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NOSES标本取出的途径:争议、现状、挑战及展望
1
作者 韩彩文 王涛 +7 位作者 段耀星 燕东 陈一锋 张洪来 柴明明 刘文涵 胡东平 张维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主要的优势体现在无辅助切口取标本,极具微创和美容效果。而标本取出的途径是NOSES的核心步骤,也是目前最受关注和热议的手术环节。结直肠NOSES标本取出的途径主要包括经肛门与经阴道两种方式。肛门作为人...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主要的优势体现在无辅助切口取标本,极具微创和美容效果。而标本取出的途径是NOSES的核心步骤,也是目前最受关注和热议的手术环节。结直肠NOSES标本取出的途径主要包括经肛门与经阴道两种方式。肛门作为人体消化道的末端,是结直肠NOSES术标本取出最为理想的自然腔道,具有天然的优势。相比经肛门,经阴道可以取出较大的肿瘤标本。但这两种取标本途径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尤其是经阴道取标本因受到伦理、性别及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经阴道取标本是否会对女性的心理、生育功能及性生活造成影响。对结直肠NOSES的两种取标本途径的争议、现状及优缺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经肛门取标本 经阴道取标本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关闭盆底腹膜在机器人直肠癌手术中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段耀星 王赫 +6 位作者 王玲 李来元 燕东 杨芳花 杨熊飞 张维胜 杜斌斌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联合关闭盆底腹膜在机器人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确诊为直肠癌并行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联合关闭盆底腹膜在机器人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和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确诊为直肠癌并行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共收集135例符合此研究的患者,其中研究组为行ERAS联合术中关闭盆底腹膜术患者(65例),对照组为行常规措施和未关闭盆底腹膜术患者(70例),两组患者均行机器人直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较轻(P<0.05);研究组术前血糖维持效果较好(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d和第3d炎性指标均较术前水平明显升高,但与研究组相比,术后第1d和第3d对照组IL-6和PCT、WBC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和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联合关闭盆底腹膜应用于机器人直肠癌手术可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早期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机器人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 关闭盆底腹膜 短期疗效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维度加权盲K近邻算法的数字预失真技术
3
作者 蒋卫恒 段耀星 +3 位作者 李明玉 靳一 徐常志 李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6-454,共9页
传统的数字预失真(DPD)模型通常在所有的输入信号功率上采用单一多项式模型和单一记忆深度对功率放大器(PA)进行线性化矫正。然而,功率放大器在不同的功率水平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非线性特性,并产生不同的记忆效应。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 传统的数字预失真(DPD)模型通常在所有的输入信号功率上采用单一多项式模型和单一记忆深度对功率放大器(PA)进行线性化矫正。然而,功率放大器在不同的功率水平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非线性特性,并产生不同的记忆效应。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维度加权盲K近邻(KNN)算法的数字预失真模型,所提模型根据功放当前输入信号以及记忆输入信号的幅度进行维度加权的KNN分类,组成维度加权盲KNN记忆多项式(WKMP)模型,并为每一类输入信号序列建立子模型。所提方法用Doherty功率放大器进行实验验证,使用带宽为30 MHz、频点为2.2 GHz的3载波长期演进(LTE)信号作为输入,反馈端使用122.88 MHz的采样率进行采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维度加权盲KNN分类方法与记忆多项式(MP)模型结合时,功放正向建模效果和数字预失真效果均超过了广义记忆多项式(GMP)模型,并远超记忆多项式模型的效果,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预失真 盲K近邻分类 维度加权 功率放大器 行为模型
下载PDF
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检测及意义
4
作者 段耀星 达明绪 +1 位作者 姚继彬 张永斌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C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方法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RT-PCR、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VEGF-C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方法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中VEGF-C mRNA与蛋白表达;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胃癌细胞株、正常胃黏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VEGF-C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中VEGF-C启动子序列的38个CpG岛未发现明显的甲基化位点;BGC-823、SGC-7901、MGC-803细胞株中VEGFC mRNA呈阳性表达,BGC-823、SGC-7901、MGC-803及MKN-45蛋白呈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发现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VEGF-C启动子序列的甲基化程度降低,胃癌组织发现VEGF-C启动子序列高度去甲基化。甲基化率的比较,正常胃黏膜组织-萎缩性胃炎组织:x^2=205.5,P<0.001;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x^2=262.6,P<0.001;胃癌组织-萎缩性胃炎组织:x^2=7.219,P=0.007。结论VEGF-C的甲基化状态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调节VEGF-C的甲基化状态对抑制胃癌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甲基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下载PDF
