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静波临床经验总结
1
作者 高延娥 潘雪梅 +4 位作者 杜秀娟 吴秋欣 李娇 毕宏生 王静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王静波教授从事中医眼科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中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方面,王静波教授研习古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中晚期青光眼及术后视神经萎缩、小视野者,主要是因为阴不涵阳,肝阳失于制约,肝阳上亢,阳热耗气... 王静波教授从事中医眼科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中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方面,王静波教授研习古籍,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中晚期青光眼及术后视神经萎缩、小视野者,主要是因为阴不涵阳,肝阳失于制约,肝阳上亢,阳热耗气伤阴,终至气阴两亏;气阴亏损目之窍道无力以通,无物以养而视物不清。制定了益气养阴开窍为治则治疗中晚期青光眼,并创制了益气养阴、开窍明目的益阴明目合剂。为中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在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麦粒肿等疾病方面也有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时,王静波老师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理体质,联合中药外熏洗及内服、药渣外敷等多种中医疗法,既能固其本,又能治其标,内外结合、标本兼治,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王静波教授还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经验方内服结合药渣外敷并配合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内外治结合收到显著疗效。该文对以上进行总结,旨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促进中医眼科的学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经验 王静波 青光眼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
2
作者 张盼盼 汪莎 +2 位作者 李佳芹 毕爱玲 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有效率、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Web of Scienc...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有效率、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Web of Science及Pubmed等数据库获得关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DR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并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通过Stata 16.0软件实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3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羟苯磺酸钙胶囊总体疗效最为显著;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胶囊在改善DR患者视力方面疗效最为显著;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胶囊在改善DR患者黄斑厚度及视野灰度值方面疗效最好;和血明目片+羟苯磺酸钙胶囊在减小患者血管瘤体积方面疗效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不良反应报道,治疗组不良反应总体较少。结论:与单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比较,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DR患者,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成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状Meta分析 视力改善 黄斑厚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孟微 刘冬梅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应用,许多白内障患者都恢复了有效视力。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是评价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指标,它会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混浊的表现及危险因素是不同的。然而,获得较好的...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应用,许多白内障患者都恢复了有效视力。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是评价生物相容性的重要指标,它会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混浊的表现及危险因素是不同的。然而,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人工晶状体的材料、患者对人工晶状体的反应等都是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在人工晶状体领域得到应用,充分了解不同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特性,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减少材料导致的并发症,将为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就不同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特性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混浊的表现及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材料 人工晶状体混浊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4
作者 李佳芹 毕爱玲 毕宏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目的筛选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选取出生13 d尚未睁眼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进行右侧眼睑缝合建立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模型。出生60 d,麻醉处... 目的筛选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选取出生13 d尚未睁眼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进行右侧眼睑缝合建立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模型。出生60 d,麻醉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用基因芯片实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左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共163个,右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数共38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6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左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大于2的涉及22个条目,右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大于2的涉及19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显示,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功能集中于胚胎背腹轴线形成、光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神经递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其中MAPK1、鸟氨酸结合蛋白Gα2(GNAT2)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视功能异常改变有关,MAPK1基因主要功能集中在胚胎背腹轴线形成、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GNAT2基因主要功能为光信号传导通路。结论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单眼形觉剥夺可造成大鼠大脑视皮层基因异常表达,并引起其调控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改变,造成视觉信号传导功能异常;MAPK1、GNAT2基因异常表达可能是弱视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形觉剥夺 视觉发育关键期 基因芯片技术 MAPK1基因 GNAT2基因
下载PDF
芍蝉明目颗粒的制剂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5
