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换挡系统液压缓冲阀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强彦 郑天成 +2 位作者 单乐 毛飞鸿 魏列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液压换挡系统中的液压缓冲阀的性能与汽车换挡品质密切相关。以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以换挡系统充油压力为优化目标,通过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以及回归分析确定了优化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法分析得出对... 液压换挡系统中的液压缓冲阀的性能与汽车换挡品质密切相关。以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为研究对象,建立其AMESim仿真模型;以换挡系统充油压力为优化目标,通过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准则以及回归分析确定了优化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法分析得出对充油压力影响的Pereto图,并分析出液压缓冲阀对充油压力影响的参数为阻尼孔直径、弹簧刚度以及泄油孔直径。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出缓冲阀的最优结构参数取值。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验证显示,通过遗传算法对缓冲阀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后,换挡系统的性能显著提升,表现在充油压力的上升过程更加接近理想状态,从而显著改善了换挡的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缓冲阀 DOE分析 遗传算法 结构参数优化
下载PDF
考虑障碍物尺寸信息的机械臂避障路径学习方法
2
作者 毛飞鸿 冀晓春 +1 位作者 黄开启 苏建华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136-142,共7页
针对机械臂在存在障碍物的复杂工作场景中运动轨迹规划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障碍物尺寸信息的多关节机械臂避障路径学习方法。首先采用动态运动基元根据人工示教数据生成初始的避障运动轨迹,借鉴人类经验生成全局最优的运动路径;然后... 针对机械臂在存在障碍物的复杂工作场景中运动轨迹规划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障碍物尺寸信息的多关节机械臂避障路径学习方法。首先采用动态运动基元根据人工示教数据生成初始的避障运动轨迹,借鉴人类经验生成全局最优的运动路径;然后,定义了包含障碍物尺寸、机器人尺寸及二者之间的距离的避障修正量,克服了点障碍物丢失物体几何信息、超二次曲面对感知信息要求较高等缺点;提出了根据示教轨迹运动趋势转换修正量方向的方法,解决了机械臂避障运动不平滑且加速度大等问题。在与常见修正量避障方式的对比实验中,本方法能较好地保留示教轨迹的特征,同时生成的避障轨迹更加平稳安全。最后,通过ROS平台对UR5机器人执行地面清扫任务的场景进行仿真实验,以此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运动基元 避障规划 修正量
下载PDF
柱塞泵马达高压油路压力脉动耦合特性
3
作者 汪浒江 毛明 +4 位作者 林宇 毛飞鸿 王涛 唐守生 包倩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81-3791,共11页
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存在固有的压力脉动现象,其激发振动和噪音,恶化动力传递的平稳性,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压柱塞泵的压力脉动,而对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的压力脉动耦合特性缺少研究。针对以上问... 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存在固有的压力脉动现象,其激发振动和噪音,恶化动力传递的平稳性,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压柱塞泵的压力脉动,而对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的压力脉动耦合特性缺少研究。针对以上问题,通过揭示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压力脉动的耦合机理及耦合特征,提出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压力脉动解耦新方法。利用解耦新方法研究发现,泵源激励是贡献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压力脉动的主要根源。对于所研究的联体设计的泵马达,在泵满排量状态下,泵源激励对高压脉动的平均贡献占比高达72%,而马达贡献占比仅为28%。新方法及所得到的新结论加深了对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压力脉动耦合特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抑制和利用柱塞泵马达系统高压油路的压力脉动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马达 压力脉动 耦合特性 频谱结构 信号解耦算法
下载PDF
基于动态扭矩测试的综合传动系统主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与验证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成 毛飞鸿 +2 位作者 侯威 张金乐 邹天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2-1269,共8页
为解决履带车辆综合传动系统主轴低周疲劳失效的问题,开展主轴疲劳样件检测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通过实车测试获得主轴动态扭矩,在此基础上,建立主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预测主轴的低周疲劳寿命;进一步开展主轴低周疲劳台架试验,对寿命... 为解决履带车辆综合传动系统主轴低周疲劳失效的问题,开展主轴疲劳样件检测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通过实车测试获得主轴动态扭矩,在此基础上,建立主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预测主轴的低周疲劳寿命;进一步开展主轴低周疲劳台架试验,对寿命预测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履带车辆在起步阶段下的冲击扭矩是造成综合传动系统主轴低周疲劳的主要载荷;由于双侧非对称的结构特点,导致主轴右侧冲击扭矩均值是左侧的1.54倍;主轴最大Mises应力为1510 MPa,最大应变为0.0086923,均发生在右侧输出花键与过渡圆弧交界位置的齿根处,与主轴疲劳断裂位置一致;实车条件下主轴能承受冲击扭矩的次数为17082次;台架试验获得的主轴能承受冲击扭矩的次数为5000,预测获得的主轴能承受冲击扭矩的次数为5843次,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系统 主轴 低周疲劳 动态扭矩测试
下载PDF
综合传动装置胀圈密封轴槽间隙设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桂鹏 桂林 +3 位作者 马立刚 郭静 黄宏游 毛飞鸿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5-142,共8页
