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肤润肠汤治疗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疗效及对美观性的影响
1
作者 孟雅楠 蒋玥 +2 位作者 李金红 胡志伟 段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疗效及对美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EGFRI相关皮...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疗效及对美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患处(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肤润肠汤(每日1付,分早晚2次服用),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生理指标(油脂含量、皮肤含水量)、安全性及皮肤美观性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vs 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瘙痒、痤疮、干燥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皮肤含水量均较治疗前较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油脂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美观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肤润肠汤能明显提高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皮肤生理功能及皮肤美观性,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皮肤毒性反应 养肤润肠汤 临床疗效 美观性
下载PDF
启闭利咽针法配合增液白虎汤治疗气阴两虚型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志伟 王一平 +7 位作者 门泉斌 蒋玥 段腾 迟福荣 张萌 李金红 柏丽丽 谷晓娟 《河北中医》 2023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观察启闭利咽针法配合增液白虎汤治疗气阴两虚型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启闭利咽针法配合增... 目的观察启闭利咽针法配合增液白虎汤治疗气阴两虚型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启闭利咽针法配合增液白虎汤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变化;比较2组中医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KPS、VFSS评分、FOIS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VFSS评分、FOIS分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DADI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4/32),治疗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启闭利咽针法配合增液白虎汤治疗气阴两虚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针刺疗法 中药疗法
下载PDF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迟福荣 胡志伟 +2 位作者 张娜娜 段腾 蒋玥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NPC放疗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NPC放疗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电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效果、吞咽功能、证候积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试验阳性率与张口困难发生率、吞咽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证候积分明显降低,生活信念、独立性、环境、社会、心理、生理等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升NPC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门齿距,提升治疗效果,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吞咽恢复正常,减少张口困难发生情况,减轻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电针 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蒋玥 胡志伟 +1 位作者 段腾 孟雅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采取养肤润肠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总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皮疹分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37/45)]较对照组[62.2%(28/45)]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DLQI总分和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均以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皮疹分级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皮疹分级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IL-8和CRP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血清TNF-α、IL-1β、IL-8和CRP水平的降低作用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血常规、肝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22.2%(10/45)比28.9%(13/45)、6.7%(3/45)比11.1%(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26.7%(12/45)比22.2%(10/4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肤润肠汤治疗EGFRIs相关性皮疹的总体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及缓解皮疹病情,其作用可能与其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IL-1β、IL-8和CRP的表达水平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疹 养肤润肠汤 炎症因子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退化特征及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32
5
作者 金慧芳 史东梅 +3 位作者 钟义军 黄尚书 宋鸽 段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84-93,共10页
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是在土壤侵蚀等自然因素和农业耕作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在坡面尺度上耕层土壤剖面损毁、土壤养分贫瘠化、农作物-环境调控能力衰退或完全丧失的农业生态过程。该文以红壤小流域坡耕地耕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耕层质量... 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是在土壤侵蚀等自然因素和农业耕作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在坡面尺度上耕层土壤剖面损毁、土壤养分贫瘠化、农作物-环境调控能力衰退或完全丧失的农业生态过程。该文以红壤小流域坡耕地耕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耕层质量退化指数法(cultivated-layer degradation index,CLDI)分析了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耕层退化的主导因素及关键驱动因子,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界定了坡耕地耕层质量主要障碍因素及障碍程度。结果表明:红壤小流域坡耕地耕层质量以中、轻度退化程度为主(样点占比70.4%),重度退化耕层样点占比11.1%,无退化耕层样点占比18.5%;导致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的人为驱动因素有单位坡耕地面积农业投入、耕作方式、单位坡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和单位坡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耕层退化程度加剧,耕层土壤pH值呈先大幅减小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轻度退化耕层土壤pH值降低幅度可达9.8%;与无退化程度相比,不同退化程度下红壤坡耕地耕层厚度呈逐步薄化趋势,重度退化耕层薄化率可达8.9%,这与降雨侵蚀和农户耕作方式不合理因素有关。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主要障碍因素表现为土壤黏粒含量多、pH值小、耕层薄化和土壤抗剪强度小,平均障碍度分别为0.15、0.14、0.13和0.10;土壤黏粒含量、pH值和耕层厚度障碍度随退化程度加剧呈增大趋势,土壤抗剪强度障碍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其他耕层土壤属性参数障碍度无明显变化;适度深松(30~48 cm)与合理施肥是改善耕层质量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认识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特征,明确耕层质量改善途径及合理耕层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退化 诊断 耕层质量 障碍因子 红壤坡耕地
