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对烤后烟叶钾含量及烟株生理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宋鹏 李理想 +7 位作者 江厚龙 王茹 李慧 赵鹏宇 张均 秦平伟 任江波 陈庆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4-502,共9页
为探究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对烤后烟叶钾含量及烟株生理特征的影响,在烟苗移栽期设置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T1)、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T2)、侧孢短芽孢杆菌灌根(T3)及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灌根(T4)4个处理,测... 为探究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对烤后烟叶钾含量及烟株生理特征的影响,在烟苗移栽期设置不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T1)、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T2)、侧孢短芽孢杆菌灌根(T3)及侧孢短芽孢杆菌浸根+灌根(T4)4个处理,测定烤后烟叶钾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抗病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侧孢短芽孢杆菌的最佳施用方式为浸根+灌根,该处理烤后上部及中部叶的钾含量较T1处理分别显著(P<0.05)提高29.86%、67.36%,根系钾含量显著提高16.58%~28.85%,烟株气候斑病、炭疽病、赤星率、叶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烟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3.21%~18.81%、21.01%~35.41%、9.63%~18.31%、11.62%~13.81%,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20.76%~30.99%。综上,在烟苗移栽期以浸根+灌根方式施用侧孢短芽孢杆菌可增强烟株的抗性,提高烤后烟叶的钾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孢短芽孢杆菌 烤后烟叶 抗氧化酶活性 钾含量 抗病性
下载PDF
变黄时间和定色时间对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江厚龙 刘国顺 +1 位作者 周辉 胡宏超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8,共6页
利用气流平移步进式烤房研究了烘烤过程中变黄时间和定色时间对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烤后烟样的石油醚提取物、总氮、总糖、还原糖和烟碱的含量及比例以变黄期延长12 h和定色期延长9 h以及变黄期和定色期分别延长12 h较... 利用气流平移步进式烤房研究了烘烤过程中变黄时间和定色时间对烤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烤后烟样的石油醚提取物、总氮、总糖、还原糖和烟碱的含量及比例以变黄期延长12 h和定色期延长9 h以及变黄期和定色期分别延长12 h较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②在一定范围内,烘烤时间延长明显增加了苹果酸、柠檬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亚油酸含量则略有降低,乙二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与烘烤时间的关系不明显;③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以变黄期延长18 h和定色期延长9 h最高,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以变黄期延长18 h和定色期延长12 h最高;美拉德反应产物、苯丙氨酸类、新植二烯和总致香物质含量以变黄期和定色期均延长12 h最高。变黄期和定色期均延长12 h能明显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平移步进式烤房 烤烟 变黄期 定色期 致香物质
下载PDF
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厚龙 王新中 +4 位作者 刘国顺 杨夏孟 张瑞娜 薛庆梅 李延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4-729,共6页
为了解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烟草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平顶山地区典型烟区耕层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 为了解烟田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情况进而为烟草精准施肥提供依据,本研究在地统计学和GIS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基本工具,分析了平顶山地区典型烟区耕层土壤质地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普通克里格(Kriging)进行最优无偏线性插值,制作了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不同土壤颗粒在较大范围内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黏粒、砂粒和粉粒的空间自相关距离分别为609m、657m和429m;黏粒和砂粒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达80%。各向异性分析都表明,黏粒和砂粒存在较强烈的各向异性,粉粒各向异性则较小。对试验土壤来说,土壤质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这可能是影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设计施肥方案时应考虑土壤质地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空间变异性 克里格插值 烟田土壤
下载PDF
基于GIS丘陵土壤分区与烤烟推荐施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江厚龙 刘国顺 +3 位作者 杨超 杨永锋 胡宏超 刘清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2期10-17,共8页
基于烤烟品质的土壤养分管理分区,利用施肥模型对各分区进行推荐施肥,为烟田分区管理和推荐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平顶山市郏县以20 m间距的“网格法”取耕层(0~20 m)土样111个,测定8种土壤养分含量;在111个样点中任选39个烤烟样品(C2F... 基于烤烟品质的土壤养分管理分区,利用施肥模型对各分区进行推荐施肥,为烟田分区管理和推荐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在平顶山市郏县以20 m间距的“网格法”取耕层(0~20 m)土样111个,测定8种土壤养分含量;在111个样点中任选39个烤烟样品(C2F),测定其品质指标;通过大田试验建立施肥模型,并对各分区进行推荐施肥.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土壤属性均存在较大变异性,且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该区烟叶品质的关键养分因子;利用这4种养分因子将研究区合理划分为4个分区;将施肥模型应用到各管理分区,通过烤烟品质验证表明各施肥模型是科学合理的.本研究为烟田土壤养分分区管理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为精准农业研究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养分 烤烟品质 管理分区 施肥模型
