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弹性聚合物驱渗流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钟会影 史博文 +5 位作者 毕永斌 沈文霞 许严芮 尹洪军 夏惠芬 赵欣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7-861,共15页
聚合物驱已成为国内外化学驱中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方法之一,其在大庆油田的60年开发稳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水驱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达到约13%.聚合物驱主要机理为改善流度比,提高注入液的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驱油效率.近几年,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驱已成为国内外化学驱中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方法之一,其在大庆油田的60年开发稳产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水驱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达到约13%.聚合物驱主要机理为改善流度比,提高注入液的波及体积,从而提高驱油效率.近几年,聚合物溶液黏弹性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在多孔介质中的微观波及面积从而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作用机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文章从聚合物溶液黏弹特性、聚合物驱微观可视化实验、岩心驱替实验及驱油机理理论研究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论述了国内外关于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渗流机理的研究现状、实验手段及方法,给出了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产生的法向应力能够进一步对水驱后残余油产生“拉”“拽”作用,从而使其比纯黏性流体进一步提高在多孔介质内的微观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明确了弹性湍流是产生表观增稠的本质,对提高驱油效率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黏弹性聚合物驱渗流机理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弹性湍流产生的条件、黏弹性对不同尺寸孔隙内不同类型原油采收率的贡献及弹性与油藏润湿性的协同影响等机理成为未来研究的挑战与方向.论文的归纳能够为黏弹性聚合物溶液机理深入研究及矿场设计优选聚合物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聚合物 渗流机理 松弛时间 驱油效率 弹性湍流
下载PDF
高地层倾角油藏高低部位油井液量配比研究
2
作者 王群一 马晓丽 +3 位作者 蒋明洁 李丹 毕永斌 顾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8-544,共7页
在高倾角断块油藏中,受重力作用影响,高、低部位油井开发效果差异大。运用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地层倾角对高、低部位油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推导了考虑均衡驱替的水驱断块倾角油藏高、低部位油井产液量配比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 在高倾角断块油藏中,受重力作用影响,高、低部位油井开发效果差异大。运用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地层倾角对高、低部位油井开发效果的影响,推导了考虑均衡驱替的水驱断块倾角油藏高、低部位油井产液量配比计算方法,并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油井产液量配比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发现:随着储层倾角的增加,高部位流线变少、水驱波及区域变小、采出程度变低。随着储层倾角增加,达到均衡动用所需的油井产液量配比(高部位油井产液量与低部位油井产液量比)增加。在相同储层倾角的情况下,随着原油密度和注水强度增加,倾角对达到均衡驱替所需的油井产液量配比的影响变弱,油井产液量配比降低。该研究对高倾角断块油藏均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层倾角 断块油藏 均衡驱替 产液量配比 物理模拟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特征
3
作者 钟会影 余承挚 +3 位作者 沈文霞 毕永斌 伊然 倪浩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9,共8页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 针对致密油开发中体积压裂水平井裂缝干扰的问题,在三线性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半渗透边界条件和井间干扰系数α,建立了考虑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的致密油藏水平井裂缝干扰渗流模型,对不同干扰情况下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及产量递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α越大,裂缝干扰条数越多,压力动态曲线改造区线性流持续的时间越长,改造区窜流、拟稳定流动发生得越晚;未改造区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拟稳定流发生的时间就越早。(2)裂缝导流能力越大,主裂缝线性流出现时间越早,两井裂缝导流能力越接近,α对压力动态的影响较明显。(3)α越大,井底压力相对较低的水平井初期产量越高,至晚期后,产量下降越明显,无因次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后期产量递减越快。(4)裂缝导流能力越小,前期阶段产量曲线越靠下,两井裂缝导流能力相近时,α对产量的干扰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井间干扰系数 启动压力梯度 裂缝导流能力 渗流特征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毕永斌 张梅 +2 位作者 马桂芝 刘志家 贺鄂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近几年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水平井高含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储层开采阶段、距油水界面距离、储层非均质性、出砂状况、水平井轨迹、采液强度和完井工艺等,为今后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控水稳油措施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断块油藏 见水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全生命周期剩余油挖潜三参数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毕永斌 耿文爽 +2 位作者 张雪娜 罗福全 盖长城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顶部及井间的特点,冀东油田积极探索前期水平井+CO2吞吐、后期转水平井气顶重力驱的全生命周期剩余油挖潜新模式,扩大波及体积与提高驱油效率并重,实现剩余油的高效挖潜。在全生命周期剩余油高效挖... 针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顶部及井间的特点,冀东油田积极探索前期水平井+CO2吞吐、后期转水平井气顶重力驱的全生命周期剩余油挖潜新模式,扩大波及体积与提高驱油效率并重,实现剩余油的高效挖潜。在全生命周期剩余油高效挖潜的过程中,水平井布井参数、完井参数、生产参数的研究最为关键,因此,文中从矿场统计及数值模拟2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如何构建各个开发阶段三参数技术体系,进而满足全生命周期开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全生命周期 水平井 重力驱 三参数
下载PDF
复杂断块合理井距确定新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毕永斌 赵隆顺 +2 位作者 张梅 赵森林 房梦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1,156,共4页
