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核抗体谱对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激素应答的影响
1
作者 李琼 田爱平 +2 位作者 毛永武 王富春 毛小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资料,其中AIH-PB...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资料,其中AIH-PBC OS组46例,单纯AIH组31例。均经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肝穿刺相关指标、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初始及6个月内复查的生化及免疫球蛋白指标,根据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评估治疗6个月内的激素应答情况,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分析ANAs对两组患者激素应答结果的影响。结果ANAs阳性及阴性AILD患者中,AIH-PBC OS及单纯AIH患者占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5.6%vs.44.4%,65.6%vs.34.4%,P>0.05)。46例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组25例,ANAs阴性组21例。ANAs阳性组半年内激素完全应答率低于ANAs阴性组(44.0%vs.76.2%),而激素不应答率高于ANAs阴性组(20.0%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单纯AIH患者中,ANAs阳性组20例,ANAs阴性组11例。两组患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者半年内激素不应答的可能性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AIH患者中ANAs类型对激素应答结果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AIH-PBC OS患者中,ANAs阳性者半年内激素应答结果欠佳;在单纯AIH患者中,ANAs对激素应答结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抗核抗体谱 激素生化应答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万洁 李子怡 +2 位作者 王富春 田爱平 毛小荣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CHB患者230例,给予规范抗病毒治疗至少48周。治疗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以HBV DNA<20 IU/mL为完全病毒学应答、20~2000 IU/mL为低病毒血症。... 目的分析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CHB患者230例,给予规范抗病毒治疗至少48周。治疗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以HBV DNA<20 IU/mL为完全病毒学应答、20~2000 IU/mL为低病毒血症。比较完全病毒学应答患者与低病毒血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治疗前乙肝免疫学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AST、ALT)、甲胎蛋白及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30例患者中,完全病毒学应答121例、低病毒血症109例。低病毒血症患者FIB-4≥3.25比例高于完全病毒学应答患者(P<0.05)。低病毒血症患者年龄小于完全病毒学应答患者,治疗前HBsAg、HBeAg、HBV DNA水平高于完全病毒学应答患者(P均<0.05)。将低病毒血症与完全病毒学应答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1的指标,包括年龄、治疗前HBsAg、HBeAg、HBV DNA、FIB-4及抗病毒药物类型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高HBeAg水平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HBV NDA、HBsAg、HBeAg水平升高是治疗后发生低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对治疗前高HBV NDA、HBsAg、HBeAg的患者应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以早期识别低病毒血症,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病毒载量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后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人发生急性肾脏疾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琼 毛小荣 +5 位作者 田爱平 毛永武 张雪梅 邱婉春 王富春 李俊峰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基础上,急性肾脏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在乙肝并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病人中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 目的探讨肝硬化基础上,急性肾脏疾病(acute kidney disease,AKD)在乙肝并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病人中发生情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乙肝肝硬化后ACLF住院病人,收集初次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基本资料、有无部分肝硬化并发症及实验室指标,计算病人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数值,分析肝硬化基础上,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危险因素,并评估高危因素对HBV-ACLF病人并发AKD的区分价值。结果肝硬化基础上,AKD在HBV-ACLF病人中发生率为29.51%(36/122)。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CRP[比值比(odds ratio,OR)=1.034,95%CI:1.015~1.054]及高MELD评分(OR=1.098,95%CI:1.027~1.174)是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及MELD评分区分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最佳阈值分别为55.55 mg/L及25.00分,其中,CRP敏感度较高。结论肝硬化基础上,高CRP及高MELD评分可能是HBV-ACLF病人发生AKD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辅助临床早期预测HBV-ACLF病人是否发生AKD,以便早期干预,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急性肾脏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NA阳性的AIH-PBC重叠综合征与单纯AIH患者抗体特征比较及激素应答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田爱平 李琼 +2 位作者 毛永武 王富春 毛小荣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S)重叠综合征(OS)与单纯AIH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及6个月内激素应答情况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糖...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S)重叠综合征(OS)与单纯AIH患者的自身抗体特征及6个月内激素应答情况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糖皮质激素治疗及ANA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将患者分为AIH-PBC OS及单纯AIH两组。收集各组患者确诊时的临床特征、肝穿刺相关指标及自身抗体、使用激素时初始及治疗6个月(包括治疗1、3及6个月时)复查的生化和免疫球蛋白结果,分析自身抗体特点及6个月内激素应答情况差异。结果纳入66例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其中AIH-PBC OS患者44例,单纯AIH患者22例。AIH-PBC OS患者中ANA的核型以胞浆颗粒型为主,占65.9%(29/44),ANA的抗体滴度以1∶320为主,占54.5%(24/44),均高于单纯AIH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6个月时激素应答良好率均为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PBC OS患者组内分析结果提示,基线谷丙转氨酶、免疫球蛋白M、碱性磷酸酶及谷氨酰转肽酶为激素应答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基线碱性磷酸酶(OR=1.009,95%CI:[1.003,1.016],P<0.05)为独立影响因素,而基线指标对单纯AIH患者激素应答结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阳性的AIH-PBC OS与单纯AIH患者6个月内激素应答效果相似,碱性磷酸酶水平可能是AIH-PBC OS患者6个月内激素应答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自身抗体 激素应答