下载PDF
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江厚龙 李鹏 +4 位作者 李钠钾 催伟伟 张艳 耿丽娜 丁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8期286-290,共5页
为研究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利用外源水杨酸、核黄素和草酸等诱抗物质处理烟苗,研究3种物质处理后接种青枯病对相关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抗物质均能提高叶片内的苯丙氨酸酶(P... 为研究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利用外源水杨酸、核黄素和草酸等诱抗物质处理烟苗,研究3种物质处理后接种青枯病对相关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抗物质均能提高叶片内的苯丙氨酸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却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3种物质均可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前期以核黄素的诱抗效果较好,平均防效达55.71%(5天),且与水杨酸差异不显著;中期(8天)以水杨酸防效较好,防效为42.20%,显著高于其他2种物质;后期水杨酸的诱抗效果好,平均防效达33.67%(11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水杨酸 核黄素 草酸 诱导抗性
下载PDF
基于GIS和多种土壤属性的烟田养分分区管理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江厚龙 刘国顺 +5 位作者 杨永锋 王雪婧 胡宏超 王振海 顾建国 李延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6-745,共10页
以平顶山典型烟区烟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111个样点耕层土壤(0~20cm)的DH、有机质、总N、碱解N、速效P、速效K、活性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等数据对烟田进行管理分区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从繁杂的数据中提取3个主成分,利用MZA软件进... 以平顶山典型烟区烟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111个样点耕层土壤(0~20cm)的DH、有机质、总N、碱解N、速效P、速效K、活性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等数据对烟田进行管理分区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从繁杂的数据中提取3个主成分,利用MZA软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从而实现分区,采用FPI和NCE来确定最佳分区数。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最佳分区数为3,模糊指数为1.5。各分区内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较整个研究区有所降低,而分区间土壤养分差异显著。研究区的平均混乱度指数为0.37,不同模糊类别交叠程度较小,地理空间上土壤的隶属关系相对明确。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管理分区的划分,分区结果可以作为变量施肥的单独作业单元进行肥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分区 模糊聚类 土壤属性 烟田
下载PDF
摘除下部不适用烟叶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厚龙 陈中玉 +4 位作者 许安定 陈代明 沈铮 杨超 丁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不同鲜烟叶处理技术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摘除下部烟叶(0、2、3和4片)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2片能显著提高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的含量,但也显著降...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不同鲜烟叶处理技术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摘除下部烟叶(0、2、3和4片)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摘除2片能显著提高上部叶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的含量,但也显著降低了中部叶的苯丙氨酸类、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摘除3片能显著提高中部叶的苯丙氨酸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同时对上部叶的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含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显著降低了中部叶棕色化产物含量;摘除4片显著提高了中部叶棕色化产物和类西柏烷降解产物的含量,但显著降低了上部叶的苯丙氨酸类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致香物质总量显示,不同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中部叶以摘除3片含量最高,摘除4片次之,对照最低;上部叶含量依次为摘除2片>摘除3片>对照>摘除4片。因此认为,在该生态条件下摘除下部鲜烟叶时以3片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不适用烟叶 香气物质 重庆
下载PDF
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江厚龙 陈代明 +3 位作者 许安定 沈铮 隋晓宁 丁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4-1068,共5页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下部叶片摘除数量的增加,中上部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显著提高的趋势,钾素含量显著降低;中上烟叶的糖碱比和钾氯比与摘除叶片数呈负相关关系,氮碱比与摘除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中部叶以摘除3片处理(T2)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叶以摘除2片处理(T1)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摘除下部叶片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T2处理最为显著,其次是T1处理,T3处理的效果最差。因此,综合考虑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等认为,在重庆武隆生态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土壤上处理下部鲜烟叶时以摘除3片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摘除数量 下部鲜烟叶 化学成分 香气物质 等级结构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重庆烟区烤烟感官品质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江厚龙 陈涛 +3 位作者 马红辉 许安定 朱晓伟 刘国顺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92,共6页
