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细胞比值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1
作者 覃新芳 高亚洲 +1 位作者 王颖 毕慧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细胞比值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8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细胞比值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8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根据腹部侧位片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比较两组NLR、PLR、LMR及临床指标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NLR、PLR、LMR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C的危险因素。结果:腹主动脉钙化组年龄、钙、磷、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CRP)、NLR、PLR高于非钙化组(P<0.05),白蛋白、LMR低于非钙化组(P<0.05)。NLR、PLR与透析龄、钙、磷、ALP、CRP、AACs呈正相关(P<0.05),NLR与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LMR与透析龄、钙、磷、ALP、CRP、AACs呈负相关(P<0.05),与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NLR为AAC的危险因素;白蛋白为AAC的保护因素。结论:NLR、PLR、LMR与MHD患者AAC密切相关,NLR、PLR、LMR可作为反映AAC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 微炎症 血细胞比值
下载PDF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腹透液热休克蛋白47的表达及其与微炎症的关系
2
作者 孙筱竹 张秋萍 +1 位作者 王函 毕慧欣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血清及腹膜透析流出液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微炎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规律随诊的50例CAPD患者(CAPD组)、13例血液透析(HD...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血清及腹膜透析流出液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微炎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规律随诊的50例CAPD患者(CAPD组)、13例血液透析(HD)患者(HD组)、12例慢性肾病(CKD)5期患者(CKD组)及1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一般信息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空腹静脉血及夜间留腹腹透液标本中HSP47、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APD组、HD组中血清HSP47的水平较高(P<0.05),HD组血清TNF-α的水平较高(P<0.05)。与透析≤1年患者比较,透析>1年的CAPD患者血清IL-6、腹透液IL-6及hs-CRP的水平较高(P<0.05)。CAPD患者血清HSP47与hs-CRP呈正相关(r=0.568,P<0.001),与腹透液HSP47呈正相关(r=0.584,P<0.001)。腹透液HSP47与血清中HSP47、IL-6及hs-CRP等均呈正相关(r=0.584、0.360、0.373,P<0.001、0.031、0.028)。多因素分析提示hs-CRP、腹透液HSP47是血清HSP47的独立影响因素,hs-CRP是腹透液HSP47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P47预测CAP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AUC为0.789(95%CI:0.612~0.911),截断值为516.65 pg/mL;腹透液HSP47预测CAP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AUC为0.704(95%CI:0.520~0.849),截断值为640.69 pg/mL。结论CAPD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HSP47可以预测CAP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热休克蛋白47 微炎症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与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林柳萍 毕慧欣 覃新芳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2期944-948,共5页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程度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首次行自体...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程度与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失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首次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共166例。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其建立内瘘时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score,CACS)分为无钙化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分析CACS相关的临床因素和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并观察2年内钙化患者与无钙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初级通畅率。结果 共入选MHD患者166例,无钙化组92例,轻度钙化组33例,中度钙化组19例,重度钙化组2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4.877,P=0.017),糖尿病病史(χ^(2)=9.083,P=0.028),舒张压(H=17.037,P=0.001),血钙(H=12.260,P=0.007),全段甲状旁腺激素(H=9.698,P=0.021)在冠状动脉钙化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COX分析回归显示:静脉直径(HR=0.432,95%CI:0.262~0.712,P=0.001)是AVF失功的保护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VF失功与体质量指数(r=0.214,P=0.006)、白蛋白(r=0.173,P=0.026)、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r=0.159,P=0.041)、静脉直径(r=0.231,P=0.003)呈正相关;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VF通畅率分别为71.69%、60.24%、50%、40.9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无钙化对AVF通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Log Rankχ^(2)=2.407,P=0.121)。结论 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钙化对2年内AVF失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毕慧欣 谌南岚 +4 位作者 袁新科 凌光辉 袁曙光 黄谷香 刘瑞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组,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50例(45.5%)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蛋白尿、血尿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合并的非糖尿病肾病中,IgA肾病的比率最高为34%,其他依次为膜性肾病22.0%,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4%,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0%,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10%,高血压肾小球硬化4.0%,FSGS4.0%,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0%,狼疮性肾炎2.0%。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发生率45.5%,IgA肾病最常见。血尿、蛋白尿同时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烈提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肾活检是一项排除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 肾活检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毕慧欣 刘瑞洪 +3 位作者 刘虹 孙林 袁曙光 黄谷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2-38,共7页
