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薰衣草治疗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毛小文 顾志荣 +3 位作者 杨浩 苏晓艳 王园园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薰衣草治疗睡眠障碍(SD)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薰衣草的相关文献,结合TCMSP数据库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薰衣草治疗睡眠障碍(SD)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薰衣草的相关文献,结合TCMSP数据库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 2个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靶点,再利用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疾病基因,并经Venn工具得到两者交集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筛选置信度≥0.9的靶点,构建PPI网络。利用Enrichr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PyMOL 3.8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13个活性成分和192个潜在作用靶点,活性成分为亚油酸乙酯、木犀草素、乙酸芳樟酯、熊果酸及芳樟醇,hub基因为STAT3、MMP9、PTPN11、MAPK1及IL2;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结合、ERBB2转导、叶酸代谢等通路。活性化合物与目标蛋白的结合力较强。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薰衣草治疗SD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为薰衣草治疗SD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睡眠障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2
作者 王园园 顾志荣 +2 位作者 郭燕 毛小文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目的:优化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体外释药模型。方法:以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为指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溶出度的方法;选用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料,优化辅料配... 目的:优化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体外释药模型。方法:以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为指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溶出度的方法;选用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料,优化辅料配比,采用熔融法制备LEO缓释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果: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处方配比为硬脂酸∶PEG 6000∶单硬脂酸甘油酯:LEO=3∶5∶1∶1,该条件下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在体外能够持续释药12 h,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所优选的处方配比工艺稳定可靠,所得缓释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药物溶出,缓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缓释固体分散体 处方配比 体外释放 硬脂酸 聚乙二醇6000 单硬脂酸甘油酯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缓释固体分散体对失眠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晓艳 毛小文 +3 位作者 顾志荣 巩亦萍 马薇 谢宇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1期1-6,14,共7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对失眠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苯丙氨酸(PCPA)模型组、地西泮阳性药物组、LEO缓释固体分散体低、中、高剂量给药组,每...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对失眠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氯苯丙氨酸(PCPA)模型组、地西泮阳性药物组、LEO缓释固体分散体低、中、高剂量给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450 mg/kg,连续2 d,复制失眠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NS)。腹腔注射PCPA第2 d后,阳性药物组灌胃地西泮(0.92 mg/kg),低、中、高剂量给药组灌胃LEO缓释固体分散(1.67、3.34、6.68 g/kg),正常对照组与PCPA模型组按比例灌胃同体积NS,1次/d,连续7 d。在实验前及造模成功后每天固定时间分别称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连续7 d。第6 d灌胃60 min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5 mg/kg),采用翻正反射实验测定小鼠的睡眠持续时间。第7 d灌胃后60 min,对全部小鼠采用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测试,观察并记录小鼠在3 min内的水平活动得分、垂直活动得分及修饰活动得分。末次给药24 h后取各组小鼠大脑海马及脑干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系统测定海马及脑干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高香草酸(HVA)、二羟基苯乙酸(DOPAC)、5-羟吲哚乙酸(5-HIA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与PCPA模型组相比,LEO高、中、低剂量组的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睡眠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或P<0.01);LEO高、中剂量组的水平活动得分与垂直活动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LEO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的海马、脑干组织中5-H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LEO缓释固体分散体具有明确的改善睡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缓释固体分散体 失眠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基于QbD理念的双叶枇杷颗粒成型工艺优化及物理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小文 顾志荣 +1 位作者 王园园 葛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608-2612,共5页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双叶枇杷颗粒的成型工艺,并进行物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以双叶枇杷颗粒干浸膏粉为主药,颗粒的总黄酮保留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和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实验结合熵权法和BoxBehnken响应...