研究一种基于理论计算与CFD仿真的胀圈密封环轴槽间隙尺寸设计方法。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胀圈密封流场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工况与使用要求,确定胀圈密封环与轴槽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及配流衬套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尺寸的约束范围... 研究一种基于理论计算与CFD仿真的胀圈密封环轴槽间隙尺寸设计方法。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胀圈密封流场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工况与使用要求,确定胀圈密封环与轴槽径向间隙、轴向间隙及配流衬套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尺寸的约束范围;建立流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影响胀圈密封性能的高灵敏度因素;以密封泄漏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最佳的轴槽间隙设计参数。结果表明,研究的3种间隙中,相比于胀圈密封环与轴槽的径向间隙、轴向间隙,配流衬套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对密封环的泄漏量影响更为显著,当配流衬套与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增大,泄漏量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装置 胀圈密封 间隙尺寸 泄漏量
下载PDF
油液温度对液压缓冲阀动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强彦 崔元亭 +3 位作者 单乐 毛飞鸿 徐晓鑫 魏列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7,共10页
油温对重型车辆机械控制式液压缓冲阀的运动部件动力学特性及出口压力调节过程均会产生显著影响。依据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建立阀芯及缓冲活塞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流场仿真对阀芯过流面积、流量系数及射流角进行详细解析,最后在20~100... 油温对重型车辆机械控制式液压缓冲阀的运动部件动力学特性及出口压力调节过程均会产生显著影响。依据某重型车辆液压缓冲阀,建立阀芯及缓冲活塞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流场仿真对阀芯过流面积、流量系数及射流角进行详细解析,最后在20~100℃油温下对换挡缓冲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了油温对缓冲阀运动部件及调压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缓冲阀入口流量系数小幅增大,入口射流角及阀芯黏性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阀芯和活塞运动速度增大;100℃时的压力调节时间较20℃时缩短36%,缩短幅值大;缓冲结束时,对稳定输出的压力影响不大;缓冲阀在缓冲升压阶段的起止压力不会因油液温度变化产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缓冲阀 机械控制式 运动规律 调节压力
下载PDF
基于融合特征的无人履带车辆道路类型识别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佳 刘海鸥 +1 位作者 陈慧岩 毛飞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67-1276,共10页
无人履带车辆行驶路况复杂,将道路类型作为无人履带车辆悬架控制、自动换挡决策、路径规划等任务的先验信息,有利于提升车辆性能。针对使用单一信号识别道路类型环境适应性差或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的道路类型识别方法,... 无人履带车辆行驶路况复杂,将道路类型作为无人履带车辆悬架控制、自动换挡决策、路径规划等任务的先验信息,有利于提升车辆性能。针对使用单一信号识别道路类型环境适应性差或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的道路类型识别方法,将图像的深度特征和悬置质量垂向加速度时域、频域、功率谱密度信号的统计特征相结合,利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实现道路类型识别。对单一特征和融合特征进行对比发现:融合特征实现了图像特征和悬置质量垂向加速度特征的互补,提高了道路类型识别的准确率和环境适应能力;融合特征方法与仅使用图像特征的方法实时性相差极小。对多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都表现优越,总体准确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识别速度可以达到14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履带车辆 融合特征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道路类型识别
下载PDF
准静态条件弧齿锥齿轮传递误差和齿根应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成 万博文 +3 位作者 陈燕燕 毛飞鸿 郭静 陈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0-155,共6页
开展弧齿锥齿轮的试验研究可为理论设计、制造和装配等提供基础数据,提高弧齿锥齿轮的啮合质量和使用性能。以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封闭试验系统,在准静态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对不同转速和扭矩工况的传递误差和齿根应力开展测... 开展弧齿锥齿轮的试验研究可为理论设计、制造和装配等提供基础数据,提高弧齿锥齿轮的啮合质量和使用性能。以弧齿锥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功率封闭试验系统,在准静态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对不同转速和扭矩工况的传递误差和齿根应力开展测试,并从时域和频域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弧齿锥齿轮的传递误差呈正弦或余弦形式波动,并以转频对应幅值为主;随着扭矩的增加,弧齿锥齿轮传递误差峰峰值呈现递增的趋势,且传递误差转频对应幅值近似呈线性比例增加;转速对传递误差峰峰值影响较小,但对传递误差转频对应幅值影响较大。随着扭矩的增加,齿根应力峰峰值呈线性比例递增;转速对齿根应力峰峰值的影响较小;从小端到大端,齿根应力的变化很大且呈现增大的趋势;齿轮啮合过程中,轮齿进入啮合时,齿根应力为拉伸方向且应力逐渐增加达到峰值,随后轮齿逐渐退出啮合,齿根应力逐渐减小直至压缩方向并达到最小值;从频域角度齿根应力以转频及其倍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试验研究 传递误差 齿根应力
下载PDF
功率分流渐开线花键副齿向载荷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成 毛飞鸿 +2 位作者 侯威 桂鹏 邹天刚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42,共7页