下载PDF
针刺联合养阴解毒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疗效及对血清IL-6、TGF-β1、CRP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志伟 谷晓娟 +1 位作者 蒋玥 段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0期3344-334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养阴解毒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8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因胸部恶性肿...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养阴解毒法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8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因胸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Ⅱ~Ⅳ度放射性肺炎患者126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2组患者均给予放疗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自拟养阴清肺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GF-β_(1)、CRP水平及肺功能变化,比较2组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时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IL-6、TGF-β_(1)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4周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束后随访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4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06,P<0.05)。结论针刺联合养阴解毒法治疗放射性肺炎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针刺 中医养阴解毒法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肺功能
下载PDF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慧芳 史东梅 +3 位作者 宋鸽 段腾 叶青 江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3-321,340,共10页
为有效防止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以红壤小流域典型种植制度坡耕地耕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耕层质量指数法(Cultivated-layer quality index,CLQI)分析了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特征,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划分了耕层障碍类型,并定量辨识了耕层... 为有效防止坡耕地耕层质量退化,以红壤小流域典型种植制度坡耕地耕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耕层质量指数法(Cultivated-layer quality index,CLQI)分析了坡耕地耕层质量变化特征,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划分了耕层障碍类型,并定量辨识了耕层质量环境影响因子作用特点。结果表明:红壤小流域坡耕地耕层土壤属性参数变化特征差异明显(P<0.05),其中耕层平均厚度为(18.88±3.17)cm,接近作物生长适宜厚度;土壤饱和导水率为(3.39±2.6)mm/min,耕层土壤入渗及持水性能略低;平均pH值为5.06±0.64,土壤呈弱酸性;土壤全量养分贫瘠,速效养分含量丰富。小流域坡耕地耕层质量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存在明显退化趋势,以合理耕层(Ⅲ级)为主(占72.2%),较不合理耕层(Ⅳ级)占22.2%,中度合理耕层(Ⅱ级)占5.6%;不同坡位耕层质量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坡下(0.482)、坡上(0.454)、坡中(0.444)。红壤坡耕地耕层类型可划分为粘重板结型障碍耕层、养分贫瘠型障碍耕层、水分限制型障碍耕层、土壤酸化型障碍耕层、薄化型障碍耕层和无障碍耕层6类;粘粒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饱和导水率、pH值和耕层厚度可作为耕层障碍类型诊断及调控指标。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关键性环境影响因子为有效土层厚度、单位面积坡耕地化肥施用量、坡向和耕作方式,施有机肥、深松耕作和秸秆覆盖具有明显调控效应。研究结果可为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有效恢复、调控途径拟定及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耕层质量 障碍类型 影响因素 辨识
下载PDF
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Shaker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志伟 谷晓娟 +4 位作者 王一平 蒋玥 段腾 迟福荣 柏丽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第11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sEMG-BFB)与Shake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sEMG-BFB疗法及Shaker训练,治...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sEMG-BFB)与Shake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sEMG-BFB疗法及Shaker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后通过对两组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洼田饮水试验(WST)来评定吞咽功能,测定两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并采用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VFSS咽通过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ST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A、ALB水平及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PC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针刺联合sEMG-BFB与Shaker训练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Shaker训练 鼻咽癌 放疗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彭馨乐 田菲 +2 位作者 段腾 耿智丽 李美霞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其预后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22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并分析中医体质类型等因素对食管癌术后预后的影响。结论: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45例(19.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其预后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22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并分析中医体质类型等因素对食管癌术后预后的影响。结论: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45例(19.7%)、气虚质57例(24.9%)、阳虚质48例(20.9%)、阴虚质15例(6.6%)、痰湿质7例(3.0%)、湿热质5例(2.2%)、血瘀质39例(17.0%)、气郁质11例(4.9%)、特禀质2例(0.8%)。单因素分析表明中医体质(平和质、血瘀质、阳虚质、气虚质)、年龄、TNM、肿瘤大小、N分期、并发症是食管癌术后的预后相关因素。Cox多因素分析表明中医体质(平和质、血瘀质、阳虚质、气虚质)、TNM、N分期是食管癌术后独立的预后因素;气虚质是影响食管癌的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食管癌术后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为主,气虚质是影响食管癌术后的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中医体质类型 预后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40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腾 田菲 柏丽丽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2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4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唑来磷酸治疗,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配合唑来磷酸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4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唑来磷酸治疗,治疗组采用身痛逐瘀汤配合唑来磷酸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评分(VAS)、卡氏评分(KPS)、血清ALP、PS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57.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ALP、PS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症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身痛逐瘀汤 唑来膦酸
