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跗骨窦入路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 被引量:5
1
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2 位作者 李万里 郭晓山 徐华梓 《中医正骨》 2011年第9期43-44,共2页
跟骨骨折后未复位或复位不满意常导致跟骨畸形愈合,伴后跟增宽、跟腓撞击、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足弓塌陷、跟距撞击和后跟力线异常等,引起足跟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经跗骨窦入... 跟骨骨折后未复位或复位不满意常导致跟骨畸形愈合,伴后跟增宽、跟腓撞击、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足弓塌陷、跟距撞击和后跟力线异常等,引起足跟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2005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们采用经跗骨窦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患者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关节融合术 骨折愈合 跗骨窦入路
下载PDF
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2 位作者 郭晓山 陈华 徐华梓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1期918-92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双侧转子间骨折病例资料,了解转子间骨折的致伤因素,为预防多次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研究68例前后两次发生双侧转子间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7例;年龄42~95岁,平均75岁。两次骨折AO分型,A1型24髋... 目的:通过分析双侧转子间骨折病例资料,了解转子间骨折的致伤因素,为预防多次转子间骨折提供依据。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研究68例前后两次发生双侧转子间骨折的患者,男31例,女37例;年龄42~95岁,平均75岁。两次骨折AO分型,A1型24髋,A2型96髋,A3型16髋。两次骨折给予手术治疗共128髋,保守治疗8髋。首次骨折治疗康复出院67例,1例因其他并发症转科治疗后出院;再次治疗康复后出院58例,2例死于并发症,8例因其他并发症转科治疗后出院。对前后两次骨折的发病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年龄分布、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各种伴发的合并症、骨质疏松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两次骨折发生平均年龄分别为(73.6±9.25)岁和(76.7±6.74)岁;致伤因素以跌倒为主;再次骨折的AO分型A2型上升至80.88%,更加不稳定;合并症比例高,主要为老年认知障碍、脑中风后偏瘫及视觉障碍;16例接受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明显。结论:骨质疏松和跌倒是多次转子间骨折最主要的致伤因素,合并症的存在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骨质疏松,加强老年患者的护理和术后康复,注意初次手术的效果,是预防老年再次转子间骨折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 老年人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64-367,共4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目前基本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牢固固定,使患者早期负重活动。内固定是骨折复位的最常用方法,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已经成为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内固定物。人工关节置换术进展较快,但须...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目前基本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牢固固定,使患者早期负重活动。内固定是骨折复位的最常用方法,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已经成为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内固定物。人工关节置换术进展较快,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技巧。微创闭合复位、微创置入动力髋螺钉及改进器械行内固定具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股骨转予间骨折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科治疗 动力髋螺钉 微创
下载PDF
骨盆环损伤治疗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6期561-563,共3页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增多.骨盆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已占骨折总例数的1%~3%.骨盆骨折病死率在5%~20%左右,致残率高达50%。60%。以往骨盆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20世纪70年代广泛应用骨盆外固定器,80年代开展了切开复...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增多.骨盆骨折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已占骨折总例数的1%~3%.骨盆骨折病死率在5%~20%左右,致残率高达50%。60%。以往骨盆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20世纪70年代广泛应用骨盆外固定器,80年代开展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近年来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使稳定骨盆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拟就骨盆环损伤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进一步提高骨盆骨折的诊治水平提供力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环损伤 生物力学 保守治疗 不稳定骨盆骨折 固定术治疗 工伤事故 交通事故 致残率高
下载PDF
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5
作者 水小龙 倪文飞 徐华梓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3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葡萄糖酸钙片 下肢肌力 胸部疼痛 感觉减退
下载PDF
颈前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良丰 周景和 +1 位作者 水小龙 徐华梓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疗效及可能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9~80岁,平均(60.07±10.77)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前路手术疗效及可能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9~80岁,平均(60.07±10.77)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27.14±38.97)个月;病变累及椎间隙为C3,4-C6,7。分别测量颈椎弧度改善值和融合节段椎体高度的增加值,以及术前颈髓最大受压部位的矢径和T2加权像的信号强度改变。按JOA评分(17分制)法评定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状况。手术方式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JOA评分改善率与可能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弧度改善值为-9.1°~16.6°,平均(1.30±5.77)°。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增加值为-0.3~12.3mm,平均(4.23±3.08)mm。术前颈髓最大受压部位的矢径为1.6~7.2mm,平均(4.01±1.25)mm。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改变者29例,无变化者15例。