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系统疾病痰瘀互结证主要症状及特点探讨
1
作者 王孟秋 张逸雯 +5 位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张佳乐 黄燕 何润铭 赵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 通过整理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四诊信息,挖掘不同系统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症状和相应特点,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 目的 通过整理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四诊信息,挖掘不同系统不同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症状和相应特点,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断标准提供基础。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收录的痰瘀相关证的标准、指南、共识,开展痰瘀相关证四诊信息的整理和条目筛选。检索日期为建库以来2021年10月1日。结果 最终纳入包含痰瘀相关证诊断标准的文献208篇。其中,病证结合类诊断标准文献共174篇,包含呼吸、循环、神经等九大系统,共计68种疾病。将其按照不同系统疾病进行分类,结果提示虽同为痰瘀互结证,但不同系统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症状与所涉疾病的病变特点差异较大,而局部肿块、疼痛、麻木在多系统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表现上具有一致性,且舌脉一致性高。结论 痰瘀互结证是许多重大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证候。其中,痰瘀互结证在不同系统疾病中,局部肿块、疼痛、麻木、舌脉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致性高,可以作为构建普适性痰瘀互结证诊断标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 诊断标准 证候标准 证候客观化 证候诊断
下载PDF
2020—2021年中医药人才评价研究进展
2
作者 江丽杰 张立平 +1 位作者 李玉波 林明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2期67-72,共6页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CNKI)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政策文件开展分析,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CNKI)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政策文件开展分析,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中医药人才评价相关政策也日益丰富发展,自主权逐步下放用人单位,人才评价标准和指标研究逐渐深入细化。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分类分层评价,制定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人才评价指标是推动中医药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人才 评价 标准 指标 机制
下载PDF
基于“痰瘀互结”理论辨治糖尿病肾病思路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殿文 王新慧 +5 位作者 李艺含 王湘鹏 曾勤 郎睿 江丽杰 余仁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痰、瘀均属阴邪,同气相求,易相互搏结为患,“痰瘀互结”是DN的核心病机。脾肾亏虚是DN痰瘀互结发病之根本,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脾肾俱虚则失于运...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痰、瘀均属阴邪,同气相求,易相互搏结为患,“痰瘀互结”是DN的核心病机。脾肾亏虚是DN痰瘀互结发病之根本,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脾肾俱虚则失于运化温通,水液代谢失常,津停血聚而痰瘀内生。热化、寒化是痰瘀互结的基本病机演化,DN早中期多见热化(痰瘀挟热),及至晚期,久病及肾,损及肾中元阴元阳,肾阳衰惫,阳虚而寒,则多寒化(痰瘀兼阳虚)。久病入络,痰瘀互结,痹阻肾络是DN的主要病理变化。痰瘀内停阻碍气机,壅滞经络,可加重痰瘀,又可困脾伤肾,脾肾亏虚又是痰瘀互结发生之根源,故痰瘀互结与脾肾亏虚互为因果,是DN不断进展、迁延难愈的关键。笔者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课题组多年对DN患者的辨治经验,提出针对DN的“痰瘀同治,气血同调,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诊疗思路,强调分期论治DN痰瘀标证,灵活运用活血化瘀、化痰降浊、软坚散结、通络解毒诸法,同时标本兼顾,重视脾肾气化,以期为DN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痰瘀互结 痰瘀同治 气血同调 分期论治 标本兼顾
下载PDF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证候相关预测因素研究
4
作者 陈南杰 王传池 +8 位作者 佟旭 杨燕 吴朦 汪锦城 吴珊 周聪慧 江丽杰 许伟明 胡镜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447-1451,1457,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证候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课题组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856例患者,其中96例患者于第1次访视后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为观察组,其余276...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证候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课题组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856例患者,其中96例患者于第1次访视后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为观察组,其余2760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饮食习惯、症状信息与中医证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其证候相关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3.3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饮食习惯是否规律、偏嗜辛辣、肌肤甲错、四肢末端紫绀、脉涩、入睡困难、头晕、头重如裹、两颧发红、眼周青紫或黯黑、烦躁易怒、异常舌苔、沉脉、阴虚证、郁热证等17个因素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64,95%CI为1.03~2.62,P=0.04)、异常舌苔(OR=1.91,95%CI为1.12~3.25,P=0.02)、烦躁易怒(OR=1.88,95%CI为1.22~2.88,P<0.01)、沉脉(OR=2.41,95%CI为1.5~3.96,P<0.01)、两颧发红(OR=2.46,95%CI为1.49~3.91,P<0.01)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而偏嗜辛辣是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OR=0.33,95%CI为0.13~0.85,P=0.02)。结论:除了西医常见预测因素外,证候相关因素对提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也具有一定价值,应给予更多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稳定期 心血管事件 预测因素 中医证候 症状信息 饮食习惯 阴虚证 郁热证
下载PDF
