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扬子地区奥陶纪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远景区优选 被引量:10
1
作者 殷启春 方朝刚 +2 位作者 郑红军 王敬东 王丰 《华东地质》 2020年第1期70-78,共9页
由于下扬子地区中奥陶世胡乐组和早奥陶世宁国组是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的新层系,进而开展了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和远景区优选工作。从胡乐组和宁国组黑色页岩构造及沉积背景入手,利用区域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分析奥陶纪页岩的地球化... 由于下扬子地区中奥陶世胡乐组和早奥陶世宁国组是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的新层系,进而开展了该区页岩气地质条件分析和远景区优选工作。从胡乐组和宁国组黑色页岩构造及沉积背景入手,利用区域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分析奥陶纪页岩的地球化学、储层及展布特征。下扬子地区中奥陶世胡乐组和早奥陶世宁国组泥页岩有效厚度大,单层厚普遍>30 m,有机质含量高且热演化程度存在适中区,脆性矿物含量高。下扬子地区奥陶纪页岩具备页岩气形成、富集的地质条件,具有较好的资源潜力,划分出安徽宁国奥陶纪页岩气远景区和浙江淳安-桐庐奥陶纪页岩气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页岩气 胡乐组 宁国组 页岩气远景区
下载PDF
复电阻率法在安徽南陵盆地海相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殷启春 王元俊 +2 位作者 周道容 张丽 孙桐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8-677,共10页
安徽南陵盆地主体为中生代陆相红盆,红盆下海相地层分布不明,页岩气资源潜力不清。根据本区周边二叠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含有黄铁矿的物性特征,选用复电阻率法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工作。针对盆内、盆外不同地质特点设计合适的观测系统,... 安徽南陵盆地主体为中生代陆相红盆,红盆下海相地层分布不明,页岩气资源潜力不清。根据本区周边二叠系富有机质泥页岩储层含有黄铁矿的物性特征,选用复电阻率法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工作。针对盆内、盆外不同地质特点设计合适的观测系统,采用Cole-Brown和Cole-Cole模型拟合反演,绘制近区场电磁电阻率和视充电率参数图。研究结果发现:①研究区二叠系富有机质泥页岩碳质含量高、富含黄铁矿颗粒,具有明显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特征,可以有效与其围岩区分,有利于开展复电阻率法勘探;②极化率是识别深部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乃至页岩气藏的有效参数;③根据复电阻率法勘探结果,实施钻孔验证,成功钻遇三叠系灰岩地层,并预测南陵盆地红盆下为二叠系页岩气藏有利区。本次研究表明了复电阻率法在南陵盆地可探测深达2000 m以下累计厚度约200 m的含黄铁矿泥页岩地层,是电磁法勘探中唯一能直接指示页岩气藏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地质情况复杂的南陵盆地乃至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本次勘探结果也为在南陵盆地进一步开展海相页岩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电阻率法 南陵盆地 南方海相地区 富有机质页岩 页岩气勘探
下载PDF
安徽巢湖—含山地区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殷启春 郑红军 +1 位作者 蒲可瑜 李凤霞 《安徽地质》 2019年第1期49-54,共6页
安徽巢湖-含山地区位于下扬子陆块北西部,下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但因该区构造复杂,深部地质情况不明,造成页岩气勘探尚未取得重要发现。为了查明区内下古生界地层页岩气资源潜力,实施... 安徽巢湖-含山地区位于下扬子陆块北西部,下古生界富有机质泥页岩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但因该区构造复杂,深部地质情况不明,造成页岩气勘探尚未取得重要发现。为了查明区内下古生界地层页岩气资源潜力,实施了巢湖-含山页岩气二维地震勘探。在对激发接收等关键采集参数实验比较后认为采用“宽线、高覆盖、长排列、小道距”的采集方式,可以增强深层的弱反射信息,有效改善采集单炮的品质。室内处理采用GeoEast软件,应用“菲涅带层析反演静校正、保真叠前去噪、子波一致性处理、沿层交互速度分析、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等一系列处理技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精度。应用上述采集、处理方法技术组合,所获得地震剖面主要目标层波组特征清晰,识别出下古生界下志留统—上奥陶统泥页岩与灰岩岩性分界面,以及晚印支期以来本区主要三期性质不同的构造改造变形,为研究本区页岩气地质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陆块 构造复杂区 页岩气 二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凯迪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方朝刚 黄正清 +5 位作者 滕龙 徐菲菲 周道容 殷启春 邵威 石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60,共17页
