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毕旋律 林凡力 +3 位作者 李丹丹 张亚军 王彩羽 郭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瑞替...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出量(SV)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凝血功能及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内皮素-1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毕旋律 张亚军 +2 位作者 史超林 尹咏梅 袁若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9例。常规治疗组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个体...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9例。常规治疗组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个体化心内科西药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血清ET-1、NO、cTnI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美托洛尔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均高于治疗前,且美托洛尔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ET-1、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美托洛尔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美托洛尔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明栋 翟晓江 毕旋律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7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肿瘤科治疗的122例恶性肿瘤合并发心房颤动并发生血栓栓塞的患者为血栓栓塞组,按照1∶1比例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血栓栓塞的122例恶性肿瘤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自行设计...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肿瘤科治疗的122例恶性肿瘤合并发心房颤动并发生血栓栓塞的患者为血栓栓塞组,按照1∶1比例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血栓栓塞的122例恶性肿瘤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可能引起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分布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栓塞组患者合并冠心病、实体瘤、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CⅡ)、合并感染、对血栓栓塞有预防措施等的占比分别为49.18%、75.41%、29.51%、31.15%、31.15%,对照组分别为36.25%、60.66%、18.03%、19.67%、50.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实体瘤、行PCⅡ、合并感染是引起血栓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栓栓塞预防措施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合并冠心病、实体瘤、行PCⅡ、合并感染是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血栓栓塞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忽蕊 毕旋律 张亚军 《健康之路》 2018年第5期110-110,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 目的:研究分析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方式;参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33(94%)人,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29%)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1.8949,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舒张压为69±4,收缩压为121±5;参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舒张压为75±6,收缩压为141±2;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