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化氢在胶州湾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母清林 宋秀贤 俞志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于2003-09-06现场采集样品,调查分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和分布.检测结果显示:磷化氢最高浓度达143·75ng/kg(干重).磷化氢在湾内沉积物中含量普遍高于湾外,受人类活动影响污染较为严重的养殖区、河口区等海域... 于2003-09-06现场采集样品,调查分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和分布.检测结果显示:磷化氢最高浓度达143·75ng/kg(干重).磷化氢在湾内沉积物中含量普遍高于湾外,受人类活动影响污染较为严重的养殖区、河口区等海域沉积物中磷化氢的含量明显高于湾中心和湾外等海域.分析磷化氢与其沉积环境的关系发现,沉积物中磷化氢的含量和分布受到沉积物中有机磷和氧化还原电位、沉积物组成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基质结合态磷化氢 沉积物
下载PDF
胶州湾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玉 俞志明 +2 位作者 宋秀贤 母清林 孙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根据2003年5月和8月对胶州湾进行的两次现场调查,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海域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3年5月胶州湾全湾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浓度为12.6μg/L,略高于8月份(1... 根据2003年5月和8月对胶州湾进行的两次现场调查,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海域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3年5月胶州湾全湾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浓度为12.6μg/L,略高于8月份(10.3μg/L);各站位含量有变化,河口及邻近海域站位高于其他站位;表层海水含量高于底层海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布 含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光合色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江涛 丛敏 +4 位作者 甘居利 母清林 方杰 滕德强 吕颂辉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7-522,共6页
建立了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30种光合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海水滤膜和沉积物分别采用95%甲醇和95%丙酮超声萃取。萃取液混合一定比例的超纯水后,采用Eclipse XDB C8反相柱进行分离,以乙腈(A)、甲醇(B)和四丁基羟胺-甲醇(C)混... 建立了海洋水体与沉积物中30种光合色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海水滤膜和沉积物分别采用95%甲醇和95%丙酮超声萃取。萃取液混合一定比例的超纯水后,采用Eclipse XDB C8反相柱进行分离,以乙腈(A)、甲醇(B)和四丁基羟胺-甲醇(C)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为430,440和450nm,柱温为50℃。色谱分离梯度为:0min,100%C;22min,25%A,45%B和30%C;28~38min,70%A,20%B和10%C;38.1~40min,100%C。对23种已知浓度色素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范围为0.9972~0.9998,检出限范围为0.0305~0.7740n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6%~1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 海水 沉积物 海洋微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中腹泻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26
4
作者 母清林 方杰 +3 位作者 万汉兴 王晓华 曹柳燕 张庆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2种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聚醚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贝类样品经80%甲醇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HLB...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2种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聚醚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1,DTX-1)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贝类样品经80%甲醇溶液提取,经正己烷脱脂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Pursuit C18(150mm%3.0mm,3μm,Varian公司)色谱柱分离,以80%(V/V)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负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4~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OA和DTX-1的最低定量限均为2μg/kg。添加水平在2,25和50μ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大于8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贝类毒素 大田软海绵酸 鳍藻毒素 贝类产品
下载PDF
在线稀释/预浓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海水中11种痕量元素 被引量:23
5
作者 母清林 方杰 +3 位作者 佘运勇 黄家海 王晓华 朱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0-1365,共6页
建立了一种在线进样技术,包括在线稀释和在线预浓缩两种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海水中Cr,Mo,Cu,Pb,Zn,Cd,Fe,Mn,Ni,V,Co等11种痕量重金属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可自动稀释制作标准曲线,自动基体匹配,通过在线稀释及... 建立了一种在线进样技术,包括在线稀释和在线预浓缩两种模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海水中Cr,Mo,Cu,Pb,Zn,Cd,Fe,Mn,Ni,V,Co等11种痕量重金属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可自动稀释制作标准曲线,自动基体匹配,通过在线稀释及在线预浓缩两种模式,直接分析海水中11种痕量重金属。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分析CASS-5和NASS-6海水标样,结果准确。实际海水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115%。海水中11种金属元素的方法定量限(μg/L)分别为0.06(Cr),0.06(Mo),0.01(Cu),0.005(Pb),0.01(Zn),0.006(Cd),0.03(Fe),0.02(Mn),0.01(Ni),0.01(V),0.01(Co)。方法被用于分析浙江沿海不同盐度海水样品重金属分析,分析结果与传统原子吸收方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进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海水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浙江近岸海域贝类中重金属和贝毒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母清林 王晓华 +3 位作者 佘运勇 邹伟明 王剑 王艳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浙江近岸海域采集了青蛤(Cyclina sinens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泥螺(Bullacta exar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文蛤(Meretrix meretrix)... 在浙江近岸海域采集了青蛤(Cyclina sinens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泥螺(Bullacta exar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文蛤(Meretrix meretrix)、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和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共9种贝类计29份样品,检测其中重金属汞、砷、铜、铅、锌、镉以及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结果表明,瑞安毛蚶、瑞安栉孔扇贝中有麻痹性贝类毒素检出,嵊泗文蛤、毛蚶和乐清牡蛎中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牡蛎对汞、铜、锌、镉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岸海域 贝类 重金属 麻痹性贝毒 腹泻性贝毒
