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ma-1受体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雪莉 毛俊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视神经病变是一类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及轴突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致盲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手段有限。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S1R)是一种内质网上的分子伴侣蛋白,视网膜中含量丰富,其中高表达于神... 视神经病变是一类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及轴突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致盲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治疗手段有限。Sigma-1受体(Sigma-1 receptor,S1R)是一种内质网上的分子伴侣蛋白,视网膜中含量丰富,其中高表达于神经节细胞层。近年来,S1R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靶点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S1R参与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Ca^(2+)稳态、内质网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和胶质细胞活化等,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视觉系统中,研究发现激动S1R同样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改善RGC丢失及功能减低,部分逆转损伤,维持结构完整;相反S1R缺陷则会恶化疾病进展或提高退行性疾病易感性。本文综述了S1R对视网膜中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了解其功能及机制,为视神经病变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1受体 神经节细胞 神经保护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泪小管吻合术中植入泪道义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毛俊峰 许雪亮 +3 位作者 刘双珍 向前 江海波 文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929-930,共2页
目的:探讨泪道义管的插管方法及种类对泪小管吻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和逆行插管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87例,随访2~18mo。结果:直接插管组51例,治愈37例(使用硬膜外导... 目的:探讨泪道义管的插管方法及种类对泪小管吻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和逆行插管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87例,随访2~18mo。结果:直接插管组51例,治愈37例(使用硬膜外导管33例,治愈24例;输尿管导管18例,治愈13例);逆行插管组36例,治愈26例。各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直接插管或逆行插管的方法,在泪道内植入硬膜外导管、输尿管导管或硅胶管的疗效相当,都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吻合 义管 植入
下载PDF
Caspase-3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2 位作者 文丹 谭星平 付春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发展过程中视网膜caspase 3蛋白的变化及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眼睑缝合法建立鸡的近视眼模型。按预定时间检影验光,游标卡尺测眼球外径,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色敏比色法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发展过程中视网膜caspase 3蛋白的变化及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眼睑缝合法建立鸡的近视眼模型。按预定时间检影验光,游标卡尺测眼球外径,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 3蛋白的表达,色敏比色法定量分析caspase 3活性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连接酶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苷酸末端标记(TdT‐mediatedbiot in‐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的凋亡细胞。结果:眼睑缝合12wk后,缝合眼屈光度加深、眼球外径增大,视网膜感光细胞内节及外丛状层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色敏比色法测量的视网膜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眼。缝合眼视网膜内、外核层发现凋亡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眼。结论: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细胞出现明显凋亡,caspase-3参与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CASPASE-3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CASPASE-3蛋白 表达 凋亡 缝合 结论 游标卡尺 参与
下载PDF
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櫣ller细胞中TGFβ_2、VIP、DA的表达 被引量:8
4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4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吴小影 谭浅 夏朝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多巴胺(DA)在原代培养的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变化。方法眼罩遮盖诱导豚鼠近视眼,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其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多巴胺(DA)在原代培养的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变化。方法眼罩遮盖诱导豚鼠近视眼,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其视网膜Müller细胞,GFAP、Vimen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Westren blotting检测TGFβ2、VIP、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在正常对照眼、自身对照眼和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泌DA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眼罩遮盖14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酶消化法成功培养出豚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95%以上的培养细胞阳性表达GFAP和Vimentin。正常对照眼、自身对照眼和遮盖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均阳性表达TGFβ2、VIP、TH蛋白,遮盖眼表达TGFβ2和VIP蛋白上调(P<0.05)、TH蛋白下调(P<0.05)。与正常对照眼、自身对照眼比较,遮盖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分泌DA减少。结论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近视信号因子TGFβ2、VIP和DA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近视发生过程中Müller细胞可能通过合成、分泌这些近视信号因子,参与近视发生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MÜLLER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2 多巴胺 血管活性肠肽 近视