达芬奇手术系统荧光成像技术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成章 张维胜 +6 位作者 杜斌斌 杨芳花 段耀星 吴德望 朱小龙 李晶晶 杨熊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5期332-337,共6页
荧光成像技术最初用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此方法在外科肿瘤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广泛认可,并成为指导癌症治疗的有效诊断工具,而且在许多常规的外科手术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达芬奇手术系统在2010年集成了近红... 荧光成像技术最初用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此方法在外科肿瘤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广泛认可,并成为指导癌症治疗的有效诊断工具,而且在许多常规的外科手术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达芬奇手术系统在2010年集成了近红外摄像头,利用荧光成像将技术优势和微创优势相结合,这一技术优势逐渐被一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所认可。但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于荧光成像技术在开刀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很少关于达芬奇手术系统荧光成像技术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研究。本文旨在回顾达芬奇手术系统荧光成像技术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发展背景、应用进展、技术争论以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吲哚菁绿 达芬奇机器人 荧光成像技术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TME手术的近期疗效对照研究
6
作者 王赫 刘志鹏 +18 位作者 李晶晶 朱成章 朱小龙 史新龙 吕耀春 吴德望 刘文涵 徐世赟 燕东 张洪来 李来元 段耀星 胡东平 陈玲娟 杜斌斌 王涛 王小英 张维胜 杨熊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5期317-326,共10页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应用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235例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器人组120例,腹腔镜组...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应用于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235例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器人组120例,腹腔镜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学结果。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出血量少[(123.7±103.4)ml Vs(167.2±118.5)ml;t=-2.999,P=0.003],通气时间短[(79.2±22.9)h Vs(118.3±28.1)h;t=-11.762,P<0.001],进食流质饮食时间短[(91.0±16.8)h Vs(123.0±21.0)h;t=-12.968,P<0.001],腹腔引流量少[(315.4±282.8)ml Vs(397.0±327.9)ml;t=-2.045,P=0.042],术后住院时间短[(8.1±2.6)d Vs(8.9±2.5)d;t=-2.406,P=0.017]。然而,机器人组住院总费用高于腹腔镜组[(80193.9±14934.2)元Vs(65791.0±17399.0)元;t=6.823,P<0.001]。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学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可作为直肠癌TME手术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手术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胃癌组织MACC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姚继彬 达明绪 +3 位作者 郭天康 刘凤磊 段耀星 张永斌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4-447,452,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qPCR检测胃癌组织株和6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qPCR检测胃癌组织株和6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7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BGC823、SGC7901和MGC803 3种胃癌细胞株中MACC1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58 4±0.047 9、4.768 5±0.100 6和4.257 5±0.029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31,P<0.05。癌组织MACC1mRNA表达量(5.560 0±2.853 1)较癌旁正常组织(2.190 1±1.675 9)显著增高,t=6.907,P=0.000。肿瘤组织中MACC1蛋白的阳性率为64.18%(43/6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97%(4/67),χ2=49.844,P<0.05,且MACC1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与分化程度(χ2=14.492,P=0.000)、腹膜转移(χ2=4.251,P=0.039)、淋巴转移(χ2=11.978,P=0.001)、临床分期(χ2=11.024,P=0.001)密切相关,而与年龄(χ2=0.129,P=0.720)、性别(χ2=0.407,P=0.523)、肿瘤大小(χ2=0.017,P=0.897)、部位(χ2=3.021,P=0.082)及远处转移(χ2=0.000,P=1.000)无关。结论:MACC1可以作为预测腹膜转移、淋巴转移,评价胃癌进展的有效指标,可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腹膜转移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抑郁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莲萍 黄刚 +3 位作者 段耀星 王颖 陈观茂 张文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4-848,共5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后的全脑自发性神经活动改变.