[5]。迄今为止,OCA已经进行了40多年,患者术后满意度高达80%,10年存活率...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具有多种优点,可用于大型或多部位的骨软骨缺损[1-4],能同时修复软骨和软骨下骨,并支持早期负重[5]。迄今为止,OCA已经进行了40多年,患者术后满意度高达80%,10年存活率为75%~85%,并有很高的运动重返率[3,6-7]。尽管如此,OCA仍会存在失败的可能,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免疫排斥反应、微生物感染或移植物-宿主软骨曲率不匹配等[8-10]。此外,OCA技术受到国家法规政策和供体数量的影响,在一些国家仍未开展或者开展较少。随着运动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局限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逐渐增多,尤其以青壮年患者为主,OCA技术为年轻或活跃的患者提供了重返运动的可能[7,11-13]。本研究旨在对近百年来该领域内中、英文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解OCA的国家分布、发展趋势等研究现状,以及中国和国际研究界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及其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研究提供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分析 软骨下骨 关节软骨损伤 移植物 免疫排斥反应 骨软骨缺损 术后满意度 微生物感染
下载PDF
组织培养法保存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永胜 刘洋 +5 位作者 杨文铭 邢煜刚 林啟泰 李泽昊 段王平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9-204,共6页
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AC)因无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学特性而具有免疫特权,非常适合同种异体移植手术[1]。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OCA)技术治疗由骨坏死、剥脱性骨软骨炎和创伤性损伤等引起的软骨缺损疗效显著... 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AC)因无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学特性而具有免疫特权,非常适合同种异体移植手术[1]。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OCA)技术治疗由骨坏死、剥脱性骨软骨炎和创伤性损伤等引起的软骨缺损疗效显著[2-3]。传统上,OCA技术是在移植物获取后7d内植入的,具有较高的软骨细胞活性,新鲜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osteochondral allografts,OCAs)5年生存率已经超过8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性骨软骨炎 骨坏死 软骨细胞 关节软骨 软骨缺损 组织培养法 创伤性损伤 血管和神经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现状
7
作者 张城铭 段王平 +1 位作者 马永胜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关节软骨是一种特殊的透明软骨组织,由细胞外基质与少量软骨细胞构成,关节软骨损伤在年轻、活跃的人群中非常常见[1]。损伤范围较大、有明显症状的关节软骨损伤影响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可致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由于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是一种特殊的透明软骨组织,由细胞外基质与少量软骨细胞构成,关节软骨损伤在年轻、活跃的人群中非常常见[1]。损伤范围较大、有明显症状的关节软骨损伤影响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可致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由于关节软骨的再生能力及自我修复能力较差,使关节软骨损伤的自然愈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损伤 自然愈合 透明软骨 骨关节炎 自我修复能力 细胞外基质 软骨细胞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自体骨软骨马赛克移植成形术后膝关节供区部位发病率的系统评价
8
作者 宋文杰 梁浩然 +4 位作者 牛文杰 刘洋 任智远 王薛丁 段王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79-585,共7页
目的:对自体骨软骨马赛克移植成形术后膝关节供区部位发病率进行概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20日PubMed,EMbase,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发表的评估马赛克成形术后膝关节供区发病率的相关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 目的:对自体骨软骨马赛克移植成形术后膝关节供区部位发病率进行概述。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20日PubMed,EMbase,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发表的评估马赛克成形术后膝关节供区发病率的相关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对移植的骨软骨柱个数和大小与供区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共661例患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赛克成形术后膝关节供体部位发病率为8.6%(57/661),最常见的供区发病率主诉是膝关节疼痛感4.2%(28/661)。供体数目与术后供区发病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424,N=10);供体直径大小与术后供区发病率之间同样不存在相关性(P=0.699,N=7)。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马赛克成形术中的骨软骨柱采集通常会导致相当大的供区发病率8.6%(57/661),最常见的供区发病率主诉是膝关节疼痛感,且供体部位发病率与骨软骨柱的数量和大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临床上对供体任何部位,数量和大小骨软骨骨柱的采集,都应该意识到其潜在的供体部位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缺损 自体骨软骨移植 马赛克成形术 供区发病率
下载PDF
关节软骨中最基本的解剖功能结构:软骨单位(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段王平 孙振伟 卫小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57-4560,共4页