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双叶枇杷颗粒的成型工艺,并进行物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以双叶枇杷颗粒干浸膏粉为主药,颗粒的总黄酮保留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和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实验结合熵权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双叶枇杷颗粒的成型工艺,并进行验证。通过8个二级物理指标(相对均齐度、水分、吸湿率、豪斯纳比、休止角、松密度、振实密度和孔隙率)对最优成型工艺制得的10批双叶枇杷颗粒进行物理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在固定辅料为可溶性淀粉-麦芽糊精-甘露醇(质量比为1∶1∶1),润湿剂(乙醇)质量分数为95%的条件下,双叶枇杷颗粒的最优成型工艺为药辅比1∶0.8(m/m),95%乙醇用量37%,干燥温度59℃,干燥时间28 min。3次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平均综合得分为0.879 6分,与模型预测值(0.881 9分)的RSD为1.97%。10批双叶枇杷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与对照物理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结论 本研究所优化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以此工艺制得的双叶枇杷颗粒物理性状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枇杷颗粒 成型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熵权法 物理指纹图谱 质量源于设计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对薰衣草精油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小文 顾志荣 +3 位作者 杨浩 苏晓艳 巩亦萍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6期41-52,共12页
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知识图谱分析薰衣草精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运用CiteSpace 6.1.R3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自2000~2022年收录的薰衣草精油相关中、英文文献,从发... 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知识图谱分析薰衣草精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运用CiteSpace 6.1.R3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自2000~2022年收录的薰衣草精油相关中、英文文献,从发文量、作者、机构、国家/地区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最终共纳入中文文献204篇,英文文献1851篇。结果显示,2016年开始英文发文量呈迅速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伊朗,中心性最大的为美国,新疆大学和阿扎德大学分别为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文文献体现出以符继红、杨开伦和李光武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英文文献体现出以Schlaefke Sandra、符继红和Mahmoud Soheil S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方向集中于薰衣草精油的药理作用、芳香疗法、提取工艺、微囊制备等领域。目前,薰衣草精油相关的芳香疗法、嗅觉通路、镇静催眠、抗菌活性、抗真菌活性、抗氧化、降血压、抗焦虑、提取工艺、微囊开发等为研究热点。对薰衣草精油抗焦虑、抗抑郁、抗菌、抗氧化、降血压及增强认知等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基因层面的深入研究,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普洱茶发酵程度 被引量:28
6
作者 宁井铭 宛晓春 +2 位作者 张正竹 毛小文 曾新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5-260,共6页
为了实现对普洱茶发酵程度快速判别,该研究提出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发酵是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目前对于发酵程度的评价主要依赖感官审评,缺乏客观的量化依据。试验以轻度发酵、适... 为了实现对普洱茶发酵程度快速判别,该研究提出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发酵是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目前对于发酵程度的评价主要依赖感官审评,缺乏客观的量化依据。试验以轻度发酵、适度发酵和过度发酵3个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茶为研究材料。首先对采集得到的原始光谱进行标准归一化(SNV)预处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式识别方法构建普洱茶发酵程度鉴别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交互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最佳主成分因子数(PCs)进行优化。当主成分因子数为9时,ANN模型所得到的结果最佳,模型交互验证识别率和预测识别率分别为98.9%和97.8%。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能够实现对普洱茶发酵质量的快速判别,评判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优于感官审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神经网络 发酵 品质控制 普洱茶
下载PDF
锁阳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组织ROS含量及NADPH氧化酶、NLR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吕鑫 顾志荣 +3 位作者 祁梅 郭燕 毛小文 葛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
目的 观察锁阳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活性氧(ROS)含量及NADPH氧化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 目的 观察锁阳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活性氧(ROS)含量及NADPH氧化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及锁阳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于双侧海马注射Aβ_(1-42)建立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多奈哌齐组和锁阳黄酮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8 d。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Aβ_(1-42)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及血清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p47^(phox))、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表达,RT-PCR检测海马组织NADPH氧化酶各亚基(gp91^(phox)、p22^(phox)、p67^(phox)、p47^(phox))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1);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凋亡明显,局部锥体细胞排列紊乱,海马组织Aβ_(1-42)表达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及血清ROS含量明显增加(P<0.01),海马组织NADPH氧化酶各亚基和NLRP3、IL-1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NADPH氧化酶各亚基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锁阳黄酮高剂量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跨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5,P<0.01);海马CA1区病理形态有所改善,海马组织Aβ_(1-42)表达明显降低(P<0.05);海马组织及血清ROS含量明显减少(P<0.01),海马组织NADPH氧化酶各亚基和NLRP3、IL-1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NADPH氧化酶各亚基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锁阳黄酮可通过调节AD大鼠海马组织ROS含量及NADPH氧化酶、NLRP3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黄酮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NADPH氧化酶 活性氧 NLRP3 大鼠