以功率分流系统中的两种典型渐开线花键副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纯转矩作用下齿向载荷分配系数的解析模型,研究了载荷作用位置、转矩分配和花键扭转刚度对齿向载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第一种渐开线花键副,随着齿向载荷分配位置和... 以功率分流系统中的两种典型渐开线花键副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纯转矩作用下齿向载荷分配系数的解析模型,研究了载荷作用位置、转矩分配和花键扭转刚度对齿向载荷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第一种渐开线花键副,随着齿向载荷分配位置和载荷分配比例的增加,最大载荷分配系数先减小后增加,存在最优载荷作用位置和最优载荷分配比例,使最大齿向载荷分配系数达到最小,减小比例分别为56.67%和51.83%;当左侧扭转刚度为450×106N/rad且右侧扭转刚度为522×10~6N/rad时,最大载荷分配系数达到最小值2.08;对于第二种渐开线花键副,随着左侧转矩位置的增加,最大载荷分配系数逐渐增加,增加比例为14.36%;而载荷分配对最大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小;随着扭转刚度的增加,最大载荷分配系数呈线性比例增加,增加比例为1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开线花键 齿向载荷分配 功率分流
下载PDF
集中控制式智能阀CAN通信环形缓冲存取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列江 安贞嬛 +3 位作者 李健伟 赵保才 毛飞鸿 强彦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3,共9页
为实现智能工程机械中各执行机构的协同联动控制,采用整机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网络直接控制每联多路阀的集中控制模式,阀控制器只做数据采集、收发和功率驱动。因CAN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存取环节会严重影响控制性能,考虑使用整机控制器内置... 为实现智能工程机械中各执行机构的协同联动控制,采用整机控制器通过CAN通信网络直接控制每联多路阀的集中控制模式,阀控制器只做数据采集、收发和功率驱动。因CAN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存取环节会严重影响控制性能,考虑使用整机控制器内置环形缓冲区代替传统顺序缓冲区的解决方案,检测环形缓冲区是否存在未写入数据的空白区域,将多路阀参数依次写入空白缓冲区,显著提高CAN通信数据存取的速度,降低CAN通信延时。实验表明:在CAN通信波特率为250 Kbps时,存取100个数据,整机控制器采用环形缓冲区所用的时间比顺序缓冲区缩短了43.75%,同时内存利用率远高于顺序缓冲区的最大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多路阀 集中控制模式 CAN通信 环形缓冲区 通信延时
下载PDF
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参数匹配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天刚 毛飞鸿 +3 位作者 张金乐 狄崇峰 刘丽芳 崔晓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7-153,共7页
匹配了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各部件参数,根据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参数匹配方法。基于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原理,分析了驱动力、恒压网络、液压变压器和液压马达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系统参数与车... 匹配了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各部件参数,根据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参数匹配方法。基于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原理,分析了驱动力、恒压网络、液压变压器和液压马达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系统参数与车辆动力性能的关系,总结了关键参数的匹配原则和方法,引入了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特征驱动力、液压变压器等效功率和等效流量,确定了衡量驱动系统驱动能力的指标,以及液压变压器匹配的原则。利用驱动系统参数匹配方法,对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中的发动机、蓄能器、恒压网络、液压变压器和液压马达进行了参数匹配。研究结果表明,匹配的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能够满足性能要求。搭建液压驱动系统实验台,验证了系统加减速能力,表明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恒压网络驱动系统 参数匹配 液压变压器 特征驱动力 等效功率
下载PDF
坦克装甲车辆液黏驱动冷却风扇调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飞鸿 张立群 杜明刚 《机械制造》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针对液黏驱动冷却风扇系统,提出了一种包含内环转速反馈、外环温度反馈的串级控制策略。结合工程实际,内环控制系统建立包含电液比例阀、液黏离合器的动态模型,实现液黏驱动风扇的调速;外环控制系统采用温差控制风扇目标转速,并分别采用... 针对液黏驱动冷却风扇系统,提出了一种包含内环转速反馈、外环温度反馈的串级控制策略。结合工程实际,内环控制系统建立包含电液比例阀、液黏离合器的动态模型,实现液黏驱动风扇的调速;外环控制系统采用温差控制风扇目标转速,并分别采用PID和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PID与模糊PID控制均能实现风扇转速的稳定输出,但模糊PID控制方式下的系统输出超调量更小,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外环温控系统简单易行,风扇转速能够很好地响应系统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黏离合器 风扇冷却 模糊PID控制 串级控制
下载PDF
液粘调速系统双闭环控制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飞鸿 张金乐 杜明刚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4年第3期14-18,64,共6页
基于液粘调速系统理论,建立了由电液比例减压阀和液粘离合器组成的液粘调速系统Simulink模型,以控制在液粘调速过程中负载转速和电液比例减压阀压力输出稳定为目的,设计了以转速和油压为控制目标的液粘调速双参数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 基于液粘调速系统理论,建立了由电液比例减压阀和液粘离合器组成的液粘调速系统Simulink模型,以控制在液粘调速过程中负载转速和电液比例减压阀压力输出稳定为目的,设计了以转速和油压为控制目标的液粘调速双参数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液粘调速系统稳态工作时转速输出稳定,动态控制特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粘调速控制系统 双闭环控制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履带车辆加速性性能泛函及数值求解
14