方法 对33例结直肠癌抑郁患者(病例组)和43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计算低频振幅(ALFF)和分数低频振幅(fALFF),应用DPABI软件的统计...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后的全脑自发性神经活动改变.方法 对33例结直肠癌抑郁患者(病例组)和43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计算低频振幅(ALFF)和分数低频振幅(fALFF),应用DPABI软件的统计模块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的ALFF和fALFF,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ALFF和fALFF值与病人健康问卷9(PHQ-9)评分和广泛焦虑量表7(GAD-7)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双侧楔前叶、距状回、舌回、左侧楔叶、枕上回、枕中回、枕下回及右侧梭状回的ALFF值和fALFF值显著减低(t=-5.730,P<0.05;t=-4.872,P<0.05).这些脑区的ALFF和fALFF值与PHQ-9评分和GAD-7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抑郁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枕、顶叶局部脑区自发性神经活动减低,可能是结直肠癌抑郁患者的潜在神经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抑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S-腺苷蛋胺酸对VEGF-C表达及胃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斌 达明绪 +1 位作者 姚继彬 段耀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S-腺苷蛋胺酸(SAM)对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胃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AM(终浓度... 目的通过观察S-腺苷蛋胺酸(SAM)对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胃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AM(终浓度0.5、1、2、4、8、16mmol/L)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BGS)检测SAM对胃癌细胞株VEGF-C基因启动子序列甲基化状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AM(2、4mmol/L)对胃癌细胞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给予SAM〔192μmol/(kg·d)、768μmol/(kg·d)〕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15d后检测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SAM处理MGC803、SGC7901细胞后,随药物浓度增大,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VEGF-C基因在MGC803、SGC7901细胞中呈高度去甲基化状态,经SAM处理后其甲基化程度增高,VEGF-C蛋白表达降低。SAM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移植瘤体积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M可以改变胃癌细胞株MGC803和SGC7901中VEGF-C启动子序列的低甲基化状态,抑制其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蛋胺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甲基化 胃癌
原文传递
3D与2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来元 张维胜 +6 位作者 冯丽莉 王涛 赵红军 段耀星 燕东 果茵茵 杨熊飞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3D与2D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和VIP国内外数据库中比较3D与2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文献,并搜集相关文献的参... 目的系统评价3D与2D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和VIP国内外数据库中比较3D与2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文献,并搜集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19年3月1日。运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研究,包含2个随机对照研究(RCT),9个非RCT,共1 16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3D腹腔镜组601例,2D腹腔镜组568例。3D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P<0.00001)、手术时间(P<0.00001)、首次排气时间(P<0.0001)、住院时间(P=0.04)、并发症发生率(P=0.04)、淋巴结获取数目(P<0.00001)均优于2D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中转开腹、环周切缘(CR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的漏斗图提示无发表偏倚(P=0.693)。结论与2D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相比,3D腹腔镜同样能够达到直肠癌根治性切除,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清扫淋巴结数目多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3D 2D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骶尾部脊索瘤术后复发治疗1例
11
作者 朱成章 张维胜 +3 位作者 杜斌斌 吕耀春 李晶晶 段耀星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年第5期73-74,共2页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起源于中轴骨的原始脊索残余,占所有恶性骨肿瘤的1%~4%^([1]),常发生于骶骨背侧(40%~50%)、颅底(35%~40%)和椎体(15%~20%)^([2]),部分特殊患者也可见于骶前软组织,局部侵袭性和破坏性是该病的典型特征...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起源于中轴骨的原始脊索残余,占所有恶性骨肿瘤的1%~4%^([1]),常发生于骶骨背侧(40%~50%)、颅底(35%~40%)和椎体(15%~20%)^([2]),部分特殊患者也可见于骶前软组织,局部侵袭性和破坏性是该病的典型特征^([3])。切缘阴性的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情况下,受肿瘤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巨结肠 围术期 游戏管理模式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