下载PDF
基于BDNF/TrkB信号通路的锁阳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鑫 顾志荣 +3 位作者 祁梅 郭燕 毛小文 葛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94-100,共7页
目的基于BDNF/TrkB信号通路探讨锁阳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10只作为假手术组,余50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_(1-42)... 目的基于BDNF/TrkB信号通路探讨锁阳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10只作为假手术组,余50只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_(1-42)建立AD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0.5 mg/kg)和锁阳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连续灌胃相应药液28 d。跳台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程度,TUNEL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和突触超微结构变化,ELISA测定海马及血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Bcl-2、Bax、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跳台实验学习和记忆阶段错误次数明显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神经细胞和突触结构严重损伤;海马组织及血清ChAT、ACh含量明显减少(P<0.01),AChE含量明显增加(P<0.01);海马组织Bcl-2、BDNF和Trk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锁阳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减轻,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神经细胞和突触结构有所改善,海马组织及血清ChAT、ACh含量增加,AChE含量减少,海马组织Bcl-2、BDNF和TrkB蛋白表达升高,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锁阳黄酮能明显改善Aβ_(1-42)诱导的AD大鼠认知功能损伤,增加中枢胆碱能系统ACh含量,抑制细胞凋亡及增加突触可塑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BDNF/Trk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黄酮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BDNF/TrkB信号通路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锁阳相关制剂及保健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浩 顾志荣 +3 位作者 郭燕 毛小文 祁梅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5期83-88,共6页
锁阳历史悠久,疗效甚佳,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领域。锁阳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使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前以锁阳为主开发的制剂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冲剂等多种剂型,以锁阳为主开发的保健品品种较多,如锁阳酒、锁阳饮... 锁阳历史悠久,疗效甚佳,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领域。锁阳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使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前以锁阳为主开发的制剂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冲剂等多种剂型,以锁阳为主开发的保健品品种较多,如锁阳酒、锁阳饮料、锁阳茶、锁阳黄酮咀嚼片、锁阳膳食纤维等。虽然已开发的锁阳相关制剂及保健品品种较多,但对锁阳的治疗价值及保健功能体现仍不够齐全,临床应用范围较窄,推广应用不足,未来仍有较大的开发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制剂 保健品 开发 应用
下载PDF
急性CO中毒病人的抢救护理
10
作者 毛小文 韩飞 《吉林医学信息》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在生产和居民生活环境中,如果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均可产生一氧化碳(CO)。CO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在空气中燃烧是蓝色火焰。CO中毒常见原因是生活中用煤气外漏或煤炉取暖时空气不流通而发生中... 在生产和居民生活环境中,如果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均可产生一氧化碳(CO)。CO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在空气中燃烧是蓝色火焰。CO中毒常见原因是生活中用煤气外漏或煤炉取暖时空气不流通而发生中毒。CO中毒后首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FIB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护理 急性CO中毒 病人 碳氧血红蛋白 常见原因 外漏 空气 无色 氨水 煤气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11
作者 韩飞 毛小文 《吉林医学信息》 2004年第1期20-21,共2页
有机磷杀虫剂对人、畜均有毒性,它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乐果、敌敌畏、对硫磷、内吸磷等。常因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入人体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多汗、... 有机磷杀虫剂对人、畜均有毒性,它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乐果、敌敌畏、对硫磷、内吸磷等。常因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入人体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多汗、瞳孔针尖样大小、肌束震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病人 救治 护理 多汗 震颤 呕吐 酯类化合物 有机磷杀虫剂 有机磷酸酯
下载PDF
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的薰衣草全球专利格局分析
12
