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脂肪酶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急性胰腺炎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张凯 李小亮 毕荣欣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A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53例轻症AP患儿分为轻症组,将36例中度重症A...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LPS)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急性胰腺炎(AP)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3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9例A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53例轻症AP患儿分为轻症组,将36例中度重症AP和重症AP患儿分为重症组。检测各组患儿入院或体检当天血清LPS、SAA水平及血淀粉酶酶活,分析血清LPS、SAA水平与AP患儿病情可能相关性。结果重症组患儿血清LPS、SAA水平及血淀粉酶活性、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儿血清LPS、SAA水平与淀粉酶活性和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LPS、SAA评估AP患儿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0.764,敏感度分别为63.9%、66.7%。由于两项指标对AP患儿病情评估的敏感度均偏低,故采用并联实验。联合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度为83.3%,其评估效果明显高于两项指标单独使用;并且特异度仍在较高水平,表明血清LPS、SAA并联试验评估AP患儿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血清LPS、SAA水平与AP患儿病情存在相关性,两项指标并联试验有助于评估A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脂肪酶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病情评估
下载PDF
益气复胃汤结合蒙脱石散预防食管癌术后腹泻的分析
2
作者 周亮 武铁军 +2 位作者 张民峰 杨璞 毕荣欣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究对食管癌患者应用益气复胃汤联合蒙脱石散预防术后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2020年4月到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 目的探究对食管癌患者应用益气复胃汤联合蒙脱石散预防术后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2020年4月到邢台市第三医院就诊的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复胃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泌素-17水平(11.98±2.53)pmol/L低于参照组(20.42±3.67)pmol/L,胃蛋白酶原Ⅰ水平(95.48±6.57)μg/L高于参照组(64.89±6.9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01、21.489,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22%vs 6.6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结论益气复胃汤联合蒙脱石散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改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复胃汤 蒙脱石散 食管癌术后腹泻 中医证候积分 临床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不良事件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毕荣欣 郭全周 +1 位作者 薛志广 侯志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PSC并行ERCP的患者共72例,监测并记录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PSC并行ERCP的患者共72例,监测并记录术后30 d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病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全部72例患者中ERCP的成功率为94.4%(68/72),不良事件中胰腺炎和胆道感染的发病率最高(6.94%,4.17%),穿孔的发病率最低(1.3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行胰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率均高于未进行者(OR=13.642,P=0.017;OR=7.381,P=0.000);导丝进入胰腺和进行胰管造影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病率(OR=8.042,P=0.000;OR=2.651,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丝进入胰管(OR=4.547,95%CI:1.076~12.543)、胆道乳头括约肌切开术(OR=5.023,95%CI:2.643~18.321)与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导丝进入胆管可增加PSC患者ERCP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导丝超选胆管插入法与乳头直接插入法对ERCP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毕荣欣 薛志广 +1 位作者 张伟 周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比较导丝超选胆管技术与乳头直接插入法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要ERCP手术的患者91例,根据导丝插入方法不同分为导丝超选胆管插入法44... 目的:比较导丝超选胆管技术与乳头直接插入法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要ERCP手术的患者91例,根据导丝插入方法不同分为导丝超选胆管插入法44例和乳头直接插入法4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胰管显影率、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血清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乳头直接插入法手术成功率为42.02%,胰管显影率为51.07%,PEP发生率为17.02%;导丝超选技术手术成功率为90.91%,胰管显影率为6.82%,PEP发生率为4.55%.与导丝超选相比,乳头直接插入法手术成率、PEP发生率明显较低,胰管显影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术前比较,所有患者术后6、24 h血清淀粉酶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的患者中,两种方法48h血清淀粉酶较术后24 h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丝超选法术后48 h血清淀粉酶较乳头直接插入法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丝超选胆管技术插入法手术成功率高,胰管显影率及PEP发生率低,相对于传统的乳头直接插入法具有很大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丝超选胆管技术 乳头直接插入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下载PDF
SEM科隆粉Ⅰ代替进口鱼粉饲喂蛋用种鸡试验
5
