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后优化设计及应用
1
作者 程强 刘传旺 段胜君 《工业锅炉》 2023年第4期24-27,共4页
某公司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后,短时间内设备运行正常,后期经常性出现氮氧化物超标、锅炉喘振、送风管冷凝水过多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环保压力,影响冬季正常供暖。从原因分析、技术论证、效果实践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燃气锅炉低氮改... 某公司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后,短时间内设备运行正常,后期经常性出现氮氧化物超标、锅炉喘振、送风管冷凝水过多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和环保压力,影响冬季正常供暖。从原因分析、技术论证、效果实践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思路和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氮改造 烟气再循环 喘振 安全隐患
下载PDF
机坪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刘传旺 程强 +1 位作者 段胜君 程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8期0134-0136,共3页
飞行区机坪附近DN400钢骨架聚乙烯消防管道损坏漏水,影响正常运行。如何在维修过程中,既可不碰到施工区域内其他专业管线,又不能影响机场正常运行,还可顺利完成管道热熔成立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难题。施工时,与机场涉及单位沟通协调,详细... 飞行区机坪附近DN400钢骨架聚乙烯消防管道损坏漏水,影响正常运行。如何在维修过程中,既可不碰到施工区域内其他专业管线,又不能影响机场正常运行,还可顺利完成管道热熔成立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难题。施工时,与机场涉及单位沟通协调,详细探摸管线,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并采取多种有效的技术措施,顺利解决了多项施工难题。总结此次施工经验,可为今后机坪区域中出现的类似施工难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骨架聚乙烯 机坪施工 FOD(外来物)管理
下载PDF
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脱氮中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素兰 段胜君 +1 位作者 胡广杰 邢传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8-82,87,共6页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工艺,通过前置水解酸化调控、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调控、二沉池污泥回流比调控等工艺,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混合型城市污水脱氮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试进水C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5...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工艺,通过前置水解酸化调控、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调控、二沉池污泥回流比调控等工艺,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混合型城市污水脱氮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试进水C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57、29.0、40.1 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7.5 h、污泥回流比为1、DO平均质量浓度控制在2~4 mg/L之间及无外加碳源和碱度的条件下,出水C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4.9、2.8、12.6 mg/L,对COD、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1%、90.3%和68.6%。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工艺,处理混合型城市污水的效果良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氧化沟 城市污水 脱氮
原文传递
改良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素兰 段胜君 +1 位作者 邢传宏 胡广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0,共4页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氧化沟多点强化氧化沟除磷工艺,通过对前置水解酸化反应器、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及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的调控,对混合型城市污水进行除磷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P平均分别约为557、5.9 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7....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氧化沟多点强化氧化沟除磷工艺,通过对前置水解酸化反应器、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及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的调控,对混合型城市污水进行除磷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P平均分别约为557、5.9 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7.5 h,污泥回流比为1,平均DO为2-4 mg/L,无外加碳源时,经上述工艺处理后,出水COD、TP平均分别为54.9、0.9 mg/L,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86.4%。水解酸化-厌氧-改良氧化沟工艺对混合型城市污水的除磷效果良好、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混合型城市污水 除磷
下载PDF
混合液回流比对膜工艺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王素兰 段胜君 +1 位作者 于洁 邢传宏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混合型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集成工艺,探讨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NH3-N影响不大;随着回流比的增大,TN的平均去除率逐渐提高,当回流比从1.5增加到2.0时,... 以混合型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强化脱氮除磷集成工艺,探讨了不同混合液回流比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回流比对COD、NH3-N影响不大;随着回流比的增大,TN的平均去除率逐渐提高,当回流比从1.5增加到2.0时,随着回流比的增加去除率明显增大,由2.0增加到3.0时,增加幅度有限;TP的平均去除率随回流比先增大后减小,在回流比为2.0时TP平均去除率最大.综合考虑,该工艺的最佳回流比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工艺 脱氮除磷 混合液回流比
下载PDF
污泥浓度对次毫米过滤组件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素兰 段胜君 +1 位作者 邢传宏 李明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86,共4页
以获得MLSS浓度为2~4∥L的滤出液为目标,采用自制次毫米过滤组件(SMFM)实现高浓度污泥的分离,考察了污泥浓度(10、15、18g/L)对SMFM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孔径为0.329、0.498mm的SMFM,在高污泥浓度(〉10g/L)下... 以获得MLSS浓度为2~4∥L的滤出液为目标,采用自制次毫米过滤组件(SMFM)实现高浓度污泥的分离,考察了污泥浓度(10、15、18g/L)对SMFM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孔径为0.329、0.498mm的SMFM,在高污泥浓度(〉10g/L)下,污泥浓度越高,其滤出液通量和浓度衰减越快,反之则衰减越慢。当初始通量为450L/(m^2·h)时,在一个周期内,孔径为1.15mm的SMFM运行20min的滤出液平均通量为370L/(m^2·h),均大于孔径为0.329、0.498mm的SMFM滤出液平均通量,故选择1.15mm为高浓度污泥过滤的最适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毫米过滤组件 高污泥浓度 分离 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