手术出血量50~700ml,平均(242.05±148.22)ml。手术时间90~250min,平均(153.75±34.54)min。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7.18±7.41)个月(6~31个月)。JOA评分术前(12.73±2.23)分,末次随访(15.09±1.91)分,术后平均改善率(60.01±26.98)%,优16例,良12例,可15例,差1例。经统计学分析,手术疗效与患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颈髓最大受压部位矢径和T2加权像颈髓信号强度改变密切相关,而与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颈椎弧度改善值及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增加值无关。结论: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通过前路手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颈髓受压程度可作为脊柱外科医师预判手术疗效最为直观可靠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手术 脊柱融合术 预后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淑明 孔建中 水小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34-1237,共4页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随着微创技术的进展,为了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创伤,近年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查阅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标准、闭合复位方法与参...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随着微创技术的进展,为了减少并发症和手术创伤,近年来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查阅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相关文献,对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标准、闭合复位方法与参考标准、各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进针技术及其疗效,以及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与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水小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ES)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收治胸腰椎肿瘤患者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0~77岁;Tomita分型,Ⅲ型1例,Ⅳ型3例,Ⅴ型2例;T31例,T82例,T91例,T111例,L11例;骨巨细胞...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ES)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7月收治胸腰椎肿瘤患者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0~77岁;Tomita分型,Ⅲ型1例,Ⅳ型3例,Ⅴ型2例;T31例,T82例,T91例,T111例,L11例;骨巨细胞瘤1例,椎体单发骨髓瘤1例,转移性腺癌4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B级2例,D级1例,E级3例。均应用改良弧形骨刀行一期后入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同时采用钛网植骨/钛网骨水泥前方重建,并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随访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疼痛和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肿瘤复发、植骨融合、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270min,平均230min;失血量1100~3000ml,平均1400ml。随访6个月~3年,术后近期疗效均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缓解。术前VAS评分平均8分,术后平均2分,平均下降6分;术前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者中1例由FrankelB级恢复至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1例骨巨细胞瘤于术后15个月局部复发,再次手术;1例胃癌转移瘤患者术后14个月因多器官转移死亡;其余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存活,植骨融合良好,无钛网移位及脊柱失稳,无断钉、断棒现象,无局部复发。结论: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是胸腰椎肿瘤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降低脊柱骨肿瘤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脊椎切除术 脊柱 肿瘤
原文传递
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骏 汤骏 +3 位作者 郭晓山 水小龙 张敬东 张宇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今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14例。股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2例。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今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14例。股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2例。术后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I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周。邻近关节活动和患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本组病例术后无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和骨骺损伤。6例术后半年门诊行髓内针取出。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闭合复位困难的长骨干骨折有效,适用于6~15岁儿童的长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儿童
下载PDF
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高 张军 +1 位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中医正骨》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 目的:比较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足部功能,同时记录术后患者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情况。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B组[(35.50±3.46)min,(74.20±5.40)min,t=-24.186,P=0.001;(3.85±0.75)d,(10.15±4.40)d,t=40.120,P=0.001;(9 673.70±391.99)元,(15 740.00±530.69)元,t=-6.414,P=0.001]。②临床疗效。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17例,良3例;B组优14例,良6例。2组患者足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0.000,P=0.262)。③安全性。术后B组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组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败的病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结论: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跟骨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钢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临炜 吴剑彬 +3 位作者 余可和 丁健 水小龙 洪建军 《中医正骨》 2008年第12期10-10,12,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钢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AO弹性髓内钉(TEN)固定的10例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和采用钢板内固定的10例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5~19个月(平均11.6个月)的随访。