原文传递
“泻肺补脾益肾”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晓娟 胡志伟 段腾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8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泻肺补脾益肾"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西药治疗)与治疗组(35例,常规西药治疗+"泻肺补脾益肾"针刺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 目的:探讨"泻肺补脾益肾"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西药治疗)与治疗组(35例,常规西药治疗+"泻肺补脾益肾"针刺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两组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显著,同时还减少了抗生素与激素的应用时间。结论:"泻肺补脾益肾"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肺炎可以降低血清CRP水平,减少抗生素及激素应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泻肺补脾益肾法 针刺 CRP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聊城市东昌府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腾 刘佳琦 +1 位作者 刘延龙 张保华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9-63,共5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制定的预期目标、实现此目标的行动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研究、评价方法研究等方面,空间直观性不强.本文采用指标测算和空间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制定的预期目标、实现此目标的行动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研究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研究、评价方法研究等方面,空间直观性不强.本文采用指标测算和空间吻合度相结合的方式,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开展聊城市东昌府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至2015年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评估结果基本一致,空间吻合度的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并可对吻合度较差地类找出具体的空间不吻合地块,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昌府区 土地利用评价 吻合度 相交分析
下载PDF
塑料介质过滤器的水力性能及泥沙处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腾 张胜江 郭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35,42,共6页
针对井水等高含沙水质的特点,重点研究轻型塑料介质过滤器在处理不同含沙水流时的水头损失和过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含沙率相同时,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与过滤流量平方成正比,而原水含沙率对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也有微弱的正相关影响;当... 针对井水等高含沙水质的特点,重点研究轻型塑料介质过滤器在处理不同含沙水流时的水头损失和过滤效果。结果表明,原水含沙率相同时,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与过滤流量平方成正比,而原水含沙率对过滤器局部水头损失也有微弱的正相关影响;当过滤器发生堵塞时,水头损失会随时间快速上升,其堵塞周期与原水含沙率和流量呈负相关关系;过滤流量和原水的含沙率是影响过滤器泥沙去除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泥沙去除率随流量增大初期明显下降,但逐步趋于稳定,而随着原水含沙率的增加,泥沙去除率呈现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水头损失 过滤器 水力性能 泥沙去除率 堵塞周期
下载PDF
西南紫色土坡耕地农作物-耕层质量适宜性的耦合度诊断 被引量:6
14
作者 娄义宝 史东梅 +3 位作者 金慧芳 蒋光毅 段腾 江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1-675,共15页
【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西南区农业生产重要的耕地资源,其耕层质量集中表现为侵蚀性退化严重且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在地块尺度上农作物产量变化较土壤质量退化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论文在紫色土不同地力等级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分析基... 【目的】紫色土坡耕地是西南区农业生产重要的耕地资源,其耕层质量集中表现为侵蚀性退化严重且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在地块尺度上农作物产量变化较土壤质量退化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论文在紫色土不同地力等级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分析基础上,定量分析紫色土坡耕地耕层质量对农作物的适宜性程度。【方法】在不同地力等级耕层质量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基础上,对农作物-耕层适宜性的耦合度程度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地力等级的耕层厚度为19—21 cm,有效土层厚度在21—43 cm变化,耕层厚度比较稳定但有效土层浅薄现象严重,五级坡耕地不存在心土层;五级坡耕地产量限制因素为田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2)紫色土坡耕地3种耕层类型特征明显,其中Ⅰ类耕层土壤显弱酸性(pH 6.4),阳离子交换量(21.0 cmol(+)·L^(-1))最大;Ⅱ类耕层田面坡度最小(11°),有效土层厚度(38 cm)和耕层厚度(22 cm)最厚,土壤速效钾含量(136.5 mg·kg^(-1))最多;Ⅲ类耕层有效土层厚度(28 cm)最薄,土壤显酸性(pH 4.8),阳离子交换量(9.2 cmol(+)·L^(-1))最小;田面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酸化,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坡耕地作物产量主导因子。(3)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地力等级的农作物与耕层适宜性存在协调发展类和失调衰退类两种状态和同步型、滞后型、损益型、共损型4种表现,在同样地力条件下,农作物产量较耕层质量更为敏感,衰退表现更加明显;农作物-耕层耦合关系(C_d)为Ⅰ类耕层(0.4820)和Ⅱ类(0.5207)属于基本协调发展类农作物耕层同步型,农作物生长勉强适宜;Ⅲ类(0.3343)濒临失调衰退类耕层损益型,农作物生长中度不适宜。【结论】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厚度比较稳定但有效土层浅薄化现象严重,不同地力等级的农作物与耕层适宜性存在协调发展类和失调衰退类两种状态和同步型、滞后型、损益型、共损型4种表现,紫色土坡耕地改良应减小田面坡度,增加有效土层厚度,调节土壤酸碱度。研究结果可为地块尺度上紫色土坡耕地合理耕层调控及构建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耕层质量 耦合度 合理耕层 适宜性 紫色土丘陵区 西南地区
下载PDF
不同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蒲境 史东梅 +2 位作者 娄义宝 段腾 宋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4,共7页