作者 毕荣欣 尤卉君 +2 位作者 刘秀杰 王少云 张立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19,共2页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原料试验用SEM科隆粉由辽宁科隆微生物饲料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辽宁饲料工业新技术研究所提供。SEM科隆粉I提供的主要指标如下:粗蛋白质6451%,消化吸收率846%,复合菌总数149亿/克,活...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原料试验用SEM科隆粉由辽宁科隆微生物饲料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辽宁饲料工业新技术研究所提供。SEM科隆粉I提供的主要指标如下:粗蛋白质6451%,消化吸收率846%,复合菌总数149亿/克,活细胞率85%,微生态稀土1000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用种鸡 饲料 SEM科隆粉I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毕荣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大多术前营养状况较差,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因此,针对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我们对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92例胃肠道恶性... 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大多术前营养状况较差,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因此,针对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我们对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普外科9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及传统处理组,观察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营养状况及生化营养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组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营养状况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一种安全和可以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地佐辛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20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全周 苗振华 +1 位作者 胡丽英 毕荣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地佐辛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愿接受无痛ERCP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1手术前肌内注射、地佐辛0.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地佐辛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愿接受无痛ERCP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1手术前肌内注射、地佐辛0.1 mg·kg-1静脉注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为3μg·mL-1开始诱导,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ERCP,当患者出现体动时丙泊酚以0.5μg·mL-1的浓度逐渐递增。对照组应用目前常用的阿托品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的麻醉方法。结果治疗组在插镜时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个围手术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丙泊酚总用量和体动次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麻醉药的起效时间和呼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口腔腺体分泌量、手术后10 min口干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地佐辛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ERCP,麻醉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乙奎醚 盐酸 地佐辛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胰胆管造影 经内镜逆行
下载PDF
尼克祖代白壳蛋种鸡的生产性能观测
8
作者 刘秀洁 矫东 +3 位作者 毕荣欣 文若 郭玉学 沈志宏 《辽宁畜牧兽医》 1994年第6期15-16,共2页
我所於1990年9月同美国尼克公司合作,每年引进尼克祖代蛋种鸡进行饲养繁殖。为给推广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祖代白壳蛋种鸡进行了生产性能观测。其观测结果如下。1 观测材料与方法1.1 观测材料 尼克祖代蛋种鸡A系90只,B系381只,... 我所於1990年9月同美国尼克公司合作,每年引进尼克祖代蛋种鸡进行饲养繁殖。为给推广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祖代白壳蛋种鸡进行了生产性能观测。其观测结果如下。1 观测材料与方法1.1 观测材料 尼克祖代蛋种鸡A系90只,B系381只,C系297只,D系2545只。1.2 观测项目1.2.1 育雏、育成期体重、耗料、成活率。1.2.2 产蛋期初产日龄、蛋重、开产日龄及平均蛋重,40周龄体重、蛋重、蛋质,60周龄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用鸡 尼克祖代 白壳蛋种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与作用原理分析
9
作者 周亮 武铁军 +2 位作者 张民峰 杨璞 毕荣欣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4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与作用原理。方法于2020年1—12月选取60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20只,乙组与丙组建立为肺癌模型,丙组实施化疗,甲组与乙组均实施生理盐水注射。比较3组干预... 目的分析化疗对大鼠肺癌模型凝血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与作用原理。方法于2020年1—12月选取60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20只,乙组与丙组建立为肺癌模型,丙组实施化疗,甲组与乙组均实施生理盐水注射。比较3组干预后的凝血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甲组APTT、PT、TT比乙组更高,FIB低于乙组,丙组APTT、PT、TT均比其他两组更低,FIB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大鼠血浆中VEGF(156.85±8.58)mg/mL比甲组(105.86±8.25)mg/mL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8,P<0.05)。丙组血浆中VEGF含量提升程度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甲组以及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会导致大鼠肺癌模型的凝血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推测与VEGF含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凝血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不同时间点的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飞 李娜 +1 位作者 董华兴 毕荣欣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4期-,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的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48h内)有52例,B组(48h^72h)有45例,C组(72h以后)有3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的腹腔镜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48h内)有52例,B组(48h^72h)有45例,C组(72h以后)有3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三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A组;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A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A组与B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发病72h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发病72h后仍可选择性进行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手术时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