作者 郭俊国 宋继科 +1 位作者 李佳 毕宏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目的通过优选芍蝉明目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儿童青少年近视/视疲劳防控提供一种依从性好的中药制剂。方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芍蝉明目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成形性和溶化性为指标,优... 目的通过优选芍蝉明目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儿童青少年近视/视疲劳防控提供一种依从性好的中药制剂。方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芍蝉明目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成形性和溶化性为指标,优选辅料种类、配比;并采用TLC法定性鉴别白芍、沙苑子、黄芪,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含量,并通过10批样品建立指纹图谱。结果芍蝉明目颗粒提取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5 h,浓缩至相对密度1.30(60℃)的清膏,加入3倍量糊精,70%乙醇为润湿剂,1%甜菊糖为矫味剂制粒。TLC法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芍药苷在11.1~1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2%,加样回收率为102.20%,RSD为4.94%,1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5,确定了15个共有峰,其相对峰面积RSD均<3.0%。结论芍蝉明目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入10倍水,煎煮2 h,第2次加入8倍水,煎煮1.5 h,选用糊精为辅料,药物与糊精比例为1∶3,喷70%乙醇制粒效果最好,并选用1%甜菊糖作为矫味剂,指纹图谱能较好地控制质量,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蝉明目颗粒 芍药苷 制剂工艺 正交实验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探讨Eye-TEAS防治儿童近视疗效及作用机制
6
作者 唐国栋 常翠鸣 +2 位作者 杨振宁 宋继科 毕宏生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CTA)探讨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Eye-TEAS)防治儿童近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纳入60名近视儿童,记录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等眼部各参数水平,并对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Eye-TEAS对受试...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CTA)探讨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Eye-TEAS)防治儿童近视的疗效和机制。方法:纳入60名近视儿童,记录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等眼部各参数水平,并对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Eye-TEAS对受试者进行3个月的干预治疗,每天30 min,每周使用不低于5次。检测Eye-TEAS干预前、干预1次后、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受试者等效屈光度(SER)、眼轴长度(AL)、SFCT及黄斑区3 mm×3 mm面积内的脉络膜中大血管密度(CVD)、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CCVD)的变化情况。结果:58名近视儿童完成了干预及随访,在基线数据观察中,SER与SFCT、CCV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AL与SER、SFCT、CVD、CCVD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相较于干预前,干预第1次后、1个月后、3个月后SER、AL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干预第1次后SFCT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SFCT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1个月后SER变化和SFCT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干预第1次、干预1个月后CVD较基线水平增加(P<0.05),但干预3个月后CVD与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基线数据,干预1个月后和干预3个月后CCVD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近视儿童SFCT、眼底微循环情况与AL、SER具有高度相关性;Eye-TEAS干预后SFCT显著增厚,CVD、CCVD也显著增加,这可能与Eye-TEAS通过影响脉络膜血流的变化减缓近视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近视 脉络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 等效屈光度 眼轴长度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7
作者 龚新月 毕宏生 宋继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80,185,共5页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会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害,致盲率高。其中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因其发病位置的特殊性,对患者视力影响极大,且临床上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针对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病因病机、影像学表现及中西医治...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会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害,致盲率高。其中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因其发病位置的特殊性,对患者视力影响极大,且临床上较为常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针对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病因病机、影像学表现及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发现其中医病因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西医认为发病机制在于黄斑区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及眼轴长度延长。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西药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方剂、中成药等。但目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研究可为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出血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伴调节功能异常临床观察
8
作者 宋继科 吴秋欣 +2 位作者 田庆梅 郭俊国 毕宏生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60-265,283,共7页
目的:观察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同时评价治疗仪的安全性。方法:纳入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使用Eye-TEAS... 目的:观察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同时评价治疗仪的安全性。方法:纳入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使用Eye-TEAS治疗仪选取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四白穴治疗,对照组使用SJZ近视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20 min,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远近视力、调节功能,评价临床疗效;并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安全性指标,评估治疗仪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裸眼远近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调节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ye-TEAS治疗仪在改善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远近视力及调节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 儿童青少年 近视 调节灵敏度 调节幅度 正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
下载PDF