下载PDF
bFGF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魏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抑制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ormdeprivatiomnyopia,FDM)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半透明眼罩遮盖法建立90只鸡FDM模型,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FDM组(B),FDM+PBS组(C),F...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抑制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ormdeprivatiomnyopia,FDM)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半透明眼罩遮盖法建立90只鸡FDM模型,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FDM组(B),FDM+PBS组(C),FDM+bFGF100ng组(D),FDM+bFGF500ng(E),FDM+bFGF1000ng组(F)。按预定时间把bFGF注入小鸡玻璃体腔。眼罩遮盖15d后检影验光,游标卡尺测眼轴长度,RT-PCR检测后极部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a 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眼轴延长,近视形成,后极部巩膜MMP-2mRNA表达升高。玻璃体腔注射bFGF能明显抑制FDM形成,且下调后极部巩膜MMP-2mRNA表达。随剂量加大,bFGF抑制作用增强,1000ng bFGF能完全抑制小鸡FDM形成。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FGF能通过下调后极部巩膜MMP-2mRNA表达,有效抑制鸡FDM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抑制作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单眼视网膜、视神经病变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毛俊峰 魏世辉 +1 位作者 许雪亮 刘双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235-1235,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视神经病变 眼视网膜 ERYTHEMATOSUS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SLE患者 LUPUS 青年女性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毛俊峰 阎元奎 +3 位作者 艾育德 刘双珍 徐慧 田晓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成 7组 :正常组和再灌注 0、2、6、12、2 4、4 8h组 ...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 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成 7组 :正常组和再灌注 0、2、6、12、2 4、4 8h组 ,每组 10只。用眼内灌注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制作大鼠视网膜冰冻及石蜡切片 ,分别作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 ,并对SP染色结果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ICAM 1在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微量表达 ,缺血 6 0min后 ,ICAM 1表达上调 ,至再灌注2 4h达高峰 ,在再灌注 4 8h仍维持较高水平。再灌注 6h ,视网膜开始有白细胞浸润 ,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多 ,再灌注 2 4、4 8h组 ,视网膜中发现较多浸润的白细胞。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早期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上调 ,继而 ,视网膜中白细胞浸润增多 ,这一过程是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 白细胞浸润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活性调节剂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4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谭浅 吴小影 夏朝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激活剂PMA和抑制剂GF109203X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生长状态及PK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眼罩遮盖诱导近视模型,酶消化法培养其视网膜Mller细胞,并鉴定。PMA、GF109203X分别干预近视眼Mller细胞。MTT...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激活剂PMA和抑制剂GF109203X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生长状态及PK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眼罩遮盖诱导近视模型,酶消化法培养其视网膜Mller细胞,并鉴定。PMA、GF109203X分别干预近视眼Mller细胞。MTT测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Westrenblotting测PKC蛋白表达。结果95%以上的培养细胞阳性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波形蛋白(Vimentin)。近视组PKC蛋白表达较正常组上调(P<0.05)。PMA、GF109203X均能引起近视眼Mller细胞的抑制率升高和诱导其凋亡(P<0.05)。PMA诱导近视眼Mller细胞PKC蛋白表达进一步上调,100nmol/L组和1000nmol/L组表达量高于10nmol/L组(P<0.05)。1μmol/L和10μmol/LGF109203X均能引起近视眼Mller细胞PKC蛋白表达下调,10μmol/L的抑制作用大于1μmol/L(P<0.05)。结论PKC蛋白在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表达升高,且其表达受PMA和GF109203X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Mller细胞 蛋白激酶C 近视 PMA GF109203X
下载PDF
左旋多巴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4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吴小影 谭浅 夏朝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左旋多巴(L-dopa)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状态及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眼罩遮盖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L-dopa组(10mg/kg)、生理盐水组、遮盖组、遮盖+L-dopa组、遮盖+生理盐水组6...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左旋多巴(L-dopa)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状态及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眼罩遮盖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L-dopa组(10mg/kg)、生理盐水组、遮盖组、遮盖+L-dopa组、遮盖+生理盐水组6个组。遮盖10d后,测定角膜曲率半径、眼球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结果眼罩遮盖10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视网膜多巴胺含量降低(P<0.05),但角膜曲率半径无明显变化。腹腔注射L-dopa引起遮盖眼视网膜多巴胺含量增加、近视程度减轻(P<0.05),但对正常豚鼠眼球的屈光发育无明显影响(P>0.0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豚鼠眼球屈光状态和视网膜多巴胺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注射L-dopa能通过补充遮盖眼视网膜多巴胺含量,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 形觉剥夺性近视 视网膜 多巴胺