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 下扬子地区奥陶-志留纪之交岩相分异明显,发育了多种类型的岩石地层单位,其沉积岩的颜色、岩性、厚度、赋存化石组合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内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滨岸相、孤立台地相、浅海陆棚相、陆棚坡折相、欠补偿盆地相和盆地浊积岩相6种沉积相类型。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奥陶世凯迪晚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内碰撞挤压作用显著,"江南古陆"不断抬升和扩张,直接导致了旧的"台-坡-盆"格局的消失和新的古地理格局的形成,之前发育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水体变深的古地理格局彻底转变为北西、南西、南东三面被古陆包围,向东北方向水体加深的古地理格局。晚奥陶世赫南特期,由于南极冰盖凝聚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和气候变冷,扬子地台海域变浅,致使海底盆地上升到最低含氧深度面之上处于充氧水层中,富氧环境代替了缺氧环境,岩相由五峰组黑色页岩转变为更浅水的观音桥层泥灰岩或新开岭层泥岩;江南沉积区长坞组-于潜组的复理石沉积组合转变为更浅水的的文昌组-堰口组近磨拉石沉积组合。早志留世鲁丹期,随着全球海平面重新上升,隆起面积继续扩大,构造围限作用加剧,黑色页岩重新出现。尤其是安徽南部的安庆-铜陵-巢湖一线,江苏中部的南京-句容一线五峰组-高家边组底部的黑色硅质页岩和炭质页岩,笔石带与中上扬子的五峰-龙马溪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厚度均在40~60 m,TOC含量1.2%~4%,具很好的生烃潜力,应视为下一步烃源岩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晚奥陶世凯迪期 早志留世鲁丹期 岩相古地理 油气勘查工程 下扬子地区
下载PDF
萍乐坳陷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南港段页岩气基本特征——以ZK01井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方朝刚 殷启春 +6 位作者 滕龙 黄正清 郑红军 许乃岑 周道容 石刚 邵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8期26-36,共11页
为探索下扬子萍乐坳陷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南港段页岩气勘探潜力,对江西丰城地区ZK01井钻遇的茅口组南港段富有机质页岩进行采样;根据野外编录和薄片鉴定观察结果,剖析页岩的沉积环境特征;依照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等测... 为探索下扬子萍乐坳陷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南港段页岩气勘探潜力,对江西丰城地区ZK01井钻遇的茅口组南港段富有机质页岩进行采样;根据野外编录和薄片鉴定观察结果,剖析页岩的沉积环境特征;依照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等测试结果,分析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场发射电镜的观察结果,以及全岩和黏土的X线衍射矿物的测试结果,分析页岩的储层特征;采用甲烷等稳吸附法测定页岩甲烷吸附饱和吸附量,了解页岩的含气性特征。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茅口组南港段基础地质条件优越,相带位于台间盆地,单层厚度大。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Ⅲ型,具混源特征;有机质丰度2.18%~16%,平均值为7.57%,大于4%的黑色页岩厚度达到40 m;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镜质体反射率介于1%~2%之间,平均值为1.51%,岩石热解峰温值均在435℃以上,普遍达到成熟阶段。页岩硅质矿物质量分数平均71.5%,含量最高;其次为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22%;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平均为6%,含量较低,主要为高岭石和伊利石。微观孔隙以粒内孔为主,其次为粒间孔,可见少量的裂缝和有机质孔。黑色页岩吸附气量介于2.53~2.98 m3/t之间,平均值2.76 m3/t,吸附能力整体较强。通过对烃源岩、储集岩和含气量三方面实验结果的总结,初步明确了茅口组南港段具备很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页岩气 茅口组南港段 富有机质页岩
下载PDF
CORS系统在重力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滕龙 倪四道 +4 位作者 张宝松 邸兵叶 朱红兵 殷启春 高卫华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18-1022,共5页
目前重力勘探主要采用RTK模式进行测点定位,但RTK需要架设基站,且随着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距离的增加,精度逐渐降低。CORS系统能快速获得高精度的WGS84三维坐标,不需要架设基准站,弥补了RTK测量模式的不足。CORS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 目前重力勘探主要采用RTK模式进行测点定位,但RTK需要架设基站,且随着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距离的增加,精度逐渐降低。CORS系统能快速获得高精度的WGS84三维坐标,不需要架设基准站,弥补了RTK测量模式的不足。CORS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测绘、国土、水利、地质灾害等领域,但尚未在应用到重力勘探中。笔者首先论述了CORS在重力勘探中的应用优势;然后探讨如何将CORS成果转换为高精度的三维国家或地方坐标的方法。通过在江苏1∶5万重力调查中进行检核,平面精度优于1 cm,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高程精度最差为5.2 cm,完全满足勘探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勘探 CORS 坐标转换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下载PDF