目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模型,检测EMT过程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UUO模型,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各18只。术后3、7和14 d分别处死两组... 目的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模型,检测EMT过程中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UUO模型,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每组各18只。术后3、7和14 d分别处死两组大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肾脏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47、波形蛋白(Vime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大鼠肾小管损伤程度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HSP47和Vimentin表达上升(P<0.05),而ZO-1表达下降(P<0.05)。结论 UUO模型大鼠EMT过程中伴有HSP47的高表达,HSP47表达上升可促进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HSP47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下载PDF
重楼皂苷Ⅱ对高糖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毕慧欣 杨琼 +1 位作者 李清初 曾凝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670-1672,1683,共4页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Ⅱ对高糖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GMC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和重楼皂苷Ⅱ组,分别用含有5.6 mmol/L葡萄糖、5.6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25 mmol/L葡萄糖、2...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Ⅱ对高糖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将GMC分为正常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和重楼皂苷Ⅱ组,分别用含有5.6 mmol/L葡萄糖、5.6 mmol/L葡萄糖+19.5 mmol/L甘露醇、2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20μg/mL重楼皂苷Ⅱ的杜氏改良伊格尔培养基培养24 h。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活性氧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重楼皂苷Ⅱ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丙二醛含量、活性氧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重楼皂苷Ⅱ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丙二醛含量、活性氧含量减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重楼皂苷Ⅱ对高糖干预下GMC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这可能与其减少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和提高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皂苷Ⅱ 肾小球系膜细胞 高糖 氧化应激 增殖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毕慧欣 刘瑞洪 +5 位作者 尹友生 刘虹 黄谷香 袁曙光 李清初 李康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205-208,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探讨以HSP47为靶点防治肾脏间质纤维化的策略。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UUO模型组(UUO组)、UUO模型+超声联合脂...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47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中的作用,探讨以HSP47为靶点防治肾脏间质纤维化的策略。方法:采用UUO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UUO模型组(UUO组)、UUO模型+超声联合脂质微泡+HSP47反义寡核苷酸组(antisenseODNs组)以及UUO模型+超声联合脂质微泡+HSP47正义寡核苷酸组(senseODNs组),每组18只,于术后14 d处死各组大鼠。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方法检测HSP47、波形蛋白(Vimentin)、紧密连接蛋白(Zona occludens-1,ZO-1)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染色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大鼠肾间质宽度明显增加,肾小管扩张及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损伤程度、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增加(P<0.05)。与UUO组相比,antisenseODNs组病变程度较UUO组减轻(P<0.05),senseODNs组无明显差别(P>0.05)。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HSP47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同时Vimentin、Col-Ⅰ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而ZO-1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P<0.05);与UUO组相比,antisenseODNs组HSP47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Vimentin及Col-Ⅰ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而ZO-1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P<0.05),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senseODNs组HSP47、Vimentin、Col-Ⅰ、ZO-1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UO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中HSP47表达上调,抑制HSP47表达能部分逆转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热休克蛋白47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超声微泡转染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毕慧欣 尹友生 +4 位作者 李清初 李康慧 李小励 曾凝 韦家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47(HSP4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以10ng/mL TGF-β1刺激HK-2细胞0、12、24、48h,蛋白印迹法检测HSP47的表达,蛋白印迹法及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47(HSP4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合成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以10ng/mL TGF-β1刺激HK-2细胞0、12、24、48h,蛋白印迹法检测HSP47的表达,蛋白印迹法及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及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然后转染HSP47小干扰RNA(siRNA)及阴性对照,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SP47的表达,蛋白印迹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ColⅠ和ColⅣ的表达。结果 TGF-β1作用于HK-2细胞后,HSP47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表达上调(P<0.05),同时ColⅠ和ColⅣ蛋白及mRNA呈时间依赖性表达上调(P<0.05),转染HSP47siRNA后,蛋白印迹法显示与对照组比,TGF-β1组HSP47表达增强(P<0.01),与TGF-β1组比,HSP47siRNA组HSP47表达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蛋白印记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ColⅠ和ColⅣ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TGF-β1组相比,HSP47siRNA组ColⅠ和ColⅣ表达明显下调(P<0.05和P<0.01);而HSP47siRNA(-)组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HSP47可促进HK-2细胞ECM合成,抑制HSP47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47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细胞外基质 胶原
下载PDF