为了明确影响重庆烟区烤烟感官品质的主要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烟叶总糖含量中等偏高,糖碱比略高;还原糖、烟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和钾氯比适宜... 为了明确影响重庆烟区烤烟感官品质的主要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外观品质、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与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烟叶总糖含量中等偏高,糖碱比略高;还原糖、烟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和钾氯比适宜,氯和钾含量偏低。烟叶香气质主要受总糖、两糖差、氮碱比、颜色和身份因子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烟气浓度和劲头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烟碱、总氮、叶面密度、油分、身份,与其呈正相关,钾、糖碱比、钾氯比对烟气浓度和劲头也有较大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杂气主要受总糖、氮碱比和两糖差因子的影响,与其呈正相关;甜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氮碱比、两糖差,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感官品质 外观品质 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典型相关分析
下载PDF
豫西典型烟田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厚龙 王新中 +2 位作者 刘国顺 胡宏超 刘清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2期62-67,73,共7页
空间变异性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本研究旨在系统量化研究区域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变异性和相关性,以揭示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网格法"取样(100 m×100 m),利用地统计学方... 空间变异性研究有利于认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本研究旨在系统量化研究区域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变异性和相关性,以揭示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网格法"取样(100 m×100 m),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平顶山典型烟区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黏粒和砂粒的最优半方差函数为球状模型,粉粒为指数模型;砂粒和黏粒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和较好的结构性,粉粒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结构性较差;三者的各向异性均较小,黏粒的趋势效应最强,空间变异性最大,砂粒趋势性弱,且空间变异性小,粉粒的趋势效应不明显。Kriging插值显示,该区土壤砂粒含量以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粉粒和黏粒的分布与砂粒呈相反的趋势;该研究区壤土占绝大部分,粘壤土仅在西南角有小块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土壤颗粒组成 空间变异性 克里格插值
下载PDF
重庆烤烟品质年际变化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江厚龙 马红辉 +4 位作者 李勇 李纳钾 张艳 耿莉娜 丁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9期223-230,共8页
为分析重庆烤烟品质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对12个产区5年的245个烤后烟叶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低;中上部叶钾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为分析重庆烤烟品质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对12个产区5年的245个烤后烟叶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低;中上部叶钾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糖碱比仅以上部叶较适宜,而氮碱比则以下部叶较适宜,3个部位的钾氯比均高于适宜范围。3个部位烟叶的感官质量均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下部叶的刺激性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甜度与总氮含量呈负相关;香气量与氯和糖碱比呈负相关,与氮碱比呈正相关。中部叶的刺激性与烟碱含量呈正相关,与钾含量呈负相关。香气质呈现随还原糖和钾的增加而改善、随总糖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柔细度与烟碱呈负相关,与钾、氮碱比和两糖差呈正相关;杂气随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氮碱比呈负相关;甜度随糖碱比增加而增加。上部叶的刺激性随烟碱和糖碱比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年际变化 烤烟 感官品质 典型相关
下载PDF
烤烟推荐施肥模型研究及验证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厚龙 刘国顺 +1 位作者 杨超 胡宏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5,共7页
为了实现烟田精准施肥,于2007—2010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进行了多点肥料试验,建立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校正系数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曲劳-斯坦福方程方法建立了推荐施肥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与其校正系数之间以幂... 为了实现烟田精准施肥,于2007—2010年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进行了多点肥料试验,建立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校正系数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曲劳-斯坦福方程方法建立了推荐施肥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与其校正系数之间以幂函数曲线相关最佳,各养分的校正系数均随其含量增加而降低。氮、磷、钾肥的施用模型分别为:N=0.068×Y-2.033×S0N.328,P2O5=0.079×Y-2.932×S0P.334,K2O=0.194×Y-2.923×S0K.416。施肥模型验证显示,运用推荐施肥模型来确定施肥量比常规施肥更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烟叶的各类致香物质和总致香物质含量均较高,并且推荐施肥量较常规施肥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改善烟叶品质、促进烟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肥模型 验证
下载PDF