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深度对耕层质量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以江西红壤坡耕地示范区耕层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属性角度,对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深度处理下垂直深度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土壤紧实度、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 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深度对耕层质量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以江西红壤坡耕地示范区耕层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属性角度,对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深度处理下垂直深度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土壤紧实度、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深度对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影响为免耕<翻耕20 cm<翻耕10 cm<常规耕作<翻耕30 cm,对容重的影响为翻耕30 cm<常规耕作<翻耕10 cm<免耕<翻耕20 cm;与常规耕作比较,翻耕30 cm使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8.17%,12.67%,5.94%,土壤容重降低6.90%。(2)不同耕作深度下土壤紧实度表现为翻耕30 cm<翻耕10 cm<翻耕20 cm<免耕<常规耕作,土壤抗剪强度表现为翻耕30 cm<常规耕作<翻耕10 cm<免耕<翻耕20 cm;与常规耕作对照,翻耕30 cm使土壤紧实度和抗剪强度分别降低27.07%和24.82%。(3)土壤有机质含量以翻耕20 cm处理下最高(13.48 g/kg),免耕处理含量最低(9.39 g/kg),土壤速效养分主要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层,但20-40 cm土层中翻耕处理较免耕处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翻耕20 cm和常规耕作表现显著。(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翻耕30 cm处理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的综合改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改善和合理耕层构建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深度 坡耕地 耕层 土壤特性 红壤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滤料对过滤器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腾 张胜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194-196,共3页
塑料介质过滤器,相较于传统砂石介质过滤器,采用轻型滤料介质。试验采用塑料和石英砂2种滤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在滤料不同的情况下过滤器水头损失的情况。回归拟合的结果表明,采用塑料介质时的水头损失要小于传统的石英砂过滤器,说明塑... 塑料介质过滤器,相较于传统砂石介质过滤器,采用轻型滤料介质。试验采用塑料和石英砂2种滤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在滤料不同的情况下过滤器水头损失的情况。回归拟合的结果表明,采用塑料介质时的水头损失要小于传统的石英砂过滤器,说明塑料介质过滤器可以有效延长反冲洗的周期,从而降低过滤器的维护费用,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新疆节能减排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砂石过滤器 滤料 水头损失
下载PDF
基于低压小流量滴灌的压力流量传感器标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涛 张胜江 +2 位作者 杨鹏年 陈冰 段腾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77,共4页
SIIC-F/P-P/5-5.0压力流量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管道中的压力和流量,是节水农业中一种理想的传感器。为检验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选用7个相同的传感器进行标定试验,并对不同流量下各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流量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 SIIC-F/P-P/5-5.0压力流量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管道中的压力和流量,是节水农业中一种理想的传感器。为检验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选用7个相同的传感器进行标定试验,并对不同流量下各传感器测得的压力、流量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忽略试验过程中偶然误差的影响,各传感器之间无显著差异,经标定后,该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数据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适用于低压小流量滴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流量传感器 稳定性 重复性 标定
下载PDF
切脉针刺联合下颏抗阻力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胡志伟 谷晓娟 +4 位作者 王一平 蒋玥 段腾 迟福荣 柏丽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切脉针刺联合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S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NPC放疗后SD患者随机分为CTAR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训练,在此基础上,CTAR... 目的:探讨切脉针刺联合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S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NPC放疗后SD患者随机分为CTAR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训练,在此基础上,CTAR训练组患者给予CTAR训练干预,联合组患者给予切脉针刺联合CTAR训练干预,两组干预周期均为4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情况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WST分级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WST分级情况优于CTAR训练组(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CTAR训练组(P<0.05)。(3)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LB、PA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ALB、PA水平高于CTAR训练组(P<0.05)。(4)在干预4周内,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3.33%,CTAR训练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26.67%,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CTAR训练组(P<0.05)。(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WAL-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CTAR训练组(P<0.05)。结论:切脉针刺联合CTAR训练干预NPC放疗后SD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吞咽障碍 切脉针刺 下颏抗阻力训练 吞咽功能
原文传递
扶正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瘤作用及对血清VEGF,TSGF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段腾 田菲 +2 位作者 彭馨乐 耿智丽 李美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A... 目的:探讨扶正散结方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瘤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A组,32例),综合组(扶正散结方+化疗组,B组,48例)和扶正散结方组(C组,50例),分析各组治疗后疗效、复发转移及转移灶情况、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对血清VEGF,TSGF的调控作用。结果:B组控显率达79.2%,明显高于A,C两组(P<0.05);治疗后A,B,C组的转移灶缩小者分别为46.8%,75.0%,44.0%;服用扶正散结方组新转移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服用的单纯化疗组(P<0.05);在中医证候方面,3组中以B组(79.1%)改善最为明显(P<0.05);B组舌质、舌苔也较单纯化疗组改善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TSGF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B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3组治疗后TSGF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扶正散结方能够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时能使血清VEGF,TSGF水平下降,减少肿瘤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 抑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