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骏 兰林 +2 位作者 李秀平 毛真君 吕天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予传统后外侧入... 目的探讨对三踝骨折患者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予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1)予改良纵向弧形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康复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及随访6个月时的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114.71±11.54)min vs(116.23±12.85)min,P>0.05];出血量[(182.40±35.15)ml vs(187.68±37.20)ml],骨折愈合时间[(8.07±1.12)周vs(8.18±1.06)周,P>0.05];术前VAS评分[(6.24±1.21)分vs(6.17±1.25)分,P>0.05],术后3 d的VAS评分[(2.10±0.65)分vs(3.86±0.71)分,P<0.05];治疗后跖屈活动度[(43.16°±5.06°)vs(42.59°±5.15°),P>0.05];治疗后背伸活动度[(12.86°±2.15°)vs(9.91°±1.72°),P<0.05];踝关节功能优良率(34.15%vs 31.71%,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4.88%vs29.27%,P<0.05)。结论改良纵向弧形切口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较好,但应用改良纵向弧形切口后,患者疼痛感更轻、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纵向弧形切口 三踝骨折 内侧入路 切开复位 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骏 兰林 +2 位作者 李秀平 毛真君 吕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3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n=41)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n=41)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调查治疗后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检测治疗前后的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BALP)并比较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尺偏角为(21.04±1.71)°,掌倾角为(11.24±1.46)°,桡骨高度为(11.25±1.03)mm,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61±1.05)周,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GP、BALP分别为(3.97±0.32)ug/L、(141.71±12.56)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优势 被引量:2
3
作者 毛真君 兰林 +1 位作者 马骏 丁懿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5期69-71,82,共4页
目的分析对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7月收集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随机抽取,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用常规石膏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对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7月收集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随机抽取,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5例,用常规石膏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FAM评分,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评价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9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P<0.05),VAS评分(2.67±0.53)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65,P<0.05),FAM评分(79.56±11.2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5,P<0.05),并发症发生率2.04%低,生活质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疼痛较轻,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较好,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低,安全可靠,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石膏固定 骨折复位 优势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丁懿 兰林 +3 位作者 李秀平 马骏 毛真君 吕天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5期82-83,86,共3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23例。A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跟骨外侧L... 目的:比较跗骨窦微创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在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23例。A组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钢板固定治疗,B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12个月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满意,固定可靠,切口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微创切口 外侧L形切口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末节指骨钻孔缝合止点法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秀平 兰林 +2 位作者 马骏 丁懿 毛真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21例21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其中骨性止点损伤7例,腱性止点损伤14例,均采用末节指骨基底... 目的探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们对21例21指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其中骨性止点损伤7例,腱性止点损伤14例,均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的方法修复。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伸肌腱止点重建均获得成功,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指间关节畸形及肌腱止点再次断裂,2例出现关节僵硬。骨性止点损伤患者术后6-8周摄X线片示骨折愈合。根据Crawford制定的锤状指疗效评价系统评价: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6.2%。结论采用末节指骨基底部钻孔缝合撕脱止点结合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损伤,该方法操作简单,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外科手术 内固定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秀平 丁懿 +3 位作者 马骏 毛真君 夏伟 吕天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 先行掌侧入路复位, 并以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固定, 再行背侧小切口, 对背侧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 先行掌侧入路复位, 并以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固定, 再行背侧小切口, 对背侧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折块进行显露复位。2例骨折块较小予以复位, 缝合骨膜维持骨块位置;余11例根据骨折块大小情况进行钢板螺钉、单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6~24个月, 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 时间为8~12周, 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 良4例, 中1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结合背侧小切口适用于治疗部分背侧粉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关节面塌陷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掌侧入路 背侧入路
原文传递
复合固定手术治疗累及极远端桡骨远端骨折
7
作者 李秀平 马骏 +1 位作者 毛真君 吕天夏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 总结复合固定手术治疗累及极远端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钢板、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空心钉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固定材料,复合固定治疗18例累及极远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统计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 总结复合固定手术治疗累及极远端的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钢板、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空心钉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固定材料,复合固定治疗18例累及极远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统计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腕关节Mayo评分及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估患侧腕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5周.所有病例无复位丢失,无骨不连、腕管综合征、肌腱激惹、肌腱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Mayo评分85~95分,平均92.5分;Gartland-Werley 评分:优11例,良7例.结论 累及极远端的桡骨远端骨折类型复杂,根据桡骨远端骨折块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复合固定能提供骨折复位后的有效固定,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