《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类方剂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雯 江丽杰 赵海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中风是目前全球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疾病,同时也是致残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类经典名方仍被广泛运用于治疗中风,疗效卓著。活血化瘀类方剂对中风患者的现代药理学作用主要包括改善颅脑血液流变学、抗炎... 中风是目前全球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疾病,同时也是致残率极高的神经系统疾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类经典名方仍被广泛运用于治疗中风,疗效卓著。活血化瘀类方剂对中风患者的现代药理学作用主要包括改善颅脑血液流变学、抗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临床医师通过辨证论治,运用活血化瘀类方剂治疗中风,可缓解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对活血化瘀方剂治疗中风的疗效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中医科研和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林改错》 活血化瘀 方剂 中风
下载PDF
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纵向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2 位作者 易丹辉 徐宁 陈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5,249,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入院时、3、14、28、90 d分别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入院时、3、14、28、90 d分别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NIHSS评分与各证候要素评分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NIHSS评分的改变对证候要素风、火热、痰、气虚、阴虚阳亢评分的改变有影响,NIHSS评分每增加或减少1分,相应证候要素评分分别增加或减少0.403分、0.224分、0.355分、0.376分、0.157分。结论:缺血性中风病的NIHSS评分变化在不同时点与多个不同证候要素评分的变化相关,其相关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病 证候 结局评价 广义估计方程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相关性的贝叶斯网络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2 位作者 易丹辉 陈倩 刘保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5个不同时点(0d、3d、14d、28d、3m)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5个不同时点(0d、3d、14d、28d、3m)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0~3d时,NIHSS评分改善,证候要素痰、瘀、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809、0.896、0.934、0.961;3~14d时,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46、0.843、0.895、0.962、0.944;14~28d时,火热、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3、0.815、0.966、0.987;28d至3m时,风、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07、0.667、0.854、0.505、0.905、0.914,与NIHSS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结论:缺血性中风病的NIHSS评分变化在不同时点均有多个证候要素评分与之相关,其相关程度随时间动态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病 证候 结局评价 贝叶斯网络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失眠中医诊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江丽杰 何丽云 +7 位作者 周雪忠 李玉冰 闫世艳 于长禾 张润顺 宋观礼 谢琪 刘保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基于失眠有效病例数据,探索失眠的中医诊治规律。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存储的1410诊次不同医生辨证论治失眠的临床有效诊疗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人机结合,总结失眠的中医... 目的:基于失眠有效病例数据,探索失眠的中医诊治规律。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存储的1410诊次不同医生辨证论治失眠的临床有效诊疗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人机结合,总结失眠的中医诊治规律。结果:失眠常见证候为血瘀证、肝郁证、痰热证、血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证等;治法以安神为首,其次为活血、平肝、清热、疏肝、养血、养阴等;失眠常用方剂为酸枣仁汤、交泰丸、温胆汤、逍遥散等;常用中药为酸枣仁、茯苓、远志、甘草、柴胡、白芍、丹参、川芎、当归、石菖蒲、龙骨、夜交藤、牡蛎、黄连等。结论: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工作者从失眠实际诊疗数据中发现中医诊治失眠的规律,可作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证候 治法 药物和方剂 复杂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应用认知初步调查 被引量:21
9
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1 位作者 杨响光 陈伦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6-328,共3页
为了解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及其认知情况,本文调查了129名临床医生的看法,结果表明大多数临床医生愿意接受并曾使用过中药配方颗粒,疗效不确定、品种不全、剂量规格单一和价格较高等是目前影响临床医生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主要... 为了解临床医生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及其认知情况,本文调查了129名临床医生的看法,结果表明大多数临床医生愿意接受并曾使用过中药配方颗粒,疗效不确定、品种不全、剂量规格单一和价格较高等是目前影响临床医生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认知 调查
下载PDF
中医常见病机分类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2 位作者 林明欣 佟旭 杨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7,26,共6页