下载PDF
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母清林 柴小平 +2 位作者 张庆红 方杰 王晓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08-2209,共2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极具生态和健康风险的重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环境介质中.PAHs大部分都有较强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它是环境中致癌化学物质中最大的一类.本文根据2013年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PAHs检测分...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极具生态和健康风险的重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各环境介质中.PAHs大部分都有较强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它是环境中致癌化学物质中最大的一类.本文根据2013年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PAHs检测分析结果,对其含量分布与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以期更好地控制和治理PAHs污染,为舟山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潮间带 沉积物 多环芳烃 分布
原文传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7
8
作者 母清林 方杰 +3 位作者 王晓华 胡颢琰 曹柳燕 张庆红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1,共4页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包括STX、dcSTX、NEO、dcNEO、GTX1-4、dcGTX2,3和GTX5(B1)。贝类样品经含0.1%甲酸的8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后,经过冷冻分层,下层固体融化后通过HLB固相... 建立了贝类组织中11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包括STX、dcSTX、NEO、dcNEO、GTX1-4、dcGTX2,3和GTX5(B1)。贝类样品经含0.1%甲酸的80%(体积分数)乙腈水溶液超声提取后,经过冷冻分层,下层固体融化后通过HLB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和10 000MWCO(Molecular Weight Cutoff)超滤管超滤截留,超滤液用于仪器分析。采用Zwitterionic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德国)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各组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于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7)。用该方法分析染毒的栉孔扇贝样品,证实了对PSP毒素具有良好的分析测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麻痹性贝类毒素 贝类产品
下载PDF
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佘运勇 王晓华 +2 位作者 母清林 柴小平 万汉兴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7-574,共8页
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Cu,Pb,Cd,Zn,Hg,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7.8mg/kg,21.8mg/kg,0.137m... 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比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Cu,Pb,Cd,Zn,Hg,As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27.8mg/kg,21.8mg/kg,0.137mg/kg,83.2mg/kg,0.051mg/kg,10.8mg/kg。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重金属污染现状整体表现为中等污染水平。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区域内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其中,Cu,Pb,Zn,As的生态危害轻微;Cd主要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部分潮间带断面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等级;Hg主要表现为中等生态危害等级。各种元素对区域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的大小顺序为Hg>Cd>As>Cu>Pb>Zn。Hg是区域内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Cd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现状 潜在生态风险 评价 潮间带 表层沉积物 舟山群岛
下载PDF
溢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风化、生态学效应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晖 母清林 +1 位作者 韩锡锡 王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海洋石油污染是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溢油入海后降解、转化及其随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分析其对海洋三大生物类群的毒性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的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海洋石油污染是全球性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极大。本文综述了溢油入海后降解、转化及其随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分析其对海洋三大生物类群的毒性效应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评价溢油环境风险的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为深入研究溢油的生态学效应、科学评价溢油的环境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风化过程 生态学效应 环境风险评估
下载PDF
舟山近岸海域贝类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晓华 母清林 +1 位作者 张庆红 魏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9-62,67,共5页
