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迷走神经胆碱能抗炎通路与偏头痛的关系探讨
1
作者 李凤鹏 邢红霞 +2 位作者 靳玫 殷闯 周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8,124,共6页
偏头痛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发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可能参与其发病。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是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CAP与... 偏头痛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发性头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可能参与其发病。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是微生物群-肠-脑轴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CAP与偏头痛发作的头痛症状和消化道症状均有关联。本文就CAP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胆碱能抗炎通路 迷走神经刺激 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下载PDF
踝肱指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殷闯 魏祎 杨汇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55-757,761,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踝肱指数(AB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8)、轻度狭窄组(n=30)、中度狭窄组(n=8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踝肱指数(AB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8)、轻度狭窄组(n=30)、中度狭窄组(n=85)和重度狭窄组(n=57);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n=20)、轻度狭窄组(n=96)、中度狭窄组(n=49)、重度狭窄组(n=15)。比较各组患者的ABI、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分析ABI与IMT、hs-CRP及LDL-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时,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均低于无狭窄组,IMT均高于无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IMT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IMT呈负相关(r=-0.238,P<0.05)。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时,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均低于无狭窄组,hs-CRP均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患者ABI、hs-CRP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间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I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0.549、-0.124,P<0.05)。结论 ABI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踝肱指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丁基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殷闯 牛草原 胡亚男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65-368,373,共5页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鉴定的Sprague-Dawley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组细胞经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培养48 h,细胞贴...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对氧糖剥夺/复氧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鉴定的Sprague-Dawley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组细胞经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培养48 h,细胞贴壁并伸出突触后实验组及模型组更换DMEM无糖培养基进行氧糖剥夺,对照组仍使用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3组细胞放入培养箱中孵育6 h后,实验组更换为含100μmol·L^(-1)丁基苯酞的DMEM高糖培养基,模型组更换为DMEM高糖培养基进行氧糖剥夺/复氧糖,对照组更换新的DMEM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caspase-3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表达。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高于实验组和模型组(P<0.05),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荧光信号最弱;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荧光信号最强;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内荧光信号强度较模型组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星形胶质细胞在氧糖剥夺/复氧糖后caspase-3表达相对最高,实验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糖剥夺/复氧糖24 h后,实验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以改善氧糖剥夺/复氧糖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丁基苯酞 星形胶质细胞 氧糖剥夺/复氧糖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初级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殷闯 魏祎 +1 位作者 谭静 谭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07-508,共2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初级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10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法组(PBL组)和常规教学法组(常规组),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PBL组和常规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初级心肺复苏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10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法组(PBL组)和常规教学法组(常规组),教学结束后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PBL组和常规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在胸外心脏按压、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方面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初级心肺复苏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 初级心肺复苏 实习教学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殷闯 魏祎 +1 位作者 杨汇娟 谭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148-149,共2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61例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超结果,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易损斑块组(58例),稳定斑块组(73例),对照...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61例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彩超结果,根据斑块情况分为易损斑块组(58例),稳定斑块组(73例),对照组(30例),收集患者血中hs-CRP及LDL-C的数值。结果 LDL-C水平:易损斑块组(3.65±1.71mmol/l)>稳定斑块组(3.13±1.06mmol/l)>对照组(2.71±0.13mmol/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易损斑块组[2.39(1.24,19.3)mmol/l]>稳定斑块组[1.96(1.01,9.3)mmol/l]>对照组[0.88(0.02,3.1)mmol/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249,P<0.05)。