下载PDF
查尔森共病指数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富春 张万洁 +4 位作者 李子怡 毛永武 田爱平 毛小荣 李俊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8-1104,共7页
目的评估查尔森共病指数(CC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1日—2021年12月1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ACLF患者317例。按照患者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n=169)和存活组(n=148),分析基线... 目的评估查尔森共病指数(CCI)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2月1日—2021年12月1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ACLF患者317例。按照患者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n=169)和存活组(n=148),分析基线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CCI评分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CI等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评价效能。结果317例ACLF患者中,男225例(71.0%)。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年龄、Hb、WBC、TBil、Alb、MELD评分、PTA、CCI、年龄校正的查尔森共病指数(ACCI)以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I(HR=1.351,95%CI:1.112~1.641,P=0.002)、ACCI(HR=1.200,95%CI:1.011~1.423,P=0.037)和MELD评分(HR=1.076,95%CI:1.054~1.099,P<0.001)是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CI评分将ACLF患者分为3组:CCI≤4分组(n=167)、CCI=5分组(n=64)、CCI≥6分组(n=86),3组ACLF患者3年病死率分别为26.5%、83.2%和96.9%。随访3年和随访至2022年9月时,3组患者生存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CI、ACCI和MELD评分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811、0.790。结论CCI和ACCI评分作为常用的共病评价指标,对评估ACLF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预后 查尔森共病指数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子怡 张万洁 +2 位作者 王富春 毛小荣 李俊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26-2931,共6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与PS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对T淋巴细胞在PSC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SC发病机制的研...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与PS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对T淋巴细胞在PSC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SC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肌肉减少症发生因素及其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
7
作者 邱婉春 毛小荣 +3 位作者 邓乐风 龚燕华 孙雪 李俊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肝硬化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肌肉减少症对临床预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11例,使用CT扫描仪进行腹... 目的肝硬化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肌肉减少症对临床预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11例,使用CT扫描仪进行腹部CT扫描,导出第三腰椎(L3)水平横向CT图像,应用SliceOmatic V5.0图像分析软件识别L3水平肌肉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为11.6%(36/311);肌肉减少症组年龄、男性比例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发生率分别为(57.8±13.6)岁、88.9%和22.2%,与未发生肌肉减少症组【分别为(50.0±11.1)岁、58.2%和9.3%,P<0.05】比,差异显著;肌肉减少症组体质指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19.6(2.4)kg/m^(2)、4.5(3.4)×10^(9)/L、100.5(36.5)g/L、31.8±6.6 g/L和0.9(0.4)mmol/L,与未发生肌肉减少症组【分别为22.5(4.2)kg/m^(2)、3.5(2.6)×10^(9)/L、129.0(40.3)g/L、36.3±6.6g/L和1.0(0.4)mmol/L,P<0.05】比,差异显著;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WBC、Hb、ALB和BMI可以显著影响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生(P值均<0.05)。更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和WBC增高或男性、Hb、ALB和BMI降低,肝硬化患者出现肌肉减少症的可能性就越高。结论肝硬化患者可并发肌肉减少症,一些临床指标和化验检查结果可以提示肌肉减少症的存在,这些患者可能更容易并发SBP,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肌肉减少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中国大陆汉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毛小荣 张立婷 +3 位作者 蒋妮 肖萍 彭雪彬 张有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汉族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HCV基因型与地区分布、性别、HCV-RNA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来自中国大陆不同地区28家医院的1014例汉族CHC患者,对其性别、分布区域、HCV基因型、HCV-RNA复制水平等指标进行...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汉族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HCV基因型与地区分布、性别、HCV-RNA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来自中国大陆不同地区28家医院的1014例汉族CHC患者,对其性别、分布区域、HCV基因型、HCV-RNA复制水平等指标进行调查,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分析各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①中国大陆HCV1型患者人数最多(56.80%);除西南、华南、华中地区外,其余地区HCV基因型分布频度均为HCV1型〉HCV2型〉HCV3型〉HCV6型。②HCV1型在华南地区男性患者多见(P〈0.05);HCV2型在华北地区女性多见(P〈0.05);HCV3型在华北、西北地区男性多见(P〈0.05);HCV6型在西北地区男性多见(P〈0.05),其余各地区不同性别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⑧在HCV1、HCV2、HCV3、HCV6型中,均多见HCV-RNA高水平复制,低水平复制患者数最少。结论:中国大陆汉族CHC患者HCV基因型在各地区分布不同,并与性别、HCV-RNA复制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病毒学 肝炎病毒/遗传学 基因型 肝炎 慢性/病毒学 序列分析 基因 病毒/遗传学 中国 性别分布