于2012年的7月在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域采集贝类样本,测定了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并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食用量推算。结果表明,采集的5种贝类样本中,六六六(BHCs)的各组分均未被检出,而滴滴涕(DDTs)在各种样本中均有检出,... 于2012年的7月在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域采集贝类样本,测定了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并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食用量推算。结果表明,采集的5种贝类样本中,六六六(BHCs)的各组分均未被检出,而滴滴涕(DDTs)在各种样本中均有检出,其中僧帽牡蛎和部分縊蛏样本中DDTs总量超过《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 18421—2001)一类标准(10μg/kg);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贝类样本中α-BHC、β-BHC、γ-BHC、p,p’-滴滴伊(p,p’-DDE)、p,p’-滴滴滴(p,p’-DDD)、p,p’-DDT的总致癌风险指数均低于10^-4,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α-BHC、β-BHC、γ-BHC、p,p’-DDE的总接触风险指数均小于1,接触风险指数未超过危害剂量参考值,人体食用舟山近岸海域的贝类是安全的;按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为9.8-138.0g/(kg·d)(按体重计,下同),而按可接受的接触风险指数进行评估,人体的贝类安全消费量在24.6-235.0g/(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近岸海域 贝类 有机氯农药 残留水平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浙江近岸海域春季表层溶解氧饱和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柴小平 魏娜 +3 位作者 母清林 王益鸣 任世军 何松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44,共5页
根据2014年春季对浙江省近岸海域溶解氧的调查结果,结合现场的温度和盐度,得出溶解氧饱和度的平面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饱和度与温度、盐度、化学需氧量、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浙江省近岸海域溶解氧饱和度范围为92.1%-1... 根据2014年春季对浙江省近岸海域溶解氧的调查结果,结合现场的温度和盐度,得出溶解氧饱和度的平面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饱和度与温度、盐度、化学需氧量、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浙江省近岸海域溶解氧饱和度范围为92.1%-120%,均值为100%。总体呈西部沿岸低,东部外海高的平面分布趋势。溶解氧饱和度高值区与浮游植物丰度的高值区一致。低饱和区域化学需氧量含量基本高于1 mg/L。陆源径流和有机物质耗氧分解是沿岸低饱和区域主要控制因素,外海水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是高饱和区域主要控制因素。径流和外海水对有机物质分解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饱和度 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毅 母清林 +2 位作者 佘运勇 王剑 王艳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 调查了2009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Hg、As的含量,平均含量为Cu 27.88 mg/kg、Pb 22.98 mg/kg、Zn 95.88 mg/kg、Cd 0.178 mg/kg、Cr 41.01 mg/kg、Hg 0.031 mg/kg、As 11.40 mg/kg。空间分布上,Cu、Pb、Zn、Cd、Hg、As 6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杭州湾北部及长江口南汇交界处呈现最大值,而Cr在调查海域的东部逐渐向近岸海域递减。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同时采用Hakanson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表现为轻微。7种重金属元素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潜在生态综合危害的大小贡献顺序为:Cd>As>Hg>Cu=Pb>Cr>Zn。Cd的Eir值对RI值的权重贡献最大,即Cd表现为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重金属 沉积物 主成分分析 生态风险
下载PDF
舟山渔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柴小平 母清林 +3 位作者 佘运勇 王红光 王晓华 王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4-1060,1067,共8页
为了研究舟山渔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7种重金属(Cd、Cu、Pb、Zn、Ni、Cr、As)形态含量,重点讨论了其总量和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舟山渔场潮间带沉积物中Cd、Pb、Cu、Zn... 为了研究舟山渔场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7种重金属(Cd、Cu、Pb、Zn、Ni、Cr、As)形态含量,重点讨论了其总量和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舟山渔场潮间带沉积物中Cd、Pb、Cu、Zn、Ni、Cr和As分别为0.131、26.2、35.1、94.2、38.8、77.9、18.6 mg/kg。重金属总量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海盐(CJ10)断面较低,镇海(CJ09)断面较高。Cu、Cr、As分别有40.0%、60.0%、40.0%断面超过《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Ⅰ类标准。形态分析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形态组成差异较大,其中Cd以酸提取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为主,Cu的可提取态和残渣态比例相当,Zn、Ni、Cr、As则以残渣态为主。通过分析归一化的重金属数据,认为Cu、Zn、Ni、Cr和As主要来自岩石风化等自然源,且环境变化对其迁移转化影响较小;而Cd和Pb虽然主要也源于自然过程,但pH或溶解氧等环境变化对其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且CJ09断面存在人为污染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BCR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分区及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柴小平 魏娜 +3 位作者 任世军 母清林 胡序朋 杜晓琴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9-35,共7页
于2017年春季和2018年春季,分两个航次,在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粒度组成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的粒级组成以砂和粉砂为主,平均占比分别为38.0%和55.4%。根据粒级组成的区域分... 于2017年春季和2018年春季,分两个航次,在杭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粒度组成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的粒级组成以砂和粉砂为主,平均占比分别为38.0%和55.4%。根据粒级组成的区域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域分为长江河口现代沉积区(Ⅰ-1)、钱塘江河口现代沉积区(Ⅰ-2)、长江羽状锋面积聚区(Ⅱ-1)、长江次级锋面积聚区(Ⅱ-2)、岛屿风化影响区(Ⅲ)、残留砂混合沉积区(Ⅳ)等4大类6个亚区。通过比较不同区域重金属含量发现,总体分布趋势为Ⅱ-1区和Ⅱ-2区含量较高,Ⅰ-2区和Ⅳ区含量较低,Ⅰ-1区和Ⅳ区相对居中。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Ⅱ-1区和Ⅱ-2区的Cu、Pb、Zn、As、Cd、Hg已呈现出污染态势,需引起关注;Cr则未呈现出污染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粒度 沉积环境分区 重金属
下载PDF
黄海西部海域沉积物细菌群落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备 邵君波 母清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3-1433,共11页