腹膜透析流出液中腹膜间皮细胞热休克蛋白4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毕慧欣 张秋萍 +2 位作者 叶祖扬 王函 覃新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流出液中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HSP4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流出液中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HSP4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随诊的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按腹透时间分为两组:(1)新置管组(PD≤30 d),(2)腹透1年以上组(PD≥1年),取其夜间留腹腹透液分离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HSP47、E-cadherin、α-SMA的蛋白表达,分析HSP47表达与E-cadherin、α-SM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腹膜间皮细胞由圆形或椭圆形的上皮细胞形态逐渐变成梭形的纤维样细胞形态,与新置管组比较,PD 1年以上组腹透液腹膜间皮细胞HSP47的表达和α-SMA均同步增强,而PD一年以上组E-cadherin蛋白明显降低。两组细胞HSP47表达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P <0. 05),HSP47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 <0. 05)。结论:HSP47随着腹膜透析时间的延长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腹膜间皮细胞EMT而导致腹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47 腹膜纤维化 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47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慧欣 李清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0期171-175,共5页
热休克蛋白47(HSP47)是一种促进胶原分泌的特异性分子伴侣,其与多种人类和实验性动物肾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抑制其表达可减少胶原分泌,进而延缓纤维化疾病发展,以其为靶点的治疗为临床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HSP47... 热休克蛋白47(HSP47)是一种促进胶原分泌的特异性分子伴侣,其与多种人类和实验性动物肾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抑制其表达可减少胶原分泌,进而延缓纤维化疾病发展,以其为靶点的治疗为临床治疗肾脏纤维化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HSP47在肾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以其为靶点治疗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47 肾纤维化 综述
原文传递
肾脏病理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慧欣 尹友生 李小励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桥梁学科.肾脏病理学诊断在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肾活检病理学诊断,认真...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联系的桥梁学科.肾脏病理学诊断在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做好肾活检病理学诊断,认真学好肾脏病理学知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理学 实践 教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在《肾脏病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毕慧欣 李召荣 王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肾脏病学》作为临床学科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探究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等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高水平教学质量对于肾脏疾病的学习以及肾脏病学本身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使用... 《肾脏病学》作为临床学科中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探究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等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高水平教学质量对于肾脏疾病的学习以及肾脏病学本身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案例教学使用具体的病例进行教学,更贴近临床实际,使《肾脏病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肾脏病学的案例教学,把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评估与互动,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又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局限,调动医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适应现代化学习需要。因此,开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案例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互利和双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案例教学 肾脏病学 临床学科 自主学习 教学 教育
下载PDF
PBL与CBL相结合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毕慧欣 王颖 李召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0期321-322,共2页
肾脏病学在内科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却较难掌握的学科,内容复杂,教学课时少,因而需要以特别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 肾脏病学在内科学中是一个比较重要却较难掌握的学科,内容复杂,教学课时少,因而需要以特别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重在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突出临床教学的实践效果。文章从PBL与CBL优势和不足出发,探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CBL教学 肾脏病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调查 被引量:41
14
作者 谌南岚 毕慧欣 +1 位作者 黄谷香 刘瑞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939-294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1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症情况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焦虑...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和抑郁状态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198例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其情绪状况,同时测定其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症情况等。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6.4%,抑郁发生率为39.4%。其中男性,透析时间长,年龄较高者,抑郁评分较高;透析时间较短,年龄较轻,焦虑评分较高;焦虑和抑郁评分较高的患者,其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较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与性别、年龄、透析时长、合并症相关,并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前臂贵要静脉不同转位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祖扬 尹友生 +4 位作者 毕慧欣 欧俊 潘罅 冷斌 王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38-2442,共5页