结论 hs-CRP在易损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而LDL-C水平与斑块性质之间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不明原因脑卒中病因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殷闯 王英 +2 位作者 兰春伟 尉娜 谭军 《蛇志》 201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MRI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检查出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心脏MRI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检查出卵圆孔未闭(PFO)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3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心脏MRI检查诊断合并PFO为27例(50.94%),经胸超声动图(TTE)检查诊断合并PFO为7例(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脏MRI对PFO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因筛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磁共振成像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殷闯 魏祎 +1 位作者 尉娜 谭军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3期660-660,共1页
目的调查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104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占41.67%,泌尿道占25.00%,高龄、肺部疾病、糖尿病、吸烟、心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 目的调查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104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占41.67%,泌尿道占25.00%,高龄、肺部疾病、糖尿病、吸烟、心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的患者发生率高(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呼吸道,高龄、肺部疾病、糖尿病、吸烟、心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等是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医院感染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殷闯 魏祎 +1 位作者 张军艳 谭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7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104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法组和常规教学法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实习结束考核时,基础理论知识得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方法 104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PBL教学法组和常规教学法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实习结束考核时,基础理论知识得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BL组在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医患沟通得分及总分数方面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可明显提高神经内科实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神经内科 临床实习 教学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与左旋多巴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邢红霞 袁燕 +6 位作者 刘胜 殷闯 韩金红 周慧聪 苏洲 郭双喜 王玉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069-1075,共7页
背景:帕金森病治疗的经典药物是左旋多巴,但是长期应用会产生异动症等并发症。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228只造模成功的帕金森病大鼠分为对... 背景:帕金森病治疗的经典药物是左旋多巴,但是长期应用会产生异动症等并发症。目的:观察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228只造模成功的帕金森病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分别按10,20,30 mg/(kg·d)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连续28 d,然后分别于腹腔注射后1,3,5,7,14,28 d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测定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应用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原纤维缠结。结果与结论:随左旋多巴剂量增大、应用时间延长,可明显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0.001);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叶酸水平(P<0.001);降低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001);增多大鼠海马区神经原纤维缠结(P=0.000)。提示大量使用左旋多巴可造成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引起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促进海马区神经原纤维缠结增多,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学习记忆 乙酰胆碱酯酶 神经原纤维缠结 同型半胱氨酸 大鼠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髓鞘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邢红霞 殷闯 +3 位作者 王玉梅 刘胜 史莉瑾 李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5-1039,共5页
背景:国内有关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的报道,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但存在治疗疗程长,见效慢,花费较高等问题。目的:首次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髓鞘的变化。方法:以随... 背景:国内有关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的报道,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但存在治疗疗程长,见效慢,花费较高等问题。目的:首次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髓鞘的变化。方法:以随机抽签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干细胞移植组。采用腹腔注入一氧化碳方法制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干细胞移植组在注射后第0,3,6,12,24,72小时及1周时将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左侧颈动脉植入到大鼠脑内;假手术组扎闭颈外动脉,用PBS代替细胞悬液;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移植后1,2,3,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固绿-FCF染色法观察髓鞘着色情况。结果与结论:造模后6,12,24h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干细胞移植组移植后1~4周大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造模后6,12,24h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脑内髓鞘平均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且细胞移植后第2周明显高于第1,3,4周(P<0.05)。