病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原创思维特色的概念,但由于当前证候理论几乎包揽了中医学临床医学体系的全部,病机则一直被埋没在其中,以至于病机理论和临床应用体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解决,如常见病机有哪些,其层次结构如何,至今尚未有系... 病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原创思维特色的概念,但由于当前证候理论几乎包揽了中医学临床医学体系的全部,病机则一直被埋没在其中,以至于病机理论和临床应用体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解决,如常见病机有哪些,其层次结构如何,至今尚未有系统阐述。笔者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简称行标)的证候名称为素材,根据疾病发生、疾病存续、疾病发展等三个不同阶段,总结出三类12种常见病机,其中疾病发生类病机5种,即有新感、伏发、直中、失时、失宜,疾病存续类病机3种,即正虚失能、邪实阻滞以及升降失常;疾病发展类病机4种,即传、兼(夹)、变、化,期待以此为开端,构建以病机为核心的疾病诊治体系,推动病机理论研究的深化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病机 分类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本脉象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江丽杰 胡镜清 +1 位作者 李瑞杰 李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痰浊、瘀血作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继发性病理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影响了脉管的通利、气血的盈亏,进而导致脉象在"位、数、形、势"等属性方面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象既往研究和专家共识的解析,总结冠心病痰... 痰浊、瘀血作为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继发性病理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影响了脉管的通利、气血的盈亏,进而导致脉象在"位、数、形、势"等属性方面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脉象既往研究和专家共识的解析,总结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基本脉象为弦脉、滑脉、涩脉,兼脉则以弦滑脉、弦涩脉为多,可因疾病的病期、痰瘀的多寡、合并疾病不同而变化,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的辨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瘀互结证 脉象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丽杰 佟旭 +6 位作者 吴朦 申力 李玉波 王传池 张逸雯 许伟明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4,共7页
为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激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医药科... 为充分体现中医药特点和规律,激励中医药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研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的概况进行梳理,总结既往学者关于建立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的框架和指标的观点,现行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科技评价体系
下载PDF
效果比较研究概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丽杰 谢琪 刘保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95-700,共6页
效果比较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CER)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促进卫生改革、减轻医疗费用,转变临床研究重点和指导方向而推出的。CER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本文对CER提出的背景、定义、研究内容、实施步... 效果比较研究(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research,CER)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促进卫生改革、减轻医疗费用,转变临床研究重点和指导方向而推出的。CER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本文对CER提出的背景、定义、研究内容、实施步骤等内容进行介绍,旨在为中医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综述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良在确定辨证标准诊断指标权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伟明 胡镜清 +4 位作者 江丽杰 王传池 张佳乐 林明欣 段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7-2031,共5页
确定诊断指标的权重以实现证的量化诊断是制定辨证标准关键环节之一,课题组较早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应用于中医辨证标准指标权重的研究中。该文从理论上对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构建辨证标准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并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对于层次分析... 确定诊断指标的权重以实现证的量化诊断是制定辨证标准关键环节之一,课题组较早将层次分析法引入应用于中医辨证标准指标权重的研究中。该文从理论上对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构建辨证标准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并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对于层次分析法调查方式和调查问卷的改良。实践表明:改良后的层次分析法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调查质量进一步提高,可作为确定辨证标准诊断指标权重一种较为稳定、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和科研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诊断标准 指标权重 证候
下载PDF
现代医学模式下亚健康概念特征属性的思考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15
作者 胡镜清 江丽杰 +3 位作者 彭锦 郭玉峰 乔洁 陈伦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3-685,690,共4页
通过系统回顾近10余年亚健康概念的研究,认为现阶段亚健康概念的研究中存在有亚健康特征属性没有明确、概念内涵与表述方式的冲突以及辨识标准缺乏共识等局限,提出亚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的概念内容与其生物医学模式下表述方式的冲突... 通过系统回顾近10余年亚健康概念的研究,认为现阶段亚健康概念的研究中存在有亚健康特征属性没有明确、概念内涵与表述方式的冲突以及辨识标准缺乏共识等局限,提出亚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的概念内容与其生物医学模式下表述方式的冲突是导致亚健康特征属性认识歧义的根源。认为我们应基于现代医学模式下健康的概念来定义亚健康的特征属性,应建立以临床不适与生存质量为核心的亚健康状态测量与辨识标准。提出亚健康的特征属性是指非疾病所致的躯体上、心理上不适或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健康不完满或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本文还就亚健康状态持续时间等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概念 特征
下载PDF
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被引量:19
16
作者 胡镜清 许伟明 +3 位作者 王传池 林明欣 江丽杰 张伯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7-1250,共4页