电针干预对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路致远 毕爱玲 +2 位作者 吴建峰 毕宏生 卢秀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90-595,632,共7页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形觉剥夺及电针干预后的弱视大鼠视皮层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与关键基因的筛选,为弱视发生及电针治疗提供基因水平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弱视组和电针组,每组5只。弱视组和电针组大鼠... 目的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形觉剥夺及电针干预后的弱视大鼠视皮层中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分析与关键基因的筛选,为弱视发生及电针治疗提供基因水平理论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弱视组和电针组,每组5只。弱视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单眼缝合方法造成右眼剥夺性弱视,术后30~60 d对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干预,每周至少干预6 d。电针干预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取左侧视皮层,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视皮层中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各组中Fold Change≥2.0且P<0.05的差异基因进行统计,应用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弱视组有135个基因下调,28个基因上调;与弱视组比较,电针组有52个基因上调,25个基因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弱视组和电针组产生的差异基因主要功能集中于蛋白翻译、蛋白转运、离子跨膜转运、细胞内外小分子结合、组织器官发育等。KEGG富集分析发现弱视组和电针组产生的差异基因共同参与ERBB信号通路、光信号传导、TLR信号通路、神经胶质细胞瘤等。PPI网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和热休克蛋白A1A(HSPA1A)基因位于网络核心,二者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弱视发生及电针干预密切相关,在神经突触可塑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形觉剥夺弱视大鼠的视皮层在视觉发育过程中存在大量基因的异常表达,电针刺激可以拮抗部分基因的差异表达;由MAPK1和HSPA1A基因调控的代谢通路改变可能是弱视发病及电针治疗弱视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形觉剥夺 电针 基因芯片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热休克蛋白A1A
下载PDF
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之心阳不足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贯宇 张有花 +1 位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11-115,126,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之心阳不足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低、中度、心阳不足证近视患儿共118例(227只眼)。根据患儿接受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青少年低、中度近视之心阳不足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低、中度、心阳不足证近视患儿共118例(227只眼)。根据患儿接受治疗的情况分为治疗组60例(114只眼)和对照组58例(113只眼)。治疗组予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对照组予框架眼镜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行视力、屈光度、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和眼轴检查并记录数据。结果(1)裸眼视力:2组治疗后3、6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组间比较,对照组均低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6.543,t_(6个月)=5.419,均P=0.000)。(2)屈光度: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调节幅度: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12.374,P=0.000;t_(6个月)=2.837,P=0.005)。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29.223,t_(6个月)=9.396,均P=0.000)。(4)调节灵敏度: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19.628,t_(6个月)=10.385,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均较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3个月)=33.175,t_(6个月)=18.935,均P=0.000)。(5)眼轴长度: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腹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可以改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心阳不足证患儿的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腹针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 近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电针肾俞穴对甲状腺素加负透镜诱导性近视豚鼠屈光参数和血清激素的影响
11
作者 林思思 吴建峰 +3 位作者 杨成秀 郭滨 毕宏生 蒋文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穴对甲状腺素诱导性近视豚鼠的屈光参数和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周龄三色健康短毛豚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近视组、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5组,每组10只豚鼠。近视组豚鼠右眼配戴-6.00 D透镜诱导近视,模型组、...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穴对甲状腺素诱导性近视豚鼠的屈光参数和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周龄三色健康短毛豚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近视组、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5组,每组10只豚鼠。近视组豚鼠右眼配戴-6.00 D透镜诱导近视,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动物右眼配戴-6.00 D透镜诱导近视的同时,每日腹腔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0.05 mg·kg^(-1)·d^(-1)构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近视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造模后第3周)开始电针肾俞穴治疗,持续4周;假穴组电针臀部假穴。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记录各组豚鼠造模后不同时间的一般情况、体重和肛温变化;同时利用检影镜和A超检测造模后0周、2周和6周时动物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利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周和6周各组豚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雌二醇(E2)水平变化。结果 造模后2周,与正常组比较,近视组、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豚鼠的屈光度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近视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假穴组和电针组豚鼠呈身体消瘦、烦躁不安、毛发枯槁、少尿和大便干燥等甲亢特征,且体重显著下降、肛温显著升高,血清激素FT3、FT4和E2水平均显著升高,TSH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6周(电针4周),与模型组和假穴组和比较,电针组豚鼠屈光度显著上升(P<0.05);身体健壮、性情温和、毛发顺滑有光泽、大小便正常;体重显著升高、肛温显著下降,血清激素FT3、FT4和E2水平均显著下降,TSH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结论 电针肾俞穴可以显著抑制甲亢性近视豚鼠近视的进展,同时改善豚鼠体重、体温等甲亢症状,并使血清中FT3、FT4、E2和TSH等激素水平恢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近视 电针 屈光度 激素
下载PDF