提示经左侧颈动脉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体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促进髓鞘再生,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6~24h,细胞移植后的积极作用在一两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髓鞘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兰春伟 尉娜 +5 位作者 殷闯 张合喜 李俊娜 栗延伟 张军艳 谭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cryptogenic cerebral infarction,CCI)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方法选取27例18~55岁CC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 目的探讨中青年隐源性脑梗死(cryptogenic cerebral infarction,CCI)合并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方法选取27例18~55岁CC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心脏MRI检测其PFO存在情况,根据结果分为PFO组和非PFO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特点差异。结果 27例中青年CCI患者中PFO阳性者13例(48.15%),阴性者14例(51.85%),PFO阳性者房间隔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缺损及动态血流信号。PFO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及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阳性构成比,其脑梗死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阳性构成比较高,MRI示其脑梗死病灶主要分布于前循环,以单血供区、﹤2 cm的单发小穿支梗死为主,但两组间各临床资料及梗死灶分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青年CCI合并PFO发生率较高,多无典型的临床及梗死灶影像分布特征,心脏MRI技术可以作为其检测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磁共振成像 隐源性脑梗死 脑梗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 被引量:5
12
作者 邢红霞 殷闯 +5 位作者 刘胜 朱元凯 史莉瑾 田小军 张博爱 王玉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9期3540-3544,共5页
背景:国内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但存在疗程长,见效慢,花费高等问题。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神经元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背景:国内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但存在疗程长,见效慢,花费高等问题。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神经元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与干细胞移植组。制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后,干细胞移植组在造模后第0,3,6,12,24,72小时及1周时脑内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假手术组扎闭颈外动脉,用PBS代替细胞悬液。 结果与结论:造模后3,6,12,24 h干细胞移植组脑内神经元核心抗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P 〈 0.01),干细胞移植各组脑内神经元核心抗原表达无明显差异(P 〉 0.05)。造模后0,3,6 h干细胞移植组脑内细胞凋亡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及其他干细胞移植组(P 〈 0.05),且移植后第1周明显低于第2,3,4周(P 〈 0.05)。提示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体内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增加成熟神经元数量,其机制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0~24 h之间,细胞移植后的积极作用在第1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凋亡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评估糖尿病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静 殷闯 +1 位作者 郭明好 张晓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评估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8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T2DM组47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40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评估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8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T2DM组47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40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和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和DN组患者血清Cys-C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血清Cys-C和CRP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CRP可作为早期评估糖尿病肾损害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肾损害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尉娜 路坦 +1 位作者 殷闯 谭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 目的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组5只大鼠。应用Zeal Longa 5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AP组各亚组均小于IR组各亚组(P均<0.05),但大于F组各亚组(P均<0.05);(2)F组GFAP阳性表达均较弱,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h开始出现GFAP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增多,AP组在6h、24h AP组GFAP阳性表达比IR组增强(P均<0.05),在72h时AP组GFAP阳性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阶段促进GFAP的表达,72h后抑制GFAP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浓度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娟 栗延伟 +3 位作者 殷闯 韩艳艳 张妤 谭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21-423,42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0.9、1.2、1.5、1.8、2.1 mg.kg-1腺苷预处理组。用线拴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各腺苷预处理...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0.9、1.2、1.5、1.8、2.1 mg.kg-1腺苷预处理组。用线拴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各腺苷预处理组于术前连续3 d分别腹腔注射0.9、1.2、1.5、1.8、2.1 mg.kg-1腺苷,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行为学评分,并观察其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偶可见巢蛋白阳性细胞;1.5、1.8、2.1 mg.kg-1腺苷预处理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巢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1.5 mg.kg-1腺苷预处理组与1.8、2.1 mg.kg-1腺苷预处理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及巢蛋白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浓度为1.5 mg.kg-1时,既能有效改善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又可以很好地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干细胞 巢蛋白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升 殷闯 +2 位作者 苏祯磊 魏园园 谭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首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根据患者的... 