生物质炭基肥对重庆植烟区烤烟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宋鹏 李慧 +4 位作者 江厚龙 赵鹏宇 李理想 赵彪 张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2-1240,共9页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基肥对重庆植烟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重庆植烟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基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云烟116’N.tabacum‘Yunyan 116’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质...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基肥对重庆植烟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重庆植烟区合理施用生物质炭基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云烟116’N.tabacum‘Yunyan 116’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质炭基有机肥(T2)和生物质炭基复混肥(T3)3个处理,分析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对烤烟根系生理活性、烤后烟化学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可优化烟株根系生理及养分指标。其中,根系活力在移栽后均以T2处理最高,与T1处理相比提高了4.2%~46.8%;侧根条数和不定根条数均以T3处理最多,与T1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1.6%~41.1%和19.0%~53.1%;根系氮和钾质量分数随烟株生长而降低,且均以T2处理降幅最缓;根系烟碱质量分数则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T2和T3处理较高;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可增加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提升烤后烟的化学品质,其中以T2处理的产量和产值最高,与T1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16.9%和22.6%。此外,生物质炭基肥对烤后烟氮碱比、糖碱比和钾氯比均有提高作用,增强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改善了烟叶品质;相关分析可知:根系钾质量分数(在移栽后30、60和120 d)、氮质量分数(在移栽后60、90和120 d)与烤后烟的化学品质相关性最为密切。【结论】生物质炭基肥有利于烤烟根系的生长发育,可增加烤烟的产量和产值,提升烤后烟的化学品质,其中使用生物质炭基有机肥处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基肥 烤烟 根系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开片状况对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失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宋朝鹏 魏硕 +5 位作者 刘相甫 汪代斌 徐宸 李常军 江厚龙 汪伯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4,共7页
【目的】探究烘烤过程中不同开片度上部烟叶的失水干燥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K326不同开片度(0.35,0.31和0.25)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析鲜烟叶的组织结构以及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形态的变化。【结果】(1)鲜烟叶栅... 【目的】探究烘烤过程中不同开片度上部烟叶的失水干燥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K326不同开片度(0.35,0.31和0.25)上部叶为试验材料,分析鲜烟叶的组织结构以及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和形态的变化。【结果】(1)鲜烟叶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紧密度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海绵组织厚度、疏松度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鲜烟叶中叶片水分质量所占比例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主脉水分质量所占比例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大。(2)烘烤过程中温度为42~48℃时,烟叶全叶、叶片、主脉含水率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呈增大趋势;在38~42℃,叶片的失水比率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增大,45~48℃叶片失水比率随着烟叶开片度的减小而降低;烘烤过程中,叶片的束缚水/自由水随着开片度的减小而增大,叶片横向收缩率、主脉周长收缩率随烟叶开片度减小而降低。【结论】随着K326上部叶开片度的减小,烟叶失水干燥特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上部叶 开片度 水分 形态收缩
下载PDF
变黄期失水胁迫对烤烟上部叶生理和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硕 黄克久 +6 位作者 汪代斌 陈少鹏 汪真增 郭保银 江厚龙 杨超 宋朝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0-634,共5页
以K326上部叶为材料,电加热密集烤箱烘烤,分别于变黄前期(0~20 h)和变黄中期(20~44 h)对烟叶进行失水15%~20%处理,研究烘烤过程烟叶水分、淀粉代谢、细胞壁物质、形态收缩及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变黄前期和中期失水处理,... 以K326上部叶为材料,电加热密集烤箱烘烤,分别于变黄前期(0~20 h)和变黄中期(20~44 h)对烟叶进行失水15%~20%处理,研究烘烤过程烟叶水分、淀粉代谢、细胞壁物质、形态收缩及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变黄前期和中期失水处理,烟叶的失水速率较常规烘烤(对照)降低30%~45%,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烟叶淀粉酶活性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对照降低31%、纤维素含量降低30%,而变黄中期失水处理烟叶较对照整体相差明显;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烟叶横向收缩率、纵向收缩、横向卷曲度和纵向卷曲度显著大于对照。变黄前期失水处理烤后烟叶平衡含水率、拉力、填充值明显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烟叶 变黄期 失水处理 生理 物理特性
下载PDF
基于烤烟品质确定烟田的养分管理分区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国顺 江厚龙 +2 位作者 杨永锋 胡宏超 刘清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6-1004,共9页