冀东油田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整体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矿场统计等方法,以油砂体钻遇连通方向概率法计算技术合理井距为基础,以复杂断块油藏加密井平均单井增加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关系计算经济极限井距为界限,确定... 冀东油田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整体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矿场统计等方法,以油砂体钻遇连通方向概率法计算技术合理井距为基础,以复杂断块油藏加密井平均单井增加可采储量与井网密度关系计算经济极限井距为界限,确定了复杂断块注水开发油藏合理开发井距研究的新方法。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确定高深南区注水开发的合理井距,提高了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受效井比例,有效指导了注水开发井位的部署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井距 注水开发 油砂体 可采储量 复杂断块
下载PDF
复杂断块水平井CO_2吞吐选井评判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毕永斌 张梅 +2 位作者 刘振林 马桂芝 房梦斋 《海洋石油》 CAS 2013年第1期64-68,共5页
南堡陆地浅层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是国内采用水平井开发油藏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水平井开发的逐步深入,目前大部分水平井处于高含水及特高含水阶段。近两年通过在水平井上开展CO_2吞吐的控水增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 南堡陆地浅层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是国内采用水平井开发油藏的典型代表之一,随着水平井开发的逐步深入,目前大部分水平井处于高含水及特高含水阶段。近两年通过在水平井上开展CO_2吞吐的控水增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通过分析已实施井效果,收集现场CO_2吞吐施工评价因素,运用统计学的原理统计出单因素取值变化对吞吐成功的可能性,应用模糊评判方法,建立了适合复杂断块水平井CO_2吞吐选井潜力评价方法,为今后同类型油藏水平井CO_2吞吐选井研究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断块油藏 模糊评判 CO_2吞吐 选井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潜力分析方法——以滩海地区A油田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毕永斌 张雪娜 +3 位作者 马晓丽 刘道杰 陈雷 但佳敏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56-61,共6页
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多、断块小、油水关系复杂,深斜井多,动态监测资料少,开发潜力分析难度大。从单一油层采收率的理论公式入手,推导出多油藏集合体(油田)的采收率公式,明确了影响采收率的四要素与饱和度密切相关,依据饱和度变化计算其平... 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多、断块小、油水关系复杂,深斜井多,动态监测资料少,开发潜力分析难度大。从单一油层采收率的理论公式入手,推导出多油藏集合体(油田)的采收率公式,明确了影响采收率的四要素与饱和度密切相关,依据饱和度变化计算其平面波及系数、层间波及系数、层内波及系数以及驱油效率,进而通过概率分析方法得出油田采收率四要素,并对比四要素单因素变化单位增长率及单因素增加可采储量极限值,量化分析了复杂断块油田增加可采储量的潜力,为实现提高采收率效益最大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海地区 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潜力 概率法
下载PDF
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指标预测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义坤 毕永斌 隋新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将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与指数递减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和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针对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对乙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法进行了改进。该方法克服了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和指数递减... 将乙型水驱特征曲线与指数递减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水驱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和可采储量的联解法,并针对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对乙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法进行了改进。该方法克服了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和指数递减预测模型在动态预测中存在的各自缺点,并提高了含水率预测的精度,为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的预测提供了较好的预测方法。将水驱开发成熟油田生产数据与该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以指导实际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后期 水驱 指数递减 水驱特征曲线 开发指标预测 联解
下载PDF
油田开发规划风险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斌 毕永斌 +2 位作者 高广亮 袁立新 刘振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68,154,共6页
在油田开发各种方案中,应对油田开发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评估的目的不仅使方案或规划评价内容更完善、全面,且能引起油田开发管理者、操作者对风险重视,进而找出规避风险的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减少... 在油田开发各种方案中,应对油田开发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评估的目的不仅使方案或规划评价内容更完善、全面,且能引起油田开发管理者、操作者对风险重视,进而找出规避风险的方向,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减少经济损失和增强社会效益,可进一步突显方案或规划实施的有效性。评估的关键是风险识别、设定评估指标、确定指标权重、选定评价方法组合及规避与防护风险措施的制订。所提出的风险评估原则、流程、16项评估指标、多方法组合评估、风险预警和重要提示等,是对油田开发方案尤其是油田开发规划风险评估的一种尝试。在风险评估实例中,采用比重法、理想距离法、灰关联法、TOPSIS法等多方法组合,风险评估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与可信性。同时指出,由于长期对风险评估不重视,使有关风险评估所需资料极度缺乏,建议今后应系统、完整地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尤其是环保与社会风险方面的资料,以备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 风险预警 不确定性 综合评价 油田开发 J油田
下载PDF
南堡陆地油田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群一 毕永斌 +2 位作者 张梅 岳湘安 修德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4,117,共4页
随着水平井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水沿优势通道窜流,导致水平井含水率快速上升,产量大幅递减,同时对高含水后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严重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益。以南堡陆地油田底水油藏为例,综合运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与找水资料,分... 随着水平井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水沿优势通道窜流,导致水平井含水率快速上升,产量大幅递减,同时对高含水后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严重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益。以南堡陆地油田底水油藏为例,综合运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与找水资料,分析储层物性、水平井不同狗腿位置及不同开发技术政策对含水率的影响,开展了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研究;引入了底水出水准数的概念,揭示了不同类型水平井在均质和非均质底水油藏中的油水运动规律。对于均质油藏,标准水平井出水部位易出现在水平井跟端,有狗腿的水平井狗腿处是底水锥进的主要部位,而无狗腿处成为剩余油富集的主要部位;对于非均质油藏,底水易在高渗透率区锥进,而低渗透区则易成为剩余油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水平井 油水运动 底水出水准数 南堡陆地油田