在系统回顾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群决策,结合多轮研讨与论证,确定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指标及其权重赋分。历时三年余,逾百名临床与方法学专家参与制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冠心病痰湿证临... 在系统回顾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群决策,结合多轮研讨与论证,确定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指标及其权重赋分。历时三年余,逾百名临床与方法学专家参与制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于2017年8月24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包括3项主要指标(3分/项),即舌胖边有齿痕、苔腻、苔滑,2项次要指标(2分/项),即胸闷、脉濡或滑,8项其他指标(1分/项),即肢体困重、口黏、体胖、大便黏滞、脘腹痞满、面色晦浊、嗜睡、纳呆,符合现代医学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见上述指标累计赋分≥6分者可诊断为冠心病痰湿证。本标准可以与冠心病其他证诊断标准合并使用,并推荐用于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是否可以用于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湿证 诊断标准 团体标准
下载PDF
开展真实世界中医药效果比较研究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谢琪 江丽杰 +1 位作者 刘保延 史华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作者介绍了效果比较研究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开展效果比较研究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我们需要认清中医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其次,重视和加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设计、建... 作者介绍了效果比较研究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开展效果比较研究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首先,我们需要认清中医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其次,重视和加强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设计、建立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集成数据平台与网络及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数据挖掘方法的实践与应用。通过上述技术体系的建立,对整个中医药学发展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比较研究 真实世界 中医药 方法学
下载PDF
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证机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昭瀛 刘刃 +2 位作者 江丽杰 吴朦 胡镜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0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证机认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文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证机认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文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中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脉信息、辨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证机特点。结果累计检索60位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文献5967篇,出版书籍330本,最终纳入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166则。其主症以"胸闷"最为多见,其次为"胸痛"和"心前区刺痛",构成比分别为54.82%、23.49%、10.24%;血瘀、气虚、痰、阴虚、气滞、阳虚、浊、热为累计频率>10%的证候要素。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总体呈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证候特征,其中,"血瘀""痰""湿"为其常见的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阳虚""阴虚"为其常见的虚性证候要素,此研究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到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冠心病心绞痛 临证医案 证候要素 病机
下载PDF
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方药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昭瀛 吴朦 +2 位作者 江丽杰 刘刃 胡镜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及方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著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及...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及方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著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中的一般资料、治则治法、遣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方药特点。结果文章累计检索60位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文献5967篇,出版书籍330本,最终纳入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166则。共提取出治则治法89种,活血、益气、化痰、化瘀、通阳、温阳、养阴、理气、宣痹、清热为累计频率>10%的治则治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又有针对病理因素、病位、物质基础、症的不同。其药物以活血药、理气药、化痰药、补气药为主。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论治多以活血化瘀、益气理气、化痰去浊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冠心病心绞痛 临证医案 治则治法 遣方用药
下载PDF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玉波 江丽杰 +1 位作者 吴朦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5-340,共6页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中医药人才评价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即套用现代医学方法评价中医药人才、人才评价标准单一、中医药人才评价约束机制不健全。提出建立中医药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根据...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中医药人才评价的现状,发现当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即套用现代医学方法评价中医药人才、人才评价标准单一、中医药人才评价约束机制不健全。提出建立中医药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分类设计评价指标,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廉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人才评价 分类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