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轶凡 张莲 +1 位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3-1337,共5页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近视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饮食因素较少被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近视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饮食因素较少被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介导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表达水平升高,巩膜成纤维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激活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再作用于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因子,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ECM)减少,最终导致巩膜重塑眼轴增长而发生近视。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及生物学机制方面探讨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近视防控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近视 青少年 近视发生 近视发展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豚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杨朝晖 郝佳文 +4 位作者 刘金鹏 鲍博 刘陇黔 郭大东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0-945,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 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探讨电针改善实验性近视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周龄三色豚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IM)组、透镜诱导型近视+假穴(LIM+SHA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干预(LIM+EA)组,每组35只;其中NC组正常饲养,LIM组、LIM+SHA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均配戴-6.0 D透镜以建立实验性近视模型,LIM+EA组豚鼠在合谷穴与太阳穴给予电针刺激,LIM+SHAM组豚鼠在假穴位进行干预。造模2周和4周后测量豚鼠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中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视神经萎缩蛋白(OPA1)、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豚鼠视网膜组织的形态改变,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LIM+SHAM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增大(均为P<0.001);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右眼与左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差值均明显减小(均为P<0.01)。造模4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NC组豚鼠视网膜排列均匀、内外核层细胞形态正常;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排列紊乱;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厚度略有增加,排列相对规则。造模4周后,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增强;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的绿色荧光明显减弱。造模2周和4周后,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SHAM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视网膜中DRP1、BAX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OPA1、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结论实验性近视可明显增加视网膜线粒体分裂;电针干预通过抑制视网膜线粒体分裂,增加线粒体融合来减轻视网膜细胞凋亡,改善视网膜的形态结构,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学 电针 近视 细胞凋亡 视网膜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在常见眼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文静 毕宏生 +1 位作者 吴秋欣 潘雪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93-96,共4页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生理功能和眼组织功能异常密切相关。Rho激酶抑制剂可参与多种细胞事件,包括诱导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可在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的...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生理功能和眼组织功能异常密切相关。Rho激酶抑制剂可参与多种细胞事件,包括诱导细胞骨架重组、细胞黏附、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可在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Rho激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在临床观察中已得到证实,一些动物及细胞实验中亦发现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疾病、增殖性视网膜疾病、角膜内皮功能障碍及角膜新生血管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入探讨Rho激酶抑制剂在眼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或可对眼部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激酶抑制剂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青光眼 角膜内皮功能障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多巴胺在常见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丁婕 郭滨 +2 位作者 李忠恩 毕宏生 蒋文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108-111,共4页
多巴胺是神经中枢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之一,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抗炎等多种功能。多巴胺可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抑制房水生成;并可增加屈光度,抑制眼轴伸长,还可通过降低细胞通透性,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 多巴胺是神经中枢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之一,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抗炎等多种功能。多巴胺可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抑制房水生成;并可增加屈光度,抑制眼轴伸长,还可通过降低细胞通透性,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和去分化,减少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异生和渗血等症状,同时可以抑制葡萄膜炎等眼科疾病的炎症反应。深入了解多巴胺在常见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青光眼 近视 视网膜病变 葡萄膜炎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设备定量分析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6
作者 吴紫云 霍环环 +3 位作者 刘艺 王兴荣 胡媛媛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46-754,共9页