下载PDF
水平井开发效果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斌 杨志鹏 +2 位作者 毕永斌 刘振林 房梦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154,共4页
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多采用经济效果评价或比较水平井与直井开采效果评价,较少采用技术、管理、经济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提出了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的9种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法组合,进行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 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多采用经济效果评价或比较水平井与直井开采效果评价,较少采用技术、管理、经济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提出了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的9种类型并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法组合,进行开发效果的综合评价。通过实例分析,认为该体系符合油田开发实际,说明了综合评价体系的正确性与实用性,对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尤其是效果跟踪评价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评价体系 组合方法 开发效果 水平井
下载PDF
复杂断块特高含水油田储层及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群一 毕永斌 +2 位作者 修德艳 房梦斋 王迎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3,154,共4页
选取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典型井岩心,采用水驱油实验与岩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特高含水阶段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并利用储层孔隙分形、油水相对渗透率及采液采油指数曲线分析了特高含水阶段的储层变化及油水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特高... 选取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典型井岩心,采用水驱油实验与岩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特高含水阶段储层参数变化规律,并利用储层孔隙分形、油水相对渗透率及采液采油指数曲线分析了特高含水阶段的储层变化及油水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均较原始状态有所增大,岩石亲水性逐渐增强,水相相对渗透率大幅度提高,无因次采液、采油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无因次采液指数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无因次采油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储层参数 特高含水 油水渗流规律
下载PDF
油气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义坤 毕永斌 +1 位作者 隋新光 吴晓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油气田进入递减阶段后,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不能预测开发指标与开发时间的关系,指数递减预测模型在动态预测中不能预测油气田的含水率、产水量、产液量、累积产水量和累积产液量等。针对该阶段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对丙型水驱特征曲线进行了改... 油气田进入递减阶段后,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不能预测开发指标与开发时间的关系,指数递减预测模型在动态预测中不能预测油气田的含水率、产水量、产液量、累积产水量和累积产液量等。针对该阶段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对丙型水驱特征曲线进行了改进,将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与指数递减预测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预测油气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指标的联解法。把水驱开发成熟油气田的生产数据与该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且实用。此外,大庆油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多数油气田在生产后期的产量递减规律比较符合指数递减,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该方法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以指导实际的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 开发指标 递减率 水驱 预测
下载PDF
完井液用小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云 刘义坤 +2 位作者 范振中 毕永斌 田建龙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3,115,共4页
利用提纯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单体进行聚合.当加入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DM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可以合成特性黏数大于140mL.g-1的小阳离子聚合物,且共聚反应易于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 利用提纯的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复合引发体系,与丙烯酰胺单体进行聚合.当加入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DM与AM的物质的量比为1:5时,可以合成特性黏数大于140mL.g-1的小阳离子聚合物,且共聚反应易于控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不影响聚合物的特性黏数,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提高较大.静态膨胀实验表明:小阳离子聚合物与PTA复配,PTA的质量分数为1.0%;小阳离子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1.0%时,黏土基本不膨胀.由于阳离子聚合物正电荷密度高,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黏土颗粒的表面上,减少了黏土颗粒的水化、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物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静态膨胀率 特性黏数 完井液
下载PDF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义坤 毕永斌 隋新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在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过程中,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定液求含水”的方法,但是实际生产中产液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该文通过将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及反正切函数预测模型应用到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中,分别对产油量及含水率进行预测,然后... 在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过程中,目前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定液求含水”的方法,但是实际生产中产液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该文通过将广义翁氏预测模型及反正切函数预测模型应用到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中,分别对产油量及含水率进行预测,然后预测产液量、产水量、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液量以及累计产水量等开发指标。该方法克服了“定液求含水”的局限性。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部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能够满足现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广义翁氏模型 反正切函数 开发指标预测 模型
