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碘普罗胺注射液致手臂震颤1例
1
作者 邵丹 李忻 毕铁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碘普罗胺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1]。碘普罗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国内有剥脱性皮炎、斑丘疹、喉头水肿、重症多形红斑和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的报告[2-6],关于其相关的... 碘普罗胺注射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CT扫描以及尿道造影[1]。碘普罗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国内有剥脱性皮炎、斑丘疹、喉头水肿、重症多形红斑和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的报告[2-6],关于其相关的医护操作培训已有报道[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头水肿 剥脱性皮炎 重症多形红斑 碘普罗胺 斑丘疹 尿道造影 严重过敏反应 血管造影
下载PDF
8008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毕铁琳 于倩 谢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用药情况及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调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使用该药的病例,共计8008例,从适应证、疗... 目的:分析我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用药情况及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调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使用该药的病例,共计8008例,从适应证、疗程、给药剂量、溶媒和溶媒量、联合或交替用药、冲管、滴速等方面,以及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1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08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病例中,适应证不适宜4796例(59.89%)、给药剂量不适宜56例(0.70%)、溶媒和溶媒量不适宜1433例(17.89%)、联合或交替用药1602例(20.00%)、疗程不适宜7242例(90.43%)、未冲管3332例(41.61%)。发生的21例ADR/ADE中,无适应证2例(9.52%),溶媒量不适宜4例(19.05%),未冲管18例(85.71%),滴速不适宜21例(100.00%)。结论:不合理用药是ADR/ADE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评价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致新的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毕铁琳 李忻 于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1期2004-2005,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因间断性喘息1个月,加重3天于2018年11月3日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15年;支气管扩张病史4年;茶碱类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急性病容,颈静脉充盈,口唇发绀,体温35.6℃,血压128/79mmHg,呼吸2...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因间断性喘息1个月,加重3天于2018年11月3日入院。既往冠心病病史15年;支气管扩张病史4年;茶碱类药物过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急性病容,颈静脉充盈,口唇发绀,体温35.6℃,血压128/79mmHg,呼吸24次/min,脉搏70次/min,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双肺可闻及吸气末湿罗音,右上肺可闻及少许干鸣音,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心脏彩超示:EF:64.9%,主动脉硬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二尖瓣返流(轻度)。胸部CT示:右肺中叶、下叶内基底段及左肺上叶前段、下舌段、下叶诸基底段支气管扩张伴炎症可能性大;双肺上叶前段及右肺下叶背段钙化灶;右肺下叶前基底段磨玻璃影;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颈静脉充盈 口唇发绀 右肺中叶 右肺下叶 急性病容 左肺上叶 右上肺
下载PDF
400例参麦注射液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毕铁琳 于倩 郭义明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66-268,共3页
目的 分析评价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实际用药情况,促进参麦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院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随机抽取2015年全年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00份病历进行点评,用EX... 目的 分析评价参麦注射液的临床实际用药情况,促进参麦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院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随机抽取2015年全年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00份病历进行点评,用EXCEL汇总数据并进行评价。结果 400例病历中,使用参麦注射液的临床科室共有11个,其中心血管内科为347例(86.75%),超适应症用药84例(21.00%),溶媒使用不规范287例(71.75%),存在说明书中配伍禁忌的占105例(26.25%)。未发现与参麦注射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有诸多不规范之处,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参麦注射液,规避超说明书用药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合理用药 病历点评
下载PDF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毕铁琳 严明兰 赵天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9期1639-164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缘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无畏寒、寒战,伴咳嗽、咳痰,为黄色粘痰,痰量少,发热时间无明显规律,自服退热药物后无明显缓解,偶有皮肤黏膜瘙痒,无乏力、盗汗,无头晕、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2岁。缘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无畏寒、寒战,伴咳嗽、咳痰,为黄色粘痰,痰量少,发热时间无明显规律,自服退热药物后无明显缓解,偶有皮肤黏膜瘙痒,无乏力、盗汗,无头晕、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GB90g/L(未见报告单),经治疗后无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脂质体 不良反应 注射液 盐酸 发热时间 临床资料 黄色粘痰 退热药物
下载PDF
注射用纤溶酶致恶心呕吐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毕铁琳 邵丹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0年第4期278-280,共3页
1例67岁女性患者,既往双下肢肌肉退化病史19年,半月前行子宫切除术。因双下肢疼痛、肿胀9 d入院,诊断为“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子宫切除术后、双下肢肌肉退化病”,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尿激酶、阿加曲班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用... 1例67岁女性患者,既往双下肢肌肉退化病史19年,半月前行子宫切除术。因双下肢疼痛、肿胀9 d入院,诊断为“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子宫切除术后、双下肢肌肉退化病”,入院后给予注射用尿激酶、阿加曲班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用托拉塞米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入院第7日,给予注射用纤溶酶,约给药30 min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立即停用该药,并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推,约10 min后症状逐渐减轻,2 h后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病情稳定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纤溶酶 恶心 呕吐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毕铁琳 付秀娟 周翔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096-4097,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首先系统描述。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伴Lewy小体形成,由此而引起黑质纹状体DA含量显...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患者多见,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1817年由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首先系统描述。