目的探讨前臂贵要静脉直桥式与U形转位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通畅率及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贵要静脉转位内瘘患者38例,直桥式转位手术21例(A组),U形转位手术17例(B组)。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内瘘... 目的探讨前臂贵要静脉直桥式与U形转位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通畅率及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贵要静脉转位内瘘患者38例,直桥式转位手术21例(A组),U形转位手术17例(B组)。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血透流量、可穿刺长度、通畅率、平均使用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对内瘘术后使用时间的影响进行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A组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100%、90.5%、76.2%、66.7%,B组分别为100%、88.2%、70.6%、29.4%(术后2年P <0.05);A组内瘘平均使用时间(24.1±11.4)个月,B组(16.8±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内瘘穿刺长度(16.8±1.2)cm,B组(12.4±1.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成熟时间、血透流量、并发症无明显差异。COX分析提示不同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贵要静脉转位内瘘远期使用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结论贵要静脉直桥式转位内瘘较U形转位内瘘平均使用时间更长,长远通畅率更高,是头静脉耗竭血液透析患者良好的替代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 贵要静脉
下载PDF
小内径贵要静脉转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祖扬 冷斌 +3 位作者 欧俊 毕慧欣 潘罅 邹迪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小内径贵要静脉转位建立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及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贵要静脉转位内瘘的18例患者,贵要静脉内径均<2 mm。研究分析其手术... 目的·探讨小内径贵要静脉转位建立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及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贵要静脉转位内瘘的18例患者,贵要静脉内径均<2 mm。研究分析其手术成功率、成熟时间、血液透析流量、可穿刺长度、不同时期通畅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6~10周内瘘均能成熟使用,血液透析流量200~280 mL/min,可穿刺长度15~20 cm,术后3、6、12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100%、83.3%和61.1%。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内径<2 mm的前臂贵要静脉可以行转位动静脉内瘘手术,且术后长期通畅率较高,并发症较少,可作为头静脉耗竭时的替代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贵要静脉 内径
下载PDF
20例肾淀粉样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肖红波 刘瑞洪 +6 位作者 袁曙光 凌光辉 夏运成 许向青 王娟 毕慧欣 谌南览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活检诊断为肾淀粉样变的2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0例中95%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 目的:分析肾淀粉样变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经活检诊断为肾淀粉样变的2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0例中95%的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55%的患者有2个以上系统损害,80%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肾活检HE染色下肾小球系膜及毛细血管袢周边可见均一的淀粉样物质呈块状沉积,亦可见于间质、血管及肾小管壁。高锰酸钾氧化刚果红染色示AL型18例,AA型2例。AL型与AA型病理改变类似,但前者可见免疫球蛋白轻链κ和λ沉积。结论:肾淀粉样变在中老年蛋白尿患者中并非少见,临床表现有时缺乏特异性,肾活检光镜下的典型病理学改变结合刚果红染色可确诊。对于疑似患者应尽快行肾活检及刚果红染色,以免误诊与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淀粉样变 肾病综合征 刚果红染色 病理分型
原文传递
301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祖扬 尹友生 +4 位作者 潘罅 李清初 毕慧欣 覃新芳 冷斌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总结探讨进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而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 目的总结探讨进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而行手术创建动静脉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资料,记录分析不同吻合口径患者内瘘成功率、术后通畅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1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转流术的患者,其中吻合口径5 mm 82例,吻合口径6 mm 81例,吻合口径7 mm 81例,吻合口径8 mm 57例,术后一期吻合成功率达100%,不同吻合口组术后通畅率:术后1个月,5、6、7、8 mm吻合口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3.90%、97.53%、97.53%、98.25%(P术后1个月> 0. 05);术后半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85.37%、90.12%、90.12%、91.23%(P术后半年>0.05);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75.61%、86.42%、83.95%、85.96%(P术后1年>0.05);术后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62.20%、75.31%、77.77%、77.19%(P术后2年<0.05);术后3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54.88%、61.73%、71.60%、85.96%(P术后3年<0.05),术后并发症(1个月内):术后血栓形成9例,术后手部肿胀6例,术口切口渗血9例,肢端窃血综合征1例。结论 7~8 mm的吻合口径较适宜,恰当吻合口径选择是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吻合口径 通畅率
下载PDF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袁新科 肖平 毕慧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并与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2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的64例男性SLE患者和同期42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SLE患者家...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并与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2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的64例男性SLE患者和同期42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SLE患者家族史、以蝶形红斑为主起病的首发症状、多浆膜腔积液发生率较女性明显,但女性患者面部红斑、雷诺现象、光过敏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而在蛋白尿、血尿、GFR下降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肾活检病理分型均以Ⅳ型为主,男性患者Ⅱ型、Ⅲ型所占比例低于女性,而重型病例(Ⅳ型、Ⅴ+Ⅳ型)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两组SLE患者在ANA、dsDNA、C3、C4的阳性率相似,但男性患者抗Sm阳性率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好转率低于女性。结论:男性与女性SLE的临床表现有较明显差别,男性SLE病情较重,临床上要注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男性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家莲 冯小顺 +2 位作者 徐立 蒋易容 毕慧欣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5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活动前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活动前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26.42%降低至活动后的6.86%;肉眼血尿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3.77%降至0;肾周围血肿(>2cm)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3.77%降低至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有效降低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肾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