下载PDF
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组合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斌 毕永斌 +2 位作者 潘欢 王志坤 张淑芝 《石油科技论坛》 2012年第3期38-41,50,共5页
为了适应油田开发工程的发展,改变过去对油田开发效果单一评价及确定评价指标凭经验的状况,需要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综合评价。筛选评价指标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筛选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在简单... 为了适应油田开发工程的发展,改变过去对油田开发效果单一评价及确定评价指标凭经验的状况,需要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综合评价。筛选评价指标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筛选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在简单分析了筛选方法的利弊后,采用了简化的专家一次打分法、比重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组合方法。组合筛选方法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结合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指标,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出发,在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中优化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并能反映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指标,避免了因量纲、单位、数值量级的不同,而造成的筛选前需进行评价指标一致化与无因次化处理,降低了计算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单便捷。从筛选评价指标组合法的两种计算方式的结果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影响因素 筛选指标 综合评价 组合方法
下载PDF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计策协同组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穆立华 张梅 毕永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6,155,共6页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体系的关键是提出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的开发计策,构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有序结构,使之符合油藏可持续开发的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入手,提出协同对称法则的概念,并以陆相层状砂岩油藏...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体系的关键是提出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的开发计策,构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有序结构,使之符合油藏可持续开发的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入手,提出协同对称法则的概念,并以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体系为切入点,总结形成了一种分析开发计策协同对称的关系图版,准确定义了全面、均衡、精细三大开发协同形式的概念与标准,研究形成了"协同形式三分、驱动方式四分的开发计策协同关联三角支撑组合模式"的分析方法,涵盖了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开发三大基本要素(层系、井网、能量)矛盾的解决方法,并结合实例展示了该分析方法能够以科学、协同对称的思维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开发决策制订效率及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 协同对称法则 开发体系 开发计策 协同组合 图版 冀东油田
下载PDF
智慧油田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斌 刘伟 +1 位作者 毕永斌 李力 《石油科技论坛》 2018年第3期47-52,共6页
智慧油田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存在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3个发展阶段。文章探讨了智慧油田的概念、原则以及分阶段的特征、任务和目标,指出智慧油田建设过程中需逐步解决数据、软件、投入、人才、地域发展等方面的难点,智慧化... 智慧油田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存在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3个发展阶段。文章探讨了智慧油田的概念、原则以及分阶段的特征、任务和目标,指出智慧油田建设过程中需逐步解决数据、软件、投入、人才、地域发展等方面的难点,智慧化阶段要实现综合、预测、评价、协同、预警、管控、因应、决策8项基本功能,体现优化资源配置、精细管控开发进程,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的科学决策,促进开发效果最佳化、经济效益最大化。智慧油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石油专业、管理、IT等多领域的专家组织起来,共同研发技术、体制与机制;并注意规范相关概念和名称,统一制定标准,加强互通互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油田 大数据 数字化 智能化 智慧化 油田开发 优化集成
下载PDF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 被引量:2
20
作者 穆立华 苏景学 +2 位作者 张梅 毕永斌 李秋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协同学入手,应用协同与对称的辩证关系,将协同学与油藏开发结合,创新形成了协同开发学理论,即应用协同作用与协同效应原理,重复利用原始剩余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或重复人工创建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因... 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协同学入手,应用协同与对称的辩证关系,将协同学与油藏开发结合,创新形成了协同开发学理论,即应用协同作用与协同效应原理,重复利用原始剩余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或重复人工创建有序结构构建有序子系统,因序利导,效应叠加,协同有序开发油藏的理论与方法。以协同开发学为基础,以陆相层状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明确了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的主要技术及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体系,直观形象地阐明了协同对称的增储增产开发计策组合模式及协同开发典型的扇贝型生命曲线特征。实例应用表明,全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研究能够以科学、协同对称的思维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及时提出有效的对策及方法,为陆相层状砂岩油藏全生命周期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开发学 陆相层状砂岩油藏 全生命周期 开发计策 全生命周期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