下载PDF
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近视因子基因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3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吴小影 夏朝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NO合成酶(iNOS)、神经型NO合成酶(n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近视眼模...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诱导型NO合成酶(iNOS)、神经型NO合成酶(nNO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眼罩遮盖法建立豚鼠近视眼模型,酶消化法原代培养其视网膜Mller细胞,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根据干预因素不同,把Mller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近视组、近视+GF109203X组、近视+PMA组和近视+DMSO组。RT-PCR检测TH、iNOS、nNOS、bFGF和TGF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iNOS、nNOS、bFGF和TGFβ mRNA表达上调,TH mRNA表达下调(P<0.05)。PKC激活剂(PMA)激活PKC后,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表达nNOS、iNOS、TH和bFGF mRNA上调(P<0.05);GF109203X抑制PKC活性后,这些因子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ller细胞nNOS、iNOS、bFGF和TH基因的表达受PKC调控,Mller细胞可能为近视信号因子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Mller细胞 视网膜 近视因子
下载PDF
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多巴胺代谢的变化 被引量:16
11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4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夏朝华 谭浅 吴小影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对豚鼠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脉络膜复合体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的影响。方法28日龄豚鼠36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遮盖组、遮盖+去遮盖组,每组12只。遮盖组用半透明眼罩遮...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对豚鼠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脉络膜复合体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的影响。方法28日龄豚鼠36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遮盖组、遮盖+去遮盖组,每组12只。遮盖组用半透明眼罩遮盖豚鼠右眼14d,遮盖+去遮盖组在遮盖11d后去遮盖3d。14d后测定角膜曲率半径、眼球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处死豚鼠,取眼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在神经视网膜、RPE/脉络膜复合体的表达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神经视网膜、RPE/脉络膜复合体的DA、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的含量。结果TH蛋白阳性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部分细胞,RPE/脉络膜复合体中表达阴性。遮盖14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神经视网膜TH蛋白表达量和DA、DOPAC含量降低(P<0.05)。遮盖+去遮盖组的遮盖眼近视程度低于遮盖组,其神经视网膜TH蛋白表达量和DA、DOPAC含量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豚鼠RPE/脉络膜复合体的DA、DOPA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觉剥夺能调控豚鼠神经视网膜DA代谢,但不影响RPE/脉络膜复合体的DA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视网膜 脉络膜 豚鼠
下载PDF
视网膜Mller细胞调控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3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谭浅 吴小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Mller细胞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眼罩遮盖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DL-α-氨基己二酸(DL-α-AAA)组、生理盐水组、遮盖组、遮盖+DL-α-AAA组、遮盖+生理盐水组。DL-α-AAA组和遮... 目的研究视网膜Mller细胞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眼罩遮盖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DL-α-氨基己二酸(DL-α-AAA)组、生理盐水组、遮盖组、遮盖+DL-α-AAA组、遮盖+生理盐水组。DL-α-AAA组和遮盖+DL-α-AAA组右眼玻璃体内注射8μgDL-α-AAA。14d后检影验光测屈光度,A型超声测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中Vimentin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结果眼罩遮盖14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于视网膜Mller细胞。DL-α-AAA组右眼远视度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视网膜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DL-α-AAA引起遮盖眼近视度数减轻、视网膜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调(P<0.05)。各实验组的视网膜均未发现凋亡细胞。结论玻璃体内注射DL-α-AAA能特异性作用于视网膜Mller细胞,有效抑制豚鼠眼球正视化和近视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er细胞 视网膜 近视 DL-α-氨基己二酸 豚鼠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俊峰 阎元奎 +1 位作者 艾育德 刘双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ICAM-1多克隆抗体(ICAM-1Pab)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糖尿病(ICAM-1PAb)组(DM(ICAM-1PAb))和糖尿病(生理盐水)组(DM(...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ICAM-1多克隆抗体(ICAM-1Pab)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糖尿病(ICAM-1PAb)组(DM(ICAM-1PAb))和糖尿病(生理盐水)组(DM(saline)),每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DM(ICAM-1PAb)组右眼结膜下注射ICAM-1PAb,连续1周。制作大鼠视网膜冰冻及石蜡切片分别行免疫组化SP染色和常规HE染色,对SP染色结果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ICAM-1在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膜有表达。SP染色结果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其中DM组分别与CON组、DM(ICAM-1P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M组视网膜血管内有较多附壁的白细胞。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ICAM-1表达上调,ICAM-1PAb通过阻断ICAM-1,抑制白细胞黏附,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 表达