作者 邹天刚 毛飞鸿 +4 位作者 张金乐 李博 吴维 刘丽芳 崔晓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6,共5页
履带车辆推进系统传动装置的优化匹配是提高车辆机动性的关键。为改善履带车辆的动力性能,将履带车辆加速过程抽象为性能泛函取极值的数学问题,提出了有级变速传动的加速性能泛函数学表征。考虑履带车辆内部及外部约束条件,采用全局优... 履带车辆推进系统传动装置的优化匹配是提高车辆机动性的关键。为改善履带车辆的动力性能,将履带车辆加速过程抽象为性能泛函取极值的数学问题,提出了有级变速传动的加速性能泛函数学表征。考虑履带车辆内部及外部约束条件,采用全局优化的遗传算法,对不同加速性能权重指标下的最优加速性速比进行数值求解,对比分析速比优化前后履带车辆的加速性。结果表明,泛函优化后的速比使得车辆0~32 km/h加速时间缩短了7.89%,验证了泛函分析设计方法对优化履带车辆动态加速过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函分析 动力性 速比控制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履带装甲车辆空气阻力系数试验测定
15
作者 杜明刚 张金乐 +2 位作者 张喜明 孙亚东 毛飞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4-1568,共5页
针对高速履带车辆空气阻力系数不准确、影响机动性能计算的问题,开展了履带装甲车辆空气阻力系数测试研究。利用相似性理论,对多种履带装甲车辆微缩比例模型开展风洞试验,获得不同类型履带装甲车辆的空气阻力系数值。结果表明:履带装甲... 针对高速履带车辆空气阻力系数不准确、影响机动性能计算的问题,开展了履带装甲车辆空气阻力系数测试研究。利用相似性理论,对多种履带装甲车辆微缩比例模型开展风洞试验,获得不同类型履带装甲车辆的空气阻力系数值。结果表明:履带装甲车辆空气动力学设计中,主战坦克空气阻力系数可选择0.92,自行火炮类型车辆空气阻力系数可选择0.99,步兵战车等类型车辆空气阻力系数可选择0.83;试验结果为车辆机动性精确计算提供了工程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行驶阻力 空气阻力系数 相似理论
下载PDF
如何利用计算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16
作者 毛飞鸿 《东西南北(教育)》 2019年第11期68-68,共1页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但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多少,也不知道我们能走多远。没有学生终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模式。它不仅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制约了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但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多少,也不知道我们能走多远。没有学生终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模式。它不仅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制约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在初等数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单模教学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其他CAI教学模式无法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Analysis of Gear Breakage an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Fault Tree
17
作者 ZHANG Jinle MAO Feihong +1 位作者 GUO Jing JIN Jianbo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9年第3期300-306,共7页
Gear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A spur gear was broken early in a transmission chain.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breakage fault of the gear.The process... Gear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A spur gear was broken early in a transmission chain.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breakage fault of the gear.The processes of fault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were comprehensively sorted out based on fault tree,and the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life of gears were examined one by one.Through detailed investigation,the abnormal high load on the gears was clarified.The gear design strength reserve di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customer-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and further improvements had been made.By optimizing the oil-fi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iming matching of the hydraulic system,the impact of shift shock was reduced,thereby reducing the load on the gears.At the same time,by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angle of the gear,the gear strength margin was increased from the design point of view.Through the fatigue test on the bench,the gears worked safely.After further verification of the actual vehicle test,the gears worked safely and normally,so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effective.This article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rouble shooting processes and a problem solving method for similar faults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gear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BREAKAGE COUNTERMEASURES SHIFT shock FAULT TRE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