萍乐坳陷丰城地区茅口晚期“破裂台地”型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朝刚 滕龙 +5 位作者 郑红军 徐菲菲 殷启春 周道容 石刚 邵威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5-946,共12页
依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分析研究区内同沉积断裂活动的时间和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将萍乐坳陷丰城地区茅口组南港段确定为以硅泥质沉积为背景的"破裂台地"型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格架."破裂台地"型沉积环境可划分... 依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结果,分析研究区内同沉积断裂活动的时间和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将萍乐坳陷丰城地区茅口组南港段确定为以硅泥质沉积为背景的"破裂台地"型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格架."破裂台地"型沉积环境可划分为台盆、台盆边缘和局限台地3种沉积相类型和与其对应的台地快速拉张-台盆缓慢萎缩-台盆逐渐闭合3个时期."破裂台地"层序地层格架以突变海泛面(amfs)为底界,以暴露不整合面为顶界,缺失低位体系域(LST)和海进体系域(TST),发育凝缩段(CS)、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和晚期高位体系域(LHST).构造变动是沉积分异的主控因素,突变海泛面代表同沉积断裂活动进入高峰期.研究区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地裂运动逐渐加剧,沉积环境由开阔海台地相向次深水台盆相过渡,丰城—乐平地区是地裂运动中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茅口组南港段 台盆 层序地层 地裂运动
下载PDF
页岩气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方法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2
8
作者 滕龙 徐振宇 +2 位作者 黄正清 殷启春 谭桂丽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地球物理方法是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最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在调研国内外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页岩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的地震和测井法对页岩气的响应特征,讨论了常规油气勘探中已获得成功的电磁法、重磁... 地球物理方法是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最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在调研国内外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页岩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的地震和测井法对页岩气的响应特征,讨论了常规油气勘探中已获得成功的电磁法、重磁勘探以及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对我国页岩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震勘探 测井 电磁法 重磁法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展望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层序特征与生物气成藏有利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振宇 方朝刚 +1 位作者 殷启春 滕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4-45,共12页
依据对江苏省启东市和海门市钻孔地层岩心沉积特征的研究,结合两个钻孔83个有机碳含量样品、28个渗透率样品的测试值和钻孔周边18个静力触探孔试气效果统计,讨论了晚第四纪以来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层序地层特征及生物气的勘探前景。研... 依据对江苏省启东市和海门市钻孔地层岩心沉积特征的研究,结合两个钻孔83个有机碳含量样品、28个渗透率样品的测试值和钻孔周边18个静力触探孔试气效果统计,讨论了晚第四纪以来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层序地层特征及生物气的勘探前景。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LG海侵旋回只保留了底部的河流相沉积,PG海侵旋回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河流相、浅海相、三角洲相和河流相、强潮河口湾相两套不同的沉积组合。亚间冰期(LG)海侵旋回只保留了底部侵蚀面,冰后期(PG)海侵旋回发育一套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底部侵蚀面为该层序的底界面,最大海泛面则发育在浅海相中沉积物最细、海相性最强的淤泥质黏土层中。研究区生物气的生储盖条件优越、试气效果好,为后期的生物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 沉积组合 海侵旋回 海退旋回 最大海泛面