作者 王变强 顾志荣 +2 位作者 杨俊仁 毛小文 杨浩 《甘肃科技》 2023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文章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全球所有薰衣草相关专利,并采用专利计量学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5国是薰衣草全球专利的主要拥有国及技术竞争者。薰衣草全球专利主要分布于A61K、A61Q、A61P等技术领域... 文章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检索全球所有薰衣草相关专利,并采用专利计量学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5国是薰衣草全球专利的主要拥有国及技术竞争者。薰衣草全球专利主要分布于A61K、A61Q、A61P等技术领域,功效应用主要集中于薰衣草精油产品开发、含有薰衣草及其精油的复方产品开发、以薰衣草及其精油为主要成份的改善睡眠相关产品开发等方面。薰衣草全球专利在基础研究领域较为不足;价值度总体较低,研发的创新性、稳定性及实用性均有待加强。未来研究重点应从传统领域转移到新药研发、联合治疗、新用法、新疗效、高值化利用等新兴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专利 IncoPat专利数据库 专利计量学
下载PDF
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之平 付冰 毛小文 《吉林医学信息》 2005年第1期48-48,共1页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严重时,可引起呼吸中枢的抑制,甚至麻痹,而且对肝脏也有毒性。一旦酒醉,先出现兴奋现象,如红光满面、爱说话、语无伦次、行走不稳,以致摔倒、呕吐、昏睡、颜面苍白、血压下降,最后陷入昏迷,极...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严重时,可引起呼吸中枢的抑制,甚至麻痹,而且对肝脏也有毒性。一旦酒醉,先出现兴奋现象,如红光满面、爱说话、语无伦次、行走不稳,以致摔倒、呕吐、昏睡、颜面苍白、血压下降,最后陷入昏迷,极严重的甚至可造成死亡。因此酒醉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相当重要,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病人尽早康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急救措施 护理工作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红芪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小文 祁梅 +4 位作者 顾志荣 马转霞 葛斌 吕鑫 张锐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2期399-404,共6页
目的采用HPLC法对红芪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考察四者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Wondasil C18-WR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 目的采用HPLC法对红芪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考察四者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Wondasil C18-WR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建立15批红芪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结果15批红芪饮片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的平均含量略低于药材,配方颗粒中4种有效成分的平均含量略低于标准汤剂;15批红芪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确认了13个共有特征峰,并指认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种化学成分。结论红芪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HPLC指纹图谱反映了四者多成分的整体面貌,为红芪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锁阳的资源化学、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小文 顾志荣 +2 位作者 吕鑫 祁梅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4期50-54,共5页
归纳了锁阳的资源化学、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最新研究进展。锁阳资源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地鉴别、采收期确定、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等方面。锁阳多糖及黄酮类成分在神经保护、抗癌、增强性功能等方面疗效较好,目前已开发出锁阳枸杞发... 归纳了锁阳的资源化学、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最新研究进展。锁阳资源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地鉴别、采收期确定、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等方面。锁阳多糖及黄酮类成分在神经保护、抗癌、增强性功能等方面疗效较好,目前已开发出锁阳枸杞发酵酒、锁阳多糖咀嚼片、锁阳黄酮咀嚼片等多种保健品和新制剂。将为锁阳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资源化学 药理作用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规律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凌 陆桂华 毛小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利用质量守衡理论、土壤屏蔽反应理论和Monod生物降解动力学理论,作者建立了定量描述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本文定量预测了六环芳烃湿地生物降解的规律性及处理时间、处理终点。为考虑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的... 利用质量守衡理论、土壤屏蔽反应理论和Monod生物降解动力学理论,作者建立了定量描述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本文定量预测了六环芳烃湿地生物降解的规律性及处理时间、处理终点。为考虑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的复杂性,本文利用Monte Carlo法,进行了多环芳烃湿地生物处理污染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湿地现有生物处理方式的情况下,经过10年处理,土壤中六环芳烃不低于63 6%被降解的可能性为95%,此时土壤中继续污染外部环境的六环芳烃不超过97 8%的可能性为95%;将土壤中六环芳烃处理到生物降解终点所需时间不超过21 80年的可能性为95%,终点时被土壤不可逆屏蔽的六环芳烃不超过30 3%的可能性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多环芳烃 生物处理 污染风险分析
下载PDF
锁阳药材质量多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及权重分配方法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锐 顾志荣 +4 位作者 吕鑫 毛小文 郭燕 祁梅 葛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74-81,共8页
目的构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优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法从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两方面构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变异系数法、CRITIC法及独立性权重法建立各评... 目的构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优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法从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两方面构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PCA)、变异系数法、CRITIC法及独立性权重法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法。结果AHP确定的锁阳药材质量评价的多指标权重排序为:总多糖>没食子酸>As>总黄酮>Na>儿茶素>Cu>K>Fe>Ag>Ca>原儿茶酸>Hg>Mg>Pb>Zn>Cd>Mn>Co>Ni;熵权法为:Na>儿茶素>原儿茶酸>Co>Mg>Mn>没食子酸>Zn>Fe>Ni>总多糖>Hg>K>总黄酮>Cd>Ca>As>Ag>Cu>Pb;变异系数法为:没食子酸>Na>Co>Hg>Cd>Ag>Cu>儿茶素>原儿茶酸>Fe>Ni>Mg>As>Pb>Zn>Ca>总黄酮>总多糖>Mn>K;CRITIC法为:Zn>儿茶素>Hg>As>Mn>Pb>没食子酸>Fe>总多糖>K>原儿茶酸>Ni>Mg>总黄酮>Na>Cd>Cu>Co>Ca>Ag;独立性权重法为:Na>Hg>K>Pb>Cd>Ni>Zn>Co>Mg>没食子酸>As>Mn>原儿茶酸>总黄酮>Cu>Ca>总多糖>Ag>Fe>儿茶素。结论AHP、熵权法与CRITIC法确定的锁阳药材质量评价指标权重排序与传统经验认知较为符合,推荐作为锁阳药材质量的多指标评价权重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主成分分析 变异系数法 CRITIC法 独立性权重法