探明影响烤烟品质的关键土壤养分因子,为划分不同管理分区进行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平顶山地区以20 m间隔的"网格法"取耕层(0—20 cm)土样111个,测定了8种土壤养分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 探明影响烤烟品质的关键土壤养分因子,为划分不同管理分区进行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平顶山地区以20 m间隔的"网格法"取耕层(0—20 cm)土样111个,测定了8种土壤养分含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有机质、总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高,且各种养分的差异性均较大;所有养分均可用球状模型进行较好拟合。逐步回归显示,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对烟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个管理区,验证表明分区结果是可行的。说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制约烟叶品质的关键土壤养分因子;利用这4种因子可以科学合理地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个分区进行烟田养分的精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品质 土壤养分 管理分区 空间变异性 模糊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烟叶叶脉水分迁移干燥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硕 徐宸 +6 位作者 汪代斌 江厚龙 李钠钾 黄克久 陈少鹏 郭保银 宋朝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探究烘烤过程中烟叶叶脉水分迁移干燥特性,为优化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烟叶主脉和支脉维管束示踪染液分布、水分迁移速率,以及烘烤过程中烟叶失水状况和形态变化。【结果】烟叶叶脉... 【目的】探究烘烤过程中烟叶叶脉水分迁移干燥特性,为优化烘烤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烟叶主脉和支脉维管束示踪染液分布、水分迁移速率,以及烘烤过程中烟叶失水状况和形态变化。【结果】烟叶叶脉水分迁移由叶基主脉维管束出发,优先向最近支脉迁移,最终到达叶尖部;烟叶主脉维管束水分迁移速率由叶基向叶尖呈逐渐减小趋势,距离叶基越近的支脉维管束水分迁移速率越大,支脉维管束水分迁移速率大于主脉维管束水分迁移速率。烘烤过程中,烟叶由叶基至叶尖水含率基本呈减小趋势;烟叶主脉直径收缩率逐渐增大,烘烤至42℃前,靠近叶基部主脉直径收缩率较大,42℃后,靠近叶尖部主脉直径收缩率较大,叶基部与叶中部间的主脉直径收缩率最小。【结论】烟叶叶脉水分迁移影响烘烤过程中烟叶各部分水分及主脉形态变化,叶脉水分迁移特性与烘烤过程烟叶失水特性间的关系可为烟叶水分散失的调控及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烘烤 叶脉维管束 水分 迁移干燥法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叶协锋 张春华 +3 位作者 刘国顺 王可 江厚龙 石秋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8-183,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2008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王岭现代烟草示范基地,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2008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王岭现代烟草示范基地,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都较低;氮、磷、钾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氮磷钾的配施,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烤烟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新植二烯含量也随着增加,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总量以T6最高,因此,氮磷钾的合理配施(T6)是提高烤烟香气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施肥 质体色素 降解产物
下载PDF
烘烤变黄温度对烟叶变黄变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汪代斌 魏硕 +5 位作者 徐宸 李常军 江厚龙 黄克久 陈少鹏 宋朝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探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变黄变褐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烟草K326品种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变黄温度条件下烟叶变黄程度、变褐程度、淀粉、蛋白质、干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变黄加快,同时加快了烟... 探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变黄变褐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烟草K326品种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变黄温度条件下烟叶变黄程度、变褐程度、淀粉、蛋白质、干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变黄加快,同时加快了烟叶变褐;随着变黄温度升高,烟叶淀粉、干物质降解加快,蛋白质降解减慢;相同变黄程度高温变黄淀粉、干物质降解水平较高,蛋白质降解水平较低,变褐过程烟叶淀粉、蛋白质代谢紊乱、含量差异不显著,变褐的烟叶淀粉降解程度为82%~90%,蛋白质降解程度为45%~60%,干物质降解程度为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烘烤温度 变黄变褐 物质代谢
下载PDF
预凋萎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硕 徐宸 +6 位作者 王松峰 汪代斌 李常军 江厚龙 王洪峰 朱晓伟 宋朝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7,共9页
【目的】研究预凋萎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烤前对烟叶进行凋萎处理,研究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温度、水分迁移态势、含水率和形态收缩的变化,... 【目的】研究预凋萎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烤前对烟叶进行凋萎处理,研究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温度、水分迁移态势、含水率和形态收缩的变化,并利用干燥收缩模型分析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失水收缩行为。【结果】与未进行预凋萎的烟叶相比,变黄期预凋萎烟叶叶温提高0.5~1℃,干筋期叶温、脉温提高0.5~2℃;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主脉水分核磁信号强度明显较弱,主脉水分向叶片迁移效率较高,变黄期主脉的失水比率增大,主脉湿基含水率下降较快;预凋萎烟叶变黄期主脉直径收缩率增幅较大,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片和主脉体积比与水分比呈非线性变化,利用Quadratic收缩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烟叶叶片和主脉的失水收缩变化。【结论】与未进行预凋萎的烟叶相比,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主脉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萎烟叶 烟叶烘烤 叶温 水分迁移 形态收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