目的评价智能可穿戴设备Eye-Monitor客观量化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设计,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招募42名受试者,年龄18~25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80台设备中抽取42台智能可穿戴设备,对近视... 目的评价智能可穿戴设备Eye-Monitor客观量化近视相关环境因素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设计,2021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招募42名受试者,年龄18~25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80台设备中抽取42台智能可穿戴设备,对近视相关环境危险因素进行静态和动态试验,其中静态试验包括用眼距离、坐姿头部倾斜角和光照强度测量,动态试验包括近距离工作时长、户外活动时长和看电子设备时长测量。选取总相对误差绝对值之和最大的设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设定值与Eye-Monitor测量值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其客观监测值的准确性。通过变异系数评价各个设备客观监测值的稳定性。结果用眼距离、坐姿头部倾斜角、室内光照强度、近距离工作总时长、平均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户外活动时长、看计算机屏幕时长和看手机时长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均呈强正相关(rs=0.999、0.998、0.999、0.998、0.976、0.959、0.992、0.997,均P<0.001),95%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23~2.32 cm、-1.49~4.24°、-13.90~26.90 lx、-6.46~0.11 min、-4.50~1.20 min、-4.01~1.34 min、-2.54~1.94 min和-2.15~0.45 min,超过95%的点在LoA内,准确性临床可接受。测量值变异系数分别为1.23%~2.99%、2.39%~8.25%、0.87%~8.03%、1.49%~12.52%、6.63%~13.59%、0.00%~14.15%、1.20%~8.33%和1.49%~12.51%,稳定性均较好。Eye-Monitor在测量户外光照强度的95%LoA为-336.50~130.00 lx,95%的点在LoA内,准确性较好。结论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够客观量化用眼距离、坐姿头部倾斜角、室内光照强度、近距离工作总时长、平均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长、户外活动时长、看计算机屏幕时长和看手机时长,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环境暴露 可穿戴电子设备 用眼距离 户外活动 准确性 稳定性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常见眼科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聪 蒋文君 +1 位作者 毕宏生 王兴荣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03-106,共4页
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等多种作用。适量补充ω-3PUFAs可通过多种方式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疾病、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眼病。ω-3PUFAs可抑制眼部组织... 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舒张血管等多种作用。适量补充ω-3PUFAs可通过多种方式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疾病、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眼病。ω-3PUFAs可抑制眼部组织细胞中炎症介质表达,减轻眼病的炎症反应;降低视网膜内皮细胞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下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减轻视网膜氧化损伤;上调Müller胶质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抑制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视神经损害;下调巩膜成纤维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抑制后极部巩膜基质降解。ω-3PUFAs的上述作用有望为预防和治疗多种眼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多不饱和脂肪酸 视网膜疾病 干眼症 白内障 青光眼 近视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抗新生血管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眼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宇辉 毕宏生 +1 位作者 田庆梅 卢秀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获得全转录组的表达谱,并发现罕见细胞类型及其亚型,鉴定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充分注重了细胞间或细胞亚型间的差异,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治疗、生殖生育、免疫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等领...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获得全转录组的表达谱,并发现罕见细胞类型及其亚型,鉴定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充分注重了细胞间或细胞亚型间的差异,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治疗、生殖生育、免疫学、神经科学、微生物学等领域。近年来,眼科领域研究也逐渐引入了scRNA-seq技术,本文将对scRNA-seq技术在眼科基础以及疾病研究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眼科 异质性
下载PDF
DNA甲基化修饰在眼科疾病发病进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朝晖 刘金鹏 +1 位作者 郭大东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1-1815,共5页
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两大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表观遗传修饰是连接遗传与环境因素的重要纽带,能够通过影响基因转录或翻译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眼病的发病进程中发挥作用。DNA甲基化修饰(DNA methylation)是表观遗传... 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两大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表观遗传修饰是连接遗传与环境因素的重要纽带,能够通过影响基因转录或翻译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眼病的发病进程中发挥作用。DNA甲基化修饰(DNA methylation)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从头甲基化、维持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三个过程调节,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人员发现DNA甲基化修饰在角膜内皮的损伤修复、线粒体动力学调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氧化应激反应与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相关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DNA甲基化修饰在相关眼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眼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修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葡萄膜炎 近视
下载PDF
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冯娇娇 宋继科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6-741,共6页
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是由于视网膜接收不到清晰的物像,从而导致眼轴异常伸长,进而诱导近视发生。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和玻璃体积血等原因导致的形觉剥夺引发的近视,其机制可能与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的FDM的机制类似。... 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是由于视网膜接收不到清晰的物像,从而导致眼轴异常伸长,进而诱导近视发生。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和玻璃体积血等原因导致的形觉剥夺引发的近视,其机制可能与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的FDM的机制类似。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眼部生长和屈光发育的视觉引导以及视网膜调控的存在。视网膜是首先感知异常视觉信号的组织,探讨FDM发生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阐明异常的视觉信号输入如何被视网膜所感知并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改变。目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如多巴胺、视黄酸、血管活性肠肽、黑视蛋白等视网膜神经递质以及视网膜离子外排机制的重要作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展使得从宏观层面了解形觉剥夺时视网膜发生的整体改变成为可能,为进一步探究FDM的视网膜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多巴胺 视黄酸 血管活性肠肽 黑视蛋白 组学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