下载PDF
亚间冰期以来长江入海口下切河谷充填型沉积体系与生物气聚集
10
作者 徐振宇 方朝刚 殷启春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分析了江苏省启东市北新镇NTZK01孔岩心沉积特征,结合该孔45个有机碳样品和14个样品的渗透率值,讨论亚间冰期(LG)和冰后期(PG)海侵旋回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浅层生物气的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亚间冰期(LG)海侵旋回,海平面快速下降,... 分析了江苏省启东市北新镇NTZK01孔岩心沉积特征,结合该孔45个有机碳样品和14个样品的渗透率值,讨论亚间冰期(LG)和冰后期(PG)海侵旋回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浅层生物气的勘探前景。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亚间冰期(LG)海侵旋回,海平面快速下降,地层遭受侵蚀,仅保留部分河床沉积,其最大海泛面也未保存。研究区在冰后期(PG)海侵旋回,发育了一套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下切河谷区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河流相、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底部侵蚀面为冰后期(PG)海侵旋回的底界面,最大海泛面发育在淤泥质粘土层中,最大海泛面以下为海侵旋回,最大海泛面以上为海退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旋回 海退旋回 生物气 层序地层 最大海泛面
下载PDF
下扬子页岩气地质调查新进展及突破难点思考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郑红军 周道容 +6 位作者 殷启春 熊强青 王中鹏 方朝刚 滕龙 邵威 王元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852-871,共20页
围绕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对页岩气突破的重大需求,在充分整合长江下游地区以往地质和物探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2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苏皖南沿江坳陷带、江西萍乐-浙江钱塘坳陷带、南华北地区“两带一区”实施了10口... 围绕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对页岩气突破的重大需求,在充分整合长江下游地区以往地质和物探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25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在苏皖南沿江坳陷带、江西萍乐-浙江钱塘坳陷带、南华北地区“两带一区”实施了10口页岩气调查井,基本查明了主要工作区古生界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富有机质泥页岩成藏地质条件,有9口井分别在三叠、二叠、志留、寒武系4套层系获得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油、裂缝性砂岩油、裂缝性灰岩油“三气三油”的重要新发现,深化了二叠系和志留系成藏地质认识,探索了三叠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含油气性,开辟了新区新层系,揭示了下扬子及南华北中—古生界油气页岩气资源勘查潜力。圈定了10个远景区,初步评价了9个远景区主要目标层的远景资源量,解决了资源前景问题;讨论了制约下扬子页岩气调查突破的卡脖子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区 古生界 页岩气 地质调查 三维地质建模 远景区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四川盆地北缘亢家洞灯影组四段焦沥青Re-Os定年与烃源岩示踪
12
作者 沈安江 李杰 +4 位作者 龙晓平 胡安平 刘俊杰 殷启春 龚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02-1712,共11页
四川盆地及邻区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中普遍存在充填孔洞沥青。然而,烃源岩和沥青的高成熟度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增加了恢复油气成藏史的难度。近年来,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油气生成期定年和油源对比。陕西... 四川盆地及邻区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白云岩中普遍存在充填孔洞沥青。然而,烃源岩和沥青的高成熟度以及复杂的地质构造活动增加了恢复油气成藏史的难度。近年来,Re-Os放射性同位素体系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油气生成期定年和油源对比。陕西宁强亢家洞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古油藏中的高成熟度沥青(R_(b)约为1.4%~2.5%)构建了约260Ma、60~70Ma和8~13Ma的Re-Os等时线年龄。其中,60~70Ma和8~13Ma的Re-Os年龄可能指示原油在受热裂解形成焦沥青过程末段地层抬升、地温降低、Re-Os体系封闭的时刻。