下载PDF
甘肃地区不同基因型丙肝感染与糖脂铁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毛小荣 彭雪彬 +1 位作者 张有成 李林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比较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中1b型和2a型HCV基因型与糖脂铁指标的检测结果,探讨这些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检测HCV携带者的基因型,比较1b型和2a型基因型HCV携带者血糖(GLU)、胰岛素、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 目的:比较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中1b型和2a型HCV基因型与糖脂铁指标的检测结果,探讨这些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检测HCV携带者的基因型,比较1b型和2a型基因型HCV携带者血糖(GLU)、胰岛素、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差异。结果:本组患者共检出1b型84例,2a型136例。1b型和2a型两种基因型HCV携带者的TG、ALT、TRF、TI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甘肃地区汉族人群中,2a型HCV较1b型更为常见。两种HCV基因分型在人群中的血糖代谢可能没有区别;2a型患者有高脂血症、脂肪变倾向,肝脏损害程度可能高于1b型;而1b型患者相较2a型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基因型 基因 病毒 血糖 血液 转铁蛋白 血液 丙氨酸转氨酶 血液 甘肃 脂蛋白A 血液 脂蛋白类 LDL 血液 脂类 血液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纤维化临床检测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小荣 岳伟 +2 位作者 朱骏 张海云 薛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S)肝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与临床检测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HBV DNA复制水平以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HBV引起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S)肝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与临床检测常用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HBV DNA复制水平以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2例HBV引起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1)肝功能指标:ALT、TBil、Alb;(2)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3)HBV DNA复制水平;(4)对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计算其Child-Pugh评分。行肝脏穿刺活检术后,经病理作纤维化分期(S1~S4)。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b-FGF在不同病理分期的表达及定位特点,半定量分析法计算b-FGF值,观察b-FGF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HBV DNA水平以及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1)肝纤维化S1~S4期肝组织中b-FGF的表达部位及水平不同;(2)肝纤维化S1~S4期肝细胞中b-FGF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分期(S1~S4)呈显著正相关(r=0.542,P<0.01);(3)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中b-FGF的表达差异与患者ALT、TBil及Alb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中,b-FGF与血清纤维化指标HA、PCⅢ、LN、CⅣ之间呈正相关;(5)b-FGF的表达与临床Child-Pugh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b-FGF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程度、肝纤维化指标有正相关关系,与患者ALT、TBil、Alb、Child-Pugh评分、及HBV DNA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分子干扰RNA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小荣 陈红 +1 位作者 岳伟 薛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1443-1444,1446,共3页
目的观察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分子干扰RNA(CTGF siRNA)对大鼠肝纤维化肝脏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预防组及晚期治疗组,检测各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并对肝脏进行... 目的观察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小分子干扰RNA(CTGF siRNA)对大鼠肝纤维化肝脏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预防组及晚期治疗组,检测各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并对肝脏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及治疗组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明显减轻,血清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降低,清蛋白升高(P<0.05)。晚期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肝纤维化指标水平降低,清蛋白升高(P<0.05)。结论经尾静脉注射抗CTGFsiRNA可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改善大鼠肝脏功能,且对已发生的肝纤维化也具有一定的疗效,提示抗CTGFsiRNA将成为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肝功能实验 肝硬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IL-10-1082位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HB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毛小荣 袁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研究IL-10-1082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HBV感染的关系。选择汉族慢性乙型肝炎156例及88例正常对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甘肃地区IL-10-1082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发现IL-10-1082位各基因型频率在HBV感染者... 研究IL-10-1082基因多态性与甘肃地区HBV感染的关系。选择汉族慢性乙型肝炎156例及88例正常对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甘肃地区IL-10-1082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发现IL-10-1082位各基因型频率在HBV感染者中和在健康对照者中的差异无显著性。