下载PDF
基于多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荆芥-防风药对9种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管娜 拜年 +1 位作者 刘冰 毛小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99-104,共6页
目的建立多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荆芥-防风药对中木犀草苷、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印枳树皮苷、亥茅酚苷含量的方法,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SB C18色谱柱(250 mm×4.6 ... 目的建立多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荆芥-防风药对中木犀草苷、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印枳树皮苷、亥茅酚苷含量的方法,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ilent S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甲醇(1∶1,A)-0.03%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9 min,12%→13%A;19→25 min,13%→14%A;25→40 min,14%→25%A;40→53 min,25%→45%A;53→70 min,45%→60%A;70→90 min,60%→80%A),多波长切换检测(0~61 min为283 nm,61~90 min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测定了20批荆芥-防风药对中9种成分的含量,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RSD均小于2.24%;方法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3.14%;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9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为97.05%~102.64%,RSD均小于3.27%;9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1.0000。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标定了24个共有峰,各色谱峰分离度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及重复性好,可用于荆芥-防风药对中9种成分及指纹图谱的测定,实现多指标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防风药对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波长切换 同时测定 多指标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锁阳多糖的提取及纯化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鑫 顾志荣 +4 位作者 祁梅 张锐 郭燕 毛小文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4期34-43,共10页
目的:优化锁阳多糖(Cynomorium songaricum polysaccharide,CSP)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回流提取法提取CSP,以CSP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比较Sevage法... 目的:优化锁阳多糖(Cynomorium songaricum polysaccharide,CSP)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回流提取法提取CSP,以CSP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比较Sevage法、TCA法、醋酸铅法及木瓜蛋白酶法对CSP脱蛋白的效果,选择最佳脱蛋白方法;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树脂,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大孔吸附树脂脱除CSP中色素的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120 min,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为8.16%;最佳脱蛋白方法为醋酸铅法,蛋白脱除率为85.34%,多糖保留率为90.51%,综合评分为87.93;最优树脂为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最佳脱色条件为多糖含量为6.0 mg·mL^(-1),树脂用量为12.5%,糖液pH为5.4,脱色时间为150 min,脱色率为88.16%,保留率为81.51%。结论:经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选出CSP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科学合理、稳定可行,为提取纯化CSP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多糖 提取纯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基于球面对称设计和GA-BP模型结合AHP-CRITIC优化清咽止痛方提取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锐 顾志荣 +3 位作者 吕鑫 毛小文 郭燕 葛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83-1690,共8页
目的:采用球面对称设计和遗传-神经网络(GA-BP)模型优选清咽止痛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球面对称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及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以浸泡时间、加水倍数及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 目的:采用球面对称设计和遗传-神经网络(GA-BP)模型优选清咽止痛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球面对称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方法(CRITIC)及AHP-CRITIC混合加权法,以浸泡时间、加水倍数及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多指标成分(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牛蒡子苷、迷迭香酸、黄芩苷与甘草苷)含量、干膏率及指纹图谱相似度为综合评价指标,并结合GA-BP模型优选清咽止痛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根据球面对称设计试验结果,建立了结构为3-4-1的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筛选出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120 min、加17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30 min,该条件下的综合评分均值为87.2555。结论:球面对称设计结合GA-BP模型可用于优选清咽止痛方的提取工艺,为清咽止痛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止痛方 球面对称设计试验 遗传神经网络 AHP-CRITIC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