背景:关节软骨单位作为近年来才逐渐被重视的关节软骨功能结构,大量研究证实其在关节软骨代谢、力学传导及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明确的功能及作用机制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对关节软骨基本解剖功能结构—软骨单位的组织... 背景:关节软骨单位作为近年来才逐渐被重视的关节软骨功能结构,大量研究证实其在关节软骨代谢、力学传导及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明确的功能及作用机制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对关节软骨基本解剖功能结构—软骨单位的组织形态、功能、体外消化分离及退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2009-07前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综述,其中包括本实验室一些软骨细胞及软骨单位的相关前期研究数据和图片资料。结果与结论:与周围基质相比,细胞周基质的特异性成分为Ⅵ型胶原,新生期该成分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随着年龄增长,Ⅵ型胶原等成分逐渐浓缩于细胞周围狭窄区域。近期,有学者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软骨细胞及软骨单位的体内原位形态学进行定量检测,利用微管吸吮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最新技术对软骨细胞及细胞周基质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检测。更多研究发现,细胞周基质的存在明显改变了软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同时,在骨关节炎软骨退变时,软骨单位及细胞周基质同样发生了相应的退行性改变。目前,尽管细胞周基质的具体功能不是很明确,但越来越多的体内外研究证实,细胞周基质的存在调整了软骨细胞的代谢及力学微环境,软骨单位为关节软骨中最基本的解剖功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单位 软骨细胞 细胞周基质
下载PDF
绝经妇女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段王平 卫小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妇女 骨关节炎 运动功能障碍 预期寿命 中老年人 发病特点 预防治疗
下载PDF
兔膝关节软骨单位体外酶解法消化 分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段王平 孙振伟 +2 位作者 李琦 任立新 卫小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8期874-877,共4页
目的探讨兔膝关节软骨单位(Chondron)体外酶解法消化、分离的可行性及实验方法。方法 2月龄新西兰白兔8只,随机分为2组,各4只。无菌条件下剖取双膝关节全层软骨,一组采用常规0.4%Pronase酶和0.025%Ⅱ型胶原酶依次消化为软骨细胞;另一组... 目的探讨兔膝关节软骨单位(Chondron)体外酶解法消化、分离的可行性及实验方法。方法 2月龄新西兰白兔8只,随机分为2组,各4只。无菌条件下剖取双膝关节全层软骨,一组采用常规0.4%Pronase酶和0.025%Ⅱ型胶原酶依次消化为软骨细胞;另一组采用0.3%dispase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搅拌消化3h为软骨单位。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苏木素-伊红(HE)和Ⅵ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微系统测试分析仪进行软骨细胞及单位形态学分析,Annexin-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及单位早期凋亡率。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软骨单位主要由1或几个串珠状细胞形态构成,透亮程度较差;而软骨细胞均表现为单一透亮的圆形细胞形态。软骨细胞HE染色呈爬片形态,胞质膨松透亮;软骨单位细胞周围存在一层淡染基质成分,且Ⅵ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表达,界限清晰,可见大量由其包裹1、2、3或4个软骨细胞的单位形态。微系统分析仪下软骨单位由高到低均分为细胞核、细胞质及PCM三层结构,每一层梯度高度约0.4μm。急性消化软骨细胞和单位在活细胞率、早期及晚期凋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3%dispase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搅拌消化3h可以成功获取兔膝关节软骨单位,为其体外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细胞 软骨单位 酶解法
下载PDF
实验性骨质疏松对骨缺损自然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王平 张民 +1 位作者 李刚 卫小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0-84,94,共6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大鼠股骨骨缺损自然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8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w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mm骨缺损,其深度为一侧骨皮质和髓腔宽度之和。...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对大鼠股骨骨缺损自然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用8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2w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mm骨缺损,其深度为一侧骨皮质和髓腔宽度之和。缺损术后4、8、12w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X线、骨密度、透射电镜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切除卵巢后3个月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两组骨缺损到12w时都未能完全愈合,实验组新生骨痂少,成骨过程延缓,破骨细胞功能活跃,4、8w时实验组缺损部位X线灰度、骨密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股骨髁上直径3mm缺损到12w时未能完全愈合,同时,特别是在早期,骨质疏松更加延缓了该缺损自然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HA/TCP修复去势大鼠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王平 张民 +1 位作者 李刚 卫小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24-628,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HA/TCP)双相生物陶瓷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tic protein-2,rhBMP-2)的复合材料对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30只8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只)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对照组(10只)行假手术。