分别对两组固... 目的:评价分析钢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AO弹性髓内钉(TEN)固定的10例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和采用钢板内固定的10例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5~19个月(平均11.6个月)的随访。分别对两组固定腓骨多段骨折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皮肤切口长度、手术费用、手术创口感染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上述两组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与钢板内固定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多段骨折/治疗 骨折固定术 弹性髓内钉 钢板 对比研究
下载PDF
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成弟 郭晓山 +2 位作者 黄俊武 水小龙 周海波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于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以逆行法沿前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骨后外侧穿出点为P点,作一参考线AB,其中A为坐骨大切迹顶点,B为髂前... 目的:探讨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于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以逆行法沿前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骨后外侧穿出点为P点,作一参考线AB,其中A为坐骨大切迹顶点,B为髂前上、下棘切迹,由P点向AB作垂线,与AB相交于D点,与髋臼上缘相交于E点。然后测量以下数值:①AB,AD,PD,PE的距离;②骨盆俯卧位时前柱克氏针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与矢状面的夹角β;③测量髋臼前柱截面的半径;④测量髋臼前柱克氏针在骨皮质内的长度。结果:PD是AB的中垂线。PD的距离男性为(1.59±0.25)cm,女性为(1.49±0.20)cm;PE的距离男性为(3.67±0.40)cm,女性为(3.28±0.12)cm;夹角α男性为(25.0±2.6)°,女性为(23.9±3.5)°;夹角β男性为(37.5±2.5)°,女性为(37.4±2.2)°;前柱截面的半径男性为(6.45±0.27)mm,女性为(6.34±0.34)mm;前柱克氏针的长度男性为(11.5±0.4)cm,女性为(11.2±0.5)cm。结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前柱 拉力螺钉 内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与重建钢板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广满 水小龙 +3 位作者 戴志兵 郭晓山 陈华 孔建中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15-519,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病例57例。其中39例采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治疗,18例采用重建钢板治疗。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 目的分析评价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病例57例。其中39例采用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治疗,18例采用重建钢板治疗。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盆稳定程度、术后不同时间Matte评价等方面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5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23.4个月。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中有明显差异,而在并发症发生率、骨盆稳定性和术后不同时间Matte评价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空心拉力螺钉较切开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少等优点;而在并发症及骨盆稳定性方面两者并无显著差异。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一种可优先选择的手术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耻骨联合分离 螺钉 钢板
下载PDF
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成弟 郭晓山 +2 位作者 黄俊武 水小龙 周海波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螺钉的最佳进钉点、方向和长度。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於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逆行法沿后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窝的穿出点为P点,作参考线AB,其中A为骶髂关节最前缘,B... 目的研究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螺钉的最佳进钉点、方向和长度。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於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逆行法沿后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窝的穿出点为P点,作参考线AB,其中A为骶髂关节最前缘,B为髂前下棘基底下缘,由P点向AB作垂线,与AB相交于D点,然后测量以下数值:1.测量AB、AD、PD的距离;2.测量仰卧位时后柱克氏针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与矢状面的夹角β;3.测量髋臼后柱截面的半径;4.测量后柱克氏针在骨皮质内的长度。结果PD是AB的中垂线。PD的距离男性为1.62±0.23cm,女性为1.51±0.10cm;夹角α男性为24.3±2.0°,女性为24.0±1.3°;夹角β男性为25.9±3.1°,女性为14.7±2.0°;后柱截面半径男性为10.18±1.24mm,女性为8.57±0.82mm;后柱克氏针长度男性为11.6±0.8cm,女性为10.2±0.5cm。结论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后柱 拉力螺钉 内固定 解剖学
下载PDF
经皮复位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高 王金华 +3 位作者 张军 孔建中 郭晓山 水小龙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螺钉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治疗了90例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病人,45例采用经皮螺钉固定,4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通过统计骨折的类型、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 目的比较经皮螺钉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治疗了90例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病人,45例采用经皮螺钉固定,45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通过统计骨折的类型、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内固定失败率、骨不愈合率、再次手术率以及功能恢复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83例,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8~26个月),7例失访。