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伴Lewy小体形成,由此而引起黑质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学 机制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体系”构建中的药学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邵丹 毕铁琳 +1 位作者 于倩 郭义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控体系构建的工作模式及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从多方面开展院内VTE防控体系构建中的药学实践工作。结果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参加多学科会诊、点评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控体系构建的工作模式及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从多方面开展院内VTE防控体系构建中的药学实践工作。结果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参加多学科会诊、点评重点住院病例医嘱、药学查房、合理利用基因检测、参与临床培训巡讲等工作,参与VTE防控体系构建中的药学实践,协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给予合理用药建议,并获得了临床科室认可。结论初步形成了临床药师参与院内VTE防控构建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体系 临床药师 药学实践
下载PDF
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方剂对脑出血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吉祥 毕铁琳 +1 位作者 周翔宇 王海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受试药)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周围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参照Deinsberer等报道的方法,获得脑出血大鼠模型,通过逆转... 目的探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受试药)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周围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参照Deinsberer等报道的方法,获得脑出血大鼠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化技术对上述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受试药各组大鼠在给药1~3 d后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系统体征,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明显降低,随着时相的变化,在给药后第7天,损伤脑区ICH面积比明显降低(均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脑区BDNF、TrkB及VEG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均P【0.01);在治疗14 d,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明显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对损伤脑区VEGF阳性细胞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受试药高剂量和中剂量治疗组明显增加了损伤脑区VEGF阳性细胞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低剂量组并没有看到相同的效应。结论受试药方剂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元细胞膜上BDNF、TrKB及VEGF蛋白表达,促进出血灶脑神经元损伤修复及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B: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
下载PDF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诱发震颤一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丹 毕铁琳 +1 位作者 尹航 于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5期639-640,共2页
1例80岁女性患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右肺肺大泡;右肺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多索茶碱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其他药物治疗;第2日,患者使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0 min时,... 1例80岁女性患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右肺肺大泡;右肺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给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多索茶碱注射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其他药物治疗;第2日,患者使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0 min时,出现双手不自主震颤,立即停用该药,30 min后症状逐渐好转,后未再出现类似症状,病情稳定后出院。老年患者使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时易发生震颤,应慎用并密切监测;尽量避免该药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或多索茶碱注射液的联合应用,若须联合用药,应密切观察;应警惕有可能在用药第2日及以后发生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震颤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海珍 毕铁琳 +1 位作者 于倩 郭义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开展注射用核糖核酸Ⅱ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住院患者1 800例,从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诊断、用药信息、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信息进行统计... 目的开展注射用核糖核酸Ⅱ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使用注射用核糖核酸Ⅱ的住院患者1 800例,从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诊断、用药信息、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 800例患者中,发生4例ADR,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2%,属于偶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皮疹、恶心等。结论注射用核糖核酸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核糖核酸Ⅱ 医院集中监测 ADR/ADE
下载PDF
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策略
12
作者 邵丹 毕铁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策略。方法结合现有COVID-19文献报道及相关指南、共识,针对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变化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分析探讨抗凝药物治疗...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抗凝药物治疗策略。方法结合现有COVID-19文献报道及相关指南、共识,针对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凝血功能、肝功能变化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分析探讨抗凝药物治疗策略。结果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能在患病初期即存在凝血功能紊乱,甚至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应该考虑COVID-19患者易出现肝功能不全,以及抗病毒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达芦那韦/考比司他与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抗凝药物均存在相互作用等,制定抗凝药物治疗策略。结论2019-nCoV易致机体高凝状态,应结合患者自身肝肾功能等情况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制定适宜的抗凝药物治疗策略,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凝 临床药师
下载PDF
根皮苷的分离纯化及药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丰 孙全乐 毕铁琳 《科技资讯》 2020年第8期49-50,共2页
根皮苷是根皮素的葡萄糖苷,属于二氢查尔酮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在食品、药品中广泛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根皮苷的应用现状,然后指出根皮苷的合成、提取、分离纯化方法,最后总结了药理学功能,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根皮苷 合成 提取 分离纯化 药理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