目的比较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首发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分别由2位神经内科医师进行TOAST分型和CISS分型,并对2种分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患者的TOAST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58例(39.19%)、小动脉闭塞型(SAA)53例(35.81%)、其他明确病因型(SOE)18例(12.16%)、原因不明的卒中(SUE)11例(7.43%)、心源性栓塞型(CE)8例(5.41%);CISS分型病因学亚型依次为:LAA75例(50.68%)、穿支动脉疾病型(PAD)35例(23.65%)、其他明确病因型(OE)29例(19.60%)、心源性卒中型(CS)6例(4.05%)、原因不明的卒中(UE)3例(2.03%)。CISS分型中LAA比例显著高于TOAST分型中LAA的比例,TOAST分型中SAA和SUE比例显著高于CISS分型中PAD和UE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SS分型中CS和OE比例与TOAST分型中CE和SOE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相对于TOAST分型,CISS分型在指导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红霞 窦雪琳 +4 位作者 殷闯 王玉梅 刘胜 史莉瑾 李杰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7期1509-151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前后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以随机抽签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干细胞移植组。采用腹腔注入一氧化碳方法制作DE...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前后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以随机抽签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干细胞移植组。采用腹腔注入一氧化碳方法制作DEACMP模型,干细胞移植组在注射后第0、3、6、12、24、72小时及1周时将同种异体MSCs经左侧颈动脉植入到大鼠脑内;假手术组扎闭颈外动脉,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细胞悬液;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移植后1、2、3、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结果①体外分离培养至第4代的MSCs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细胞表面抗原CD44呈阳性表达而CD34呈阴性表达。②大鼠脑内NeuN的平均光密度3、6、12、24小时移植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1),各移植组细胞移植后大鼠脑内NeuN的表达在第1、2、3、4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大鼠脑内GFAP的表达在12、24小时移植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P〈0.05),细胞移植后各组大鼠脑内GFAP在第1、2、3、4周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经左侧颈动脉移植到DEACMP大鼠体内后可以增加成熟神经元的数量,增加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移植的最佳时机为发病后的3~24小时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害 慢性 神经元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金红 邢红霞 +3 位作者 殷闯 王兴平 王玉梅 丰慧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990-1993,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将288只成功PD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3个不同剂量组,...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将288只成功PD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3个不同剂量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L-dopa腹腔注射(10mg/kg/d,20mg/kg/d,30mg/kg/d)连续28d,分别于不同时点(1、3、5、7、14和28d)作行为学测定,并抽血测定Hcy、叶酸;同时分离大鼠海马区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刚果红染色并测定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的积分吸光度。结果随着应用L-dopa剂量的增大、时间的增加可使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增多(P<0.05)。血浆Hcy浓度变化不一,随L-dopa剂量增大而升高,随L-dopa应用时间增长而波动,叶酸浓度降低(P<0.05)。结论长期大量使用L-dopa能使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血浆Hcy浓度升高,引起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增多,推测PD痴呆(PDD)可能与Hcy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学习记忆 Β淀粉样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邢红霞 王兴平 +3 位作者 殷闯 韩金红 王玉梅 丰慧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制作PD大鼠模型。将288只成功PD模型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三小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L-dopa(10...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不同剂量左旋多巴(L-dopa)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制作PD大鼠模型。将288只成功PD模型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三小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L-dopa(10mg.kg-1.d-1,20mg.kg-1.d-1,30mg.kg-1.d-1)腹腔注射,连续28d,分别于不同时点(1d、3d、5d、7d,14d和28d)作行为学测定;抽血测定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同时分离大鼠海马区制作冰冻切片,左侧海马进行刚果红染色并测定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的积分吸光度,右侧海马测定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随着应用L-dopa剂量的增大,时间的增加可使PD模型大鼠:(1)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01);(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叶酸浓度降低(P<0.001);(3)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增多(P<0.05);(4)降低大鼠海马区AChE活力(P<0.001)。结论长期大量使用L-dopa能使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引起β淀粉样蛋白阳性斑块增多,海马区AChE活力下降,推测长期大量使用L-dopa导致的帕金森病痴呆(PDD)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学习记忆 同型半胱氨酸 Β淀粉样蛋白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红霞 王兴平 +3 位作者 殷闯 韩金红 王玉梅 丰慧根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将228只造模成功的P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制作PD大鼠模型。将228只造模成功的P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大鼠分别按体质量10、20、30 mg/(kg·d)腹腔注射L-dopa,连续28 d,然后分别于腹腔注射L-dopa后1、3、5、7、14、28 d测定其行为学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叶酸水平。同时测定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力。结果 (1)随L-dopa剂量增大、应用时间延长可明显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0.01),降低大鼠海马区AChE活力(P<0.01),升高血浆Hcy水平,降低叶酸水平(P<0.01)。结论大量使用L-dopa可造成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引起海马区AChE活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升高Hcy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帕金森病 学习记忆 乙酰胆碱酯酶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