比较两组中骨折分类和受伤严重程度评分无差别(P>0.05),经皮螺钉固定组比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出血少,手术创伤小(P<0.01),术后功能恢复较好(P=0.01)。两组在固定稳定性(P=0.32)、内固定失败率(P=0.39)、畸形愈合率(P=0.15),再次手术率(P=0.27),男性性功能障碍发生率(P=0.20)以及内固定取出时间(P=0.12)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螺钉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除了医源性损伤率较低以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外,其固定强度接近钢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耻骨联合分离 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固定儿童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楚宇鹏 牟遐平 +1 位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42例,其中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3例,加压钢板治疗1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42例,其中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3例,加压钢板治疗1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结果所有患儿骨折均临床愈合,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优于加压钢板,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下骨折 弹性髓内钉 钢板 儿童 比较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龙 水小龙 +5 位作者 陈辉 郭晓山 陈华 徐华梓 孔建中 王振文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DHS+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以探讨防旋钉的意义。方法选用配对尸体股骨上段5对,将标本制成A1型骨折,分别用DHS和DHS+防旋钉固定后,用生物力学试验机和扭转机给于纵向载...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DHS+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以探讨防旋钉的意义。方法选用配对尸体股骨上段5对,将标本制成A1型骨折,分别用DHS和DHS+防旋钉固定后,用生物力学试验机和扭转机给于纵向载荷和扭转载荷,记录位移和扭转度数。结果防旋钉能显著增加DHS的防旋性能(P<0.001),压缩刚度无显著增加。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中加1枚防旋钉能明显增加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防旋钉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立程 孙辽军 +3 位作者 孔建中 水小龙 王奇 李士 《中医正骨》 2010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入路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例(10足)。手术前后测量X线片B hler角、Gissane角,定期随访并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对...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入路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例(10足)。手术前后测量X线片B hler角、Gissane角,定期随访并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足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B 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0,P=0.000;t=4.912,P=0.001)。随访12~58个月,平均25.1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无1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切缘坏死感染。Maryland评分93~100分,平均96.8分。结论:跗骨窦入路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暴露充分、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跗骨窦入路 微创技术
下载PDF
大龄儿童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钛弹性钉与钢板固定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翁益民 林依怀 +1 位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15-318,共4页
目的:比较钛弹性钉(TEN)与接骨板治疗大龄儿童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放射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随机将33例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大龄儿童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钛弹性钉治疗组(TEN组)18例,接骨钢板治疗组(DCP组)15例... 目的:比较钛弹性钉(TEN)与接骨板治疗大龄儿童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放射学结果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随机将33例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大龄儿童患者分为两组,采用钛弹性钉治疗组(TEN组)18例,接骨钢板治疗组(DCP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放射学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8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肢体短缩、骨骺早闭、髋关节僵硬、髋内翻、肢体旋转畸形、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早期影像学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晚期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龄儿童低位股骨粗隆下骨折,TEN疗效优于接骨钢板,是一种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微创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防旋钉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龙 徐华梓 +4 位作者 郭晓山 水小龙 孔建中 王振文 陈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08年第3期197-199,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转子部的血运丰富,极少不愈合.治疗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由于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患者全身代谢水平下降,骨质密度下降、肌肉萎缩,容易并发呼吸道和泌尿道并发症,畸形发生率和死亡率高。目... 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转子部的血运丰富,极少不愈合.治疗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和减少髋内翻的发生率。由于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患者全身代谢水平下降,骨质密度下降、肌肉萎缩,容易并发呼吸道和泌尿道并发症,畸形发生率和死亡率高。目前,一般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其中以DHS内固定物比较推崇,但DHS防旋性能差。本院从2003年3月至2006年1月,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加防旋钉(DHSPLUS)内固定治疗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5例,DHSPLUS组取得更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观察 骨折治疗 防旋钉 临床应用 泌尿道并发症 畸形发生率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