而较老的约260Ma的Re-Os年龄与普遍的二叠纪是前寒武系、寒武系烃源岩主生烃期的观点一致,说明在原油热裂解之外,高成熟度沥青的Re-Os年龄也有可能指示生油期。同时,在263Ma时亢家洞大部分沥青与筇竹寺组烃源岩样品的^(187)Os/^(188)Os范围较为一致,而灯影组三段和麦地坪组烃源岩同时期的^(187)Os/^(188)Os较低,筇竹寺组可能是亢家洞古油藏沥青的主要烃源岩。上述认识对四川盆地北缘灯影组天然气勘探领域评价具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家洞古油藏 高成熟度沥青 RE-OS定年 油源示踪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三气一油”钻探发现及成藏地质条件——以皖南港地1井钻探发现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石刚 徐振宇 +7 位作者 郑红军 殷启春 滕龙 周道容 方朝刚 邵威 王佳龙 黄正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64-1570,共7页
下扬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对油气保存条件产生了重要影响。页岩油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性,与常规油气相比,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在下扬子地区具备形成页岩油气藏的潜力。通过港地1井钻探,在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和... 下扬子地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地质条件复杂,对油气保存条件产生了重要影响。页岩油气具有自生自储的特性,与常规油气相比,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在下扬子地区具备形成页岩油气藏的潜力。通过港地1井钻探,在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和龙潭组获得了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三气一油”的发现,与常规油气“上气下油”不同,港地1井油气呈现“上油下气”式非常规油气储集方式。大隆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约70m,地层倾角10°~20°,现场解吸获取的页岩气样品甲烷含量达80%,有机质丰度为1.9%~2.3%,平均值约2.0%,有机质成熟度(Ro)为1%~1.25%,平均值约1.2%,具备生成页岩油气的良好基础。基于港地1井的钻探发现,认为下扬子地区构造运动影响弱、盆地规模小、保存条件好的“小而整”的坳陷或盆地具备形成页岩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页岩气 下扬子 二叠系 大隆组
下载PDF
高程数据网格间距对重力中区地形改正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俊 张宝松 +1 位作者 邸兵叶 殷启春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57-161,共5页
为了解高程数据网格间距对表面积分法、直立长方体法和平均高程直立长方体法计算的中区地形改正值精度的影响,笔者选择某地区450个测点,并使用不同网格间距高程数据计算中区地改值,通过对比发现表面积分法计算精度受高程数据网格间... 为了解高程数据网格间距对表面积分法、直立长方体法和平均高程直立长方体法计算的中区地形改正值精度的影响,笔者选择某地区450个测点,并使用不同网格间距高程数据计算中区地改值,通过对比发现表面积分法计算精度受高程数据网格间距影响较小,而直立长方体法反之。然后将中区地改50~2000 m分为10个区间段进行计算,通过统计得出误差的45%和30%左右都分布在50~200 m和200~500 m段,因此提出提高中区地形改正精度必须提高50~200 m和200~500 m内高程数据网格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区地改 DEM网格间距 表面积分法 直立长方体法 平均高程法
下载PDF
“闻山辨龙”--页岩气勘探中的地球物理方法
15
作者 殷启春(文/图) 周道容(文/图) 滕龙(文/图)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1年第2期26-29,共4页
地球物理方法是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按照地质问题优先,再选用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思路,文章以“闻山辨龙之法”为比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地球物理基础知识出发,介绍了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开展页岩气勘探方法流程... 地球物理方法是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之一。按照地质问题优先,再选用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思路,文章以“闻山辨龙之法”为比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地球物理基础知识出发,介绍了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开展页岩气勘探方法流程。