下载PDF
后交通动脉瘤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毛俊峰 魏世辉 +1 位作者 许雪亮 刘双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PcoAA)是否发生动眼神经麻痹(OMNP)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113例单侧PcoAA病例,分为OMNP组和非动眼神经麻痹(No-oculomotor nerve palsy,NOMNP)组。每个研究对象均记录以下因素:性别、年龄、瘤体位置、瘤体最大径、...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PcoAA)是否发生动眼神经麻痹(OMNP)的临床因素。方法收集113例单侧PcoAA病例,分为OMNP组和非动眼神经麻痹(No-oculomotor nerve palsy,NOMNP)组。每个研究对象均记录以下因素:性别、年龄、瘤体位置、瘤体最大径、瘤顶指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动眼神经麻痹。对比分析这些因素在OMNP组和NOMNP组之间的差异。结果OMNP组共40例,瘤体最大径平均9.863mm,瘤顶指向后34例、下33例;NOMNP组共73例,瘤体最大径平均5.588mm,瘤顶指向后47例、下43例。OMNP组瘤体最大径明显大于NOM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8,P<0.01);OMNP组瘤顶指向后(x2=5.411,P<0.05)、下(x2=6.533,P<0.05)者均多于NOM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瘤体位置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的大小、瘤顶指向是PcoAA患者发生OMN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动眼神经麻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GF109203X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4 位作者 秦文娟 李凤云 谭浅 吴小影 夏朝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3-1164,共2页
关键词 蛋白激酶C抑制剂 形觉剥夺性近视 豚鼠 PKC亚型 双极细胞 磷酸化激酶 无长突细胞 哺乳动物
下载PDF
用饲养细胞辅助原代培养豚鼠近视眼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3 位作者 秦文娟 黄瑞尧 李凤云 吴小影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2-612,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MÜLLER细胞 原代培养 饲养细胞 近视眼 豚鼠 腹腔渗出细胞 TGFΒ2 信号因子
下载PDF
激活蛋白-1诱骗寡核苷酸对豚鼠近视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2 位作者 吴小影 魏欣 谭星平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激活蛋白-1诱骗寡核苷酸(activator protein-1decoy oligodeoxynucleotides,AP-1decoy ODN)对豚鼠近视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AP-1decoy ODN及错配的AP-1decoy ODN的核苷酸序列。半透明眼罩遮盖单... 目的探讨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激活蛋白-1诱骗寡核苷酸(activator protein-1decoy oligodeoxynucleotides,AP-1decoy ODN)对豚鼠近视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AP-1decoy ODN及错配的AP-1decoy ODN的核苷酸序列。半透明眼罩遮盖单眼诱导豚鼠近视眼的形成。遮盖眼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AP-1decoy ODN或错配的AP-1de-coy ODN,检影验光测眼球屈光度,用A超(20Hz)测眼轴长度。结果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形成近视。球后注射AP-1decoy ODN+脂质体LipofectAMNETM的遮盖眼近视程度减轻,而球后注射错配AP-1decoy ODN+脂质体LipofectAMNETM对遮盖眼的近视程度无影响。结论球后注射脂质体包裹的AP-1decoy ODN能有效抑制豚鼠近视眼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1 诱骗寡核苷酸/药理学 近视/药物 作用 豚鼠 屈光
下载PDF
单侧枕叶梗死眼部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俊峰 魏世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12-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枕叶梗死引起的眼部表现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单侧枕叶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眼部表现,且所有患者的梗死灶均局限于枕叶。结果:患者18例中出现眼部症状者16例(89%),包括双眼视力下降15例(83%)、视幻觉... 目的:探讨单侧枕叶梗死引起的眼部表现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单侧枕叶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眼部表现,且所有患者的梗死灶均局限于枕叶。结果:患者18例中出现眼部症状者16例(89%),包括双眼视力下降15例(83%)、视幻觉5例(28%)。其中,8例发病时仅有眼部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视野改变,包括完全性同向偏盲12例(67%)和部分性同向偏盲5例(28%)。12例完全性同向偏盲患者中,黄斑回避7例(58%),黄斑分裂5例(42%)。接受随访者12例,随访时间为6~29mo不等,出现视神经萎缩4例、视力增进1~2行者5例、视野扩大2例、视力下降1例、黄斑回避转变为黄斑分裂1例。结论:单侧枕叶梗死的临床特征以眼部表现为主,包括双眼视力下降、视幻视、伴或不伴有黄斑回避的一致性同向偏盲、无瞳孔和眼底改变。随访中发现,枕叶梗死引起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般不易恢复,少数患者可出现视神经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叶 脑梗死 眼部特征
下载PDF
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眼底病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俊峰 刘双珍 +2 位作者 文丹 谭星平 付春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眼底变化 眼底病变 发生机制 观察 实验 变性
下载PDF
浅析眼科博士研究生临床带教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俊峰 许雪亮 +1 位作者 刘双珍 夏晓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59-2160,共2页
眼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该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这需要从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常常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我科博士研究生临床见习带教的效... 眼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该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这需要从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目前,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常常重视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我科博士研究生临床见习带教的效果,总结分析了培养其教学能力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博士研究生 临床带教 教学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