术后12周确定实验组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两组大鼠双侧股骨外侧髁上造成直径3 mm骨缺损。同时实验组随机植骨分为两组:单纯HA/TCP组和rhBMP-2/HA-TCP复合材料组;对照组全部植入rhBMP-2/HA-TCP复合材料。植骨术后4、8和12周取双侧股骨标本,进行组织学、X射线、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实验HA/TCP组4周时材料周围存在密度减低区,缺损部位新生骨量明显低于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新生骨板界面可见类骨质,材料吸收较快;实验复合材料组12周时材料大部分降解转化为新骨,可见成熟的骨小梁和骨髓组织,有编织骨形成。与单纯HA/TCP组相比,4、8周时实验复合材料组缺损部位X射线、骨密度以及生物力学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复合材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TCP双相生物陶瓷是rhBMP-2较理想的载体材料,复合后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能够明显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与磷酸三钙双相生物陶瓷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质疏松 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王平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骨缺损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翻修手术 分型 关节置换技术 假体松动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力学刺激对体外立体培养软骨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王平 苑伟 +3 位作者 孙振伟 李琦 赵昱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分析周期性动态压缩刺激对体外海藻酸钠立体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基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白兔10只,酶解消化获取膝关节全层软骨细胞,以海藻酸钠凝胶立体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静态培养,未施加任何压力;... 目的分析周期性动态压缩刺激对体外海藻酸钠立体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基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取2月龄新西兰白兔10只,酶解消化获取膝关节全层软骨细胞,以海藻酸钠凝胶立体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静态培养,未施加任何压力;实验组利用Flexcell-5000力学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进行周期性压缩应力加载,1 h/d。于加载第7、14、21天留取软骨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对软骨细胞蛋白聚糖(aggrecan,AGG)、Ⅱ型胶原、Ⅹ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第7天AGG及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随加载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下降,在第14、21天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同时,实验组在第7天时,Ⅹ型胶原及MMP-13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第14天,实验组Ⅹ型胶原及MMP-13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结论立体培养软骨细胞在生理力学刺激7 d时可明显促进其基质合成能力,但随刺激时间的延长,其基质合成能力逐渐减弱,软骨细胞趋于肥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海藻酸钠 周期性动态压缩 代谢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体重指数与下肢力线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琦 段王平 +3 位作者 曹晓明 郭恒 王磊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体重指数与双下肢力线的关系。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集因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内翻患者78例,男17例,女61例;年龄41~85岁,平均68.1岁。体重指数采用普通成年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体重指数与双下肢力线的关系。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集因膝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内翻患者78例,男17例,女61例;年龄41~85岁,平均68.1岁。体重指数采用普通成年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分类标准分为3组:正常组,BMI<24.0,男3例,女11例,14例28膝,平均年龄(69.5±4.7)岁;超重组,24.0≤BMI<28.0,男4例,女25例,共29例58膝,平均年龄(66.4±7.9)岁;肥胖组,BMI≥28.0,男10例,女25例,共35例70膝,平均年龄(69.1±8.3)岁。采用躯体X线测量系统测量平卧位和负重位的双下肢力线角度。结果:正常组与超重组患者,平卧位及负重位下肢力线膝内翻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平卧位膝内翻角度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重位膝内翻角度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与平卧位和负重位膝内翻角无明显相关性。3组负重位膝内翻角度均大于平卧位。结论:肥胖骨关节炎患者负重位时膝内翻角度增大,提示肥胖是导致下肢力线内翻角度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体重 膝关节 力学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自体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12
17