文中展示了近年来长江下游地区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成果,为地质调查工作者和地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地质调查工作 地球物理方法 地学研究 页岩气勘探 物理基础知识 长江下游地区 方法流程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西北区深层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勘探目标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晓宝 殷启春 +7 位作者 马达德 周世新 汪立群 王琪 徐子远 郑建京 马力协 李元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区(柴西北区)具备深层气藏形成的条件。柴西北区存在E1+2、E13、E23和N14套气源岩,其有机质丰度可达到中等到好;凹陷中心有机质类型以Ⅰ或Ⅱ型为主,凹陷边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4套气源岩在茫崖凹陷和大风山鼻隆局部范... 柴达木盆地西北区(柴西北区)具备深层气藏形成的条件。柴西北区存在E1+2、E13、E23和N14套气源岩,其有机质丰度可达到中等到好;凹陷中心有机质类型以Ⅰ或Ⅱ型为主,凹陷边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4套气源岩在茫崖凹陷和大风山鼻隆局部范围均达到高过熟阶段;总生气量达到1 841.5×108m3。柴西北区深层主要存在碎屑岩储层和裂缝性储层,前者主要分布于湖盆边缘的冲积扇相、河流洪泛平原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相和滨浅湖相;后者主要分布于半深湖相。柴西北区深层存在3个生储盖组合,即:上生(E23—N1)下储(E23—E13)组合、下生(E23—N1)上储(N12—N22)组合和自生自储组合(E23—N1)。柴西北区深层区域性盖层主要是E23和N1湖泛时期形成的湖相泥岩。N12(23.5 Ma)以后,柴西北区深层构造圈闭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背斜和断背斜圈闭有油泉子、南翼山、油墩子和开特米里克。深层气运移主要以断层为输导层的垂向运移为主;背斜和断背斜构造圈闭一翼或两翼发育断层,对深层气的垂向运移非常有利。柴西北区气源岩生气期在23.5 Ma(N12)以后,而大多数构造也是该时期以后形成的,因此柴西北区气源岩生气期与构造形成期同步。应用模糊评价方法,结合专家经验认为柴西北区深层气Ⅰ类勘探目标为油泉子构造,Ⅱ类勘探目标为南翼山构造,Ⅲ类勘探目标为油墩子构造和开特米里克构造。深层气藏勘探的主要风险在于:①深层构造落实程度较差;②深层储层类型、分布和储层物性还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北 深层气藏 成藏条件 有利勘探目标
原文传递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预测第四系浅层生物气——以江苏省南通地区为例
17
作者 滕龙 殷启春 +4 位作者 方朝刚 郑红军 沈雪华 朱红兵 陈基炜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9-728,共10页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以改善浅层生物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效率,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启东地区浅层生物气的探测结果为例,论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第四系岩性和层序结构划分、储层识别和气层预测等方面为应用。结果表明:以实测岩土物性为基础...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以改善浅层生物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效率,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启东地区浅层生物气的探测结果为例,论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第四系岩性和层序结构划分、储层识别和气层预测等方面为应用。结果表明:以实测岩土物性为基础,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二维反演视电阻率断面图,结合已知钻孔和静力触探信息可以较为详细地划分出南通地区第四系内150m以浅的地层结构。同时可以利用地层的电性特征识别研究区第四系浅层生物气储层并预测含气层:当砂体含气时,表现为高阻;当砂体无气而充水时,则为低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 第四系 生物气 南通
原文传递
上、下扬子区下寒武统页岩气成藏条件对比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道容 徐振宇 +3 位作者 黄正清 殷启春 陈义才 李延钧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10期99-103,共5页
上、下扬子区下寒武统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碳含量高,页岩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达到过成熟阶段,生气能力均较强;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赋存于页岩溶蚀孔隙、粒内、粒间溶孔及裂缝中,以吸附态赋存于页岩泥质片间隙、干酪根表面微裂缝内表面... 上、下扬子区下寒武统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有机碳含量高,页岩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达到过成熟阶段,生气能力均较强;页岩气主要以游离态赋存于页岩溶蚀孔隙、粒内、粒间溶孔及裂缝中,以吸附态赋存于页岩泥质片间隙、干酪根表面微裂缝内表面;上、下扬子区页岩气藏被改造、破坏严重,有利的成藏区是在相对稳定的区域,同时下扬子区还应该避开火山岩覆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条件 下寒武统 扬子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