黄海是西太平重要的边缘海。微生物群落在有机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们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物质量的变化。宏基因组学能够在整体水平解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真实地揭示原位环境中微生物... 黄海是西太平重要的边缘海。微生物群落在有机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们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物质量的变化。宏基因组学能够在整体水平解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真实地揭示原位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016年10月对黄海西部海域19个监测站位的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开展了深入调查。应用Illumina MiSeq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海域沉积物中微生物41门266属,变形菌门为明显的优势门类,其相对丰度占总数的47%。其他较为丰富的门类包括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各站位细菌多样性非常高,但站位间差异较大。其中Chaol指数均值为7 365.3;Shannon指数平均为9.65;Simpson指数平均为0.995。应用Past软件,采用CCA分析法研究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总磷和沉积物粒径对微生物门水平的群落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计算细菌与环境因子间Pearson相关系数并绘制热图分析,发现酸杆菌、衣原体(Chlamydiae)和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e)与总磷呈较明显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高通量测序 海洋沉积物 微生物群落 黄海西部
下载PDF
椒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多氯联苯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伟明 张庆红 +1 位作者 王晓华 母清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57-160,共4页
于2013年对椒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和PCBs的... 于2013年对椒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和PCB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6、27.8、0.129、108.0、68.3、0.077、7.47 mg/kg和1.02μg/kg,其含量分布受到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沉积物中的细颗粒对重金属、PCBs污染物等具有更强的吸附、结合能力。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各要素污染程度为Hg>Cu>Zn>Cd>Pb>Cr>As>PCBs,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排序为Hg>Cd>Cu>As>Pb>PCBs>Cr>Zn,Hg、Cd为首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口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多氯联苯 污染状况
原文传递
南黄海西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伟明 母清林 +1 位作者 黄家海 魏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7,76,共6页
于2013年对南黄海西部海域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6种美国EPA优先控制PAHs在大部分样品中均有检出,PAHs总量水平为19.8--172μg/kg(干重),平均含量为67.2μg/kg。沉积物中PAHs与TOC、粒度有明显... 于2013年对南黄海西部海域25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6种美国EPA优先控制PAHs在大部分样品中均有检出,PAHs总量水平为19.8--172μg/kg(干重),平均含量为67.2μg/kg。沉积物中PAHs与TOC、粒度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与国内外其它海区相比,调查海域PAHs总体处于低污染水平。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木柴、煤炭燃烧,也有部分样品显示石油源。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评价了调查海域沉积物的生态风险,调查海域沉积物中PAHs处于较低生态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西部 沉积物 多环芳烃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伟明 母清林 +1 位作者 佘运勇 柴小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于2013年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Cd、Zn、Cr、H... 于2013年对舟山群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A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数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潮间带沉积物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Pb、Cd、Zn、Cr、Hg、As和PCB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8、27.5、0.183、91.6、41.4、0.064、8.24 mg/kg和0.24μg/kg。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各要素污染程度为Hg>Cd>Cu>Zn>Pb>As>Cr>PCBs,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排序为Hg>Cd>As>Cu>Pb>Zn>Cr>PCBs,Hg、Cd为首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潮间带 表层沉积物 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浙北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与酶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柴小平 周山 +3 位作者 张立 佘运勇 张庆红 母清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5-39,共5页
为了探索酶活性作为重金属污染诊断指标的可行性,该研究根据2018年6月在浙北潮间带的重金属和酶活性调查数据,研究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潮间带断面重金属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与背景值比较普遍偏高,但基本小于海洋沉... 为了探索酶活性作为重金属污染诊断指标的可行性,该研究根据2018年6月在浙北潮间带的重金属和酶活性调查数据,研究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潮间带断面重金属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与背景值比较普遍偏高,但基本小于海洋沉积物第一类标准限值(GB 18668-2002)。酶活性与重金属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Cu、Pb、Zn、Cr、A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Pb之间呈一定程度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高于0.100 mg/kg的Hg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他相关性均不显著。这表明目前研究区域重金属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激活、抑制、无影响3种情况,用酶活性作为预测潮间带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沉积物 重金属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