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表征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段茂庆 杜霞 +4 位作者 彭文启 张士杰 姜翠玲 阎柳青 丁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92-5104,共13页
选取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EM数据对保护区内随机布设的水质监测点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并提取单元内的相关指标建立监测点背景特性量化模型,基于量化结果提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监测方案,建立背景值数据库.选取研究区自然... 选取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EM数据对保护区内随机布设的水质监测点控制单元进行划分并提取单元内的相关指标建立监测点背景特性量化模型,基于量化结果提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监测方案,建立背景值数据库.选取研究区自然属性指标与空间属性指标,以空间叠置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进行背景值分区,最终将黑龙江省分为六大地表水水质背景值地理分区,并计算了各分区地表水环境背景值表征范围.表征范围显示:依据现行标准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内水质背景值已超出II类水质标准限值.因此,基于水质背景值研究成果提出了考虑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结果表明方法切实可行且优于单因子评价法.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制定背景值影响下的水环境评价方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地表水 水环境 背景值 地理分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水环境特征分析及背景问题识别 被引量:4
2
作者 段茂庆 杜霞 +4 位作者 彭文启 张士杰 姜翠玲 阎柳青 丁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63-1774,共12页
由于我国水环境标准与评价方法中未充分考虑环境背景的空间差异性,导致存在环境背景值问题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且难以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要求.因此,针对特殊区域识别存在背景问题及其影响程度以指导完善... 由于我国水环境标准与评价方法中未充分考虑环境背景的空间差异性,导致存在环境背景值问题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且难以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要求.因此,针对特殊区域识别存在背景问题及其影响程度以指导完善区域水质管理与评价体系是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本文系统全面的评价了黑龙江省源头水保护区2011-2016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识别了主要超标水质项目类别,分析了其浓度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与超标指标浓度来源明确了研究区存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通过对比全国水资源一级区内源头水保护区达标率、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排污情况,重点突出了背景值问题对松花江区水环境管理与评价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特殊区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过程中主要问题为研究导向展开研究,以期为区域调整完善水环境管理与评价体系以满足制度可持续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地表水 水环境 背景值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抚河流域典型县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洁 李静 +3 位作者 段茂庆 张军 魏进 计勇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在分析抚河流域的水资源、水质、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以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县域为背景,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典型县域不同时期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背... 在分析抚河流域的水资源、水质、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以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县域为背景,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典型县域不同时期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背景、人口状况和产业比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研究区域内的水资源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河流域 水资源评价 承载力 协调性
下载PDF
信江干流浮游藻类分布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洁 吴义泉 +3 位作者 夏美龙 段茂庆 胡志坚 计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2230-2232,共3页
为了研究信江干流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与水质的关系,对信江干流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信江流域共观察到7门29科39属85种,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为优势种群,8个监测点的藻类细胞数量在... 为了研究信江干流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与水质的关系,对信江干流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信江流域共观察到7门29科39属85种,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为优势种群,8个监测点的藻类细胞数量在312~996万个/L之间变动,各监测点之间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且通过对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的测定显示COD浓度在3.87~23.16 mg/L之间,TN平均为4.13 mg/L,总磷(TP)含量较低。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结果与藻类种群数量关系对水质状况感应性差异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江 浮游藻类 生物多样性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基于DEM和SCS模型的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区径流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丁丁 白桦 +2 位作者 段茂庆 张力薇 李小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5期74-76,共3页
为研究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区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建立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区坡地径流资源潜力公式,探究坡地径流资源化可行性。采用泰和水保站12个不同覆被下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通过以该流域部分实测次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型参数率定,用算术... 为研究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区降雨-径流关系变化,建立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区坡地径流资源潜力公式,探究坡地径流资源化可行性。采用泰和水保站12个不同覆被下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通过以该流域部分实测次降雨-径流过程进行模型参数率定,用算术平均值法求出研究区CN值,并用部分降雨—径流资料进行模拟验证,得出符合该流域的SCS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区合格率为65%-85%,且不同覆被下径流小区模拟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植被覆盖度高的产流量小,反之产流量相对偏高。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降雨量越大,模拟效果越好,准确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泰盆地 SCS模型 降雨—径流
下载PDF
白洋淀近5年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与营养状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段茂庆 许维 +3 位作者 苑飞燕 孟宪智 张世禄 张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88-2000,共13页
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维持、调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2020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种分析与评价方法,全面阐述了白洋淀“十三五”期间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目的在于掌握白洋淀... 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维持、调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2020年逐月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种分析与评价方法,全面阐述了白洋淀“十三五”期间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目的在于掌握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为区域水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指导.分析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白洋淀整体水环境质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水质呈清洁状态,富营养化水平均为中度富营养,水质类别集中在Ⅳ—劣Ⅴ类,占比分别为31.2%、27.7%以及28.4%.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生化需氧量、氨氮以及溶解氧,浓度年均值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溶解氧浓度呈现上升趋势.时间变化上,受降水量年内分布的影响,主要污染指标浓度年内高值集中出现在7、8月份;空间变化上,生化需氧量、总磷与氨氮浓度最大值出现在焦庄断面,其次为安州与南刘庄.分析了2020年白洋淀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波动性反弹(平稳期1—4月,反弹期5—8月,恢复期9—10月),经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2020年5月白洋淀实施了底泥清淤工程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五"规划 白洋淀 水环境 CCME-WQI 污染指标