作者 米坤龙 段王平 +3 位作者 李兵 李鹏翠 焦强 卫小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6期9066-9070,共5页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骨膜移植等方法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但其各自的成软骨能力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骨膜移植等方法可促进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但其各自的成软骨能力有限,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8/2007-03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6~8月龄新西兰白兔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骨膜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12个膝关节标本。方法: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采用胰酶消化法采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向软骨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同时进行PKH-26细胞膜免疫荧光标记。在全部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造成直径3mm,深度3mm的全层软骨缺损,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单纯骨膜组取同侧胫骨上段内侧骨膜,骨膜生发层朝向骨髓腔覆盖软骨缺损,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先期缝合3针,向缺损区注入1×109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悬液20μL,植入细胞后缝合最后1针。单纯骨膜组只进行单纯骨膜覆盖缺损处理;空白对照组只钻孔不作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12周时,对缺损部位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Wakitani评分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所有缝合骨膜未发现脱落,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6周时,软骨缺损已由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填充,12周时修复组织进一步改建,且修复组织中细胞主要为带有PKH-26荧光标记的植入细胞。单纯骨膜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为乳白色,表面光滑稍微凹陷,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之间界限清晰;空白对照组缺损区多数比较凹陷,或缺损部位形状不规则,周围软骨组织断裂。术后6,12周时,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均优于单纯骨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单纯骨膜组的评分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骨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修复组织内细胞周围基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阳性,证实修复组织内的细胞为植入细胞。结论:自体骨膜复合向软骨细胞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形成透明软骨样修复组织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移植 关节软骨 缺损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20
18
作者 卫小春 段王平 向川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417-421,共5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症 人口老龄化 人类寿命 中老年人 流行病学 患病率
下载PDF
负重与非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许刚 朱江涛 +2 位作者 柴旭峰 段王平 卫小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负重与非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的差别。方法对38例膝骨关节炎(OA)患者(共56膝),利用躯体X线测量系统进行负重和非负重位膝内翻角的测量,并利用非负重位X线片进行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测量和膝OA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 目的探讨负重与非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的差别。方法对38例膝骨关节炎(OA)患者(共56膝),利用躯体X线测量系统进行负重和非负重位膝内翻角的测量,并利用非负重位X线片进行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测量和膝OA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结果负重位膝内翻角平均13.45°,非负重位平均8.58°,前者大于后者(t=5.461,P<0.01),两者之差平均4.79°。负重与非负重位膝内翻角呈正相关(r=0.766,P<0.01),两者之差与负重位膝内翻角呈正相关(r=0.902,P<0.01);同时与非负重位呈正相关(r=0.418,P<0.05)。负重位膝内翻角与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呈负相关(r=-0.707,P<0.01),非负重位与其也呈负相关(r=-0.529,P<0.01)。负重位膝内翻角与kl分级呈正相关(rs=0.444,P<0.05),而非负重位与其不具有相关性(rs=0.227,P>0.05)。结论作为术前整体了解膝内翻程度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推荐使用负重位测量下肢力线;作为术中参考,还需测量非负重位下肢力线,以了解膝外侧韧带松弛的程度。对于负重位下肢力线测量有困难的医院可依据非负重位膝内翻角、胫骨内侧平台倾斜角和OA分级大致估计负重位膝内翻角和负重、非负重位膝内翻角之差,以作为手术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 骨关节炎 非负重
下载PDF
骨化性肌炎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郭振业 段王平 卫小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7期629-632,共4页
骨化性肌炎为全身骨骼系统之外出现的骨结构,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属于异位性骨化,可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本文就骨化性肌炎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概... 骨化性肌炎为全身骨骼系统之外出现的骨结构,病理组织以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伴有大量的新骨形成,同时还可以有软骨形成,属于异位性骨化,可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本文就骨化性肌炎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概述,旨在探讨骨化性肌炎康复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纤维组织增生 运动功能障碍 异位性骨化 骨骼系统 病理组织 新骨形成 软骨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