对抗病毒治疗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与G等位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HBV DNA定量中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IL—10—1082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为甘肃地区HBV感染者IL-10—1082位基因多态性与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基因多态性 HBV感染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小荣 袁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9-392,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慢性丙型肝炎140例及正常对照70例,并将患者分组后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甘肃地区TNF-α-30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汉族慢性丙型肝炎140例及正常对照70例,并将患者分组后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分析甘肃地区TNF-α-30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TNF-α-308位各基因型频率在HCV感染者中和在正常对照者中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NF1和TNF2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丙氨酸转氨酶(ALT)>80U/L、ALT<40 U/L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等位基因与ALT的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抗病毒治疗的反应与A、G等位基因均无关;HCVRNA定量中、高载量组与低载量组TNF-α-308位基因型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V感染者TNF-α-308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无关;A等位基因与ALT的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表达谱 肝炎 丙型 慢性
下载PDF
bFGF在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小荣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42-143,共2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从牛脑垂体中分离纯化而来,能促进多种细胞产生ECM,导致肝纤维化形成。
关键词 BFGF 肝纤维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小荣 杜一新 蓝金珠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65-166,共2页
介绍"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索与应用项目"的实施成果,总结具体的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为柑橘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柑橘 病虫害 绿色 防控技术
下载PDF
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肝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小荣 陈红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白介素 10 (IL 10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多种肝病的过程中 ,IL 10与TNF α的基因多态性不同 ,使得细胞因子的产量发生变化 ,并与疾病发展过程相关。现就IL 10和TNF α基因多态性与一些肝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病 基因多态性 IL-10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 TNF-A 疾病发展 生物活性 变化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资源的利用途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小荣 吴明龙 杜一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5年第10期6-9,共4页
中华大蟾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尤以山区地带资源较为丰富。它不仅是珍贵的药材,并是重要的害虫捕食性天敌,保护利用中华大蟾蜍资源具有着极大医学药用价值和生态经济学意义。近些年来,缘于人类捕获和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变差,自... 中华大蟾蜍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尤以山区地带资源较为丰富。它不仅是珍贵的药材,并是重要的害虫捕食性天敌,保护利用中华大蟾蜍资源具有着极大医学药用价值和生态经济学意义。近些年来,缘于人类捕获和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变差,自然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仅凭野生资源禀赋,不仅难以满足药用资源的需求,并也明显削弱了对农林牧业害虫的自然生态控制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生态优势,并为洁净田园,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提供支持,本文就中华大蟾蜍的资源利用与半自然状态下的人工养殖技术进行探讨,诚愿与大家共同商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养殖 利用途径 探讨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的筛选及其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18
作者 毛小荣 岳伟 +2 位作者 袁宏 陈红 薛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3-608,共6页
目的:设计和合成针对抗肝纤维化关键基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并筛选高效的CTGFsiRNA抗肝纤维化序列,探讨其通过尾静脉注射是否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①筛选高效的C... 目的:设计和合成针对抗肝纤维化关键基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并筛选高效的CTGFsiRNA抗肝纤维化序列,探讨其通过尾静脉注射是否具有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①筛选高效的CTGF siRNA序列。②干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周;模型组腹腔注射40%CCl4(3 ml/kg)及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次/3d,连续8周;预防组腹腔注射40%CCl4及尾静脉注射CTGF siRNA(0.1 mg/kg),1次/3 d,连续8周;2周治疗组腹腔注射40%CCl42周,后给予CTGF siRNA及CCl4 6周;4周治疗组腹腔注射40%CCl4 4周,后给予CTGFsiRNA及CCl4 4周。于最后一次CCl4注射3天后取血及组织标本,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 mRNA及蛋白质在大鼠肝组织表达,应用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结果:与模型组(0.544±0.019)相比,预防组(0.105±0.003)及治疗组(0.190±0.006)大鼠肝组织CTGF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下调(P<0.05),肝组织炎症和坏死及纤维化明显减轻,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P<0.05)。4周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降低,与预防组及2周治疗组相比各指标相对升高(P<0.05)。结论:成功筛选出高效的CTGF siRNA,且经尾静脉注射CTGF siRNA能显著抑制大鼠体内肝脏CTGF基因表达,并能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对于病程较长的肝纤维化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CTGF siRNA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药理学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肝硬化/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小分子干扰RNA 肝纤维化
下载PDF
RNA干扰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9
作者 毛小荣 薛苗 陈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抗肝纤维化治疗 RNA干扰 基因导入 类胡萝卜素 应用 紫色色素 转化细胞 消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