原文传递
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
7
作者 段茂庆 苑飞燕 +3 位作者 李欣蕊 刘振环 赵军利 张俊 《江西科学》 2022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为解决水环境背景值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间的冲突,选取黑龙江省汤旺河源头水保护区作为典型区域,开展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工作。识别了保护区地表水背景值问题,计算了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_(M... 为解决水环境背景值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间的冲突,选取黑龙江省汤旺河源头水保护区作为典型区域,开展特殊区域地表水环境背景值问题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工作。识别了保护区地表水背景值问题,计算了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_(Mn))以及氨氮(NH_(3)-N)背景值表征范围,结合我国水环境管理评价现状,提出了背景值影响下水质评价方案。鉴于自然环境是地表水背景值的主控因素,而径流是背景污染源(腐殖质)流失的主要驱动力,基于SWAT模型,结合未来RCP45与RCP852种气候情景模式,预测了未来时段内汤旺河背景值表征范围随径流变化情况,为研究区未来水质背景值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质评价 背景值 SWAT模型 汤旺河
下载PDF
永定河“引黄济京”生态补水对流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园园 郭悦 +3 位作者 段茂庆 苑飞燕 王乙震 刘振环 《江西科学》 2022年第6期1102-1107,共6页
永定河作为京津冀区域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改善与维持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流域14个断面水质数据发现,流域整体水质呈现逐年向好趋势发展,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 永定河作为京津冀区域中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改善与维持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十三五”期间流域14个断面水质数据发现,流域整体水质呈现逐年向好趋势发展,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总磷(TP)以及氨氮(NH3-N);生态水量逐年恢复,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对永定河流域引黄补水的实施。然而,由于永定河流域上游引黄水消耗,农业面源分布广泛,点源污染分布不清等因素的存在,上游来水入官厅水库水环境容量低,导致补水对官厅水库水质,尤其是氟化物与COD浓度改善效果并不显著,从而影响调水期间永定河北京段水环境质量。基于断面水质与调水信息溯清了永定河流域引黄补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指导流域进一步优化调水方案,改善永定河水生态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水环境 生态水量 污染指标
下载PDF
鄱阳湖五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力薇 段茂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12,共5页
为掌握五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5.65~17.57、19.93~42.92、36... 为掌握五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5.65~17.57、19.93~42.92、36.41~53.11、0.56~2.14、7.06~15.43mg/kg;库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除Zn外,其余金属元素均已超过鄱阳湖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Cu与Cd是主要污染因子,各元素污染程度:Cu〉Pb〉Cd〉Cr〉As〉Zn,各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具有相似迁移过程的规律与污染来源。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与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达到较重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在各断面都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增调水对水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孩 王小军 +2 位作者 张俊 徐铭霞 段茂庆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引水工程之一,其渠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通过阐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主要化学指标水环境质量状况,系统分析流量与水质之间响应关系。结果发现,渠首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质状况,其中,高锰酸盐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引水工程之一,其渠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通过阐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主要化学指标水环境质量状况,系统分析流量与水质之间响应关系。结果发现,渠首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质状况,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以及藻密度3个指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同源性,且由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历史数据与增调水期间加密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知,流量的增加导致渠首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以及藻密度浓度的上升。因此,建议在增调水期间持续关注3个指标浓度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渠首底泥清淤作业,以保证供水区域用水安全与质量。研究结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调水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水质 Pearson相关性 突变性检验
下载PDF
鄱阳湖修河流域典型县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进 段茂庆 姚志东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1期195-196,共2页
选取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研究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与水资源之间的协调关系。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不同县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性... 选取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研究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与水资源之间的协调关系。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不同县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差异性,四个县域的经济规模发展空间巨大,其中奉新县较为明显,通过建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能充分反映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关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河流域 典型县域 层次分析法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
下载PDF
鄱阳湖5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分布及潜在生态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力薇 段茂庆 《江西科学》 2016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为掌握5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 mg/kg、5.65~17.57 mg/kg、19.93~4... 为掌握5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 mg/kg、5.65~17.57 mg/kg、19.93~42.92 mg/kg、36.41~53.11 mg/kg、0.56~2.14 mg/kg、7.06~15.43 mg/kg;库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除Zn外,其余金属元素均已超过鄱阳湖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Cu与Cd是主要污染因子,各元素污染程度排序:Cu〉Pb〉Cd〉Cr〉As〉Zn,各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具有相似迁移过程的规律与污染来源。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与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达到较重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在各断面都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